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消息,由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舉辦的“2022夏季峰會”在京舉行。 中信建投總經理李格平出席會議并發表演講。
李格平表示,《資管新規》實施之后,剛性兌付的預期被打破了,但是投資者這么多年都是買這些保本的剛性兌付的產品,它的預期轉換需要時間來銜接。另外,基金很掙錢,但是基民不掙錢,市場好的時候,產品很好發但投資很困難。市場在底部的時候,是投資的好機會,但產品很難發,往往面臨著一些錯位。因此,要明確產品的方向,尋求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資者。
以下為嘉賓發言全文: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受邀參加中國財富管理論壇的2020年夏季峰會。因為我們這個環節是講財富管理行業的轉型與變革,我想從兩端發力來推動財富管理行業的轉型。
主持人很精心地邀請了每個行業都有一位代表,我是作為證券公司的代表,相信財富管理行業里面,每一個銀行、保險資管、公募基金、信托和證券公司都有它自己的一些特征,不同的特征。
從證券公司來講可能處在中間,在負債端有一些它的特點,可能相對于公募基金來講,在這方面有一些優勢。但是,在資產端可能又相對于其他的這些銀行可能有一些優勢。我想總體來講,會共同來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
我們首先想的理解一下財富管理行業現在轉型的痛點是什么?我理解是三個方面:
第一,現在很明顯《資管新規》實施之后,剛性兌付的預期被打破了,但是投資者這么多年都是買這些保本的剛性兌付的產品,它的預期的轉換需要一個時間來銜接。
第二,基金很掙錢,但是基民不掙錢。我在證監會工作期間有一個統計數據,你去看一些優秀的基金,把這個基金從成立到現在的凈值圖拿出來,它是一個非常完美的曲線,但是在這個基金上掙錢的真正的投資者數量很少,可能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因素,也是財富管理轉型面臨的痛點。
第三,我們是缺乏多層次的金融產品的。我記得90年代末期的時候,有一位從海外回來的人跟我講,說上交所只有兩個品種,一個是股票,一個是 國債。當時因為沒有基金,沒有公司債,沒有企業債,就是國債、股票,他說你掛了這么多品種,實際上只有兩個品種,也就是我們金融產品的豐富度還是很有限的,這是我們的痛點。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想就不一定展開說這些東西。
但是一個很重要的區別,在剛兌的時期,投資者買進去就得到了,對投資機構來講,把產品賣出去了投資過程就結束了。但在現在這個時代肯定不是這樣的。
基民的這個事,這里面有很多關于投顧,財富的代銷機構等等,這樣一些原因導致了很多現在存在的一些矛盾。賣方的思維,我們往往看到基金重首發,輕盈利。另外,它也給基金運作帶來很大的問題。因為市場好的時候,產品很好發,但那個時候,投資很困難。市場在底部的時候,是投資很好的機會,但產品很難發,往往面臨著一些錯位。
多層次的金融產品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這個,除了一些基礎的金融品外,衍生品的市場規模還是很小的,就使得我們金融產品的組合上面會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是我們現在面臨的一些比較多的痛苦。
一個方面,從資產端來講,我們怎么樣去構建針對不同群體的多層次的產品體系?一個方面是要明確產品的定位,要完善產品的體系,還有一個就是重視客戶的需求。
我們看到對于一個產品來講,你是規模的,還是業績導向,是賣β,還是賣α,區別還是挺大的。我們有一些經紀公司非常發力在ETF這一類的產品上面,在它的產品特征,它所面對的客群,包括它的投研團隊的配置,包括產品的特征,和那些比方說追求比較高收益的產品,它在對待客戶的這個,比方說一些產品的特征選擇上,包括封閉期,包括產品的申購、贖回的條件,包括業績提取的標準等等方面,可能都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區別。而且這些產品設置之后,應該是堅持你產品本身設計的出發點,不要出現風格的飄移。我原來做監管的時候,經常會強調一個,我們會看到一些公募基金在運作過程中間,基本上跟它原來的招募說明書里面的風格差異是很大的,這是對投資者不負責任的一個事情,也是我們在新的財富管理時期,需要去。因為投資者要構建一個組合,你產品的特征應該是非常清晰才對,所以我們覺得規模導向性的產品是要挖掘一些具有資產配置需求的客戶。
業績導向性的是需要尋求一些與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資者,這是一個明確產品的方向。
另外,產品的體系。你產品無非就是圍繞著絕對收益,還是相對收益,波動率怎么樣,最大回撤怎么樣?你同樣這個策略,這種資金容量怎么樣?比方說我們最近中信證券推出一個產品很受歡迎。通過對ABS優先和列后的一些精選推出一些類固定收益的產品,基本上年化收益率可以做到5%左右,很多投資者愿意買,而且風險很小。但是它就面臨一個問題,因為現在ABS魚目混珠,從中間挑很好的產品的難度挺大的,某種方面來講,如果你快速地擴大產品規模,有可能選擇到的投資品就會有“踩雷”的風險,有一些策略會遇到容量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需要去認真考慮的一個問題。
在新的財富管理轉型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對客戶需求的把握。我們講“千人、千面、千時”,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點,在人的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可能配置的產品特征是不一樣的,需要我們更精細化地對產品做打磨。
那么從財富端來講,最主要的就是要踐行以客戶為中心的買方投顧的模式。從業務理念上,你需要做一個轉變。我們要從產品的銷售中心轉變為以客戶服務為中心。這里面很好的一個方式,證監會現在公開推出來基金投顧正規地推行買方投顧,通過這種方式就讓投資顧問、理財顧問和買方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一致了。過去比方證券公司的銷售人員往往面臨的問題,如果客戶不折騰,他就沒有傭金收入。但是客戶折騰,往往又會導致投資的損失,形成一種矛盾。現在利益是一致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是需要大力發展這一塊的。
我們中信建投證券也是首批獲得基金投顧資格的券商,我們也在這方面積極地做一些探索。
組織架構方面。主要是要圍繞著客戶的利益來構建內部的考核和組織的架構體系,這個就是參考證監會最近剛剛發的一個《關于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特別明確地提出來一些,我在這里引用一下,我也是很贊成這個里邊的一些說法。通過這些方式在內部構造一個比較好的圍繞和重視客戶利益的內部考核的制度和組織架構的體系。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技術的支持。如果我們需要對眾多的客戶進行個性化的服務,就必須要依賴金融科技的支持。通過建立數字化的運營體系,通過對數字資產的沉淀來實現數字化的轉型,通過這樣一個方式最終使我們的服務能力,就是我們想做的事能夠實現。過去我們對很多客戶既收集不到他的信息,也無法跟他觸達和進行個性化的一對一的交流。現在借助于金融科技,這些東西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變化。
我們財富管理,各家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都在進行自己的嘗試。我自己歸納下來,從兩端來努力,可能會使得我們,就像今天整個論壇的主題一樣會實現財富管理的高質量發展。
最后簡要的給大家匯報一下,中信建投證券在財富管理做的一些嘗試。
我們從財富管理端和資產管理端兩邊來做。
在財富管理側,我們買方投顧能力的培育、體系搭建初見成效,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優問”體系,歡迎投資者到我們公司去體驗一下“優問”的體系,它能夠調動整個公司投顧的力量為投資者提供比較好的服務,希望大家有機會能夠去嘗試一下。
在資產管理端,從券商的角度也有它的一些特征。圍繞著不同類型的客戶,同業的資金、機構的資產和個人的理財,我們會有不同類型的一些產品。尤其是我們對同業資金還是比較有特色的,也歡迎大家與我們進一步地加強合作。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宋源珺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