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增刊專欄 | ⑦推進LPR改革比完善FTP要先行
有觀點認為利率市場化改革要先完善銀行內部轉移定價(FTP),再推動貸款利率市場化,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首先,在銀行信用貨幣制度下,銀行通過資產擴張創造存款貨幣,貸款利率影響存款利率。按照經濟增長理論中的黃金法則,均衡的貸款實際利率(貸款的名義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應等于資本的邊際回報率,也就是與經濟增長率接近。因此,貸款利率的均衡水平實際上主要由經濟基本面決定,在貸款利率確定后,銀行再通過信用貨幣創造和市場競爭形成均衡的存款利率水平。
根據貸款利率形成的基本原理,即使存款利率未出現變化,經濟基本面的變化和央行的貨幣政策調控都能引導銀行調整貸款利率水平。實際情況也充分印證了這一原理。2015年10月以來,存貸款基準利率均未作調整,銀行的存款利率水平變化也較小,但在此過程中,銀行的貸款利率水平變化顯然要更大一些。
其次,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本質是讓市場在利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其中培育健全市場化的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至關重要。銀行建立完善FTP體系,有助于提升其自主定價能力,從而助推利率市場化改革。但在當前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下,如果不改變貸款利率的形成機制,僅靠完善FTP定價體系難以實現貸款利率的市場化定價,也無法解決利率雙軌問題。
這是因為,相比FTP,LPR對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具有更為重要的作用。第一,LPR更具權威性。LPR是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交易中心計算并公布的,是重要的公共品,有較強的外部性,更容易被客戶接受。FTP只是銀行內部指導其業務部門或分支行定價的工具,具有一行一價的特性,不具有普適性,既難以向客戶說明具體計算方式,也難以獲得客戶的普遍認可,無法作為供市場參考的定價基準。第二,LPR更便于運用。LPR是報價行按MLF利率加點形成的方式報出的,銀行可以直接參考定價。而FTP中只包含了銀行的資金成本,并未考慮市場供求等其他因素。銀行在實際發放貸款過程中,除了參考FTP之外,還要綜合考慮市場需求、預期損失、稅收成本、資本成本等因素來確定貸款定價。第三,LPR可以為中小銀行提供定價基準。中國目前有4000多家銀行,絕大多數都是立足本地經營的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這些中小銀行大多不具備獨立定價能力,有的沒有建立FTP,有的即使有FTP也是參考公信力較強的市場基準利率形成的。這些銀行過去主要以貸款基準利率為參考定價,LPR可以為這些中小銀行提供更加市場化的定價基準。
改革完善LPR形成機制,明確要求銀行貸款參考LPR定價,增強了銀行貸款利率定價的市場化程度。在推進貸款利率“兩軌合一軌”的同時,也有利于推動銀行加快整合內部定價機制,實現FTP的并軌。在LPR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的前提下,再完善銀行的FTP機制,要求銀行將LPR內嵌到FTP中,從而進一步疏通銀行內部利率傳導渠道。科學的順序保證了改革的順利推進。
責任編輯:張緣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