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
CMF年度論壇(2023-2024)暨胡乃武中國宏觀經濟理論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于11月26日在北京舉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主要成員于澤代表課題組在會上發布了題為“從分化到平衡增長的中國宏觀經濟”的年度報告。
報告指出,2023年中國宏觀經濟持續恢復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隨著社會秩序恢復推動生產生活正常化這股動力逐漸減弱,判斷2024年經濟運行路徑的關鍵在于理清市場化的內生需求背后影響因素,從而能夠對總需求走勢做出預判。
報告認為,本輪市場化總需求不足有周期性原因,但更主要的是三方面的結構性原因。首先,消費的動力機制缺失。除居民收入增速放緩和信心不足問題外,消費還面臨下沉模式遇到空間變窄和收入分配惡化,特別是財產性收入分配惡化問題,以及消費的社會化表達機制發生改變的問題。其次,結構性因素導致房地產市場超調。除人口等因素外,在城鎮化進入新階段后,房地產市場的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需求方需要全面釋放改善型需求,供給方從傳統的大開發模式走向開發與城市更新并重,加快構建多層次供給體系。當前的金融和房地產政策等還與市場供求變化不夠協調,需要進一步完善。最后,對發達經濟體貿易面臨挑戰。由于歐美產業鏈重構,出現回流、近岸、友岸等趨勢,部分外資企業改變戰略,“在中國為中國”傾向逐漸顯現,世界貿易格局處在重塑期。
進一步深究,當前結構性問題背后有兩方面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我國正處在經濟運行模式的轉軌期。另一方面,與高質量發展激勵相容的地方政府運行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CMF報告認為,面對周期性和結構性問題疊加,結構性問題為主的局面,在周期性力量反轉和結構性新動能逐漸聚集的基礎上,2024年經濟增速有望進一步企穩,恢復常態化增長。預計2024年經濟增速為4.8%左右,較2023年4.1%的兩年平均增速回升0.7個百分點;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望繼續下降,控制在5.0%左右,較2023年失業率中樞下降0.2個百分點。預計2024年出口增速將出現小幅回升,實現2%左右的正增長。
報告還認為,隨著新發展格局的深入,國內新動能開始不斷集聚:第一,科技自立自強助力產業鏈供應鏈鍛長板、補短板,國產替代不斷加速;第二,人工智能助推5G技術場景落地,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進入加速融合期;第三,綠色發展進一步在各領域擴散;第四,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持續處于加速形成期;第五,鄉村振興和區域協調發展加速深化落實。
報告指出,在2024年,伴隨著周期性力量見底回升和新動能逐漸集聚兩方面的作用,各行業有望從分化狀態進入平衡增長階段,企業對經濟復蘇的微觀感受將有較大提升。微觀體感回暖將推動預期修復,進而帶動經濟進入正向循環,三重壓力進一步緩解。
此外,報告分析認為,2024年的中國經濟將面臨五個方面的突出風險:第一,中美利差將會在較長時期內維持,進而壓制國內資產價格;第二,房地產流動性風險仍存在蔓延的可能;第三,地方政府債務的結構性和區域性問題突出;第四,地方政府發力過猛,干擾市場正常調整;第五,對美歐發達經濟體的出口壓力依然較大,國際產業鏈調整沖擊出口結構升級。
報告提出,基于上述經濟走勢,為進一步彌補產出缺口、穩定就業、提振市場信心、提振價格,統籌考慮2024年和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以實現“十四五”勝利收官,同時穩固大國博弈的物質基礎, 建議2024年設定GDP目標增長率為5%,經濟工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在系統協調的政策基礎上,進一步精準發力,加快推動經濟運行模式轉軌和地方政府激勵機制重塑。
報告建議:
第一,突出重點深化改革。利用好“二十大”紅利,在系統性基礎上,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核心,重點推進資本市場和財稅體制改革。在復雜的結構性因素加速轉變期,改革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在此基礎上,更需要進一步針對性突出重點來深化改革。2024年改革的重點需要進一步在結構性因素與周期性因素交織點推進,一箭雙雕,以改革推動經濟新動能落地,從制度上提高居民財產性收入,舒緩地方政府財政壓力,矯正地方政府激勵。第一,明確方向,進一步以法治化、國際化推動市場化的深入,同時構建相適應的高質量宏觀治理機制;第二,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存量改革,著力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質量,規范上市公司行為,凸顯資本市場的財富管理職能;第三,進一步以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為主線,推進財政收入體制、財政支出體制、預算管理體制和財政管理體制改革。以分稅制為基本方向,保持宏觀稅負基本穩定、財政收入占比基本穩定、中央財政收入占比基本穩定的前提下,財稅體制改革更重要的是理順稅收邏輯,調整收入和支出的結構。
第二,逆周期政策保持總量寬松。2024年總量宏觀政策需要保持寬松的定位,并在實施中切實做到,對沖短期中可能的經濟增速下滑傾向。第一,堅持就業優先;第二,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支出更加向新型城鎮化中居民公共服務傾斜;第三,貨幣政策以降低金融機構融資成本為核心方向,進一步全面降準置換MLF,穩定流動性的同時降低金融機構負債成本;第四,以擴大消費為核心著力擴大內需;第五,加強政策協調,擴大政策空間。
第三,結構性政策以“降成本”為導向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第一,以人工智能為突破點,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第二,著力解決好“紅綠燈”設計機制,與市場充分溝通,讓企業充分理解;第三,穩定能源成本,前瞻性布局電力供應建設。
第四,短期加大力度穩地產,中長期妥善引導房地產行業轉型。第一,進一步加大力度打開需求端限制性政策,視情酌量放開二套住宅購買,推動與首套相同的首付比和貸款利率;第二,優化土地供給政策,科學合理把握土地供應節奏、結構,逐步降低土地財政依賴;第三,堅持以市場化為主導構建多層次房地產供給體系。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