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醫學教育改革創新提速 我國將加快培養防治結合全科人才
每經記者 周程程 每經編輯 陳星
9月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我國醫護人才總量、結構都還不適應健康中國建設需要。此次疫情更加顯現出公共衛生、重癥救治和護理等方面人才不足。
會議提出,要加大醫學教育改革創新力度,增強醫護人才保障,優化醫護人才培養結構,加快培養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些領域的人才培養問題被著重提出。會議提出,擴大麻醉、感染、重癥、兒科研究生招生規模。高度重視護理人才培養,大力發展高職護理教育,增強一線護理力量。
聚焦在護理領域,中華護理學會理事長、北京協和醫院護理部主任吳欣娟曾表示,無論是SARS還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在這些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都能看到護士的身影。在這次援鄂醫療隊中,護理人員占整個援鄂隊員的近70%。
要普遍開展全科醫學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金群華在今年兩會期間就曾指出,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臨床和護理人才特別是公共衛生與預防專業人才嚴重缺乏等問題,成為救治工作開展的短板。公共衛生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日趨弱化,存在著“重醫輕防”的發展傾向。
對此,金群華建議深化公共衛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把公共衛生學科作為所有醫學生的必修課,培養高素質、復合型公共衛生危機應急型醫學人才,使其在日常工作特別是基層醫防融合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近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對于公衛體系的投入實際上是在構建科學中心、創新中心與人才培養中心,從而起到公共衛生安全堡壘的作用。
此次會議強調,加快培養防治結合的全科醫學人才,醫學院校要普遍開展面向全體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教育,逐步擴大服務基層的定向免費全科醫學生培養規模,中央財政繼續支持為中西部鄉鎮衛生院培養本科定向醫學生。
此外,要加快高水平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深化醫學院校與疾控中心、傳染病醫院的醫教研合作。提高中醫藥專業教學中經典課程比重。
建立臨床實踐保障機制
會議還提出,高度重視護理人才培養,大力發展高職護理教育,增強一線護理力量。
近年來,我國護理隊伍的建設取得顯著成績,護士數量以每年幾十萬的速度增加。數據顯示,2019年較2018年護士數量增加約35萬,截至2019年底全國注冊護士數量達到445萬,大專以上學歷超過70%。
但一些結構性問題仍存,如基層醫療機構、偏遠地區、農村護士相對不足。
吳欣娟建議,院校護理課程的設置和內容應更加結合實際。這次疫情提示,今后應在課程設置上增加公共衛生護理、突發事件應對等方面的內容。另外,應根據社會需求,加大老年護理、康復護理、社區護理、重癥護理人才培養力度,且要醫教協同,醫院和院校緊密結合培養護理人才。
此次會議也提出,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建立臨床實踐保障機制,加強高校附屬醫院臨床教學職能,推進醫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
會議還提出,建立中醫藥跟師臨床學習制度。
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理事陳云華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們古代就是學徒制的教育,我國近幾年也一直在推動中醫師承教育。僅靠院校教育確實有一定問題,例如,存在部分人盡管是本科、碩士甚至博士畢業但臨床能力差的情況,推動師承教育利于提高臨床技能。
陳云華同時指出,目前在師承教育上還存在問題,包括名義上師承但卻沒有真正跟師學習技能的情況,需要去推動師承真正的落實。
會議還指出,開展以能力為導向的考試評價改革,推進突出臨床實踐的職稱評定。要圍繞提升臨床實踐能力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對經住院醫師培訓合格的本科學歷臨床醫師,在崗位聘用、職稱晉升等方面與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同等對待。
責任編輯:戚琦琦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