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新浪財經客戶端第一時間接收最全面的市場資訊→【下載地址】
來源: 券商中國
近日,全球資管巨頭先鋒領航確認退出中國市場,“外資布局中國”話題再次引來熱議。
從券商中國記者觀察來看,雖有個別機構選擇退出,但在中國居民財富管理轉型、養老投資等歷史性機遇下,“進入”或“加碼”在華布局才是當前外資的主流趨勢。特別是,在“百萬億”級別的資管行業,公募基金等機構在持續搶灘。
值得一提的是,從宏利投資和宏利基金等布局案例來看,和以往相比,在華外資的本土人才策略推進越來越深入。但也要看到,隨著中國本土機構日益壯大,外資面臨的競爭環境已不同往日。比較優勢在哪里?如何適應散戶投資者占比較高、監管環境相對復雜的中國市場?是外資講好“新中國故事”的關鍵所在。
“持續布局”才是主流趨勢
根據公開報道,先鋒領航日前回復媒體,表示“退出中國、并關閉在中國的辦公室”一事屬實。此外,今年早些時候另一家全球資管巨頭貝萊德宣布關停旗下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減少在中國資本市場活動。貝萊德中國靈活股票基金成立于2017年10月,由貝萊德資產管理北亞有限公司管理,而非外資公募貝萊德基金。另外,挪威主權基金也于此前宣布關停上海辦事處。
雖有個別機構退出,但“進入”或“加碼”中國市場才是外資機構當下主流趨勢。
根據證監會官網,新加坡亞太交易所私人公司提交的《合格境外投資者資格許可》申請以及瑞穗證券株式會社提交的《證券公司設立審批》申請均于近日被接收。實際上,在中國金融業加速對外開放潮流下,截至目前國內已有9家外資控股券商,分別為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野村東方、星展證券、大和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證券、渣打證券。同時還有9家外商獨資基金公司,分別為貝萊德基金、富達基金、路博邁基金、施羅德基金、聯博基金、安聯基金、宏利基金、摩根資產管理、摩根士丹利基金。其中,前6家為外資新設基金公司,后3家此前為中外合資公募,后通過股權變更轉為外商獨資公募。
此外,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獲悉,某家總部位于英國的資管機構目前正在謀劃中國市場布局,養老金等領域會是重點布局部分。目前還有機構尚未申請牌照,但在華辦公室、人員等配套已在持續落地。
另外,今年以來還有盈米基金與晨星(中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就升級新一代買方基金投顧平臺達成合作意向,旨在推動中國財富管理行業轉型,推動買方投顧生態發展。此外,作為匯豐集團在中國內地財富布局的矩陣之一,匯豐保險經紀于今年9月獲得基金代銷資格,主要服務于匯豐集團為亞洲市場戰略研發的“匯豐私人財富規劃”業務和匯豐企業解決方案業務。
本土人才策略越來越深入
外資持續布局中國市場,和中國資管業廣闊發展前景有著密切關系。光大理財近日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市場報告2022-2023》顯示,截至2022年末中國資管市場總規模達133.8萬億元,預計到2030年仍能保持9%左右的年化增速,規模達到275萬億元。
“中國改革開放的基調沒有變化,經濟政策友好。從全球財富凈流入占比、共同基金在居民財富占比等情況來看,與海外成熟資管市場相比,中國資管市場擁有著巨大的增長潛能。此外,中國還有著巨大的個人養老金產業新機遇。”宏利投資管理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丁聞聰對券商中國記者分析到,當前全球經濟和證券市場都面臨著后疫情時代挑戰,中國居民財富增長趨勢仍然非常強勁。2018年以來中國金融行業對外開放進程在穩步推進,宏利投資在持續尋找進一步擴大在華展業范圍的機會,未來會在中國傾注更多資源。
盈米基金研究員李兆霆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外資機構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會更青睞公募與私募基金。中國公募基金市場規模龐大,資本市場也仍然處于比較快速發展階段。另外,外資還具備比較先進的投資和風控體系,在投資領域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這是他們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資產配置及退休金管理首席投資官恩學海表示,中國金融行業對外開放持續推進,財富管理和資管行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其中,個人養老金買方投顧業務正式開啟,財富管理更為重視社會價值,愈發堅持以投資者為中心。投顧業務將推動長期資金入市,使資管行業的投資目標瞄向長期,配置更專注資產長期屬性。
券商中國記者觀察到,和以往相比在華外資的本土人才策略越來越深入。以2022年底由中外合資轉為外商獨資的宏利基金為例,丁聞聰全程主導參與了宏利基金本次收購。丁聞聰2010年加入宏利,目前主要負責宏利中國資產管理及財富管理相關業務,是宏利投資(上海)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此外,匯豐保險經紀挖來了先鋒領航投顧有限公司前CEO張宇,出任匯豐私人財富規劃基金和產品負責人。張宇此前在螞蟻金服、太平資管任職過。
丁聞聰說到,早在宏利基金股權變動前,宏利投資就啟動了中國本土人才招募計劃,截至目前引入了汪蘭英等一眾本土資管人才。“從宏利投資在亞洲125年的市場經驗來看,對本土人才賦予高度信任,是公司成功運作至關重要的因素。本土團隊不僅會結合宏利集團全球業務優勢,還基于對當地市場的深入見解和運營經驗,幫助中國投資者實現投資目標。”
能否建立中國品牌有待驗證
外資機構持續布局中國市場,但這并不是他們“中國故事”的全部劇情。隨著中國本土資管機構日益壯大,外資面臨的競爭環境大不同于往日。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是:和本土頭部資管機構相比,外資機構的比較優勢在哪里?他們會如何適應中國市場?
以公募基金為例,晨星(中國)基金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代景霞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當前中國短期面臨主動管理基金獲取超額收益受阻的境況,但長期看依然具備超額收益。公募基金業目前正處于轉型階段,從之前的野蠻生長階段逐步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這樣環境下,外資基金公司基于投資框架系統性和執行的穩定性,以及相對成熟的組合風險管理理念,或會更容易發揮自身優勢。但面對產品線布局已有先入優勢且在投資上積累了長期歷史業績的內資基金公司,外資基金公司能否在中國成功構建起品牌力仍待驗證。尤其是,他們在中國還需面臨如何吸納優質本地投研人才、投資方法本土化等挑戰。
某外資公募內部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外方股東布局中國市場斥資十多億元,該公募預計要在三年內幫股東回本。按照這個計劃,該公募2026年的凈利潤要達到三億元以上,但目前的年度凈利潤還不到一個億。另一家外資公募內部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說到,股東在華市場的發展戰略還不清晰,使得該公募缺乏業務抓手。“我們希望高層盡快形成清晰發展戰略,好在2024年進入發展快車道。”
李兆霆說到,主動賽道基金的策略風險與波動較大,需與市場環境契合才能獲取高額收益,近兩年在成長風格下挫下大量投資者虧損。外資基金公司在被動投資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和投研技術優勢,可能會推出更多業績平穩、高流動性的指數基金產品來吸引投資者。但由于中國散戶投資者占比較高,投資者教育和理財觀念有待提高,疊加一些其他因素,外資機構會存在一定發展困難。
丁聞聰認為,相較在華的其他外資機構,宏利投資具有兩方面比較優勢:一是對本土團隊充分授權和信任,整合全球資源支持中國業務的發展;二是本土團隊與亞洲及集團各體系條線之間,建立了高效的對接機制。相較于中國本土頭部資管機構,宏利投資的優勢在于其上百年的全球資管經驗,領先的全球資產配置能力,以及卓越的養老金金融服務能力。據丁聞聰透露,宏利基金未來發展將聚焦三方面:一是持續提升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包括主動管理、全球資產配置和投顧服務;二是打造新營銷體系,成為資產配置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三是全力提升養老金融服務能力。
責任編輯:郝欣煜
VIP課程推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