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3日,由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主辦的博智宏觀論壇第二十六次月度例會召開。會議主題為“如何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博智宏觀論壇學術委員會委員張斌受邀出席會議并發表看法。
以下為演講摘錄:
不論從什么口徑來看,狹義和廣義財政收入增速在趨勢上都在持續下降。財政支出增速也隨之下降,但是下降幅度遠遠沒有收入增速下降的那么大。公共財政收入增長速度是過去30年以來的新低,赤字率是30年以來的新高,債務占GDP的比重也是30年以來的新高,這就是我們現在所面臨的情況。
財政收支缺口的持續放大與我們的發展階段有關。財政收入方面,尤其是稅收,與其相關系數很高的是名義GDP增速和工業增加值增速。中國經濟已經過了工業化高峰期,經濟增長下了一個臺階,稅收增速隨之下降很自然。
財政支出方面。中國與高收入國家類似發展階段不同的地方是,中國的城市化發展進程是滯后于工業化發展進程的。其他國家在工業化高峰期的時候,城市化率能達到70%以上。而直到今天,中國工業化高峰期已經過去了這么多年,按照常住人口計算的城市化率只有57%。盡管工業化高峰期和財政收入增長高峰期已過,但是城市化高峰期還沒有到來,與推進城市化進程相關的財政支出壓力很大。中國與高收入國家類似發展階段另一個不同的地方是,中國政府過去的主要精力是放在發展建設上,公共服務的缺口很大,這是政府需要補課,也需要花錢的地方。在這樣背景下,即便財政支出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速度也不會很快,因為發展的需求擺在那。
應對財政收支缺口不斷放大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從宏觀管理來看,名義GDP的增速不能太低。如果像2014-2016年那樣發生嚴重的PPI通縮,導致名義GDP增速非常低的話,稅收會跌的非常慘。我們不要通脹,但是名義GDP增速不能太低,否則各方面都會受到很大壓力。
從融資方面來看,政府現在的融資成本太高,要繼續提高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在全體政府債務中的比重。發達國家政府債務當中國債的比重可以達到60-80%,政府借的都是最便宜的錢。比較而言,中國政府的借債成本很高。按照稍微寬一點的口徑計算,即便是經過債務轉換,國債加上地方債在25萬億左右,在廣義政府債務里面的占比不超過五成,剩下的部分是從哪兒借的?銀行貸款,影子銀行,城投債,融資成本偏高。提高國債和地方政府債在政府債務中的比重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債務成本。
積極拓寬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渠道?,F在中央很關注地方政府隱形債務,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堵住后門的同時,一定要打開前門,否則問題還是難以根治。打開前門,關鍵是利用市場化的機制和渠道,為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找到長周期、低成本的資金,同時也對建設項目形成來自于市場的制約和監督。
不動產信托基金(REITs)是很有潛力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渠道。從國外的經驗來看,基礎設施、醫院、學校、產業園區、倉儲中心等等但凡能帶來現金流的建設項目都可以借助REITs融資。不僅如此,現在的很多PPP項目也可以借助REITs,從明股實債轉向真正的權益融資?,F在很多PPP項目都是明股實債,參與方是政府、國企、銀行,資金在這些機構之間打轉沒出路,最終的出資方主要還是銀行,都是債務融資。通過REITs相當于把PPP項目IPO,把項目的收益權賣給了居民部門投資者,這樣才真正做到了權益融資,真正地降低了融資成本。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王子豪 整理)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