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公募基金而言,開啟降費模式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盈利能力。
10月9日,有多達9家基金管理人宣布旗下部分產品降費或參與代銷方費率優惠活動。基金降費將直接惠及廣大投資者,減輕投資者的投資成本,使得投資者能夠獲取更多的投資回報。個人以為,對于公募基金而言,開啟降費模式固然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盈利能力。
多年以來,公募基金“旱澇保收”的管理費提取模式常常遭遇市場的質疑與詬病。由于管理費提取模式與基金規模有關,而與其他方面沒有關聯,導致基金產品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基金公司都會按一定的費率提取管理費。如果為投資者帶來回報,基金公司提取管理費無可厚非,但即使是在基金虧損嚴重的情形下,基金公司仍然按固定費率提取管理費,顯然是值得商榷的。
而近些年來,隨著基金費率改革的不斷推進,基金管理費費率出現松動的跡象。作為公募基金,提取一定的管理費是值得肯定的。畢竟,基金公司的日常運轉,需要提取的管理費來支持。而且,此前公募基金還常常擔任市場穩定器的角色,在維護市場穩定方面,也需要公募基金發揮重要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也需要公募基金提取一定的管理費。
但是,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私募、滬深股通的啟航,公募基金對于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小。更重要的是,有為數不少的公募產品,不再奉行價值投資、長期投資、理性投資的投資理念,頻繁在市場中進出,由于其規模巨大,較大體量的資金在市場中頻繁進出,不僅會加劇相關個股的波動,也會放大市場的投資風險,基于此,要求改革基金費率機制的聲音不絕于耳。
可以說,公募基金啟動費率改革,既是市場發展的必然,也體現了投資者的心聲。畢竟,墨守成規的管理費提取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基金的降費或優惠活動,也是其讓利投資者的表現。
但對于公募基金而言,降費雖然值得肯定,但提高盈利能力無疑更重要。事實上,對于基金持有人而言,如果公募產品能夠為其帶來豐厚的回報,即使是按原先的費率提取管理費,相信其也不會有什么意見。基金持有人有想法的是,公募產品一邊出現巨虧,一邊卻大肆提取管理費“斂財”。
眾多基金產品降低費率,無疑會對基金公司的業績或盈利水平產生影響,但這是必然的結果。要對沖這一影響,擴大基金規模無疑是最好的方式。實際上,此前眾多基金公司通過跑馬圈地進行規模的擴張,也從中嘗到了甜頭。
個人以為,在基金公司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的背景下,提高基金產品的盈利能力與盈利水平,將能為基金公司規模擴張提供助力。此前,基金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常常能為基金公司帶來明星效應。比如如果基金公司新發行的產品由明星基金經理擔綱,那么就會受到市場的大肆追捧,其規模動輒會上百億元,且也常常會出現“一日售罄”的盛況。
作為基金公司來講,與其將規模擴張作為第一要務,不如把提高基金產品盈利能力置于首要位置更妥當。畢竟,規模擴張不一定會提升盈利能力,但盈利能力的提升,必定會帶來規模的擴張效應,這與明星基金經理所產生的明星效應是同一道理。
因此,基金公司有必要在人才儲備、培養、提升研究能力與投資決策水平等方面下功夫,這也是提高基金產品盈利能力的基礎。如果基金產品的盈利能力提升了,能夠真正長期為持有人帶來豐厚的回報,是否降費又算得了什么呢?即使是不下調費率,投資者同樣會趨之若鶩。
(本文作者介紹:獨立財經撰稿人 在三大證券報等多家媒體發表文章數百篇)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