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來源:中國財富管理50人論壇
8月9日,全球財富管理論壇播出論壇理事長、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主任、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和哈佛大學名譽校長、美國財政部前部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H. Summers)的高峰對話。對話由全球財富管理論壇執委會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白重恩主持。
樓繼偉表示,全球經濟復蘇依然面臨挑戰,首先,應以控制住疫情為基礎,平衡好恢復經濟和控制疫情的關系;其次,各國極度寬松的財政貨幣是必要的,但一定程度帶來通脹挑戰;再次,對通脹的預判和政策退出的方式需要更為謹慎。對于美國而言須把握好Taper時點。樓繼偉對疫情以來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疊加出現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潮流表示擔憂,他表示,各國須摒棄以鄰為壑的思想,共同推動全球綠色復蘇。中國巨大市場優勢和金融業雙向開放發展將會給全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和發展機遇。
以下是樓繼偉發言部分的文字整理。
全球經濟在疫后復蘇過程中面臨重大挑戰
樓繼偉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在疫后復蘇過程中面臨著重大挑戰。首先,應以控制住疫情為一切發展的基礎。隨著疫苗的接種速度加快,主要國家接種普及率也快速提高,但要平衡好恢復經濟和控制疫情的關系,且薄弱國家應當得到國際援助。其次,經濟復蘇可能會帶來通脹。
樓繼偉表示,各國極度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是必要的。但須注意的是,QE導致了資本價格的上漲和債務高企,在經濟受到壓抑的時候并沒有過多反映為物價上漲,但經濟一旦復蘇,正常的需求恢復就會產生通脹壓力,特別是大宗商品價格有先導性,會率先上漲。
“我們目前已經處于這樣一種局面了。”樓繼偉說,“最后,至于下一步通脹怎么樣預判,會不會出現20世紀70年代滯脹的局面?確實有這種可能,但是強度和表現方式會不同。”
樓繼偉認為,過度的流動性會造成通脹,也可能出現滯脹,但出現20世紀70年代那樣強度的滯脹可能性不大。他分析表示,20世紀70年代的滯脹,問題主要在供給側,主要國家是高稅收、高支出、過度的管制。在這種情況下,用寬松貨幣政策應對解決不了供給側的結構性問題,只能造成物價上漲,形成滯脹。本次疫情中供給側問題也很大,但寬松財政貨幣政策主要是為了紓困,經濟一旦復蘇有些政策就可以逐步退出。當前最值得關注的問題應是杠桿率高企和逆全球化。
“逆全球化損失效率,若杠桿率高企就有可能出現杠桿大面積破滅的情況,那就是災難了。”樓繼偉說,在這種情況下,各國的政策是比較謹慎的,中國強調財政貨幣政策不急轉彎,同時堅持繼續“去杠桿”。美國在討論的問題是何時開始Taper,如何緩慢退出減緩對市場的沖擊。
“美國討論的Taper方式是逐漸弱化的方式,因此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時點,過程會很舒緩。”樓繼偉認為,美國貨幣政策退出須從謹慎性角度考慮。因此美聯儲(Fed)今年縮表加息可能性不是很大,很可能在下半年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
他同時認為,美國QE退出以后利率會上升,會加大美國政府債務利息負擔,但是不大會出現違約。
疫情以來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和調整
疫情以來,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和調整。G7國家設置了全球最低企業稅率進一步對全球產業鏈產生影響。樓繼偉表示,疫情以來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有其合理的一面。疫情突發,表現出公共衛生產品產業鏈、供應鏈的脆弱性,有些國家把這方面產業鏈拉到周邊是必然的;同時,各國復蘇程度不一樣也導致了供應鏈方面的問題,比如芯片短缺導致了大量汽車甚至家電不能生產等。因此,各國采取應對舉措時需要在效率、安全、自主性之間尋找平衡。
樓繼偉表示,但在全球產業鏈加速重構和調整的背景下,疫情時期正好又疊加了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抬頭的趨勢令人擔憂。
“對此我非常擔心。這對誰都沒好處,大家能夠合作解決這個問題。”樓繼偉說,尤其是在綠色復蘇方面,中美存在合作空間。比如拜登“新基建計劃”中提出建設充電樁,改進美國老舊電網效率過程中,可以加大投資推動其基礎設施改造,按照“低利率環境,市場化融資,使用者付費”的方式進行,在成本不會大幅上升的同時,可以降低傳輸過程中的損耗,節約能源。
“奧巴馬總統和特朗普總統都曾在這方面付出一定努力,但是都沒有什么進展,這次我希望拜登總統能夠推出真正有效的進程,這一方面我們兩國其實也可以合作。”樓繼偉說。
中國在疫后恢復中給全球帶來合作機會
樓繼偉表示,中國在全球恢復中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中國的發展會給全世界帶來合作和發展的機遇。
他強調,一是因為中國仍然是巨大的市場,3.8億中產階級購買力巨大,且中國已對40多個最不發達國家實行了零關稅,成為了它們最大的出口市場。二是中國金融市場吸引力越來越大,特別是2018年以來我國金融開放步伐大幅度加快,海外投資人對中國投資力度日益加大。中國的市場特征,匯率的波動與主要國家有互補性,中國在全球資產配置中已成為“一極”。三是中國具有最完整的產業鏈,且利用新技術減少和削弱了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不利影響,吸引了全球直接投資。四是中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接受全球化、融入全球化,當前正按照國際標準改善營商環境,實現貿易更加便利化。這些都給全球帶來合作機會。
“中國是現在吸引全球直接投資最大的市場。我這次去調研,遇到一些外資機構,問他們向海外轉移出去的考慮,他們說其實不僅僅看勞動力成本,還看重在中國得到的各種配套服務,在其他地方找不到這種優勢。這也是中國對全球經濟的貢獻。”樓繼偉說。
對話的最后,樓繼偉強調,維護以聯合國為中心的現存國際治理體系是中國一直在做的事情。“40多年來,我們從改革開放和現存國際治理體系中受益,所以我們不會放棄這個一貫的政策。我非常希望世界各國,特別是主要國家,大家都致力維護現存國際治理體系。”他表示。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