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展超
房地產調控新“國五條”出臺后,一年一度的全國住房用地供應計劃正在加速制訂,有望近期出爐。一名國土資源部人士介紹,該部已要求各地國土部門必須于今年3月底之前上報今年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由國土部匯總后向外界公布。
土地供應關系未來房源供應,甚至會影響到社會對未來房價的預期,因此,該份供地計劃素為業界重視。
據悉,這一計劃有望在4月對外公開,這和此前幾年相比有所提前。2012年度計劃到當年5月中旬才公開。上述人士表示,在國務院的新“國五條”出臺后,中央要求加快這一工作的進度,此前幾年地方相關部門時有拖沓,不能在規定的時限內制訂該地區的供地計劃,進而導致全國總體計劃往后拖延。
供地計劃連續三年未完成
2月20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此次會議發布了五項有關房地產調控的具體措施,因此外界也稱之為新“國五條”。與2011年的“國八條”相比,新“國五條”重在強調中央政策的延續性和地方政府的執行力,在具體政策上并無太多新政。
上述人士表示,新“國五條”的出臺,說明中央強調執行力,國土部在房地產供地問題上,也將更加強調地方的執行力。
新“國五條”要求,2013年住房用地供應總量原則上不低于過去五年平均實際供應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項目的供地、建設和上市,盡快形成有效供應。
國土部副部長胡存智22日在“全國房地產用地管理和調控工作匯報會”上稱,要努力保持土地供應總量基本穩定,保證充足的增量,在編制今年的住宅用地供應計劃時,要統籌考慮,提前安排。
依照國土部的分類,保障房用地屬于“約束性”指標,地方政府必須完成,而商品房用地屬于“預期性”指標,這些計劃供應的土地能否最終成交,要看整個市場行情及開發商的拿地意愿,對地方政府并無硬性考核要求。
由于房地產調控的延續,過去三年的土地供應計劃均未完成。2010年全國住房供地計劃為18.47萬公頃,實際完成12.54萬公頃,落實率為67.9%。2011年計劃供應21.8萬公頃,實際完成13.59萬公頃,落實率僅為62.3%,且在商品住房用地方面,無一個城市完成供地計劃。
到了2012年,國土部編制的住宅用地供應計劃總量為17.26萬公頃,其中商品住房用地超過12.24萬公頃。不過,由于2012年上半年土地市場行情不佳,國土部主動將該計劃下調至15.93萬公頃。
即便如此,2012年該計劃也未能完成。一份國土部的內部資料顯示,2012年全國供應房地產用地16.03萬公頃,同比減少4.2%。住房用地供應11.08萬公頃,同比減少11.5%。
樓市“異動城市”受監管
在連續三年供地計劃不能完成的背景下,是否還需要地方增加土地供應?此外,土地供應并非等同于土地成交,地方政府推出的地塊多與寡,如果不能被開發企業購得,也將與樓市供應關聯不大。
官方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住宅用地成交量僅占推出量的59.3%。從土地推出量和成交量比例來看,住宅用地成交量并不高。
此外,即使全國供地計劃指標增加,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具備很強的區域性,比如貴陽等地增加了住宅用地供應,甚至土地成交也大量增加,但這不會直接幫助那些想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購房的人群。
國土部一份材料也顯示,我國住宅用地供應在不同城市存在一定程度分化的特點。從國家統計局發布房價指數的70個城市看,2012年,住宅用地供應高于前五年平均水平的城市占57%,低于前五年平均水平的占43%。其中,二三線城市供應量增長速度較快,甚至高于一線城市,個別二三線城市的存量住宅用地,折算成住房建筑面積后,有一定的供應過量的風險。
上述人士透露,今年的供地計劃編制工作將更加突出差異性,分類對待,假如該地區房源供應已經較為充足,也可不對供地的增量做要求。而土地和房源供應都較為緊張的地區,則需要增加土地供應,穩住供應量。
顯然,后者將是國土部重點關注的對象。
據介紹,國土部已在去年11月份開始制訂“市場異動城市”的應對方案,所謂“異動”主要是指:在國家統計局發布房價指數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凡屬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交易價格指數同比上漲或環比連續3個月上漲的城市,住宅或商服用地供應量偏離過去5年平均值、地價同比或環比上漲的城市,以及近3個月以來出現住宅或商服用地較高異常地價的城市。
上述人士稱,異動城市的土地市場會受到更嚴格的監管,會要求它們加快供地,調整供地的方式和節奏,保持住宅用地供應和地價信號平穩,促進形成良好的市場預期。
截至目前,已有城市被列入“異動”名單,但上述人士未透露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