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宏觀大趨勢 聚焦民生“小氣候” “中國經濟八問”看財經風云

探討宏觀大趨勢 聚焦民生“小氣候” “中國經濟八問”看財經風云
2024年12月24日 09:46 金融一線

  站在2024年到2025年的門檻回望,幾乎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時間的重量:過去一年,中國經濟延續高質量發展態勢,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改革開放、增強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不俗成績。但與此同時,國內需求不足、房地產市場轉型陣痛、經濟全球化逆風加劇等挑戰也在影響消費趨勢、企業信心。這些變化不僅關乎中國經濟未來走勢,更于無聲之處影響著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梳理2024經濟發展“成績單”,為2025年經濟工作“劃重點”。金融一線獲悉,12月23日,《中國銀行保險報》聯合抖音發起“中國經濟八問”年終獨家直播,邀請8位經濟學家就經濟形勢熱點進行回顧與展望,探討宏觀政策走勢等大趨勢,暢聊就業、民生相關“小氣候”,讓財經話題貼近生活。

  探路經濟增長的方向與動能

  2025年經濟增長的動能在哪里?耳熟能詳的新質生產力將如何引領經濟發展?金融如何為穩經濟賦能?直播活動中,3位經濟學家回應了對于經濟趨勢的叩問。

  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被許多人視為經濟發展的“風向標”。在“增長之問”中,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認為,中央政治局會議9月26日一攬子增量政策加力推出,為經濟發展注入更多信心,全年經濟5%左右的增長目標有望順利實現。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展現出較強動力,其韌性超出預期。消費在穩增長政策出臺后動力有所恢復,并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在提振消費方面,需要進一步發揮政策“組合拳”作用,而提升老百姓收入也是重要的著力點。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近年來經濟工作的重點,其中也蘊藏著不少投資機遇。在“創新之問”中,工銀國際的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將創新分為三類,分別是科技創新、產業創新與政策創新,其目的均是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同時創造更多財富,并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目前,中國科技創新實力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產業創新層面。在人工智能研究方面,除了歐美之外,中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今年,工銀國際編制了新質生產力股票指數,希望通過該指數讓全球對中國新質生產力、對中國全要素生產力提升感興趣的投資者找到一個分享中國創新紅利的標的,打造“投資中國”品牌。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貨幣政策則是血脈穩定通暢的“調節器”。在“金融之問”中,清華大學社科學院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秘書長、宏觀經濟研究部主任靳衛萍對貨幣政策如何發力穩增長進行了剖析。在她看來,除了降息、降準,今年中國人民銀行牽頭推出的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對于穩定資本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借助再貸款提供的“彈藥”回購股票,能夠保證上市公司“贏家不離場”,市場環境穩住后,既能起到吸引外資的作用,也能對上市公司發展起到正向激勵作用。

  除了維護市場穩定,金融還應在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中發揮更精準的作用。在“民營經濟之問”中,恒泰證券公司原總裁、牛基科技創始人牛壯介紹,對于商業銀行而言,民營企業融資難主要體現體量小、風險大、成本高、責任大等方面。今年,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從供需兩端共同發力,由工作專班把符合條件的企業推薦給銀行機構,銀行機構及時提供信貸資,解決了這一難題。地方政府通過對企業進行大摸底,獲取的信息不僅包括企業數據,還包括上下游采購等數據,上下游數據交叉驗證,準確性將大大提高。這將有效打通信息壁壘,幫助降低銀行的征信成本。

  驅動“三駕馬車”充實老百姓的倉廩

  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既是把脈宏觀經濟的關鍵所在,也關乎老百姓的飯碗和“錢袋子”。在直播活動中,經濟學家們從更精微的視角出發,分析三者的驅動力

  A股走強吸引“90后”“00后”跑步進場后,如何應對A股復雜行情也成為“投資小白”的必修課。啟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銀河證券原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在“投資之問”中建議,投資新手不要總想在股市中“賺快錢”。考慮到股市潛在收益率相對較高,投資股市的風險容忍度也比投資銀行理財更高,短期波動在所難免,投資者需要將目光放長遠。同時,在缺乏專業選股能力的情況下,投資新手可考慮配置寬基指數基金,跟著大趨勢走。

  隨著一系列增量政策持續顯效,10月我國消費增速明顯回升,后續有何支撐?在“消費之問”中,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提出,通常在新興市場中,青年人是消費意愿、消費傾向較強的群體。拉動消費應該牽住青年人群體這一“牛鼻子”。而若要進一步釋放青年人的消費潛力,必須充分解決其就業壓力,相應配套的產業體系與教育體系都要跟上。未來,一方面要給予青年人更全面的社會保障,另一方面要推動青年人自身收入增速與產業結構更加匹配。

  面對不確定性增多的外部環境和需求差異大的國際市場,中國企業如何勇敢“走出去”?在“外貿之問”中,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席教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認為,目前中國出口正逐漸從面向歐美發達國家向面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在新一輪大國貿易角力中,中國可以通過構建亞洲共同體,在共同體中繼續踐行“非歧視、公平、透明、自由貿易”原則,從而找到破局之道。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還需構建更完備的醫療保障、就業保障、養老保障體系。以老百姓普遍關心的醫保為例,在“保障之問”中,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戴穩勝表示,目前我國醫保覆蓋面較廣,從全世界范圍來看資金利用效率有不錯的表現,這背后得益于集中采購和談判降價能力提升,同時我國醫保資金管理也較規范。此外,當前我國醫療服務的可及性也有了很大提升。不過,當前人口老齡化以及醫療費用指數級增長,構成了對醫保資金的兩大挑戰。同時,我國醫療保障、醫療服務還面臨區域發展不平衡難題。這些問題還要在發展中進一步解決完善。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秦藝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30 鈞崴電子 301458 --
  • 12-30 賽分科技 688758 --
  • 12-24 星圖測控 920116 6.92
  • 12-23 黃山谷捷 301581 27.5
  • 12-20 天和磁材 603072 12.3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