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界》:您認為我國零售業的國際化現狀是什么樣的?
宋則:改革開放以來,包括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前十年的“預開放”,以及入世后十年的“全面開放”,都展示了我國商貿物流業強大的影響力和成長力。跨國集團的大規模進入,為國內商貿和物流業發展帶來了壓力,同時也增加了新元素,在整體上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促進了消費總量增長和消費結構更新,并進而帶動了產業結構升級。這是好的一方面。
《中國商界》:那不好的一方面呢?
宋則:恰恰從20年前“預開放”的1992年開始,我國服務貿易中商貿和物流服務業的逆差急劇擴大,與商品貨物貿易順差急劇擴大形成了強烈對比,從而陷入了“服務貿易悖論”。也就是說,壯大國內服務業原本是增強我國對外服務貿易能力的前提和后盾,但是,在國內服務業原本弱小的場合,大幅度開放服務貿易勢必激化與國內服務業的矛盾,在服務業領域出現外資擠壓內資生存空間的狀況。換句話說,人家“打上門來”,在我國的地盤上“搶買賣”,形成了“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國內化”的被動局面。因此,就服務貿易中的零售業而言,我國在海外的商業存在是逆差,是赤字,國際影響力是負數。
《中國商界》:這種情況對我國零售企業有什么影響?
宋則:單向開放,外資長驅直入的直接后果是,外資擠壓使國內始終沒有形成高效、強大的商貿和物流業,自主渠道和自主品牌始終健全、強大不起來,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和高效暢通的零售體系始終難以形成,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始終是流通領域的頑疾,以致于我國不得不在擴大內需、增進消費的“十二五”時期加緊“補課”,加緊補救。
《中國商界》:我國零售企業想要國際化,需要做些什么樣的準備或者存在什么樣的問題?
宋則:目前的國際化最突出問題是,傳統業態資源過剩,新型業態發展雖快但規模過小,大型企業極少,國際化企業空缺,落后局面遠未根本改變。而根據我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最新報告,連續多年,外資商貿和物流業勢頭始終強勁,百強企業中主要經營大型超市業態的外資企業,已逐漸占據主導地位。2010年,沃爾瑪等主要5家外資大型超市新增店鋪140家,新開店數比上年增加了22%。2011年,外資在大型超市的市場份額已經逼近47%。
《中國商界》:我國零售企業的國際化還遭遇的這種瓶頸,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宋則:在由外資構筑的國際化網狀渠道中,品牌篩選當然要由外資來主導,從來就不希望看到中國的自主品牌。而跨國公司長驅直入、控制中國的購銷網絡,就抓住了品牌、技術、訂單、信息和產品,就加速了優質商貿和物流資源向跨國公司集中,也就夯實了其可持續盈利的在華基礎。通過這種品牌、渠道的擠出效應,中國制造商只能在低端產品上依靠拼數量、拼消耗、拼能耗,粗放微利保本經營。
《中國商界》:不少零售企業其實是想要國際化。但不知道自己是不適合國際化、什么時候該國際化。現在是國際化的好時機嗎?
宋則:持續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有可能給我國帶來轉機。目前國外越是困難,對我國物美價廉商品的依賴就越強。我國此刻商品出口受阻、訂單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原來外資主導的資金鏈、供應鏈和購銷渠道損毀所致。而外資主導的流通渠道損毀正是我國商貿和物流企業“走出去”,抓緊培育自主分銷網點來取而代之的重要契機。
從長遠看,我國巨大的商品輸出必須同巨額的商業資本輸出相匹配。只有這樣的外貿戰略和政策才是完整的,服務貿易逆差才有望根本扭轉,有巨額效益的商品出口才可望回升。
相關組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