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APP泛濫:“不得不用”成煩惱
校園App在帶給師生便利的同時,其危害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不得不用”的前提之下,如何規范校園App,是廣大學生、家長關心的話題。
《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余弘陽眼看著小孩放了寒假,又恰逢教育部此前發出了《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廣東的蘇先生長吁一口氣:孩子終于不用每天都盯著手機學英語了。
但沒幾天,蘇先生發現,英語老師又在手機里面布置了10篇口語練習題,全部需要孩子跟著手機練習。一打聽,原來這款名為“雪地閱讀”的英語口語App并非“有害”,自然也被允許使用。
《小康》記者調查了解到,無論是在中小學,還是在大學,校園App能夠給學生帶來便利,但更多的是無盡的煩惱。
一些App暗藏有害信息蘇先生的煩惱在于,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除了完成書面作業之外,幾乎每天要花上將近一個小時,盯著手機學英語。“我擔心孩子的視力會受到影響,但是又不得不讓孩子用,因為老師能夠從App上了解到每個學生的評分、排名。”他說。
如果說這款免費的英語軟件“有益,但害處不是特別大”,那么有些校園App已經讓家長從擔心轉而憤怒了。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全國多地出現了以中小學生為受眾的學習類App,屢次出現涉黃內容、網游泛濫等亂象。例如,一款名為“互動作業”的教育類App,包含大量網絡游戲版塊。該平臺還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用戶轉移,并公然開設網絡游戲版面,吸引中小學生進入。而一些網游還包含大量性暗示、性誘惑、網絡交友信息內容。
此外,廣東、江蘇、北京等地,均發現有老師推薦使用的一些學習App中,存在消費鏈接,并對學生的作業成績進行排名并公告。
這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對20余個學習類App進行了動態監測,在搜集取證后責令“互動作業”App停止運營并給予罰款5萬元。緊接著,網信辦、教育部相繼出臺整治意見。
其中,1月2日教育部發布《關于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明確要求,各地要建立學習類App進校園備案審查制度,按照“凡進必審”“誰選用誰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雙審查”責任制,學校首先要把好選用關,對App的內容、鏈接、應用功能、信息安全等進行嚴格審查,并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備案審查同意。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裝備與信息化處處長張權說,從App的管理上來說,如果這種亂象還繼續下去,未來不排除有更嚴厲的措施。
大學生成了商家眼中的“唐僧肉”
教育部此次發出的通知主要是針對中小學校園,實際上,在大學校園,App已經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
“實在是不好用,經常卡頓,導致手機死機。”湖北民族大學的小李向《小康》記者吐槽他所用的4個校園App。
他說,這些App是必須用的,比如“教務系統”、“奕報告”,主要是提供課程、學分查詢、考試安排等。除了學校自己開發的幾個App之外,還有其他公司開發的。無論哪一種,小李及其同學們的評價就是:“隔三差五的就會無法登錄,甚至崩潰。”
《小康》記者調查發現,校園App通過與學生成績、評優掛鉤而橫行校園,霸王條款、信息泄露、廣告叢生已成為學生用戶“難言之痛”。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年輕人是手機軟件產品的主要用戶群體,而高校學生基數大,推廣起來更為快速。因此很多App商家通過一些優惠獎品、贊助項目或者直接給回扣的方式,讓學校幫忙推廣、引導學生下載使用。”
也就是說,某種程度上,大學生成了商家眼中的“唐僧肉”。“很多消費類App創業公司都將第一個市場放在大學校園。”西財智庫研究員易鑫認為,當前大量App進高校,實際上是移動互聯網企業的一種商業模式,其流量經濟造就了巨大的廣告宣傳平臺,因此這些App多涵蓋大量游戲、購物,甚至一些游走在法律邊緣的產品廣告。
杜絕有害App 家長作用不可少“學習類的App很多時候還是有作用的,可以減輕一些簡單重復的勞動,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使用它。”一位中學老師表示,“比如里面的類型題庫,可以很直觀地展示學生的知識盲點,集中補足短板。”
湖南師范大學教授丁加勇指出,對于校園App泛濫現象,應當像過去的校園一卡通一樣,對不同功能的校園生活服務類App進行合并和減少。“如今很多高校都開發了自己的校園App,完全可以在此平臺上整合各類校園功能性服務,這在技術上并不是一件難事。”
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在互聯網時代,學校和家庭在學生利用網絡和手機App學習時,要加以積極引導,培養孩子健康的作業習慣。“這次教育部《通知》主要針對如何禁止有害App進校園,強調的是教育部門和學校、教師的責任,而家長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熊丙奇表示,一是學校在推薦學生使用App時,應該通過家長委員會的審議、同意,讓家長知曉學生使用App的情況,并告訴家長應該履行的監護責任;二是家長在學生使用App時,要切實盡到監護責任,及時查看App的內容更新,引導學生養成健康使用App的習慣。
某學習App負責人劉暢表示,因為互聯網發展特別快,所以行業要進一步去自律,相信行業一定會發現更多的問題,那么行業要更加開放,更好的開放媒體的監督,開放給國家的監督的渠道。有很多問題都能夠在非常微小的時候提前爆發出來,能夠在萌芽的時候,行業自律的協會就能夠提前發聲,也會推動國家政策進一步完善。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