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車漫天要價,安檢排隊太長差點誤機…你在機場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首屆金跑道獎·國內機場口碑評選”正在進行!【點擊投票】為機場打分,你說了算!
石油價格上漲對中國宏觀經濟影響幾何?
經濟相互依賴,既可以促進和平,也可以引發沖突。問題的關鍵在于,相互依賴的領域。如果實在非國家安全領域,經濟相互依賴將有助于促進和平。如果是在國家安全領域,那對外依賴度的提高會增加一個國家的不安全感,從而提高彼此沖突的可能性。而石油,就是關系到能源安全與國家安全的重要元素。本文基于歷史和實證的角度,考察石油價格波動對中國宏觀經濟,如通脹、GDP等的影響,以及有可能產生的連鎖反應。
一、能源與權力的錯配產生了石油政治問題
1859年,美國人德雷克“上尉”在賓夕法尼亞州首次使用現代技術開采出石油,標志著現代石油工業的開始。19世紀末與20世紀初,石油已被廣泛運用于輪船和汽車之上,成為機器動力的主要能源。伴隨著科技革命,機器大工業取代手工業生產,工業實力成為一個國家“硬實力”的主要組成部分。石油的戰略價值隨即顯現,尋求穩定的石油供應成為各個國家的重要目標之一。無論是一戰時同盟國對羅馬尼亞的進攻,還是二戰時德國對蘇聯南部的進攻和對伊朗的滲透,或者是日本對印尼的占領,以及二戰后西方國家對中東地區的干預,目的都是控制當地是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著名的國際政治學者羅伯特?基歐漢認為,石油是國際合作的中心商品,是美國霸權賴以存在的基礎,它的重要性甚至要高于貨幣和金融。正因為如此,美國不得不努力構建有益于自身的石油秩序,通過進多種方式對世界重要石油生產國進行滲透。但是,隨著二戰后民族運動的興起,獨立后的石油生產國希望通過加強內部合作,壟斷石油供給,獲取經濟利益和外交話語權。沖突隨即產生。
圖1表示的是全球石油進出口網絡。根據2016年的數據,石油出口量排名為: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俄羅斯聯邦、阿聯酋和加拿大;石油進口排名為:中國、美國、印度、日本和韓國。進口國的排名與經濟實力有較高的匹配,但出口國卻集中在中東、俄羅斯、非洲或者是拉丁美洲這些地區。2015年以前,美國長期占據石油進口第一大國的位置。但從2016年開始,中國反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當年進口量3.75億噸,且進口依賴度高達70%。正是能源與權力分配不均的狀況,導致了石油危機的周期性爆發。
對于中國,從2017年最新的數據看,中國進口石油主要來源于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安哥拉和伊朗等。美國在5月份已經退出伊朗核協議,8月份又發布了對伊朗制裁的聲明。聲明稱,對伊朗能源部門的制裁于11月5號開始生效,措施可能就包括石油禁運。另外,美國與俄國的關系也面臨較多不確定性。除此之外,敘利亞問題也可能使得中東政局不穩。總之,中美貿易糾紛不斷升級的當下,不論是從宏觀經濟,還是從能源安全角度來說,石油問題都是關系到中國能否協調好內外均衡的關鍵要素。
圖1: 2016年全球石油“相互依賴”網絡
地緣政治事件通過影響供求關系,影響石油價格。同時,由于石油以美元來定價,美元的強弱也是影響石油價格的重要因素,而影響美元指數的因素又包括美國經濟、通脹和利率的相對走勢。
一般來說,美元是原油的“鏡像”,美元上漲與原油價格下跌是聯系在一起的。但歷史上也存在美元與原油價格同步上升的時期。從圖2可以看出,幾乎每一次牽涉到重要石油生產國的地緣沖突事件——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圖表未顯示),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和1990年海灣戰爭,都會引發石油價格和美元指數同步上升。只是,二者上升的邏輯是不一樣的。前者源于供給沖擊,后者則更多的是因為避險情緒、美國宏觀經濟的基本面,以及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影響。油價上升和強勢美元,對于新興市場的石油凈進口國來說,是雙重沖擊。一方面,油價上升或引發輸入型通脹,同時還會消耗更多的外匯儲備。美元升值的另一面,是本國主權貨幣的貶值。如果市場形成一致性預期,將誘致資本流出,影響國內資產價格穩定。而且,本幣貶值與進口成本增加還形成了一個負反饋循環。
圖2:美元指數與石油價格同步上升期,與地緣政治事件重疊
1973年10月6日午后兩點,埃及和敘利亞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向以色列發起進攻,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此時正值美蘇冷戰之際,敘利亞和以色列的背后,分別是蘇聯和美國。蘇聯的戰略目標是將美國逐出中東,同時還要阻止埃及與美國結盟。而美國既要支持以色列,又要照顧阿拉伯國家的尊嚴,確保其石油供應。當時一位美國官員說,最好的結果是,“以色列獲勝,但在戰爭中被打的鼻青臉腫。”戰爭持續了兩個星期,美蘇雙方促成了聯合國下達停火決議,24日正式生效。
圖3: 百年原油價格走勢與地緣政治風險
數據說明:1910-1944年采用美國國內初次采購原油平均價格、1945-1983年采用阿拉伯輕質原油的塔駑拉港離岸(FOB)牌價,1984至今采用布倫特DTD價格。
10月8日,即戰爭的第3天,是西方石油公司代表與OPEC產油國在維也納就石油價格進行談判的日子。石油生產國的目的是提高油價,國際石油公司正好相反,他們想壓低油價。OPEC的代表們表示,要將每桶石油的價格從3美元加到6美元,漲幅100%。而石油公司只希望加45美分,漲幅15%。談判不到一星期就破裂了。
16日,OPEC談判小組在科威特集會,單方面宣布將每桶石油價格從3.011美元提高到5.119美元,增幅70%。17日,阿拉伯產油國繼續討論,決定以9月的產油量為參考,每個月削減5%的產量,直到以色列從1967年占領的阿拉伯土地上撤軍。19日,美國國會通過了向以色列提供22億美元的緊急軍事援助法案,激怒了費薩爾國王,沙特立即宣布對美國實行石油禁運,同時削減10%的石油產量,第2日又將其變更為20%。緊隨其后,共有10個阿拉伯國家宣布對美國實施石油禁運。至此,第一次石油危機全面爆發,原油價格從1973年的每桶不到3美元漲到1974年的13美元,漲幅超過300%,高峰時超過20美元。
阿以戰爭、提價、禁運和減產促成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直到1974年3月18日,阿拉伯國家才宣布結束對美國的禁運。國際石油秩序完成了轉換,產油國開始了當家作主的日子。但是,風箏的那根線仍然掌握在美國手里,那就是美元。從此,全球化的博弈就多了一個石油的維度。
第二次石油危機
1977年4月,美國中央情報局發表了一份能源報告,稱OPEC和蘇聯的可探明石油儲量將在1985年前后觸頂,之后,石油將供不應求。1年后,洛克菲勒基金會也發布了一份類似的能源報告,稱“世界將逐漸經歷石油長期緊張的局面。”這為石油價格上漲奠定了理性和感性的基礎。發酵于1978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成為點燃油價飛漲和第二次石油危機的導火索。
1950年代初,摩薩臺領導的石油國有化運動失敗后,巴列維重新掌權,積極尋求美國的支持,開啟了類似于土耳其“凱末爾革命”的進程,在伊朗推行西方化和世俗化的國策。這激起了伊朗民眾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巴列維是美國的代理人和傀儡。巴列維政權一直不穩定。自70年代油價上漲以來,巴列維將大量石油收入用于向美國購買一切能夠買得到的軍事裝備,以鎮壓國內的反叛運動。由于石油收入均流向了少數利益集團,兩極分化日益嚴重,伊朗國內不滿情緒日益高漲。政府實施高壓措施,秘密警察薩瓦克(Savak)對異見分子進行迫害。而此時,擔任美國總統的卡特,推行人權外交,開始疏遠與伊朗的關系,并對伊朗施壓。巴列維政權危在旦夕。
此時,被巴列維驅逐出境的伊斯蘭教領袖霍梅尼在伊朗重新獲得了極高的人氣。他批判巴列維政府的西方化和世俗化政策是道德的墮落,鼓吹用伊斯蘭教凈化伊朗社會,建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政教合一的國家。霍梅尼的政策主張得到了廣泛的擁護,但卻遭到了官方媒體的抨擊,霍梅尼本人也遭到了人生攻擊,他的家鄉圣城庫姆還舉行了游行示威。政府軍對其進行了鎮壓,不少示威者被槍殺。伊斯蘭教什葉派規定,對死去的穆斯林進行40天的哀悼。示威者計劃,每一輪哀悼的最后一天,舉行新的示威游行。這樣,一輪接一輪的哀悼和游行在全國范圍內蔓延。7月下旬,13個城市集體發生暴動,政府開展了更大范圍的鎮壓。9月8日,被稱為“黑色星期五”,伊朗首都德黑蘭發生血腥屠殺,政府軍開始禁止一切政治集會。但是,趨勢已經無法逆轉。至12月底,全國有1700萬人舉行游行,一些精銳部隊加入了反對陣營,呼吁霍梅尼回國,要求巴列維下臺。
石油工人爆發了大面積的罷工,停止石油生產和出口。1978年10月份,伊朗最主要的石油區“菲爾茲”爆發大罷工。到11月份,伊朗石油出口從每天的450萬桶銳減到100萬桶。12月底完全停止出口,歐洲石油現貨價格開始上漲,最高到了45美元/桶。至此,因為伊朗民族革命導致的石油停運觸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全球原油均價從1978年的14美元/桶增加到了1979年的35美元,漲幅150%。1980年底最高峰時,油價達到了45美元。
1979年1月,巴列維離開伊朗,開始了流亡的生活,后輾轉到美國治病。1979年11月4日,伊朗德黑蘭大學的學生占領了美國駐伊大使館,扣押了52名美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作為人質,要求美國交出正在美國治病的巴列維作為交換。但卡特政府拒接了,美伊關系緊張加劇。12日,卡特政府凍結了伊朗在美國的資產,禁止從伊朗進口石油,并向經合組織施壓,要求其對伊朗實施經濟制裁。15日,伊朗反制美國,解除了與美國石油公司的合同。1980年9月22日,趁伊朗國內局勢混亂之際,伊拉克對其發動軍事進攻,兩伊戰爭爆發。中東局勢更加不明朗。
又一次,中東石油危機使整個西方國家爆發了能源危機,石油短缺和價格上漲的供給側沖擊引發了經濟上的“滯脹”局面。美國是石油進口大國,該癥狀最為明顯。1979年春夏之交,美國國內的石油形勢就開始緊張起來。據新聞報道稱,最先出現問題的加利福尼亞州,共有1200萬輛車在排隊加油。據丹尼爾?耶金的估計,1979年上半年,因排隊加油,全美國每天就要浪費掉15萬桶石油。
在此背景之下,歐、美、日等石油消費大國開始加強協作,對石油進口和消費采取一種克制的態度,從需求側緩解供給下降的壓力,石油價格從1982年開始回落,第二次石油危機的陰影悄悄退去。
第三次石油危機
整個80年代,石油價格基本處于下行區間,最低達到10美元/桶。石油生產國的國際話語權也隨著油價的下跌而被削弱,歐美日等消費國再一次掌握主動權。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灣戰爭爆發,并引發了第三次石油危機。在這次石油危機的最初三個月中,石油從每桶14美元上漲到40美元。但與前兩次危機不同,石油生產國并沒有站在一條戰線上。中東的其它石油生產國,如沙特等,開始增加產量。同時,西方國家也采取了應急措施,國際能源機構每天向市場投放250萬桶原油,也起到了一定的緩沖作用。所以,第三次石油危機僅僅持續了3個月左右的時間,對經濟的沖擊并不明顯。隨后,油價一直下跌到15美元左右,危機逐步緩解。
三、石油價格上漲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影響
歷史觀之,縱使背景有差異,影響機制也各不相同,但每一輪石油危機前夕以及危機過程中,美元和石油價格總是會同步上漲。
特朗普在2017年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稱伊朗為 “流氓政權”,稱中國和俄羅斯為“修正主義國家”,認為中國是美國的“戰略競爭者”。2018年以來,美國掀起了主要針對中國,但面向全球的貿易戰。中國、俄羅斯、伊朗和敘利亞等是其主要遏制對象。
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俄羅斯和伊朗分別是中國的第1大和第4大進口石油來源。而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運,對敘利亞的軍事行動,又會影響整個中東局勢,這又將影響沙特(第二大進口國)對中國的出口。2017年6月份以來,布倫特原油價格已經從當時的45美元,升到當前的85美元,漲了近1倍。而且,18年以來的強勢美元還起到了隱藏部分漲價的作用。那么,新一輪的石油危機是否正在醞釀之中?石油價格上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國內的價格水平?輸入型通脹是否會引發“滯脹”?弄清楚這個問題,對當下中國政策決策有重要意義,因為在美國加息和美元強勢的背景下,中國之所以能夠維持相對適度的流動性環境,沒有跟著美國加息,從而為去杠桿政策和各項改革營造一個相對合宜的環境,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通脹水平仍然處于低位。
圖4:中國原油進口來源
我們與英飛咨詢肖敬亮團隊構建了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擬油價上漲對中國的通脹等宏觀經濟變量和石油產業鏈的影響。以下結果為假設油價上漲到100美元/桶時,中國經濟面臨的沖擊。如圖5所示,石油價格上漲,對GDP、進出口和就業都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我們更為關注的是其對CPI和PPI的正面沖擊。模擬的結果顯示,相對于沒有石油沖擊的情況下,CPI將上漲0.73個百分點,PPI上漲幅度更大,為1.55個百分點。
圖5:石油價格上漲到100美元/桶對國內宏觀經濟的沖擊
另外,我們還模擬了石油價格上漲對國內石油產業鏈的影響。結果顯示,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會導致中國石油進口量下降,同時也會刺激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利潤增加,并用增加投資的方式來部分替代石油進口。石油行業的行業總產出上漲19.28,投資增加23.11%。但是,收益主要集中在上游開采部門,下游精煉石油和石油加工行業則受到負面沖擊。雖然石油進口量下降,但進口石油的總支出卻不敵價格上漲的影響。根據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林伯強預計,國際油價每上漲1美元/桶,我國就要多支出30億元,這對外匯儲備又構成一定壓力。在通脹預期的復合背景下,貨幣政策可能不得不在穩定人民幣匯率和國內風險資產價格上做出一定的傾斜。
(邵宇為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達飛為東方證券高級研究員;英飛咨詢肖敬亮、歐陽夢春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李思陽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