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牛市啟動!如何跟進大反彈?破凈股、地產股、消費股……買什么?【一鍵告訴你(八五折優惠,速搶!)】
“今年3月末到7月末,我行理財產品規模維持在600億元水平。這波債市調整讓我們的理財產品規模縮水了30多億元。”一位中小銀行理財業務負責人向記者直言。記者多方調研了解到,受季末回表、債市波動等因素影響,銀行理財行業當下面臨千億元級別的贖回壓力。
面對贖回壓力,多家銀行及銀行理財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市場具有學習效應,“2022年底吃過的虧不會重來”。目前,銀行理財機構在產品定位、策略制定、資產布局等方面均有提升,行業抗風險能力有所增強,贖回壓力處于可控范圍。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負收益是投資者贖回理財產品的關鍵性因素。當前,銀行理財客戶尚處于對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的適應階段。如何避免產品凈值快速下跌、擊穿客戶心理防線是防止銀行理財出現贖回潮的關鍵。
● 本報記者 張佳琳
銀行理財規模縮水
“我行近期理財產品贖回規模比同業大一些,主要原因是縣域客戶占比較大,對產品凈值波動比較敏感。”上述中小銀行理財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多家銀行及理財公司業務負責人表示,近期銀行理財行業整體贖回規模超5000億元。
據國信證券研報測算,9月底銀行理財產品存量規模為28.9萬億元,較8月減少0.7萬億元。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水平也較8月有所下降。9月銀行理財規模加權平均年化收益率為2.70%,較8月降低26個基點。
某股份行理財人士向記者表示:“對投資者而言,短期負收益是其決定贖回的關鍵性因素。有些理財產品只展示成立以來年化收益率,投資者還沒看到虧損情況,所以沒有出現大規模贖回。但也有一些理財產品,客戶以前會滾動持有,但現在到期后會被贖回,客戶轉而將資金投向股市。”
在記者調研過程中,一些投資者反映,自己購買的招銀理財季季寶等產品近期出現超預期虧損,準備到期贖回。“我一直都是抱著求穩的心態購買低風險理財產品,沒想到9月27日季季寶直接虧了900多塊,9月30日虧了400多塊。準備到期就趕緊贖回。”北京投資者小吳說。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10月8日當天,銀行理財產品整體贖回數千億元,主要是資金可當日到賬的現金管理類產品。10月9日和10月10日,贖回規模已經在下降了。”
值得注意的是,有銀行理財公司10月8日暫停了快贖服務。當日,平安理財發布的《關于平安理財現金管理類產品暫停及恢復快速贖回業務服務的公告》稱,因已墊支的金額達到設定的墊支總額(即客戶快速贖回申請總額度超過限額),平安理財暫停提供現金管理類理財產品的快速贖回服務。
贖回潮短期難再現
“10月10日,銀行理財的贖回情況已經穩住了。相較2022年,如今行業自身防御能力和客戶對于銀行理財產品的看法都發生了改變。”一位城商行理財公司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華西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郁測算,9月銀行理財產品規模降幅處于正常區間,9月末銀行理財產品規模較8月末下降7826億元,略高于2020年-2023年的每年9月7000億元的變動均值,但基本符合季末回表規律。
“流動性管理是銀行理財的優勢。銀行了解產品背后的客戶結構、客戶行為和客戶心態,會做預期頭寸管理。在資產配置方面,除了債券,銀行理財還配置了存款等資產,能夠有效應對客戶大面積贖回。”西北部地區某銀行理財業務負責人告訴記者。
劉郁認為,10月銀行理財發生贖回負反饋的可能性不大,理財規模將在波動中企穩。在債市修復、銀行理財規模回升的假設條件下測算,根據跨季前后理財規模增減規律,國慶假期后首周,銀行理財規模增量在3300億元至3600億元;第二周,銀行理財規模增量在6000億元至7000億元。在債市大幅調整、觸發銀行理財贖回的假設條件下測算,若債市代表產品回撤率在0.05%-0.10%,國慶假期后首周理財規模降幅為1500億元。
多資產策略應對贖回影響
多位業內人士判斷,此輪債市產生的負反饋效應更多體現在銀行理財投資的基金專戶上,而非銀行理財產品本身。后者做了較多分散和備付策略,而前者受到資產波動和負債贖回雙重擠壓。
針對后續銀行理財如何應對大面積贖回沖擊,國信證券分析師孔祥表示,行業可探索多種模式。
第一,加大定期開放式理財產品發行力度。目前定開式理財產品可以使用收益平滑機制,所以凈值波動小,且定開模式有利于減小流動性沖擊;第二,縮短久期,增加存單等資產配置。當前存單利率在1.9%-2.0%,票息具有久期短、波動小的優勢;第三,發行封閉式理財產品。根據《資產管理產品相關會計處理規定》,封閉式理財產品可以采用攤余成本法進行估值,但需滿足特定條件。
此外,研發多資產策略,增加與債券相關性較低的資產配置。業內人士表示,相關理財產品費率更高。目前,部分頭部理財公司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品譜系。
孔祥認為,近年來,隨著資管新規實施和非標資產供給收縮,作為與公募基金、保險資管同臺競技的資管形態,銀行理財有必要通過增加股票投資來增厚收益。多家中小銀行理財人士向記者表示,加配權益類資產將是銀行理財的“必選題”。在銀行理財資金具體入市方式上,可包括直接投資、委外投資、指數投資三種類型。其中,指數投資因其成本低、資金容納量大等優勢有望成為銀行理財資金入市的主要途徑。
在華泰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張繼強看來,外力是阻斷較大規模贖回壓力的重要因素。例如,2022年底銀行理財贖回潮的平息離不開監管助力。此外,市場自身也有調節機制。當市場調整到一定程度后,欠配機構如險資將入場配置,抑制市場進一步調整。
責任編輯:張文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