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京津冀協同發展未來可期
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三地聯動成效初顯,未來,京津冀地區將繼續承擔探索協同發展模式的重任。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美好藍圖,正徐徐打開。
2019年新年伊始,歷經5年磨礪而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以繼往開來的姿態呈現在公眾面前,標志著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6年-2035年)》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承接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到2035年承接中心城區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
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全國批復的第一個控制性詳細規劃,既有創新之處,又具示范意義,力求把每一寸土地都規劃得更加科學合理。
同樣是踏著新年的步伐,1月11日上午,北京市級行政中心正式遷入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城市副中心,不僅是調整北京空間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發展新空間的需要,也是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的需要,對于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對于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取得了新進展的同時,同樣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其頂層設計也已經基本完成。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批復《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進一步明確了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目標、城鄉空間布局、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等方面內容。 1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雄安新區考察調研,在同當地護林員代表交流時,他說,藍天、碧水、綠樹,藍綠交織,將來生活的最高標準就是生態好。雄安新區過去有一定的基礎,現在搞“千年秀林”,將來這里一定是最宜居的地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雄安新區就要靠這樣的生態環境來體現價值、增加吸引力。轉天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又馬不停蹄地前往天津考察調研。
“雄安容天下,京津冀未來”——如今的河北雄安新區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橫批是“千年大計”。今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周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進入了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
京津冀三省市地緣相接、人緣相親,地域一體、文化一脈,有天然的合作優勢。自2014年2月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三地在交通一體化、生態環保、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并在一些體制機制方面大膽創新改革,三地聯動成效初顯、未來可期。
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一項重要任務。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從城市協作到區域合作,京津冀地區仍將堅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扎實推進,繼續承擔探索協同發展模式的重任。
責任編輯:鮑一凡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