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GDP增長8.1%?CMF發布年度報告,宏觀經濟呈11大新現象、新問題和新特征

全年GDP增長8.1%?CMF發布年度報告,宏觀經濟呈11大新現象、新問題和新特征
2021年11月21日 22:38 證券時報網

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11月21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發布了以“疫情反復與結構調整沖擊下的中國宏觀經濟復蘇”為題的年度報告。課題組認為,2021 年中國宏觀經濟持續復蘇,但受基數因素和下半年復蘇勢頭放緩影響,前高后低的態勢明顯,預計第四季度實際 GDP增長3.9%,全年經濟增長8.1%,實現全年6%以上增長目標。報告認為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呈現了11大新現象、新問題和新特征。報告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議,包括在總體政策定位上保持相對寬松的宏觀政策環境,使積極的財政政策真正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真正穩健等。

  與會的專家認為,解決中長期結構性矛盾,和短期宏觀政策相比,更應該關注結構性潛能的增長動能。強調發展實體經濟,并非簡單的回到傳統的實體經濟,也并不僅僅是重視發展物質形態的生產。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相互融合、高度依賴。加快城鎮化和產業升級是重啟經濟增長的新增長點。

  宏觀經濟呈現11大新現象、新問題和新特征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代表課題組發布了CMF中國宏觀經濟分析與預測報告(2021-2022)。劉元春表示,今年二季度以后中國經濟遇到了逆風向的情況,出現了復蘇受阻的狀態。課題組認為,當前,中國經濟仍然在復蘇軌道中,既沒有常態化,也沒有停止復蘇。

  報告認為2021 年中國宏觀經濟呈現了11大新現象、新問題和新特征。包括:

  中國疫情防控紅利和全球供應中心效應有中期化的趨勢;新舊動能轉換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加速;市場預期發生了系統性的變化,市場主體對疫情變化、政策調整、戰略定位在高度不確定性條件下持非常審慎的態度;大量中小企業難以承受需求下滑與成本上升兩端擠壓;國際供應鏈瓶頸問題持續時間比預期要長、產生的沖擊比預期要強烈,汽車行業缺芯問題對中國總需求和總供給都帶來強勁的沖擊;去金融化、去土地財政以及存量調整等戰略定位決定了與房地產相關的宏觀變量將面臨趨勢性回落,對于短期宏觀穩定和風險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國宏觀債務率的持續高企導致中國融資的本息支付率大幅度上升,地方債務總量問責制、房地產戰略調整導致中國資金循環模式發生變化;在持續疫情沖擊和結構性政策作用下,短期供給能力的損失以及潛在增長能力的下降也值得高度關注。

  “二季度以來經濟逐季回落難以用基數效應、疫情反復、天氣變化等外生因素得到滿意的解釋,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過快常態化、各種結構性政策的非預期性疊加以及中國結構性大轉型的全面出現是本輪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深層次核心原因所在?!眲⒃赫f。

  經濟增長動能從哪里來

  劉元春表示,短期看,能否快速逆轉中國經濟復蘇乏力局面,主要取決于,煤電荒是否會能夠在短期得到有效解決,房地產信貸政策的放松是否可以逆轉當前趨勢性的下滑,汽車芯片荒是否能夠在短期內得到緩和,從而使中國經濟復蘇在供需兩端得到釋放,幾大價格背離的現象會持續多久,冬季國內疫情是否會從“多點散發”演化為“多點密發”,歐美通貨膨脹的全面顯現是否會導致中國需求持續上揚,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是否會在邊際引起中國金融市場的調整,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面臨的各種短期瓶頸約束是否已經中期化,宏觀經濟政策是否進行總體性再定位,各種運動式的結構性政策是否能夠脫離“層層疊加”與“幾碰頭”的困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認為,和短期宏觀政策相比,更應該關注結構性潛能的增長動能。他提出了“1+3+2”結構性潛能框架。“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為龍頭,為中國經濟下一步中高速增長打開經濟動能上和物理上的空間。經測算,這個領域所提供的經濟增長的潛能在未來五到十年,甚至十五年會占到70%-80%?!?”是指實體經濟需要補齊基礎產業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大,基礎研發能力不強三大短板?!?”是數字經濟和綠色發展。

  在談到數字經濟時,劉世錦表示,當前面臨的一個真實挑戰是,傳統實體經濟怎樣轉向數字化賦能以后生產力提升的新實體經濟。強調發展實體經濟,并非簡單的回到傳統的實體經濟,也并不僅僅是重視發展物質形態的生產。服務業特別是直接為制造業提供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和制造業相互融合,高度依賴。

  劉世錦還表示,應特別重視一些綠色轉型打基礎、立長遠的工作,其中一項技術性工作是建立賬戶,包括碳賬戶、生態賬戶和綠色責任賬戶,確定產權和責任。碳核算是整個綠色轉型的基石,而這件事情是一個最大的短板。減碳不能“運動式”減少碳排放,不是降低生產速度和減少生產能力,更不是在不具備綠色技術供給的情況下人為打亂正常供求秩序。減碳指標不能錯位,應慎用、少用行政辦法,多用經濟的、市場的辦法。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驗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認為,應重啟經濟增長的新增長點。新增長點有兩個,一是加快城鎮化,應想方設法給年輕人創造增加收入、將他們納入現代經濟生活軌道中的機制。二是產業升級,包括數字經濟、綠色經濟等。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教授,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主席,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表示,當前外部環境非常復雜,國內經濟修復的基礎仍需鞏固,特別是消費。應該堅持穩增長和防風險的基本政策框架,兩個方向都要考量。

  明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將得到極大緩解

  劉元春表示,2022年在宏觀經濟再定位、協調體系再調整以及“十四五”規劃全面落實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將得到極大緩解。預計2022年全年實際GDP增速將達到5.5%左右,并呈現前低后高的運行態勢,預計2022年第1季度將重回5%以上,至第4季度趨穩于5.6%。

  “我們認為明年中國宏觀經濟將逆轉2021年中國經濟復蘇乏力增速回落的勢頭,一方面將延續2021年宏觀經濟復蘇的動力和基礎,另一方面在宏觀經濟政策再定位、協調體系再調整、以及“十四五”再落實等因素的作用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將得到極大的緩解?!眲⒃赫f。

  李稻葵分析,明年經濟運行的風險主要來自于三方面。一是美聯儲逐步收緊貨幣政策,對新興市場國家有直接影響,這也會影響到國際市場的外部需求。二是產業鏈重組的風險?,F在發達國家反復在呼吁,要把部分產業拉回到自己國家,避免產業空心化。產業鏈布局很大程度上在明年逐步凸顯,很多的訂單甚至于很多工廠會逐步的挪到其他國家去,一定要提前做好思想準備。三是低碳風險。發達國家現在是“三產”為主,這些國家對能源的依賴程度遠遠比中國小,這些國家出于政治考慮和各種各樣的壓力,想方設法要減碳,減碳成本不成比例的壓在了新興市場國家。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彭佳兵

APP專享直播

1/10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11-23 喜悅智行 301198 21.76
  • 11-23 潔雅股份 301108 57.27
  • 11-22 芯導科技 688230 134.81
  • 11-22 鼎陽科技 688112 46.6
  • 11-22 觀想科技 301213 31.5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
    新浪首頁 語音播報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