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記者:杜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務。”
回溯歷史,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銀行業 “摸著石頭過河”,從所謂的“技術性破產”到利潤規模冠絕全球,從“背水一戰”到高質量發展,以史無前例的創造性改革,為完成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一根本性任務摸索出一條獨一無二的中國道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銀行業市場化經營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現代公司治理水平持續提升,多元化股權結構逐步優化,“三會一層”合理分工、有效制衡的運行機制基本形成,績效考核、激勵約束等機制不斷完善,專業化的風險管理技術手段在行業內得到推廣,風險管理能力穩步提高,為銀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通道筑牢了堅實根基。截至2019年第二季度,銀行業總資產超過了280萬億元,躍居世界第一位。按反映財務實力的一級資本排名,我國有130多家商業銀行進入全球銀行前1000名,其中,4家大型銀行被納入30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名單。無論是資產充足率、資產規模和質量、盈利水平等體現發展狀況的硬性指標,還是管理能力、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等企業軟實力,中國銀行業都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涅槃:從“技術性破產”華麗轉身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脆弱的銀行體系長期困擾著中國經濟,成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和金融穩定最大的潛在危險。部分媒體和國際機構甚至作出了‘中國商業銀行在技術上已經破產,銀行業危機隨時可能爆發’的判斷。”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此前回憶道。
1999年末,巨額不良貸款已對中國的銀行業、金融業運行構成嚴重威脅,當時,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不良貸款總額約3.2萬億元,僅次于經濟停滯不前的日本,居亞洲第二位。與此同時,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也給我國脆弱的金融體系敲響了警鐘。彼時,國外媒體連篇累牘發表報道評論,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已經瀕臨“紅線”,甚至稱“中國的銀行業已經技術性破產”。
在這一背景下,國家于1999年成立華融、長城等4家資產管理公司,對口處置銀行不良資產,至2000年7月,承接工作基本完成,共計剝離約1.3萬億元不良資產。
然而,剝離不良資產依然沒有觸及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的深層次矛盾,無法根本扭轉國有銀行的經營困境。數據顯示,2002年底,按照五級分類,四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26.12%;資本金總額7494.38億元,平均資本充足率為4.27%,資本金缺口巨大。同時,銀行內控管理依然不足、信貸結構失衡、風險控制薄弱,基層機構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現象依然突出,并且,普遍沒有建立和落實對分支機構內控制度的檢查和評價制度。
國有銀行需要更全面深刻的改革。“背水一戰,只能成功,不能失敗”,這是2003年全國兩會對國有銀行改革所達成的共識。此后,國務院關于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重大決策付諸實施,我國銀行業奏響了“重組、股改、上市”三部曲——通過國家注資和剝離壞賬,對商業銀行進行財務重組,解決歷史存量問題;通過股份化,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改變商業銀行傳統的產權結構和經營機制,健全公司治理;通過公開發行股票進一步充實資本金,強化對銀行的市場約束,推動銀行改革。
在2005年到2010年的5年時間內,工、農、中、建、交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完成了香港與內地資本市場兩地上市,“背水一戰”的國有商業銀行浴火重生。
在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的帶動下,政策性銀行、中小商業銀行的改革也逐漸提速。國家開發銀行商業化運作啟動。中小商業銀行也借助上市之路改善公司治理,增強風險防范。
“即使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2003年至2010年這段中國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革過程,也是史無前例的創造性改革,為世界提供了市場化轉型改制的成功范例和寶貴經驗,完全可以載入世界金融史冊。”對于國有大行的這段股改歷程,工商銀行原董事長姜建清在《中國大型商業銀行股改史》中這樣寫道。
崛起:嚴守風險底線推動行穩致遠
股改上市并不是中國銀行業改革的終點。“背水一戰”告捷后,中國銀行業又開始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結構調整難度加大;國際宏觀形勢更加錯綜復雜。2013年以后,新的風險苗頭開始出現,通道、理財、委外等表外業務快速發展,同時,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信貸市場多個市場因資產管理業務緊密聯系在一起,增加了整個金融系統風險的交叉傳染性。
新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戰略性、根本性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金融工作,先后就金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召開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央政治局就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舉行集體學習。黨的十九大以來,又明確把防范化解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重大風險作為三大攻堅戰之一,提到了全黨工作的重要位置。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特別是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我們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務和永恒主題,是事關國家安全、發展安全、人民財務安全的大事要事,是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跨越的重大關口,必須堅決打好打贏這場攻堅戰。
在此背景下,針對跨行業、跨地區、跨市場風險等新特點、新問題,銀行業金融機構把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實現了服務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大幅提升,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取得良好開局。
銀行業金融機構主動作為,以整治亂象為契機,全面加強股東“穿透式”管理。一些銀行主動修改公司章程,把黨的領導和股權管理嵌入公司治理結構,從根源上構建有效制衡的治理機制;一些銀行業金融機構根據新變化、新情況、新問題,修訂、出臺各類制度,著力補齊制度短板。銀行業金融機構紛紛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合規教育活動,合規創造效益逐漸成為行業共識。
隨著銀行業加快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部分銀行機構借助同業、表外等業務無序擴張的時代宣告終結,表外業務加速回表,資產質量更加透明和真實。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2.03萬億元,較上季度末減少68億元;不良貸款率1.83%,較上季度末下降0.04個百分點,保持平穩。這是繼2016年末(當時銀行不良率由1.76%降至1.74%)之后,兩年來銀行不良貸款率首次出現下降。同時,銀行風險抵御能力也在增強。截至2018年底,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和貸款撥備率較2017年末分別上升5.1個和0.24個百分點。
跨越:穩步邁進高質量發展通道
如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對于走進新時代的銀行業而言,打好這場高質量發展之戰,最根本的依然是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堅持改革開放,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現從“規模銀行”到“價值銀行”的轉型。
近年來,銀行業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和宗旨,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積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以新舉措、新作為促進銀行與實體經濟、銀行體系自身內部的良性循環,助力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助力打好精準脫貧和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進責任金融、普惠金融、價值銀行、綠色銀行健康發展。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2018年中國銀行業服務報告》顯示,整體來看,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實現新跨越,提升服務質效完成新突破。截至2018年底,銀行業各項貸款余額140.6萬億元,增速達到12.6%;債券投資達到45.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銀行業增加對實體經濟的資金供給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銀行網點改造數量近1萬個;離柜率達88.6%;客服中心人工電話接通率達到92.24%,連續5年高于90%。此外,2018年,銀行業普惠金融發展取得新成效,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開拓了新局面。截至2018年底,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鄉鎮覆蓋率達96%,全國行政村基礎金融服務覆蓋率達97%;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33.49萬億元,同比增長8.9%;涉農貸款余額達32.68萬億元,同比增長5.58%;扶貧小額信貸余額達2488.9億元,扶貧開發項目貸款余額為4429.13億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今年以來,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共中央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進展。
央行在《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了銀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下一階段,銀行業將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通過優化供給和增強競爭改善金融服務;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強化金融服務功能,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以金融體系調整優化為重點,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
責任編輯:潘翹楚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