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大部制改革調查:向重點部門開刀(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6:41 21世紀經濟報道
“行政管理體制僵化,分工過細、職能交叉,對接不清、空間模糊,有利就干、無利就躲。本來應是‘九龍治水’,結果卻是龍多不治水,行政管理體制非改不可了。”成都市機構編制委員會副主任李聲宙說。 大刀闊斧的機構重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都市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2005年2月6日,撤消農牧局,設置農業委員會;2005年11月10日,撤消水利局,組建水務局;2006年1月20日,撤消交通局,組建交通委員會;2006年10月18日,撤消林業局和園林局,組建林業和園林局。 “新組建的部門不僅僅是名稱的改變,也不是回到從前計劃經濟時代的大攬大統,權力集中,而是根據法律、法規確定職能的原則,一件事情盡量由一個部門辦理,將部門職能重新進行了梳理和調整,把職能和管轄范圍相近、業務性質雷同的部門,整合組建一個更大部門的管理體制,集中資源和力量辦大事、快辦事。其管轄范圍更寬,以達到轉變職能、理順關系、優化結構、提高效能的目的。”李聲宙說。 據了解,新組建的成都市水務局將全市的防洪、水源、供水、用水、節水、排水、污水處理與回用以及河道、農田水利、水土保持、農村水電等所有涉水事務實行城鄉統一管理,水務管理的一體化,結束了“多龍管水”的局面。 新組建的市交通委員會,將市交通局的全部職能、市政公用局的城市公共交通、客運、出租車、市公安局的交通技術規劃和安全設施規劃管理、市經委承擔鐵路、公路、郵政、通信航空等綜合運輸協調和物流行業管理等職能進行整合,打破了交通各自為政、多頭執法的局面,初步形成了城鄉一體的大交通格局。 成都市法制辦主任刑毅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撤并機構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規范政府監督職能,在審批已經集中之后,把綜合執法統一。有了機構調整的第一步,才能接著談陽光政府,服務性政府。這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 “但是有些垂直體系執管的企業,我們真的管不了,比如電力、電信等。”刑毅坦言。 即便不是垂直體系直管的單位,一些在“機構撤并潮”中已經走出了第一步的部門也馬上體會到了“輾轉騰挪”的不便。 成都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副局長葉浪告訴記者:“改了以后,我們的上級主管部門還是兩個,我們還要面對省林業廳、省建設廳,橫向上看,就是在我們市本級,也有一個改革深入的問題。里面的問題很復雜。” “中國的行政機構設置形同‘蜂窩煤’,上下對齊。地方政府的大部門合并,不僅涉及橫向部門的利益,而且涉及縱向部門的利益。在這種‘蜂窩煤’似的結構中,合并一類部門,就牽動上上下下的利益,單靠地方的努力顯然有些力不從心。現在,下面通了,上面不通怎么能燒得起來呢?”一位學者分析,“所以,要從根本上改變地方現有行政組織結構,鞏固改革成果,提高行政效率,需要上下聯動,自上而下全面推進大部門體制改革。” 在這種情況下,“一套人馬,兩塊牌子”成了大多數走在“大部制”改革前列的單位的無奈選擇。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