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編者按:進入2023年,銀行理財在橫跨新舊年之交的債市跌宕中稍微松了一口氣,以企穩姿態開啟嶄新敘事。
2022年12月中下旬至今,債券市場在震蕩下挫一個多月之后,走出修復上漲行情。穿透至理財產品凈值端,理財公司產品的收益中樞有所抬升,破凈率下降,零售對客端“贖回潮”漸退。
曙光漸現,但銀行理財的“開門紅”可能會打得異常保守。一季度本來就是存款回籠旺季,對理財分流替代效應明顯;加之經歷了2022年分別由股、債沖擊引起的兩輪強贖潮后,理財公司的“規模崇拜”變得淡薄,轉而要求以更加健康的資產結構、更有韌勁的負債管理、更具前瞻性的風險管理、更加科學的投資者陪伴來要求自身。
在并不輕松的2022年,銀行理財獲得了哪些有益經驗?2023年,銀行理財又將如何在質量、效益、規模中取得平衡?證券時報記者以六大關鍵詞復盤2022年銀行理財發展全景,并展望2023年銀行理財七大戰術性著力點。
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謝忠翔 張艷芬
銀行理財長期占據我國資管行業規模第一,是絕不容忽視的力量。但隨著凈值化時代監管細則與公募基金大幅對齊、多項改變銀行理財運行邏輯的細則落地、非標資產配置空間逐步壓縮等因素疊加,銀行理財是否還能固守資管行業規模頭把交椅,變數頗多。對于整個銀行理財而言,夯實行業一哥位置既是榮譽之戰,也是戰略使命。
“2023銀行理財怎么做”是一個宏大的議題。不論是具有全局統籌視野的高管,還是身居一線崗位只熟悉自己細分領域的員工,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均向記者強調僅是個人觀察,不一定具備普遍意義。
證券時報記者將這些立場不同、高度不同的碎片化答案進行梳理,可以發現銀行理財2023年在實際業務運營層面的戰術性著力點在哪里。
1、增加封閉式
與長期限產品供給
債券市場的波動當然不會只停留在2022年。可以預見,2023年銀行理財或許仍將在市場轉向時承受資產質量、流動性的雙重壓力,負債管理能力、風險管理機制將經受來自資產基本面或情緒面的“洗禮”。
探索更適合理財客戶的“中國式現代化估值體系”的呼聲漸起。有業內人士表示,將部分資產估值方式改回攤余成本法是“開倒車”。去年末,在債市調整引起“贖回潮”下,關于理財產品采取混合估值法穩定理財凈值的探討確實在增多。
在現有約束下,為最大化滿足震蕩市下客戶對凈值穩定的需求,多家銀行理財公司推出了以攤余成本法估值的產品。這些產品共同點是持有到期的票息策略,均為封閉式產品,需要滿足嚴苛的會計和監管要求。
所謂“攤余成本法”,是對標的資產以買入成本計價,不考慮持有期間標的資產價格波動,將到期收益平攤到每一天。這種估值法下,凈值波動相對較小,但同時也會犧牲資產大漲帶來的一些收益。
除了估值方法,還有理財公司試圖在資產選擇上走“低波動”路線,在資產端增加流動性相對較好的資產(同業存單、利率債等)配置,減小資產價格波動可能帶來的短期贖回,比如發行重點投向同業存單及存款的日開型貨幣增強類理財產品等。
總之,強化產品“抗震蕩“屬性,成了不少理財公司今年的必修課。除了在產品設計和投資方面減小短期集中贖回壓力,不少受訪人士認為2023年銀行理財還將拉長負債端久期,繼續發行更多封閉式產品。
“我們很關注怎樣能夠拉長產品期限,需要抓住一些歷史機遇,有效讓理財產品切入長期限資金的配置之中。例如現階段國家大力推動發展的‘第三支柱’,包括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等新興賽道,這些都是長期資金來源。從這些方面介入能改變既有業務結構或資金結構。”興銀理財一位高管說。
新規落地以來,封閉式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期限拉長,但封閉式產品規模仍較低。2022年上半年,封閉式產品累計募集資金 2.13萬億元,僅占理財產品募集總金額的4.44%;封閉式產品存續余額為4.86萬億元,占比僅為16.67%。
2、增強資產端韌勁
使資產組合更注重流動性
結合成立以來的表現看,交銀理財相關人士認為,理財產品到期日過度集中。當表內流動性考核時點以來,銀行理財的流動性壓力會呈現指數性增長,進而放大市場波動。同時,為追求收益達到偏高的業績基準,不少固收產品在投資杠桿久期的安排上,一定程度上呈現了“死多頭”的特點,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的考量嚴重弱化。
興銀理財相關人士認為,理財公司需要重塑投資端體系,更加注重流動性,使資產組合構建更加均衡。
一是,銀行理財不能僅從客戶對收益的預期角度出發,應自上而下從宏觀風險因子進行相應資產構建,基于寬闊視野來處理產品流動性的微觀問題。
二是,在構建更加均衡、更有流動性的資產組合過程中,應更加充分重視對策略的運用。事實上,目前標準化資產的供應較為短缺,但歷史數據證實,從正相關性、低相關性、負相關性各個層面構建核心策略,能夠尋找到核心的壓艙石資產。也能夠通過構建負相關性資產,實現風險內部對沖,達到經風險調整后的收益率優化。
3、重塑資金端多元化
實現產品適配適銷
理財的客戶基本盤主要是低風險偏好的個人儲蓄客戶,這使得各家理財公司在進行產品創設和資產管理的時候,不約而同將所謂“絕對收益”作為一個主策略。而“絕對收益”策略在資產構建的選擇上,在國內金融市場上選項不多,各家不得不配置有一定票息價值的固收資產,特別是標準化信用債市場。
興銀理財人士稱這是一種“身不由己”,并認為以多元化來增強資金的穩定性和黏性,是整個行業現階段要思考的緊迫問題。他認為,理財產品的創設和財富端的融合要更加深入,通過產品創設來有效地識別出不同客戶的風險偏好,做到產品適配適銷。
為了做到“適配適銷”,理財公司今年需要增加理財產品風險收益特征的顆粒度。“過去我們為了追求銷售,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不夠清晰,現金管理以外的絕大多數產品都定位在R2風險等級,但是具體到每一個產品的說明書,卻較少體現產品本身的風險差異度。這也使得同屬于風險偏好二級穩健型的同類產品,在凈值表現上差異過大。”交銀理財相關人士表示。
在這樣的背景下,華夏理財有關人士認為,完善產品標簽、清晰界定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刻不容緩。
4、加強科技系統
對投資、運營的支撐
一個合格的科技系統,要能從投資面全流程(投前、中、后)進行端到端管理,從產品面進行全生命周期(設計、募集、投資、管理、兌付清盤)管理,從客戶面進行全客戶類型(機構、個人)管理。
不少受訪人士認為,現在科技系統對實際業務運作的支持還很薄弱,很多功能場景上線滯后。今年需要補齊短板,加強科技系統對投資和運營的有效支撐。
平安理財相關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因為從外部廠商采購的產品管理系統與業務融合不暢,其數據科技部團隊開始跟業務部門深入合作,自研系統。從業務規劃到系統規劃就整整梳理了3個多月,產品經理們每天出入各個業務部門,打破部門豎井、規劃建設流程,流程數量多達100多個,耗時近3年。
所以,“科技資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科技人員對業務知識融會貫通,并且充分追蹤業務經理的需求及痛點,能及時對系統規劃、交付質量、數據質量、用戶體驗全面負責。對投資經理或研究員提出的需求,科技團隊能第一時間調用相關資源(模型、數據等),迅速交付相關應用。
5、探索多元化風險管理工具
農銀理財一位高管表示,當前國內市場除了標準化資產不足以外,風險管理工具單一,是行業發展面臨的困難之一。“目前我國金融市場風險管理工具主要基于信貸體系下的風險控制,風險規避、風險承擔和風險補充工具,對風險轉移、風險對沖等市場化的風險管理工具使用人員較少,這與機構交易駕馭能力及衍生工具的缺乏是密切相關的。”該高管說。
而對于這個桎梏,已經有理財公司在探索解題方式。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交銀理財去年增設了“組合管理部”,來強化該公司組織架構中的風險平臺建設。集成專屬的風險計量系統工具,全面動態評估各個產品組合的盈利性和安全性。
6、建立適應銀行理財
的投教體系
在受訪人士看來,銀行理財客戶更傾向于將理財產品作為現金管理工具,缺乏長期投資理念,因此較為在意短期業績波動。理財公司的投教之路面臨較大挑戰,應結合商業銀行客群的特點,建立適應銀行理財的投教體系。
面對去年幾輪大的產品贖回考驗和壓力,平安理財從投教端積極與渠道協同引導客戶長期持有,逐步降低客戶非理性贖回的可能性,配合線上、線下進行場景化投教。比如,在線上通過公眾號、視頻號、財富號、持倉陪伴等傳遞市場情況和固收類理財特點,引導長期投資理念,開展投教;而線下配合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投教活動,投研配合市場的需求。
華夏理財高管也指出“要提升服務力”,充分運用包括網站、公眾號、視頻直播、線下、客戶沙龍等多種方式,為客戶提供產品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服務。交銀理財高管進一步表示,要摒棄單純的規模導向,以“全流程服務”代替“投資者教育”。
7、完善人才隊伍
與市場化機制建設
包括農銀理財高管在內的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理財公司成立至今,仍未建立起成熟的人才培育機制。主要掣肘有三:一是缺乏多元化研究方向去培養專家型人才;二是崗位資格篩選和上升機制有待完善;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今年,銀行理財應探索有效的薪酬管理體系、科學的考核機制甚至股權激勵機制、適度的風險共擔機制等多路徑激發人才潛能。
責任編輯:呂成飛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