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調整"殃及"銀行理財 凈值型產品現負收益

債市調整"殃及"銀行理財 凈值型產品現負收益
2020年06月12日 07:49 第一財經

買銀行理財吃虧上當?遇到銀行霸王條款?告訴我們幫您解決并贏取1000元現金大獎。

  債市調整“殃及”銀行理財 凈值型產品現負收益

  作者 段思宇

  截至6月11日,Wind數據顯示,3299只債券型開放式基金中,有2888只基金近一個月的總回報率為負,占比約87.5%。

  債券市場的波動傳導到了理財市場,近日,有銀行理財產品也出現了負收益。

  縱觀目前市場上出現波動的產品,主要是固收類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近期債市的動蕩是此類產品收益率下跌的直接原因;另一方面,理財產品估值方法的改變也使得波動有了直觀體現。

  事實上,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中,產品凈值出現波動屬于正常現象。在打破剛兌的背景下,投資者需改變以往對銀行理財“保本、剛兌”的觀念,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合適的投資產品。

  收益浮虧的原因

  受債券市場大幅震蕩影響,銀行凈值型理財收益出現明顯波動。

  以招商銀行代銷的旗下理財子公司“季季開1號”固收類理財產品為例,該產品100%主投固收類資產,不參與股市,通過票息收益積累。這個產品成立于4月17日,成立初期凈值平穩增長;然而自5月下旬以來,單位凈值連連下跌,截至6月3日已跌破本金,跌至0.9997,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為-4.42%。

  另一款類似產品“季季開2號”近日也出現明顯下跌。該產品成立于5月13日,截至6月3日,單位凈值跌至0.9996,近一個月年化收益率為-0.63%。

  不只是上述產品,最近一個多月,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收益率均出現了負數,部分還引得投資者投訴。比如平安銀行的“平安財富-98天成長1號(凈值型)人民幣理財”,截至6月8日,該產品近一個月的年化收益率為-7.18%。在某投訴平臺上,購買此產品的大多投資者的疑惑在于,為何標明了低風險理財,卻還出現下跌。

  縱觀出現負收益的理財產品,不難發現,這些產品主要是凈值型理財,且投向主要為固收類。比如前文提到的“季季開1號”,投資于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其中投向標準化債權資產的比例不低于60%;再如“平安財富-98天成長1號(凈值型)人民幣理財”,投向銀行存款、債券等債權類資產的比例不低于80%。

  上述產品出現負收益的原因主要在于兩方面:

  一是從金融市場上看,主要是受債市調整影響。自5月以來,不同于此前的節節攀升,債市出現巨震,10年期、5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上升,短端利率調整更甚,進而影響理財產品收益的表現。

  江浙某城商行資管部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一般而言,理財投資債權類產品主要有兩種收益,一是積累票息收益,再者就是通過買賣債券獲得的收益,即所謂的資本利得。目前債券型理財出現負收益的情況屬于短期波動,這是因為近段時間,債市短端調整過于快速,票息收入未能及時彌補損失,導致配置短久期債的產品出現負收益。

  另一方面的原因,則體現在“凈值”上,即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估值方法上。過去,銀行理財產品對于債券多數采用的是攤余成本法進行估值,而現在按照資管新規的要求,可使用攤余成本法的產品受限,絕大部分產品須采用市價法來估值。

  法詢金融監管研究院副院長周毅欽對記者表示,從投資者的角度講,按照成本法計算,因為是將收益攤余到每一天,凈值波動小,投資者心理體驗好,但并未真實反映債券市場價格波動,可能會給投資者造成損失;按照市價法計算,則實時反映了投資組合的變現價值。

  由此,在債券市場波動較小的情況下,攤余成本法和市價法之間的凈值差別并不明顯;而一旦債券市場出現劇烈波動,兩種估值方法之間的凈值差別就會發生分化,這也就導致了目前理財產品出現負收益的情況較多。

  另外,還需注意的是,前文所提及的-4.42%、-7.18%等的收益率是按照年化口徑計算,因而看起來下跌幅度較大。周毅欽稱,這相當于把一個月的下跌放大到整個年度的下跌,即把絕對數值放大了12倍,折合成年化數據是-4.42%,實際上期間內的絕對凈值僅下跌了-0.34%。

  事實上,縱觀同業,受債市影響出現負收益的不僅僅是銀行理財,債券型基金也是如此。近段時間以來,債基收益率不斷下行。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市場中有95%左右的債券型基金出現上漲,而進入5月以來,漲勢扭轉,截至6月11日,Wind數據顯示,3299只債券型開放式基金中,有2888只基金近一個月的總回報率為負,占比約87.5%。

  買理財產品“保本”意識需變

  理財產品收益率波動的背后也反映了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的持續推進。以往銀行理財給投資者的印象是“保本、剛兌”,但在目前打破剛兌的背景下,理財收益率出現波動屬于正常現象,投資者需改變以前的觀念。

  資管新規明確要求,資產管理業務是金融機構的表外業務,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出現兌付困難時,金融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墊資兌付。如果經認定存在剛性兌付行為的,將按照存款類金融機構和非存款類持牌金融機構進行相應懲處。

  前述資管部相關負責人對記者稱,以前銀行發行的保本理財也好、非保本理財也好,基本都實現了剛性兌付。但在資管新規實施的情況下,銀行理財產品的趨勢就是要轉成非保本的浮動收益型凈值型產品,真正體現投資收益與風險掛鉤。

  這就使得投資者在購買前,無法預知實際收益率,需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審慎選擇。“在這一過程中,投資者教育是關鍵,這也是銀行在凈值化轉型中面臨的一大挑戰,即如何讓投資者轉換持續已久的慣性思維,接受新的產品、培養新的投資習慣。”上述負責人稱。

  周毅欽也提及,如果投資者想要追求相較于銀行存款略高的收益,必須開始適應相應的風險。即使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投資者也要改變“低頭閉眼”買理財的方式,而是“抬頭睜眼”認真閱讀產品說明書,辨析風險,選擇適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

  目前,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正有序推進,普益標準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銀行非保本理財產品余額約為24.4萬億元,凈值型產品存續余額約12.54萬億,凈值型產品余額占比已由此前的15%左右提高到了51.40%。從各類型銀行凈值化轉型進程來看,截至一季度末,全國性銀行、城商行和農村金融機構凈值化轉型比例分別達到52.45%、50.69%和35.71%。

  隨著凈值化轉型的推進,有業內人士表示,銀行以配置固收類資產為主的“保底保收益”運營模式將發生改變。為了增厚收益,銀行將提高自身投研究能力,布局多資產投資,如提升權益類資產配置規模等。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趙子牛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6-17 國盛智科 688558 --
  • 06-17 博匯股份 300839 16.26
  • 06-17 秦川物聯 688528 --
  • 06-16 甘李藥業 603087 --
  • 06-12 新天綠能 600956 3.18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