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做我的學生“不怕苦”,就能領略“這別有一番天地” | 道口育人說
來源: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原創 小五
專題介紹
把握時代要求,恪守責任擔當,教書育人是大學不可放棄的職責。
清華五道口的教師們,在傳道授業解惑的過程中,踐行著“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的育人理念。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陸續推出“道口育人說”專題,走近學院各位教師,傾聽他們教書育人的故事。
人物簡介
張曉燕教授,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教授、第十七屆中國證監會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在加入清華大學前,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助理教授、普渡大學KRANNERT管理學院金融系的DUKE REALTY講席教授。
張曉燕老師,是個怎么樣的人?
在采訪前,小編找到她教過的碩士生、博士生以及中心研究專員們打聽了一圈,從他們的描述中,試圖勾勒出他們心中老師的形象——
碩轉博學生張偉琛:“氣場2米8,好嚴肅,壓迫感十足。熟悉之后發現她非常可愛溫柔,是我心中的‘道口女神’。”
博士生葛慧敏:“她的課堂從來不會無聊,她會帶著我們一起乘風破浪!”
博士生馬騰:“火眼金睛,一眼看穿你。大到論文的題目,小到文章中的一個小數點、一條曲面,越是不想被她發現的問題和弱點,越是完全暴露。”
博士后吳輝航:“她是我見過最不服輸、自我要求最高的女教授,就算去掉‘女’字,她也是數一數二的。”
研究專員柯巖:“明明可以靠顏值,非要靠才華和實力——說的就是曉燕老師。”
研究專員尋朔:“我從來沒有看到過她疲倦的樣子,永遠精力充沛,感染著我們。”
(圖為張曉燕老師接受采訪)
采訪時,小編給張曉燕老師分享了這些真實的評價,她聽后笑得特別開心。她說,對學生,我既像“春風般溫暖”,也像“秋風般無情”。
溫暖,是因為十幾年來做教師的樸素初心未變:“從我第一天當老師開始,我就想把我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學生們,希望把他們變成對社會有用、能夠完成自身夢想的人。”
嚴厲,是因為想要激發學生們的潛力極限和自覺性:“學生可以跟隨、卻不能依賴導師,要做一個self-motivated(自我驅動)的人。做我的學生,只要‘不怕苦,敢為先’,不論是求學道路,還是科研領域,就能領略‘這別有一番天地’。”
因材施教,我懂自己的每一個學生
有著豐富國內外執教經歷的張曉燕老師,對學生的多元化有著深刻的體會和獨到的見解,對于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培養方式。對于碩士生,鼓勵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保持激情,保持好奇,積極參與實踐;對于博士生,重視培養他們嚴謹的基本功和思維框架訓練;對于研究專員,希望他們更加聚焦于自己的研究興趣和學術實踐的結合,指向明確而具體的目標。
(張曉燕老師和學生在一起)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解釋,咖啡為什么可以免費續杯?——這道題,是博士生馬騰在入學面試時,張曉燕老師向他提出的。馬騰說:“當我大腦一邊空白之際,曉燕老師向我展示了作為一名博士生應有的思考邏輯:首先對任何問題要積極思考,做出假設;其次,搜集相關數據材料;然后,建立模型驗證假設;最后得出結論。這套嚴密的思考邏輯框架給當時剛剛接觸經濟學的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來,當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同時向我發出擬錄取通知時,我毫不猶豫選擇來到清華五道口,我就是愿意做曉燕老師的學生。”
師生關系,導師與學生共進退
導師是研究生培養的第一責任人,在教學及科研工作中,教師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實現著對學生思想塑造、行為引導和價值引領的影響。
在張曉燕老師的辦公室,她的桌面上、白板上是規整有序的時間表,條理清晰地羅列著每個待辦事項及完成情況。她有太多身份角色,也有太多工作。她說:“我從2002年在康奈爾大學執教以來,到回國在清華五道口任教,教齡也快20年了,我最喜歡的身份就是老師。”
對于師生關系,張曉燕有個非常形象、也“很金融”的比喻:學生相對于導師,是“asset”(資產),而非是“call option”(看漲期權)。她認為,不能將學生看成“看漲期權”,只關注學生閃光的地方;而要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和發展,在乎的不是初始值,而是成長值,導師和學生共進退。
(張曉燕老師在課堂上)
2019年,張曉燕老師獲得清華大學年度教學優秀獎。張曉燕老師的課程在清華大學學生教學評估排名中獲得前5%的好成績,課程在學院深受廣大師生好評。
立足中國大地,研究中國問題
回國后,張曉燕老師將研究的視角轉向中國問題,也引導她的學生在學習、科研及實踐就業的方向選擇上,研究中國問題,扎根中國大地。
“我回國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想為中國做一點事情。”目前,張曉燕老師和她的團隊已有多篇論文聚焦中國問題,引領中國金融學術研究。張曉燕老師也曾全程帶隊,帶領清華五道口的博士生前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參加社會實踐,走訪調研當地企業,了解當地經濟產業情況,為當地政府提供普惠金融和精準扶貧的建議。
在張曉燕老師看來,中國金融領域內很多研究課題還處于起步階段,如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人工智能在財富管理中的應用、中國散戶行為的研究等等,她認為這些問題不僅具有學術價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實際意義,對社會也會有很大的貢獻。“中國有很大的市場,也有很多問題亟待研究,我們希望清華五道口的學生,應該思考現在重要的問題是什么,需要解決的是什么,研究視野要宏大、要國際化;更要落地、要中國化。”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潘翹楚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