十問螞蟻:傳統金融的顛覆者還是披著馬甲的食利者?

十問螞蟻:傳統金融的顛覆者還是披著馬甲的食利者?
2020年11月06日 09:32 AI財經社

  作者:馮圓圓

  從各路機構爭搶財富盛宴,到外灘金融峰會馬云炮轟傳統金融,隨后螞蟻實控人被監管部門約談,最終螞蟻上市暫緩,短短幾日,全球資本市場最大的IPO上演了戲劇性一幕。

  螞蟻到底是什么?是頭頂創新光環、咄咄逼人的顛覆者?還是換湯不換藥、披著科技馬甲的金融食利者?

  在螞蟻上市踩下“剎車”之際,有必要重新審視這家在中國獨特市場環境下迅速成長、國際市場亦無對標的獨角獸。

  一、螞蟻真的是對傳統金融的顛覆?

  “如果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螞蟻這類金融科技公司,一出生就以顛覆者的形象出現,那么這真的是對傳統金融體系的顛覆嗎?

  應當承認,螞蟻的出現,確實讓過去許多沒有享受到金融服務的客戶從此用上了存款、貸款、支付、理財等多種類型的金融服務,這些領域是傳統金融所無法覆蓋的空白地帶,從這一點來看,螞蟻通過技術手段擴大了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確實是對傳統金融服務理念的重大革新。

  但實際上,金融的本質是資金融通以及資源配置,主打“科技”的大型科技企業和傳統的銀行業務別無二致,其本質依然是金融服務。

  而且,科技公司并沒有改變其傳統的基于信息處理的金融中介模式,只是在科技及大數據的加持之下,將原本銀行通過與企業長期、多渠道接觸中積累的“軟信息”,通過科技及大數據的方式以新的信息處理方式引入金融活動。技術的進步使得原先屬于企業的“軟信息”轉化成了“硬信息”,將定性信息定量化,但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其基于信息處理的金融中介模式。

圖/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

  顯然,如果一種科技創新能夠幫助金融體系提高效率或者解決成本,那么這一創新科技便會逐漸融入現有的金融體系當中,而不是對現有金融體系的顛覆。

  二、螞蟻真的是不靠“利差”生存?

  螞蟻一直在回避“金融”的標簽,而強調自己是科技公司,這固然有估值和監管的考慮,但螞蟻真的是不吃“利差”的科技公司?

  從目前的幾家金融科技公司來看,其最賺錢的業務依舊是消費信貸,而其本質也依舊是變相“吃利差”模式,這一點螞蟻集團也不例外。

  公開資料顯示,螞蟻集團基本的業務模式仍然是支付(支付寶)、吸收存款(網商銀行、支付寶)、發放貸款(網商銀行、花唄借唄)、貨幣市場基金(天弘基金的余額寶)、代銷金融產品等業務。從業務模式上,螞蟻收取的“服務費”,與傳統銀行的業務并無本質區別。

  三、螞蟻真的沒有“當鋪”思維?

  日前,馬云曾公開批評銀行的“當鋪”思維,企業只有提供抵押和擔保才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

  應當說,螞蟻確實讓過去許多沒有資產可供抵押的小微商戶獲得了貸款,給公眾以無抵押貸款的表象,但實際上,如果沒有擔保和抵押,純粹依靠所謂的大數據,螞蟻也不會成為今天的螞蟻。

  公開資料顯示,電商平臺對商戶發放貸款,并不完全依靠大數據風控,放貸擔保品至少有三種:一是現金擔保;二是應收賬款擔保;三是價格不菲的“攤位費”擔保,而這與商業銀行發放貸款所需的動產或不動產擔保并無二致。

  四、螞蟻真的是普惠金融嗎?

  以螞蟻集團為代表的大型金融科技公司,為推動中國普惠金融的深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點螞蟻功不可沒。

  但是,要想從螞蟻這里獲得廉價的金融服務,卻基本不現實。以花唄為例,花唄的業務模式與銀行信用卡業務基本趨同,但其分期的手續費卻明顯高于銀行。據央行所屬《金融時報》報道的數據,花唄的年化利率一度曾接近24%,后期雖有下降,但也在15%左右。

  事實上,螞蟻集團所提供的“支付寶—余額寶—銀行存款—花唄借唄模式”在替代了傳統銀行的“銀行存款—貸款模式”之后,用戶所需支付的利息從銀行貸款的5%—6%上升至了15%,利息在無形中增加了近3倍。

  從某種程度上,螞蟻集團的業務模式,將普“惠”轉變成了普“貴”。

  五、螞蟻是中國普惠金融的主力軍嗎?

  從數量上看,螞蟻提供的貸款超過2萬億,而且是過去傳統金融無法覆蓋到的群體。一直追求普惠金融的螞蟻,正在成為中國普惠金融中一支強大的新生力量。數據顯示,螞蟻小貸“花唄”客戶超過1億,其中50%分布在三線以下城市。

圖/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

  但在普惠金融方面,傳統的金融機構依舊承擔著主導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分別高達40.7萬億元和13.7萬億元,相比之下,同期的螞蟻集團發放小微經營者信貸余額尚且不足5000億元。

  因此,僅從數量上來看,螞蟻集團如果自稱是我國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恐怕還難以服眾。

  六、螞蟻所代表的大型科技公司不需要金融監管嗎?

  監管與創新是一對類似貓鼠游戲的對立關系,如果監管太嚴,創新就會失去活力;而如果監管過松或者無監管,必然會出現重大金融風險,這樣的教訓我們已經經歷過多次,最近的P2P全行業留下的一地雞毛,業界都記憶猶新。

  螞蟻的成功受益于監管環境,這一點毋庸置疑。前期金融科技的發展幾乎處于沒有監管的“狀態”,這無疑給金融科技企業留下了很大的發展空間,這也是螞蟻集團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

  眾所周知,銀行之所以需要金融監管,是由于銀行吸收了公眾存款,也就是加了杠桿,出于保護公眾利益的訴求,必須通過監管而防范風險。

  根據螞蟻集團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信貸資金中只有2%是自有資金,而剩余98%的信貸資金均來自金融機構合作伙伴或者ABS,換而言之,螞蟻的信貸資金也是加了杠桿的。

  而且,以螞蟻集團為例,在拿到金融業務牌照之后,便可以與銀行一樣從事類似的存貸業務。涉足類似銀行的存貸業務,則理應在準備金、資本金、杠桿率、流動性等方面與監管保持一致,而不能厚此薄彼,造成監管套利。

  七、螞蟻所倡導的消費價值觀合理嗎?

  消費貸從國家層面來說是擴大了內需,從個人層面來說解決了一時之需,增加了個人的消費能力,螞蟻集團推動的消費貸,提供了更多場景和更大的便利。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在今年外灘金融峰會上,央行原行長周小川憂心忡忡地表示,一些年輕人正過多地靠借債過度消費、奢侈消費。而誘導年輕人過度消費的,正是螞蟻等金融科技公司變相推崇的價值觀。

圖/視覺中國圖/視覺中國

  近年來部分大型科技公司以普惠金融為名,在未對客戶進行充分評估的情況下,向部分實際收入低、還款能力弱卻又喜好超前消費的群體提供了貸款。而諸如大學生等這部分通過借貸實現超前消費的群體,卻并無實際的還款能力,“壞賬”就此形成。

  八、螞蟻的擴張,真的是打破大型銀行的壟斷,讓金融市場更加平等?

  中國金融體系的結構特點是大銀行強勢,小銀行弱勢,致使小微企業享受金融服務的機會相對偏少。但螞蟻的崛起,打破了市場競爭格局,讓更多的小微企業有了享受金融服務的機會,也讓市場提供貸款的主體在技術面前顯得更加平等。

  但憑借技術優勢掌握大數據的大型科技公司,在互聯網的加持下,很容易形成市場主導地位,加劇了市場壟斷的形成。

  一方面,在互聯網的加持下,螞蟻等公司的金融業務更容易獲得數據、信息及客戶資源,快速獲得競爭優勢;另一方面,這些公司可以通過“燒錢”等形式搶占流量、搶占客戶,利用補貼使得自己成為市場“贏家”,進而兼并其他競爭者。

  雖然螞蟻集團的壯大從一定程度上確實給銀行帶來了一定的分流,但事實上,“贏者通吃”的定律并未因為螞蟻集團的擴張而有所改變。

  九、螞蟻改變了金融風險的控制模式?

  不可否認,大數據、科技對于改進風險分析審核、擴大普惠金融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數據顯示,螞蟻依靠大數據技術,為3億“征信白戶”建立了數字信用記錄,開展線上實時風控,改變了傳統的風險控制模式。

  但亦不可否認,大型科技公司的信貸評審模型猶如黑箱一般,與傳統銀行等金融機構相比,并未經歷過完整經濟周期的檢驗。

  實際上,目前大型科技公司主要依靠其商業生態收集信息、獲取客源,其風控的核心邏輯是小額且分散的。而這一方面在市場過度競爭的情況下,可能導致放松信貸標準,從而增大信用風險;另一方面,大數據的采集和使用也面臨著客戶隱私保護等一系列合規問題。事實上,早在2016年至2017年現金貸高速發展期間,也曾出現過買賣個人信息等情況。

  此外,抵押、質押和擔保是目前國內外信貸業務中普遍采用的風險緩釋手段,適用于不同類型、金額和信用等級的信貸,而在這一方面,大數據風控的運用并不能保證其在信貸業務評審方面較傳統手段更為“先進”。

  十、螞蟻嚴格保護了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此前,國際大型科技公司不斷爆出侵害消費者信息的案例,微軟、谷歌都曾出現過泄露客戶信息的丑聞,相比之下,螞蟻對消費者的信息保護措施是相對比較完善的,對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也可圈可點。

  但是,作為一家巨無霸公司,螞蟻不僅掌握著消費者的社交、購物、賬戶等交易信息,甚至可以通過面部識別、健康檢測等將這些信息與生物信息緊密相連。一旦保管不當或遭受網絡攻擊造成數據泄露,稍加分析便可獲得客戶的精準畫像,危險性更大。

  螞蟻集團的不少做法引發了消費者對于權益被侵犯的擔憂。例如,花唄借唄利率未按規定折算為年化形式,而是以日利率的形式披露;而其在“雙十一”期間更是常常被設置為默認選擇,客戶不僅被剝奪了選擇其他方式付款的權利,更有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貸款”。如此情況之下,消費者的權益是否真的得到了安全且全面的保護值得深思。

  當螞蟻已經成為“大象”,就需要從制度層面對螞蟻加以規范,這既是對螞蟻投資者負責,更是對螞蟻服務消費者的保護。這樣的螞蟻,才能讓全社會都從中受益。

掃二維碼 領開戶福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11 中控技術 688777 --
  • 11-11 仲景食品 300908 --
  • 11-11 明新旭騰 605068 --
  • 11-09 匯創達 300909 29.57
  • 11-09 康平科技 300907 14.3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