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部醞釀進一步規范外資房地產投資(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09:24 華夏時報
“在2007年的一段時間內極度擴張并且負債累累的開發商正在四處籌措建設資金。”第一太平戴維斯(北京)某人士稱,“某些情況下,開發商對外資的渴求更加強烈。而外資確實在計劃抄底進入。” 同時,行業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有的全國型房地產企業,賬面上不過只有個把億的資金。 上述說法得到了研究機構的證實,高通智庫機構發表研究報告中說:“2008年地產開局,最關鍵的是行業資金鏈條。由于行業環境的變革,目前行業內資金緊張的企業不在少數。” 3月27日,有媒體報道說,匯豐、渣打、花旗、東亞等主要外資法人銀行已完成了與央行征信系統的連接測試,正式加入央行征信系統,將可通過該系統查詢貸款者的征信記錄。 此前,熟悉外資銀行運作的人士對記者表示,很多外資銀行都在超出央行的規定要求,超標準核準地產企業和個人住房貸款。 中國指數研究院副院長陳晟認為,對外資銀行加以限制,是對外資進一步強化監管的步驟之一。 港股內地房企受影響大 實際上,有分析人士稱,商務部限制外資抄底,除了要出臺新限外政策之外,在已有政策的執行力度上也在不斷加強,而那些在港上市的房企受影響最大。 SOHO中國就是這場限外政策趨嚴中的最新一個犧牲者。該公司原打算將在香港首次公開募股(IPO)籌資所得150億港元,通過正規渠道匯入內地,以便支持其在北京前門的巨大拆遷項目。 但到現在,受到國家外匯管制的影響,這筆錢暫時還沒有辦法進來。 即便是實力更加雄厚的公司也不得不放緩一下自己的擴張步伐。碧桂園在去年11月取消了15億美元的發債計劃,到今年1月份恢復該計劃時,發債規模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而且還改為成本高出正常成本許多的可轉債。 即使是這樣,碧桂園在新加坡市場此次發債募集的資金中,也僅有10%左右的資金可以進入內地市場。其中主要原因還是外匯管理局的政策限制。 SOHO中國與碧桂園集團上市所獲資金的遭遇,折射出許多開發商如今面臨的困境。“在國內受到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負債累累的開發商除了尋求海外上市尋求資金外別無選擇,但這種渠道籌集的資金又很難順利匯到內地。”分析人士認為。 對此,高通智庫指出:“由此帶給國內房地產企業的潛在影響是,近期在香港和境外市場IPO等融資的房企,將面臨較惡劣的市場環境,在定價上面臨較大的壓力。并且,已經境外上市的房企,再融資也受壓。”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