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大變局:“瘦身”與機制改革同步

信用卡大變局:“瘦身”與機制改革同步
2024年12月06日 21:18 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記者 | 何柳穎

  權益縮水、產品停發、年費抵扣門檻提高……伴隨著信用卡步入存量競爭階段,各大銀行信用卡“瘦身”行動正持續上演

  與此同時,多家銀行對于信用卡機制改革已有相關部署。今年11月,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青島分中心獲批終止營業,有報道援引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青島分中心工作人員說法稱,青島分中心終止營業是經營機制改革的需要,將由法人持牌對外營業變更為屬地分行管理。

  1985年3月,我國境內第一家信用卡經營公司——珠海市信用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彼時發行了境內第一張信用卡“中銀卡”。至此,我國信用卡市場已發展了近40年,發展模式也逐漸從開始的野蠻生長轉化為精耕細作。

  尤為重要的是,目前銀行凈息差仍處于下行通道,壓降成本成了當務之急,如何提升信用卡的實際效益,也成為了各大銀行必須逾越的一道難關。

  信用卡“瘦身”持續

  近期,壓降成本成了所有銀行的關鍵詞,信用卡亦是一個重要陣地。

  界面新聞記者整理發現,近段時間以來,華夏銀行、建設銀行中信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均發布了信用卡的權益調整公告。調整基本以縮減權益為主,部分產品有新增權益。

  比如中國建設銀行11月13日發布的2025年高端信用卡權益及活動內容公告顯示,2025年1月1日起,卓越商務卡鉆石卡等不再享受建行指定國內機場貴賓廳服務;同時取消部分卡片的全球醫療救援及國際旅游援助服務、汽車道路救援服務。同時,全球智尊信用卡(萬事達版)等主卡新增運動服務6次/2次。

  由于兼具信貸屬性和支付屬性,信用卡一直以來都是銀行零售業務的重要板塊,而信用卡權益則是獲客的有力工具。如今銀行普遍面臨經營壓力,信用卡權益也成為重要的節流地。整理可以發現,節流也有多種方式,比如直接取消或減少權益、提高權益享用門檻(如增加權益點兌換要求)、縮減權益覆蓋范圍(如僅限主卡持卡人使用)。

  對于持卡人比較關心的年費,部分銀行也作出了調整。比如農業銀行公告稱,今年9月1日成功申請的尊然精粹白金信用卡需要10萬積分抵扣主卡年費,5萬積分抵扣附屬卡年費。作為對比,之前是5萬積分抵扣主附卡年費,消費30次免次年年費。

  權益減少的同時多款信用卡產品“官宣”退出市場比如農業銀行決定自10月23日起,一次性停發卓爾文旅信用卡等27款信用卡產品。

  近段時間,招商銀行亦兩度發布部分信用卡停止發行的公告,共停發22個信用卡卡種。包括自2024年10月16日起,將停發VISA瑞麗聯名卡、VISA Booking.com繽客全幣種聯名卡等14個卡種;2025年2月1日起,將停發銀聯中央美院校園卡、招商銀行南開大學校友卡校園版等8個卡種。

  需要指出的是,對于銀行而言,信用卡成本是一筆不容小覷的投入。有銀行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其所在行總行的信用卡運營成本一年可以達到一個億。

  從獲客成本看,“你現在開一張卡,我們就得贈送你幾百元的刷卡金。”信用卡客戶經理小迪(化名)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根據金融數字化發展聯盟發布的《2024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主題調研報告》(下稱《報告》)顯示,信用卡/類信用卡產品線上渠道獲客成本為276元,線下渠道獲客成本為240元。

  而一度受到銀行青睞的聯名信用卡則涉及合作成本的問題。“之前我們也有某大型商超的聯名卡,推出的權益活動也很多,合作成本其實很高,合作終止了就停發了。”小迪提及。

  另一方面,聯名的實際效果也有待商榷。“聯名卡的作用在于為銀行用戶延伸出一個非銀行業務,在理想的情況下,是用戶的消費興趣提高,銀行的信用卡交易也得以提升,但現實并不是這么理想,其實很多聯名卡‘聯而不合’。”資深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崢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當然,在停發潮中,依然有銀行推出信用卡新品,比如12月3日,星巴克中國與招商銀行推出聯名信用卡,這是星巴克首次在中國參與推出的聯名信用卡;廣發銀行2024年10月8日起新增廣發宮廷吉祥信用卡等等。但總體而言,增發力度顯然不及停發力度。

  “聯名卡等信用卡下架的情況其實頻繁,只是之前新增發行的信用卡也很多,因此對比并不明顯。”董崢表示。

  從總行到分行

  與此同時,信用卡機制改革正在進行中。

  上海農商行率先一步,2023年10月,該行將零售條線一級部由零售金融部、信用卡部調整為零售金融總部、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部、個人貸款業務部、基礎客群經營部。

  光大銀行高管在今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信用卡啟動機制體制改革,推動回歸消費本源、回歸分行。

  近段時間以來,多家信用卡地區分中心宣告關閉。比如2024年11月,華夏銀行信用卡中心青島分中心獲批終止營業;7月,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桂林分中心獲批終止營業。

  小迪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其所在行總行本來在某一線城市有50名信用卡中心員工駐點,今年8月這50人都轉為了分行員工,“工資福利都沒有什么變化,就是歸屬變了”。小迪稱,目前其所在行的總行用卡中心僅保留審核、研發等職能崗位,業務崗位已全部劃分至分行。

  信用卡中心一般是垂直管理,主要負責的就是信用卡業務;而分行主要是負責當地的零售、對公業務等綜合金融業務。早年信用卡分中心大多是依附于當地分行成立,一般也會受分行的間接性管理。如今信用卡市場飽和,增量難以開拓,將人員劃分到分行其實也是節省員工成本的一種方式。董崢表示

  小迪亦提及:“我們現在主要是優勝劣汰的工作狀態,如果長期業務不達標,可能會被勸退。”

  伴隨著市場走向飽和,信用卡的拓客難度正不斷提升。“我們現在主要在支行駐點來發掘客戶,平常還要進商超、進企業,我現在的KPI是每個月30戶,勉勉強強可以達到。”小迪稱。

  而現實困境在于,“如今樓難進,門難開,人難見”,董崢強調。

  中信銀行2024年半年度業績發布會上,該行高管表示,信用卡傳統陌拜獲客占比下降到不足20%分行獲客占比超40%,這里面更多是代發、財富管理、私行、個貸、對公等客群,“也就是我們強調的零售端的交叉融合、‘五主’(主結算、主投資、主融資、主活動、主服務)客戶轉化帶動的增長”。

  從這方面看,將信用卡業務劃分至分行,并與當地零售業務相融合,或許能有效加大銀行對信用卡潛在用戶的挖掘力度。

  另一個問題在于,從總行劃分至分行,會加劇分行的信用卡業務競爭嗎?小迪稱:“不會,分行的客戶經理的KPI考核壓力不大,可能一個月開兩三戶就好,信用卡業務主要就是我們在做。”

  整體上,受訪專家認為信用卡業務投入到分行的懷抱,其實更適合中國的銀行業體制。

  “之前部分銀行實行的是信用卡中心事業部制,在當地設分中心,實行垂直管理,對于這種模式,我認為并不太適合中國的銀行業。中國的銀行業整體上還是實行總分行制,即分行掌握了大量的資源,包括客戶、系統、人員資源。信用卡業務要獨立于分行運營,其實不太現實,因為離開了分行的資源支持,信用卡的直銷團隊很難推進業務,與分行的利益也需要平衡。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將信用卡業務劃分到分行管理,其實更符合當下以‘總分行’為骨架的銀行體制方向。”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

  存量競爭持續

  信用卡的高增長階段顯然已經過去。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49億張,環比下降1.53%。歷年數據顯示,近年來的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數量高峰出現在2021年末,達到8億張,其后逐年下滑,今年二季度的數量與2019年末持平。

  這與信用卡市場擠水分有關,2022年7月,原中國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

  也正是上述通知,對信用卡市場的“大水漫灌”給予了糾正。其中明確指出,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客戶數量、市場占有率或者市場排名等作為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同時應嚴格授信管理和風險管控。

  董崢稱,在信用卡發展階段,銀行基本采取高品級、高權益、高額度的模式去吸引用戶,爭取擴大利息與非利息收入。現在的問題在于信用卡市場飽和,增量難以開拓,并且刷卡手續費偏低,也影響了銀行的收入。最重要的在于,當處于經濟下行周期,壞賬比例會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收縮成為了必然,包括權益縮水、產品停發。

  壞賬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占信用卡應償信貸余額比例整體呈增長趨勢。2019年末,該比例不足1%,目前的最新比例已經達到1.24%。

  行業出清態勢下,銀行選擇主動調整信用卡業務以適應監管要求以及實現降本增效、改善壞賬。而互聯網消費金融帶來的沖擊,更是加快了信用卡市場的調整速度。

  《報告》顯示,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參與者主要有銀行、互聯網金融公司、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根據對2023年各主體市場份額測算,目前銀行信用卡在我國消費金融市場中所占份額最高,為43.9%(較2022年的46%稍微有所下降),其次為銀行(含民營銀行)自營消費貸,占比約為29.5%(較2022年的26.5%提升3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信用卡行業步入存量競爭階段,從過去追求高速擴張和規模化增長轉向以產品差異化、管理精細化留存高質量用戶。

  展望未來,簡化傳統的信用卡“三親”(親見客戶、親核信息和親見簽名)或許能提升獲客能力,畢竟,如今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的借貸流程基本都是在線上就可以完成。《報告》認為,激活體驗一直是信用卡相較類信用卡申請辦理上的短板,80.4%的用戶表示視頻面簽可以顯著提升信用卡辦卡意愿。

  從地區增長潛力看,二線城市具備一定優勢。《報告》稱,一線二線城市信用卡支付頻率增長顯著高于三線城市,其中,二線城市以38.3%的支付頻率上升比例位列第一,且高于下降占比,表明二線城市在信用卡支付市場有著相對更加蓬勃的活力,銀行信用卡業務可針對二線城市優化信用卡產品設計,提升服務質量,以更加精準地滿足消費者的支付需求,從而有效擴大在二線城市的市場份額。

圖源自《2024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主題調研報告》圖源自《2024消費金融數字化轉型主題調研報告》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信用卡 銀行

VIP課程推薦

加載中...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7X24小時

  • 12-13 中力股份 603194 --
  • 12-10 林泰新材 920106 19.82
  • 12-09 博科測試 301598 38.46
  • 12-06 藍宇股份 301585 23.95
  • 12-02 先鋒精科 688605 11.29
  •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