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學人 > 正文
 

宋國青:眼睜眼閉管土地 中國的房價高不了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2月01日 16:48 《財經》雜志

  如果完全按市場的辦法做,中國的房價高不了,至少占地不多的高層樓房的價格應當是比較低的

  □ 宋國青/文

  在關于未來房價的討論中,人多地少的問題再次引起了注意。說起來,中國的人均平
原面積與美國沒法比,也比世界平均水平差很多。有的分析根據這樣一些指標來推測未來的房價將是很高的。

  多年以前,同樣的邏輯出現在關于糧食價格的討論中。在1979年-1984年間,中國年年大量進口糧食,大幅度推高了國際糧價。到了1984年末,糧食終于多得沒地方放了,很多地方露天存糧。隨后反進為出,使世界糧價下跌了大約1/3。同樣的情況后來還不斷發生。這后面的一個重要邏輯就是中國人多地少。這個時候作出的決策就是大量進口糧食。

  中國不能進口美國的房子和土地,但可以進口美國的糧食。所以,中國與美國糧食價格的差別在正常情況下就是一個運輸成本。中國的基本農產品凈進口量與消費量的比例多年平均值很小,而且沒有上升的趨勢。在這個前提下,國內的市場糧價與國際糧價一樣表現出明顯的跌勢。從糧食的情況看,人均國土面積耕地面積甚至人均水資源等指標本身不能說明多少問題。

  現在,比較好的農業耕地的凈產值大約每畝每年1000元,其中隱含的地租我估計約400元。按4%的社會貼現率(即25倍市盈率)計算,地價不過每畝一萬元。農民個人的貼現率非常低,但是很多稅費是由土地承擔的。考慮到這兩點,如果放開土地交易,比較好的農業用地的市場價格可能會達到每畝3萬元左右。

  城市地價包括了城市建設未直接收費部分和收費不足部分的轉移價值。除了按農業用地價格計算的基本地價和這部分轉移價值以外,剩下的就是控制城市用地引起的壟斷價格和一些特殊因素引起的特別附加價格。從大城市現在的地價看,控制用地引起的壟斷加價占一個很大的比例。

  從經濟合理性也就是資源最優配置的角度看,應當使土地的壟斷加價等于零。就現在的情況來說,可以也應當大規模增加城市用地的供給。一些特大城市需要考慮合適的規模,很多地方還要考慮水資源問題。除了這些一般需要考慮的情況以外,中國并沒有特別的因素需要考慮。

  重要的是,市場規則的結果與經濟合理性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說極端一點,中國的地,誰愛圈誰去圈,越多越好。這里有一些重要的前提條件。第一,給農民的補償必須足夠,不能低于農業用地的價格,必須直接給一家一戶的農民而不是鄉長村長這些“代表”。第二,有些地方缺水,可能從外地調水,這包括南水北調。如果調水的話,誰調誰掏錢,所有成本最后足額反映在水價上。第三,銀行對貸款的效果充分負責,不要搞出一大堆壞賬來。其實這些都是基本的市場規則。有一點問題的是,地方政府的短期行為可能導致一些歪曲。在銀行和投資人對投資充分負責的基礎上,適當考慮地方民意,就不會有太大的偏差。至于貨幣供給和通貨膨脹問題,在銀行比較注意壞賬的基礎上,用利率這樣的手段來調節就足夠了。土地管理與宏觀調控,本來應當是沒有關系的事情。

  如果完全這樣做,中國的房價高不了,至少占地不多的高層樓房的價格應當是比較低的。不過從預測的角度看,決策方面的主導思想接受土地供給也可以甚至更應當由市場支配的觀念,恐怕是幾十年以后的事情。

  這是個一念之差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意減肥,而政府天天擔心食品安全,這樣的情況不會長期持續下去吧。“民以食為天”這個話,在餓飯的時候是硬道理,在基本吃飽以后就是不全面的。半開玩笑地說,也許幾十年以后,居民消費中瘦身的開支比食品消費的開支還大。現在的人越來越不想生兒育女,50年以后的擔心恐怕是人太少而不是地太少。

  地方政府對土地問題的算計是,從農民手中拿地要花多少錢,變成城市用地要再花多少錢,變完了以后能賣多少錢。與這樣的小道理相比,中央政府更多考慮民以食為天這樣的大道理。嚴格按大道理辦,在有些情況下結果很糟糕。硬要駁斥大道理也很難。所以聰明的、實用的、或者中庸的辦法就是眼睜眼閉。

  從預測的角度看,眼睜眼閉將會是未來較長時期中央政府管土地的主調。這樣看來,中國的城市地價可能介于美國(低)與日本(高)之間而更接近美國。

  相關專題:

  《財經》雜志封面秀

《財經》雜志2004年11月29日刊目錄
www.caijing.com.cn

封面文章
中國入世三年
并非僅僅因為承諾
入世談判話當年
 
經濟全局
財政政策轉向在即
匯率調整困局
南陽“鋼禍”
 
評論·中國經濟
眼睜眼閉管土地
評論·海外經濟
人民幣靈活匯率促進全球調整
 
資本與金融
楊凱生講解德隆
天同證券危險的“自救”
券商“新思維”
專訪亞行行長黑田東彥
利率市場化“行路難”
利率調整與商業銀行狀況
滬深股市
差的不去,好的不來
香港股市
這個冬天不太冷
財經觀察
王小石、證監會和監管腐敗
 
觀點評述
秦曉:合理性的代價和陷阱
政策決抉的關鍵命題
 
財經論衡
高西慶、唐旭、湯敏、季衛東談金融改革
 
公司透視
國航上市
“新華書店系”改制第一家
ST江紙復牌進行時
凱瑪特與西爾斯合并之賭
 
市場與法治
錢永偉被判 劉金寶遭訴
海南黨校“文憑案”解析
[法治動態]
 
財經速覽
領土爭端考驗俄日關系
 
財經動向
河北沙河礦難


  點擊此處查詢全部宋國青新聞




新浪財經24小時熱門新聞排行

評論】【談股論金】【推薦】【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一
關鍵詞二
熱 點 專 題
深圳健力寶獲中超冠軍
意甲德比言和
2005中國國際時裝周
男人為什么喜歡車
女人與車的美麗約會
警惕房屋銷售十大陷阱
北京12月新推樓盤一覽
娛樂風月圖鑒
劉翔自傳:我是劉翔

  • <source id="ege2g"><tbody id="ege2g"></tbody></source><noscript id="ege2g"><pre id="ege2g"></pre></noscript>
  • <source id="ege2g"><tr id="ege2g"></tr></source>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3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