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銀行楊榮】行業深度:《綜合化經營,大行砥礪前行》
原創 楊榮 eResearch楊榮團隊
重要提示:通過本訂閱號發布的觀點和信息僅供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信建投”)客戶中符合《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規定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參考。因本訂閱號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并非中信建投客戶中的機構類專業投資者,為控制投資風險,請您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綜合化經營
大行砥礪前行
摘要
銀行系金融平臺經營新變化:
牌照方面,五大行都新成立了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從事債轉股相關業務。工行、建行在綜合化經營上布局較快,新成立了理財子公司、金融科技子公司。此外,截至2018年末,五大行中仍然只有建行和交行獲得了信托牌照,工行、農行和中行還不能從事信托業務。
資產規模方面,在租賃領域,工行的工銀租賃資產規模最大,緊隨其后的交銀租賃。在保險領域,中行、建行繼續保持領先。在證券領域,中國銀行的子公司總資產規模最大。在信托領域,建行、交行發展勢頭良好,近兩年資產規模穩步上升。在基金領域,各大銀行子公司資產規模都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工商銀行資產規模仍是遙遙領先。
利潤方面,在租賃領域,中行以顯眼的盈利能力拔得頭籌。在保險領域,近兩年五大行皆實現盈利,但盈利能力明顯不足,過于依賴銀保渠道使得其急需轉型。在證券領域,中行仍然保持領先位置。信托方面,建行、交行發展勢頭良好,凈利潤穩步增長。在基金領域,工商銀行的基金子公司盈利能力仍處在第一位,但與其他行,尤其是建行的差距在逐漸拉近。
案例一:工商銀行
工商銀行與其他銀行相比,主要缺少兩大經營牌照:信托及財險,在金融科技子公司,理財子公司上的設立步伐較同行更快,在各個領域都已具備一定的規模,資產、利潤均居于行業前列,顯示出銀行在綜合化經營上的獨特優勢。其中,近兩年證券子公司發展較為突出,5年間資產規模與盈利分別增長393.84%和206.85%。在未來發展戰略上,管理層把側重點放在轉型發展,搶抓機遇上,尤其指基金和租賃。
案例二: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是牌照最為齊全的大行,在證券、保險、信托、基金、租賃全面發展,而且有養老金管理、期貨牌照,金融科技子公司,理財子公司也相繼成立,其中信托近兩年利潤增長最為顯著,兩年間增長了44.79%。未來建行綜合化經營的重點放在轉型發展,依托金融科技,深化協同發展,打造金融生態圈。
各牌照之間的關系:
一是具有競爭關系。理財子公司與基金子公司產品會產生同質化競爭、通道業務以及銀行渠道上的競爭。二是協同關系,分別為生態協同、業務協同與債轉股子公司協同。
銀行綜合化經營又邁出實質性的一步:理財子開業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多家商業銀行宣布成立理財子公司,六家大行中,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郵儲理財都正式開業經營。未來理財子公司將陸續通過開立證券賬戶獨立投資二級股票市場。預計在股票投資領域,大行理財子將采取三種方式參與。
其一、FOF/MOM;其二、通過招投標委外;其三、自己投資。
初期我們預計更多的采用前兩種方式,等著內部的投研團隊建立后,估計會更多的采用第三種方式。
目 錄
一
前言
近兩年,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加劇,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資管新規的落地等,使銀行業綜合化經營發生新的變化。在此,我們以國有大行為例,從牌照變化,資產規模變化和盈利能力變化,歸納了近兩年銀行綜合化經營的新進展,并深度分析了綜合化經營步伐較快的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最后對各牌照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探討,并著重歸納了目前銀行業理財子公司的新進展,希望為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發展提供借鑒。
二
銀行系金融平臺經營新變化
牌照變化
經過兩年的發展,銀行業綜合化經營效果顯著,對各大領域的布局基本完成。從各大國有商業銀行的牌照獲取情況來看,五大行都新成立了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子公司,從事債轉股相關業務和理財業務。工行、建行、中行還專門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助力金融科技發展戰略。此外,截至2019年中報發布,五大行中仍然只有建行和交行獲得了信托牌照,工行、農行和中行還不能從事信托業務。
資產規模變化
作為資本密集型行業,在租賃領域,工行的工銀租賃繼續領先于其余幾家銀行系租賃公司,但是增長速度逐年下降,在2018年甚至出現負增長,向高質量轉型發展迫在眉睫。緊隨其后的交銀租賃,近兩年資產規模穩步上升,穩坐第二把交椅。在保險領域,中行、建行繼續保持領先,不分伯仲,且中行在內地、香港地區都開展了人壽及財險業務,接手中銀三星人壽兩年后,于2017年扭虧為盈,未來發展前景廣闊。在證券領域,中國銀行的子公司總資產規模最大,率先達到千億元,2018年末為1034.11億元。在信托領域,建行、交行發展勢頭良好,近兩年資產規模穩步上升。在基金領域,各大銀行子公司資產規模都實現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工商銀行資產規模仍是遙遙領先。
盈利變化
在租賃領域,伴隨著資產規模下降,工行的租賃子公司的凈利潤也不容樂觀,2018年同比下降9.89%,達32.15億元。此外,中行以顯眼的盈利能力拔得頭籌,凈利潤顯著高于同類,2018年達42.65億元。在保險領域,近兩年五大行皆實現盈利,但盈利能力明顯不足,過于依賴銀保渠道使得其急需轉型。在證券領域,中行仍然保持領先位置。信托方面,建行、交行發展勢頭良好,凈利潤穩步增長。在基金領域,工商銀行的基金子公司盈利能力仍處在第一位,但與其他行,尤其是建行的差距在逐漸拉近。
三
案例一——工商銀行
經營的寬度與深度
近年來,工商銀行在綜合化平臺方面較同業競爭優勢明顯。從寬度上說,工商銀行并不算獲得牌照較多的銀行。與其他銀行相比,工商銀行主要缺少兩大經營牌照:信托及財險。除此之外,在金融科技子公司,理財子公司上的設立步伐較同行更快。從深度上說,工商銀行在各個領域都已具備一定的規模,資產、利潤均居于行業前列,顯示出銀行在綜合化經營上的獨特優勢。工銀國際是工行獨資的香港持牌金融服務綜合平臺,2018年,IPO業務承銷金額排名香港主板市場第三,三年資產復合增速為19.25%,ROE高于工行。在基金領域,工銀瑞信是業內具有“全資格”的基金公司之一,其中截至2018年末,養老金管理規模位居行業第一。并且與資產規模復合增速16.52%相比,其盈利能力非常亮眼,近兩年凈利潤排行均居行業第一。在租賃領域,工行的工銀租賃為國內注冊資本規模最大的金融租賃公司,資產規模也是銀行系租賃公司中最大的,資產規模一度超過3000億元。在保險領域,工銀安盛深化業務結構轉型,大力推動健康保障類業務發展,復合增速為4.32%。工銀投資成立于2017年9月,2018年成為首家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的債轉股實施機構,累計獲得凈利潤6.36億元,年度新增投資項目規模領先同業。
規模、利潤、盈利能力以及在集團占比比較
從以下圖中,我們可以進行規模、利潤、盈利能力以及在集團利潤占比橫向與縱向的雙重比較。
從橫向來看,工商銀行的租賃公司資產規模最大,這由行業的性質決定。其次是壽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的資產規模最低;盈利水平上看,同樣是租賃利潤水平最高,是綜合化經營子公司中的利潤支撐點,基金位居第二,證券、保險排在最后;從盈利能力上看,基金早期遠遠高于其他子公司,近兩年呈下降趨勢,但仍然微高于其他子公司,緊隨其后的證券于2017年反超租賃,最后是壽險。
如果縱向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工商銀行綜合化子公司資產規模大體上呈擴大的趨勢,其中,保險和證券的規模上升的較快;利潤來看,證券和基金保持快速增長,5年分別增長了393.84%和196.24%;從盈利能力來看,證券子公司盈利提升非常明顯,增長了206.85%,而其他子公司的ROE總體呈下降趨勢,增長率為負值。
綜合化子公司的資產占比與利潤占比都比較低,不到3%,在2018年以前一直處于上升通道,并且利潤占比增長速度快于總資產占比速度,二者差距逐步拉開。但是2018年,兩者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且兩者差距出現縮小,這說明綜合化子公司想繼續實現資產與利潤快速增長的愿望將不易實現,利潤的增長需要更多依托于業務的轉型,轉向高質量發展。
綜合化經營的側重點因時而變
動態的來看,14年到17年,各子公司均實現良好的發展速度,這與當時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以及銀行大力發展通道業務來進行信貸投放密切相關,利率下降帶來的“資產荒”以及保險業政策紅利也推動了壽險子公司的發展。
從工行年報的文字陳述來觀察管理層的戰略。在14年與15年年報里,管理層主要總結了規模與盈利的增長,強調綜合化子公司對集團盈利貢獻。在16年年報里,管理層突出租賃、壽險及證券的轉型發展,而基金仍是強調其資產規模的擴大。17年年報延續16年的風格,并強調工銀安盛積極推動健康保障類業務發展。在18年年報里,管理層突出說明了加大設備租賃業務向高端制造、綠色能源、基礎設施等行業轉型力度,基金搶抓養老金業務新機遇。可以看出,工行把側重點逐漸向轉型發展,搶抓機遇,對于基金和租賃更加重視。在19年的半年報中,相關說法有了新的變化。基金方面,在繼續強調深化與集團協作的同時,提出要與強化市場競爭并舉。租賃方面,航運進入新的戰略規劃范疇,創新打造“金融+制造+管理”一體化航運金融服務方案,打造新的利潤增長點。
綜合化經營與時俱進
2017年9月,子公司工銀投資獲銀監會批準開業,主要從事債轉股及配套支持業務。2019年5月8日,全資子公司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在雄安新區正式開業,成為銀行業首家在雄安新區設立的科技公司,是工商銀行立足金融本質和科技優勢,整合創新能力,構建智慧銀行的戰略舉措。6月6日,工銀理財也正式在北京亮相,并率先取得衍生品交易和外匯業務資格,獲得了資管業務轉型發展的市場先機。可以看出,近兩年工商銀行建設綜合化平臺的步伐越來越快,依托工行優秀的客戶資源與銷售平臺,子公司的發展也未來可期。
四
案例二——建設銀行
經營的寬度與深度
我們在2016年曾對建設銀行的綜合化經營進行過總結,截至目前,建行仍是牌照最多,業務范圍最廣的商業銀行。相比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可以經營信托,而相比于交通銀行,建設銀行還經營期貨行業,牌照種類領先同業,跨市場、跨行業、跨區域的綜合金融服務功能基本健全。除此之外,在金融科技子公司,理財子公司上的設立步伐較同行更快。從深度上講,建設銀行綜合化經營子公司總體發展良好,業務規模穩步擴張,2018年受海外資本市場波動影響,利潤有所下降但符合預期。截至2018年末,建信基金管理資產總規模達到1.62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為6331.39億元,居行業第3位;專戶業務規模為4640.24億元,居行業第1位;近三年資產復合增速達30.5%,在本行子公司中增長速度最快,盈利能力突出,ROE達20%以上。建信租賃穩步發展,2016年資產規模為1265.21億元而2018達到1473.86億元,凈利潤13.15億元,資產復合增速為5.22%。作為五大行中僅有的兩家信托子公司之一,建信信托資產規模更大,盈利水平更高,資產復合增速為9.03%。在保險方面,建信人壽業務結構優化,財務效益持續向好,2018 年,業務規模、凈利潤等核心指標位列銀行系同業首位;而財險成立于2016年,目前還沒有實現盈利。在證券方面,建銀國際的證券保薦承銷項目、并購財務顧問項目同業排名均居前列,資產規模由16年的544.43億增長到18年840.85億元,復合增速15.59%。
規模、利潤、盈利能力以及在集團占比比較
從橫向來看,建設銀行的租賃公司資產規模最大,其次是壽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緊跟其后,基金、財險的資產規模最低;在盈利水平上,信托利潤水平仍然最高,券商在2017年超過融資租賃,凈利潤排在第二名,然后是融資租賃、基金、壽險,財險利潤水平最低;從盈利能力來看,基金的凈資產收益率遠高于其他行業子公司,信托其次,券商反超租賃,最后是壽險、財險。
如果縱向比較,我們可以看到建設銀行綜合化子公司資產規模增長穩定,其中,基金較為突出,兩年增長了122.25%;利潤來看,除了壽險、租賃略有反復,其他公司都保持快速增長,其中信托近兩年利潤增長最為顯著,兩年間增長了44.79%;從盈利能力來看,近兩年各行業子公司盈利能力增速有所放緩甚至下降,尤其是基金,但其仍然高于其他子公司。
綜合化子公司的資產占比與利潤占比仍然較低,不到3%,但是在穩定上升中。此外,利潤占比大于總資產占比,說明在相同資產的情況下,綜合化經營子公司比集團的具有更高的盈利水平。同時,利潤占比增長速度快于總資產占比速度,二者差距逐步拉開,說明綜合化子公司并不單純靠增規模來提高利潤水平的,這背后還有自身協同效應逐步顯現,管理能力逐步提高帶來的盈利能力的提高。
綜合化經營的側重點因時而變
如果動態地來看,14年到16年,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以及銀行大力發展通道業務進行信貸投放,建信基金業績年年創新高,公募基金規模、專戶業務規模在行業中的排名連年上升。而16年到18年,信托發展更為顯著,基金增速放緩,這部分是因為資管新規的落地,使得銀行通道業務受阻,公募基金行業開始與各類機構同臺競技,資金部分回流信托。
從建設年報的文字陳述來看管理層對于未來的戰略思考。17年年報突出強調圍繞城市綜合基礎設施、高端裝備制造業等六大領域,創新產品服務。18年年報突出強調建信信托主動加強規范經營,積極實踐創新發展。可以看出,近兩年建設銀行將重點放在租賃與信托的創新發展。
綜合化經營與時俱進
建設銀行作為國有大行中最早進行轉型發展的領軍者,2014年,將“綜合性經營、多功能服務、集約化發展、創新型銀行、智慧型銀行”的轉型方向納入了“CCB2020”發展戰略。轉型戰略實施以來,建行已初步構建了產品豐富、優質全面、響應及時、服務便捷、客戶體驗市場領先的多功能服務體系。在債轉股子公司、金融科技子公司和理財子公司上的布局速度也處在五大行前列。去年8月,以金融、科技、創新推動智慧社區生態圈,結合“住房租賃、金融科技、普惠金融”三大戰略,建設銀行希望打造一個基于社區生活場景的智慧社區金融服務品牌。未來金融科技還將應用于更廣闊的領域,推動綜合化進程更好更快的發展。
五
綜合化各牌照之間的關系
競爭關系
隨著銀行系理財子公司相繼成立,銀行將面臨著理財子公司與基金子公司產品的同質化競爭、通道業務以及銀行渠道上的競爭。尤其是公募產品領域,由于銀行理財在固收、現金類資產投資市場上經驗豐富,發行的產品會與公募基金存在同質性競爭。此外,理財子公司產品可直接投資于股票,而不再需公募基金作為通道,基金公司的通道業務會進一步收窄。渠道層面,公募基金大都通過銀行代銷,在銀行理財完全凈值化后,銀行理財客戶與基金公司部分產品客戶會產生重疊,便可能在銀行渠道上形成競爭。
協同關系
生態協同
金融業的本質可以說是一個信息處理系統,信息技術的提升可以改變金融業的規模、范圍和經濟狀態。銀行的綜合化經營離不開對信息技術的充分利用。金融科技子公司的成立,使得銀行更好地發展和利用金融科技,依托平臺建設,助推各子公司高質量的發展,打造銀行系統內部生態圈,信息互通、資源共享會實現更高效率。
業務協同
目前,銀行業,特別是大型銀行已通過設立子公司,基本能上實現了產品與服務的全面化布局,接下來繼續加強子公司之間,子公司與銀行母公司之間的業務協同。通過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服務機制,打造按需定制的一體化金融服務,不斷提高集約化水平,對外實施體系型協同發展。
債轉股子公司協同
目前,五大行都已建立金融投資公司從事債轉股業務。債轉股是我國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一步。它將為出現暫時性經營困難的企業提供恢復良好資產負債結構的時間,降低企業杠桿,優化社會融資結構。其中,銀行出讓的資產以貸款為主,對于不良貸款,出讓后可降低賬目的不良率:對于已核銷的不良貸款,轉出撥備計提充分的不良,會貢獻賬面利潤;對于未核銷的不良貸款,資產端可騰挪出信貸額度的新增空間,總體來說,使得銀行的資產處置能力增強。
六
綜合化經營又進一步:大行理財子公司開業
銀行綜合化經營又邁出實質性的一步。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30家商業銀行宣布成立理財子公司,其中A股上市銀行20余家。六家國有大行中,已有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郵儲理財都正式開業經營。未來理財子公司將陸續通過開立證券賬戶獨立投資二級股票市場。預計在股票投資領域,大行理財子將采取三種方式參與,其一、FOF/MOM;其二、通過招投標委外;其三、自己投資。初期我們預計更多的采用前兩種方式,等著內部的投研團隊建立后,估計會更多的采用第三種方式。
理財產品發行量不大
截至2019年中報發布,五家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均已正式開業。其中,工行于今年6月6日開業,在中報中披露了上半年盈利情況,凈利潤已達0.81億元。在自身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上,工行也是遙遙領先,截至九月末發行數量超過50只,而其他四家均未超過10只。
產品收益略高,但期限較長
以工銀理財“鑫得利”系列固收類產品為例,其存續期在651天-1828天,業績比較基準在4.5%-5%之間,而對無固定期限產品,一般是季度或年度開放一次,這較銀行普通理財產品時間略長,流動性較低,較貨幣基金3%左右的收益率高。資管新規對期限錯配有很強要求,因此未來一些保障性的產品、期限更長的產品可能會更多。
理財子公司的定位:全產品體系,差異化定位
(一)全產品體系
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都有完整的產品體系,盡管部分理財產品尚末推出,但是產品體系已經初見端倪,而且注重產品品牌體系的構建。另外,銀行理財產子公司客戶風險偏好穩健型低風險的產品,從而各家銀行理財子都非常重視指數化產品的發布與設計,對養老金產品比較重視,這類產品完全契合了理財子客群的較低的風險偏好。
盡管這幾家理財子公司的理財產品名稱看起來眼花繚亂,但按照理財新規的要求,按照投資性質不同,無外乎可以劃分為四類,固定收益類、權益類、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和混合類。
基本上每家理財子公司都實現了產品的全體系覆蓋,但其中固定收益類產品占絕大部分,也是發行最多的產品,這也符合銀行系統低風險、穩收益的特征。其次是混合類產品,這類產品兼具固收類產品的穩收益特征,同時在權益投資比例上比較靈活,是理財子公司切入權益市場比較合適的選擇。再次才是權益類理財產品;最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類產品最少。
(二)差異化定位
在穩步承接銀行資管業務并有效運營之后,理財子公司在已有的先天優勢基礎上,將進一步進行了差異化定位,并更具發展定位不斷推出符合本行特色的、市場需求的產品。從國際經驗來看,銀行系的理財子公司最終將發展成為資產管理市場主流的產品提供商。
但各家產品定位有差異,特別是對于市場頭部的理財子公司而言,基于自身規模和管理能力優勢,產品線在大而全的基礎上,還會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產品和拳頭產品。
其一是結合集團業務相對優勢。如農銀理財基于自身普惠金融理念,推出的惠農產品和綠色金融產品;中銀理財基于海外資產配置優勢推出的“全球配置”外幣系列產品;工銀理財推出的“工銀博股通利”私募股權專項產品。
其二是結合子公司所處區域環境。如光大理財推出的青島上合示范區主題系列產品;建信理財推出的粵港澳大灣區指數靈活配置系列產品等。
其三是結合自身客戶特點。如各家子公司為重點發展對高凈值客群的財富管理,推出的以大類資產配置為核心能力構建產品線;為養老資金推出的各類養老主題產品。
子公司和母行以及其他資管類機構之間的關系
與母行資管部并行,職責分工不同
對于理財子公司來說,將承接大部分原資管部職能:
其一、承接符合資管新規的資管部理財產品,并開始發行新理財產品。
其二、承接資管部從事具體理財業務的人員,并以市場化的方式大量招聘投研、投資和IT人才。
其三、獨立運營,風險隔離。理財子公司不作為母行一個部門,而是與母行采取市場化的合作模式。
對于資管部來說,在未來依然會繼續存在:
其一、資管部將繼續管理不符合資管新規要求,無法移交理財子公司的存量非標產品。其中部分銀行資管部采取和本行理財子公司簽訂委托管理協議,將老產品委托給理財子公司經營,但名義上產品仍屬于資管部。
其二、資管部將發揮統籌全行資管和理財業務,并承擔資管業務的監督職能和公司內各部門和分公司之間協同,而不再從事具體理財業務運營。比如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
其三、部分資管部采取雙線并行策略,在理財子公司運營尚未成熟的期間繼續發行新產品,例如工行、建行。
與其他資管類機構既有競爭又有合作
其一、在固收類產品上與基金存在激烈競爭。理財子公司與其他資管機構競爭最激烈的產品類型將會是固收類產品。銀行憑借長期建立的固收類投資經驗和客戶渠道優勢,與債基和貨基在固收類領域將會存在激烈的競爭,尤其是在期限適中的中低風險和中等風險產品。
其二、在權益類產品上合作居多。基金公司在二級市場投資上具有較大優勢,而理財子公司在權益類投資上存在經驗和人員的不足,因此理財子公司當前主要采取和基金公司合作的方式,推出FOF和ETF類產品。而在未來理財子公司權益類投資建立堅實基礎之后,可能與基金公司在權益市場存在競爭關系,但FOF模式依然會是主流產品形式。
其三、與互金平臺競爭小,也存在合作機會。互金平臺的風險偏好和投資標的潛在風險水平較高,與銀行客戶的風險偏好并不匹配,因此理財子公司與互金平臺的競爭相對較弱。同時,理財子公司在占據渠道優勢的情況下,可能在產品代銷和產品合作運營上與互金平臺展開合作。
七
結論
銀行系金融平臺近兩年出現了新進展,紛紛搶抓機遇,搞轉型發展,金融牌照的搶奪也不在話下,在綜合化經營上的布局基本完成,基本覆蓋了證券、保險、基金、租賃、金融投資、理財子資產管理等行業。
以綜合化經營較突出的兩大行,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為例。工商銀行在各個領域都已具備一定的規模,資產、利潤均居于行業前列,顯示出銀行在綜合化經營上的獨特優勢。其中,近兩年證券子公司發展較為突出,5年間資產規模與盈利分別增長393.84%和206.85%。對于租賃,工行也表示了大力發展的決心,2018年轉增注冊資本70億元,為國內注冊資本規模最大的金融租賃公司,助力專業化經營再上新臺階。目前,工行綜合化經營的重心在租賃和基金上。
建設銀行綜合化經營無論是深度還是寬度都發展的較好,基本上實現了全牌照經營。建信基金近三年資產復合增速達30.5%,在本行子公司中增長速度最快,盈利能力突出,ROE達20%以上。建信信托近兩年利潤增長最為顯著,兩年間增長了44.79%。未來建行綜合化經營的重點放在轉型發展,依托金融科技,深化協同發展,打造金融生態圈。目前,建行綜合化經營的重心在租賃和信托業務上。
隨著銀行擁有的牌照越來越多,各牌照之間的關系也出現了新的變化,大體上具有競爭關系與協同關系。競爭關系主要指的是理財子公司與基金子公司產品的同質化競爭、通道業務以及銀行渠道上的競爭。協同關系包括生態協同、業務協同與債轉股子公司協同,助力綜合化經營平臺更快更好的發展。
證券研究報告名稱:行業深度報告:《綜合化經營,大行砥礪前行》
對外發布時間:【2019】年【12】月【18】日
報告發布機構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本報告分析師:【楊榮】執業證書編號:S1440511080003
研究助理:陳翔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張譯文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