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葉玲珍
今年上半年,受供需階段性錯配影響,鋰電各環節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去庫存仍為主旋律。當下,行業轉向“買方市場”,下游電池廠在產業鏈博弈中獲得更大主動權,業績表現頗為穩健。
不過,穩健的業績并不能緩解遠期焦慮。近一年來,各大電池廠為搶占市場份額,輪番上演“價格戰”。行業內卷之下,多家電池廠選擇轉變競爭思路,從低價競爭回歸技術創新,多位行業大咖更是帶頭呼吁不卷價格卷價值。
多位受訪人士表示,在市場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電池廠最終比拼的是產品性能和市場能力,如何以標準化的大單品撬動規模效益、搶占毛利較高的海外市場將成為破局關鍵。
電池廠業績韌性凸顯
伴隨著行業供需關系的扭轉,鋰電產業鏈利潤分配格局正在加速重塑:上半年中上游鋰鹽廠、材料廠業績普降;下游電池廠則韌性凸顯,業績表現總體穩健。
半年報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上半年在營收下滑的背景下實現利潤增長,錄得營收1667.67億元,同比下降11.88%,凈利潤228.65億元,同比增長10.37%;億緯鋰能(維權)半年度營收為216.59億元,同比微降5.73%,扣非后凈利潤為14.99億元,同比增長19.32%;欣旺達、國軒高科營收凈利雙增,上半年凈利分別為8.24億元、2.71億元,同比增幅分別為87.89%、29.69%;孚能科技半年度虧損1.9億元,同比減虧超6億元,其中二季度單季實現凈利潤2693萬元,同比實現扭虧為盈。
分析來看,出貨量攀升是電池廠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一定程度上沖抵了單價下滑帶來的負面影響。
動力電池方面,寧德時代龍頭地位依然穩固,其他二線電池廠則各顯神通,爭搶座次。據SNE Research數據,2024年1—6月全球動力電池前十大裝車廠家中,中國廠商占得六席,且裝車量均呈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137.7GWh,同比增長29.5%,市占率達37.8%,同比提升2.1個百分點;比亞迪位居第二,市占率為15.8%,與去年同期持平;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分別位列第五、第八、第九、第十,裝車量同比分別增長34.6%、38.2%、18.5%、62.4%,市占率分別為4.6%、2.5%、2.1%、2.1%。
除動力電池外,儲能電池也在持續貢獻增量。上半年,寧德時代儲能電池系統營收為288.25億元,同比增長3%;億緯鋰能儲能電池出貨量20.95GWh,同比增長133.18%,板塊營收為77.74億元,同比增長9.93%;國軒高科儲能電池系統實現營收43.39億元,同比增長4.64%;欣旺達儲能系統營收5.95億元,同比增幅為31.49%。
華東地區一位鋰電投資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當前鋰電行業供給過剩,已從“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電池廠在產業鏈中的地位更為強勢,議價權也隨之增強,在成本控制方面具備優勢;與此同時,經過前幾年的產能快速擴張,頭部廠家受益于規模優勢帶來的邊際成本下行,盈利能力將逐步得到修復。
電池廠的行業地位提升從毛利水平中可見一斑。上半年,寧德時代綜合毛利率為26.53%,同比提升4.9個百分點;億緯鋰能綜合毛利率為16.45%,同比提升0.52個百分點;國軒高科、欣旺達、孚能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7.81%、16.59%、13.49%,同比分別提升2.46、2.67、11.14個百分點。
熱衷大單品
業績雖然亮眼,但電池廠行業競爭依然激烈,“價格戰”頻繁上演。
“當前,電池企業已形成較高的集中度,但二線電池廠座次依然在不停更迭,不進則退。為了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業內紛紛開始‘卷價格’,希望通過以價換量得到下游車企的青睞,部分企業產品報價已經跌破成本線。”前述鋰電投資人士表示。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目前國內磷酸鐵鋰電芯(動力型)、三元電芯(動力型)均價降至0.32元/Wh、0.43元/Wh,較2023年初降幅均超60%。另據高工產研數據,截至2024年6月底,部分企業的儲能電芯最低價格已經下探到了0.3元/Wh以下,較2023年最低報價下降50%。
“行業內卷是‘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常過程,但不是簡單地卷產品價格,而應是創新能力的競爭。”上海鋼聯新能源事業部分析師常柯告訴證券時報記者,影響電池成本的因素有很多,如工藝技術、管理水平、原材料成本、經濟規模、社會效率等,這些都有很大的創新空間。
在“價格戰”裹挾下,電池廠生存空間更為逼仄,開始尋求破局之道。今年以來,多位行業大咖公開喊話,呼吁行業從卷價格轉向卷技術、卷價值。
今年6月,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2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公司不做價格競爭,要做價值競爭。行業如果要比賽的話,就要比技術創新,比技術能帶來的長期價值、比安全性和可靠性。
無獨有偶,今年3月,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表示,價格戰是沒有前途的,行業應該回歸本質,提高技術和質量水平。
在競爭策略上,結合客戶結構及市場需求推出“大單品”,賺取規模效應下的技術溢價,是多數電池廠熱衷的路徑。
寧德時代主打神行電池及麒麟電池,今年以來前述兩款電池大規模放量,預計全年出貨量將占公司動力電池出貨的三到四成,未來出貨比重還將持續提升。此前,有消息稱寧德時代正在向車企推廣173Ah的VDA規格磷酸鐵鋰電芯,標配2.2C倍率快充,走大單品路線。
億緯鋰能押注大圓柱領域,目前已率先實現量產交付。截至2024年6月18日,46系列大圓柱電池累計完成超2.1萬臺車的交付,已有1.3萬臺車輛穩定運行超過1000公里,最長里程達8.3萬公里。
蜂巢能源堅持短刀路線,自2023年1月到2024年7月,公司短刀電池累計出貨15.14萬臺,合計5.41GWh,位列全球第一。
孚能科技則聚焦軟包路線,目前公司大軟包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解決方案(SPS)已進入量產出貨階段,并獲得吉利、廣汽埃安等車企新產品定點,首個磷酸鐵鋰體系SPS量產配套車型已發布。
在常柯看來,大單品戰略關鍵在于產品的創新性與市場需求能否匹配,核心單品的迭代升級,能夠快速形成品牌勢能,增加用戶認知度,提升選購或復購率。
“做大單品不僅能形成品牌溢價,更為重要的邏輯是通過標準化的生產,提升產線自動化程度和生產效率,從而壓縮成本。”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告訴證券時報記者,預計后續多數電池廠都會降低產品品類,并將核心品類的量級做上去。
前述觀點也得到了蜂巢能源的印證,公司董事長楊紅新日前表示,蜂巢能源要回歸生產制造基本規律,做大單品,以少數幾個產品型號,通過規模化、連續化制造,降低整個供應鏈的生產成本。
打響“出海突圍戰”
除布局大單品外,海外市場也被各大電池廠視為業績增長的“新支點”。
從毛利水平來看,海外業務有望貢獻更多超額收益。據寧德時代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境外業務毛利率為29.65%,高于境內業務4.47個百分點;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海外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1.73%、21.12%,高于境內7.05個百分點、4.94個百分點。
近期,寧德時代被曝光的2024年一號文件顯示,出海是公司能否保持增長的很關鍵策略,但最大的挑戰來自不同的地緣政治風險。
今年上半年,海外市場需求整體疲軟,部分電池廠海外業務出現下滑。其中寧德時代境外營收為505.29億元,同比下滑24.77%;億緯鋰能境外營收為54.43億元,同比下降26.69%。
不過,從增量空間來看,當前海外整體新能源滲透率較低,發展潛力巨大。“國內多數鋰電企業的產能規劃都是面向全球的,走出去是必由之路。”墨柯表示,相比于此前的產品出海,為滿足本土化配套需求、規避貿易壁壘,后續產能出海或將成為主流。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國主流動力電池企業在歐洲、亞洲和美國在建產能共計288GWh,已投產產能29GWh,海外工廠在建率較去年明顯提升。
今年7月,億緯鋰能宣布將在馬來西亞投建儲能電池及消費類電池制造項目,投資金額不超過32.77億元;同月,欣旺達官宣在越南投建消費類鋰電池工廠項目,投資總額不超過20億元;6月,摩洛哥政府宣布,國軒高科將在該國投建電動汽車電池超級工廠,初期投資額為13億美元,初步規劃的電池產能20GWh。
較早進行海外布局的電池廠,有望率先收獲出海紅利。在半年度業績說明會上,寧德時代透露德國工廠正在產能爬坡中,全年目標是能夠實現盈虧平衡;匈牙利工廠在產線設計和工廠運營方面做了很多升級和改善,且規模較大,預計成本相對德國工廠更有優勢,盈利能力會更好。國軒高科2014年便在美國建立研發基地,近兩年產品、產能出海進展順利,海外業務持續高增,今年上半年海外營收達55.27億元,同比增長80.48%。
常柯表示,鋰電企業出海需要靈活調整市場策略和商業模式,同時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和競爭環境。
在出海模式方面,電池廠也在進行有益探索。寧德時代針對海外合作伙伴推出LRS(技術授權)模式,為車企客戶等提供技術授權、工廠籌建及運營服務等,無需投入生產基地建設所需的資本性支出,相對風險較小;億緯鋰能提出CLS全球合作經營模式,以輕資產模式為客戶提供合作研發、技術授權和服務支持,作為對現有電池業務的補充。目前,億緯鋰能首個CLS模式落地項目ACT公司已在美國密西西比州順利動工。
責任編輯:江鈺涵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