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000億紫光集團破產重整,誰會接盤?
時隔一周,總資產2966億元的紫光集團破產重整被裁定。7月16日晚間,紫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紫光股份(000938.SZ)、紫光國微(002049.SZ)、學大教育(000526.SZ,)先后發布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紫光集團的告知函,法院裁定其破產重整。
這也意味著,在徽商銀行申請破產重整一周后,紫光集團的破產重整正式被裁定。紫光集團步方正集團的后塵。
誰會接盤?
7月9日,紫光集團被債權人徽商銀行申請破產重整后,誰會接盤紫光集團成為市場關注的話題。7月13日,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巴巴與幾家由政府支持的企業正考慮收購云計算基礎設施公司紫光股份的股權,出價或達人民幣500億元。
野馬財經就此聯系紫光股份,對方表示不知情。
阿里巴巴也未就此事回應。不過,據該報道,紫光股份的潛在競購者還包括無錫產業發展集團、北京電子控股和獲得政府支持的半導體投資基金。
另外,也有分析認為,紫光集團的重整方可能是地方政府平臺類公司。太平洋證券在研報中分析認為,紫光集團債務規模較大,賣股票回籠資金可謂杯水車薪,故減持子公司股份的方案并不可取。更為可行的解決的方向是在工作組牽頭下引進戰略投資人。
不論最終是誰接盤,紫光集團如今要面臨的千億債務危機都是主要考量因素。
事實上,紫光集團的債務危機發酵已久。至今,紫光集團還未發布2020年報。2020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紫光集團總資產2966.49億元,總負債2029.38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紫光集團有9只債券先后違約。
根據最新公告,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團逾期債務金額70.18億元。此外,紫光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紫光通信、紫光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及紫光芯盛均有不同程度的逾期債務,累計金額約180億元。
去年下半年,紫光集團債務危機顯露。先是2020年11月16日,紫光集團的私募債“17紫光PPN005”發生違約;同年12月10日,“18紫光04”未支付此前一年的利息2.6億元;同日,紫光集團旗下紫光國際一筆海外債本息也違約,觸發了另外一筆20億美元的違約條款。
雖然此后,紫光集團曾就債券違約召開持有人會議,以紫光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股權作為擔保,試圖落實償債計劃,但從如今破產重整的結果來看,效果并不大。
事實上,為了清償債務,紫光集團賣了很多資產。2020年5月,紫光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展訊投資以500億元的估值轉讓了紫光展銳13.39%的股份,獲得73.66億元。同年9月,紫光集團旗下紫光通信轉讓所持紫光股份5.68%的股權,回款46.66億元。
不過,這些回款相對紫光集團的千億債務來說,杯水車薪。
紫光集團是一家控股型公司,主營IT及相關設備制造及服務、電子元器件及設備制造、能源環境和教育培訓服務業務,董事長是有“并購狂人”之稱的趙偉國。
目前,紫光集團旗下包含上市公司紫光股份、紫光國微、學大教育,以及非上市公司長江存儲、紫光展銳等。
加碼芯片,大舉并購埋隱患
背靠知名學府清華大學,3000億資產的紫光集團何以走到破產重整這一步?前期大舉并購且“過度依靠債券融資”是主要原因。
廣發證券曾在研報中指出,紫光集團不負責具體的經營,主要是作為融資角色。隨著紫光集團持續并購,總資產大幅增長且并表子公司數量增多,但歸母所有者權益卻下降。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紫光集團納入合并范圍的子公司總計286家。
這種情況與方正集團類似,方正集團也有200多家子公司。此前永安會計所對方正集團旗下150家公司進行審計,其中還不包括88家子公司。
數目眾多的子公司,增加了紫光集團的總資產,也讓其債務激增。
野馬財經不完全統計,從2013年至今,紫光集團累計斥資千億元收購,收購標的包括展訊通信、銳迪科微電子、新華三和法國智能芯片元件制造商Linxens等。
第一場震驚市場的并購是收購展訊通信。展訊通信創立于21世紀初,離開祖國11年之久的陳大同回國創業,但是苦于沒有資金,最后帶著華人團隊在硅谷創立了展訊通信,并成為優秀的手機芯片設計公司,公司幾年后于納斯達克上市。2013年,紫光集團斥資17.8億美元對展訊通信實施收購。
2014年,紫光又斥資9.1億美元收購中概股銳迪科,該公司是物聯網芯片設計公司,成立于2004年總部在上海,并于201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上述兩家芯片公司,雖然一家位于美國,一家在中國,但是創辦者都是中國人。完成上述兩家公司的收購后,趙偉國將兩家公司合并成立紫光展銳。
紫光展銳現在是全球第五大手機芯片企業,大陸唯一一家對外銷售5G手機芯片的廠商,有“非洲芯片之王”之稱。
就在成立紫光展銳后,2014年,在移動市場大展身手的英特爾宣布斥資15億美元,獲得紫光展銳20%的股權。這也意味著,紫光展銳的估值達到75億美元,較紫光集團26.9億美元的收購總價格,溢價280%。
就在同一時期,國家加大對半導體的扶持力度。2014年9月,千億級別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成立,緊接著各地方的基金也相繼成立。對于紫光集團而言,可謂天時地利。或許是得益于在展銳項目上的成功運作,紫光集團得到大基金的扶持。
2015年2月,大基金宣布,未來5年會給紫光集團總金額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支持。大基金發起人之一的國家開發銀行也宣布提供200億元綜合授信。
換言之,紫光集團有了近300億元的資金支持。這也讓趙偉國有了繼續收購的“野心”。
2015年5月,紫光股份斥資25億美元接手惠普旗下公司新華三51%股權,新華三是惠普的中國業務,總部分別位于北京和杭州。
同一年,紫光集團拋出一個更龐大的收購計劃,擬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光科技。美光科技是一家美國公司,成立近40年,是一家圖像傳感器芯片設計企業,甚至還有自己的晶圓制造廠。不過,由于美國嚴格的審查,最終交易被否。
此外,趙偉國主導的紫光集團,還將目光瞄向了臺灣,準備收購封裝測試廠商矽品、力成、南茂的股權,甚至還將目光拋向了全球最大的晶圓制造廠臺積電,不過以上交易均未達成。
對此,郭臺銘還曾公開稱,趙偉國不過是一個炒股的投資者,怎么能去問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一個世界半導體教父,公司多少錢要賣?“不是你今天用錢就可以買的”。
2018年,在趙偉國的主導下,紫光集團又花了22.6億美元,收購了法國芯片組件商Linxens。
經過上述一系列成功或失敗的并購后,趙偉國也被媒體冠以“并購狂人”的稱號。
然而,10多年時間的諸多并購,主要資金來自拆借。而紫光集團重點布局的芯片產業,因為產業周期長,投資高,見效慢,回本更慢,利潤并不高。以紫光國微為例,2020年,紫光國微實現營收32.7億元,扣非凈利潤6.96億元。
旗下公司的利潤不足以覆蓋債務,最終有了如今被申請“破產重整”的結局。
步方正后路
而在經過一系列芯片領域的并購后,紫光集團的資產和負債也迅速攀升。
在走上并購道路前的2012年,紫光集團的總資產只有66.63億元,對應總負債也只有46.47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9.75%。近八年的時間,總資產和總負債翻了近45倍。
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紫光集團的總資產為3007.53億元,總負債為2106.86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0.05%。
天津農學院會計學系李彩霞教授表示,紫光集團負債壓頂,財務費用一路攀升,對利潤造成很大侵蝕。能否渡過難關受外部環境變化及公司內部環境的影響,需全方面考慮公司及外部情況。
自2019年起,紫光集團已開始處置非核心資產,逐步優化資本結構。在售賣資產之外,紫光集團也曾試圖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自救。不過,均未有實質性進展。
在2010年,趙偉國成為紫光集團總經理后,通過一系列股權運作,目前趙偉國持股70%的健坤投資是紫光集團第二大股東——占股49%。清華控股持有紫光集團51%的股權。
《財經國家周刊》曾撰文質疑此過程涉及國有資產流失。就在紫光集團進入趙偉國時代后,2019年5月29日,紫光集團出資132億元投資了3家有限合伙企業,這3家企業分別是成都芯航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都創芯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都嘉芯股權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這3家合伙企業的共同點是,都由趙偉國所控制。Wind數據顯示,這3家企業共同投資了5家公司,分別是成都粵海云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都集慶嘉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都天府云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都中慶遠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都天河云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Wind數據
野馬財經查詢發現,這5家公司的疑似實際控制人均為趙偉國。
圖片來源:Wind數據
所以,為何紫光集團的資金會流入這幾家趙偉國或實際控制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又是做什么的?野馬財經并未查到相關公開信息。
不過,方正集團在破產重整之際,審計機構的審計報告顯示,在方正集團的體系中,有很多與方正并無關聯的企業,這些企業多與方正集團原管理層或股東相關聯、或者無法追查,并因此形成了大量的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最終導致方正集團有大量的壞賬。
如今,隨著紫光集團破產重整,更多紫光集團的債務迷局或被揭開。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