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連平等
連平為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羅奐劼為植信投資研究院宏觀高級研究員
十四五規劃中提出要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在出口國際市場份額已經較高,未來增長空間相對有限的情況下,作為戰略基點的內需就應承擔起拉動經濟增長的重任。隨著近年來經濟結構轉型步伐的加快,固定資產投資對內需的提振作用越來越小,擴大內需需要更多向依靠消費進行轉變。除個別年份外,從2011年至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對于GDP的貢獻率保持在55%-69%的區間內,且貢獻率都大于資本形成,這表明中國內需增長已逐漸向以消費為主要拉動力的路徑上轉變。中國的消費支出占GDP比重2011-2020年間平均占比53.3%,與世界銀行發布的發達國家最終消費支出占GDP比重80%以及發展中國家占70%以上的數據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如何進一步促進消費來擴大內需成為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新發展格局下的重要任務,而促進消費發展要從更加寬廣的思路和角度進行思考和謀劃。
一、促進消費發展的條件日益改善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以來,我國的綜合實力日益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從消費主體結構、收入水平和結構以及市場規模等方面看,促進消費進一步發展的條件正在不斷改善。
一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未來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一個國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往往與該國居民的消費支出呈正相關。當一個國家越發達,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時,其居民消費支出水平也越高。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斷提升。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2189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農村居民收入增長持續加快。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3.8%,快于城鎮2.6個百分點。“十三五”時期,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義增長2045元。從國際經驗來看,個人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比重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居民的消費能力。占比高一方面意味著企業和居民稅負較輕,另一方面也表明居民從經濟增長中獲得了更多的可由自己支配的福利。自2013年統計局首次公布城鄉統一的居民收入以來,我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1-45%之間,離發達經濟體60%以上的占比標準仍有較大差距。因此隨著人均GDP的進一步增長,人均可支配收入還會有更大的提升空間,從而將有利于促進消費增長。
二是絕對貧困歷史性消除。2020年,在歷經8年之久,現行標準下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終于全部摘帽。這意味著我國的精準脫貧任務全面完成,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成效顯著。2020年,全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88元,比上年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增速分別比全國居民和全國農村居民快3.5和1.8個百分點。對于貧困地區的居民來說,只有實現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和基本醫療全覆蓋,基本住房安全有保障,才會把多余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其他的消費。倘若這一億貧困人口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都能保持5.0%左右的增速(即每年增加約700元),預計每年能貢獻出約650億元的消費增量。
三是高凈值群體快速崛起。據統計,2020年中國高凈值人群總量達132萬人,較上一年增長近6.6%。其中包括港澳臺和內地在內的擁有600萬資產“富裕家庭”數量首次突破500萬戶;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比上年增加2%至202萬戶。億元資產“超高凈值家庭”比上年增加2.4%至13萬戶。作為高端消費者,高凈值群體的消費能力極強,是拉動內需的重要力量。2020年,超過160萬戶的中國內地千萬資產高凈值家庭總消費規模達到3萬億元,其中高端消費市場規模達1.53萬億元,千分之三的人口創造了3%的GDP。值得一提的是,高凈值人群平均家庭年開銷175萬元,平均家庭年消費占總資產的比例為4.4%,億元資產超高凈值人群平均家庭年消費占總資產的比例為3.2%,均同比提升0.6個百分點。對于高凈值人群來說,隨著資產的進一步增長,消費支出占比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四是居民財產性收入持續增長。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為2791元,增長6.6%,占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為8.7%,繼續保持穩步增長,且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十年來,全國居民人均財產性收入從2011年的649元增至2020年的4627元,足足增長了7倍之多。從實證數據來看,財產性收入與消費有較高的相關性,當居民擁有較為持久的財產性收入時,才會形成較高的邊際消費傾向,才能使居民的持續性消費量大幅增長,財產性收入的提高有利于擴大最終消費。
五是全球體量最大的消費市場正在形成。相較于歐洲7.4億,美國3.3億和日本1.3億的人口規模,我國擁有14億人口和4億中等收入群體的龐大市場和規模效應,且市場高度統一。當前,從總量角度來看,我國的消費市場規模僅次于美國,位居全球第二。按匯率計算,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美國還有約2700億美元的差距,消費規模相當于美國的95%左右。但由于人口基數龐大,且經濟增速快于美國,因此消費市場潛力巨大。隨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眾已經不再簡單滿足于傳統的物質需求,而是朝著含金量更高的物質和服務需求發展。規模巨大和持續增長的內需市場以及居民對于高層次需求的提升,可以為我國向全球第一消費大國邁進提供不斷擴大的實際需求。倘若按5%的GDP平均增速計算,預計到2025年,我國的經濟總量將達到20多萬億美元,消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萬億美元以上。十四五結束時,預計人均GDP接近1.4萬美元,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新增人數將超過2億人,中等收入人群進一步擴大。如果2億人每人每年多支出2萬元,每年就新增5萬億左右的消費,約為目前消費總量的12%。到 2035 年,伴隨GDP 規模再次翻番,人均可支配收入至少也將翻一番,屆時我國就會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消費市場。
二、消費增長動力不足的原因與問題
近年來,雖然消費已開始承擔起拉動內需和經濟增長的重任,但消費增速仍然偏慢。消費領域依然存在一系列問題和短板。
居民擴大消費的意愿和政策激勵不足是影響消費增長偏慢的需求基礎。擴大消費既需要民眾有錢消費、有意愿消費,更需要地方政府有主觀愿望擴大中低收入階層的消費需求。目前這兩個“意愿”都顯不足。一是居民對擴大消費有后顧之憂。存錢或貸款買(建)房、供兒孫上學、留錢看病和養老等不敢消費的傾向普遍存在。二是地方政府投入資源擴大消費的意愿不足。為了促進當地GDP快速增長,地方政府更傾向于周期短和見效快的投資和出口,而消費受各種因素的制約,乘數效益并不明顯。三是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擴大消費的激勵不足。因GDP和財稅收入等是考核政績的硬性指標,擴大投資和增加出口既能滿足政府績效考核要求,又有利于地方增收,而擴大消費對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貢獻有限,因而擴大消費政策長期難以得到地方政府的充分重視。即使一些地方政府出臺刺激消費的相關政策措施,手段也都相對傳統,靈活性和針對性欠缺。
社會保障體系欠完善是壓抑消費意愿的重要因素。一是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的構建有待健全。對于兒童、老人以及因病或非因公喪失勞動能力或死亡的養老保險人員的社會保障權益尚有不足,并且我國基本社會保險發展相對較快,補充保險和商業保險發展滯后。二是社會保障的公平性有待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和收入分配模式在不同群體、地區和城鄉之間還存在不合理的差距,公平性和共濟性有待提升。2015年-2019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在22個歐洲國家中,經過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的調節,反映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平均降幅在40%左右。相比之下,中國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的調節力度有限,初次分配的基尼系數僅僅下降了12.3%。三是對多樣化的就業形式保障還不夠。突出表現是目前對無雇主、無勞動合同、無固定勞動時間和勞動場所、收入不穩定的從業人員的基本保障力度較差。如果來自社會的保障不能消除相關的擔憂,居民就不得不增加儲蓄來給與自己盡可能多的保障,從而用于消費支出就會減少并且還會減弱消費意愿。
在消費意愿不足的同時,消費結構性問題也較突出,消費升級進程緩慢。消費結構可以反映居民在消費過程中不同類型的消費在總消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及其相互之間配合、替代和制約的關系。消費結構與居民收入結構關系密切。由于居民之間存在收入結構的差異,因此不同收入群體的消費需求和消費水平不同,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也不同。近年來,我國實物消費已經出現瓶頸,但服務消費則發展較慢,在消費中的占比也較低。針對中高收入群體的升級類消費依然存在種種制約。這些結構性問題限制了消費的進一步擴大。
消費很容易受到內外環境和突發事件的影響,居民對未來預期不明是導致消費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自新冠疫情大爆發以來,居民消費受到極為嚴重的沖擊,至今的恢復速度和程度仍低于其他主要經濟指標。從外部環境來看,中美關系的不確定性直接影響了居民對未來經濟走勢的預期。為防風險,持幣觀望,削減開支等現象已經出現,進而導致消費對經濟拉動效應降低。從內部環境看,近年來我國經濟增速放緩,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部分居民對未來的預期,相應影響消費傾向。
一個時期以來,房地產市場快速加杠桿對消費產生了明顯的擠出效應。中國居民的負債水平已經高于新興市場經濟國家,其中房貸占比達60%以上,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2008年之前我國居民部門杠桿率保持在20%以內的較低水平。2009年之后,隨著全國房地產市場價格持續大幅上漲,居民部門杠桿水平持續攀升,2021年二季度已上升到62%左右。由于住房按揭貸款往往期限較長,普遍在20-30年,居民部門形成的長期債務透支了未來的收入,這對消費的影響將是長期性的。居民部門較高的杠桿水平和債務負擔將持續對消費意愿和能力產生壓力。
資本市場發展不如人意也是抑制消費發展不可忽視的因素。資本市場總體發展不成熟和不充分導致可投資品不夠豐富和投資渠道不夠通暢。因而消費受到了房地產和資本市場的“雙重擠壓”。資本市場不能為投資者創造盈利,反而是不斷虧損,就會導致投資者財產性收入相應縮水,其結果必將會抑制消費需求。低收入人群和農村人口占比偏大拖了消費后腿。迄今為止,我國低收入群體和農村人口依然接近總人口的一半,但人均消費支出僅為城鎮人口的一半,消費水平仍然較低,成為消費端的一大短板。
三、促進消費發展的思路需要拓寬
近年來的投入產出表顯示,若不考慮不確定性較大的疫情沖擊和進出口,總供給是大于總需求的。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總需求中居民消費占比約為33%,總投資占比約為37%,居民消費需求占比偏小。我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要求把民生和國民福利放在重要位置上。而長期以來“重積累、輕消費”的傾向使居民消費在國民收入中的比例一直偏低。從國際經驗來看,居民消費是擴大內需、持續推動GDP增長、保證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十四五期間,應多管齊下提高居民的消費意愿和能力,使居民消費的增長快于產出和其他需求的增長,提高消費占總需求的比重。這需要從實際出發,拓寬促進消費增長的思路,多管齊下,針對性施策,綜合性舉措,有效促進消費加快步伐發展。
未來一個時期,應堅定并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擴大消費需求增長的基數和增量。過去四十年,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17.9%提升至2020年的63.9%(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僅為45.4%),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經濟社會格局,成就了重化工業、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和消費等的快速發展。盡管當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高于55.3%的世界平均水平,但仍低于中高收入經濟體的65.2%,離高收入經濟體的81.3%更是有近20個百分點的差距。城市是重要的消費載體,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消費潛力也將進一步釋放。而中國要走的新型城鎮化道路不僅僅是城鎮面積的擴張以及人口和戶口的增加,還要有產業和就業的支撐,是數量和質量統一的城鎮化。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會創造出大量的新消費需求,對于穩就業、保民生和促消費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從消費力來看,城鎮化率高的地方,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也較高。近年來,雖然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增速快于城鎮居民,但也只是始終保持在城鎮居民一半左右的水平。2020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007元,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713元。在11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超過2萬元的省份中,有9個省份的城鎮化率超過了65%。此外,縣城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僅相當于地級及以上城市城區居民的三分之二左右。未來消費潛力釋放的空間巨大,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應進一步加快。
未來應促進服務業規模和質量發展,增加服務型消費,改善消費結構。從全球來看,服務業作為第三產業占發達國家的GDP比重超過70%,其中美國接近80%。近年來,我國的消費結構正處在快速變化之中。在物質型消費得到基本滿足之后,居民對教育、醫療、健康、文化和信息等服務性消費需求明顯提升。自2012年第三產業占比首次超過第二產業之后就一直呈現出不斷提高之勢。2020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上升至54.5%,但離70%仍有不小的追趕空間。2020年全國城鄉服務性消費占居民人均消費比重為42.6%,離發達經濟體60%以及美國超過7成的占比仍有較大差距。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服務業和服務型消費將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重要需求來源。服務業的發展不僅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更會帶來更多的消費場景。隨著服務業占比提高,消費市場規模必然擴大。服務型消費在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進程中蘊藏著巨大潛力。這種潛力如果能夠盡快有效地釋放出來,必將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當前,供給短缺是制約服務型消費需求釋放的重要原因。能否適應消費結構升級的趨勢,擴大服務業的有效供給,應成為改革的重要任務之一。預計“十四五”期間,和云計算以及大數據相結合的數字經濟服務產業有望帶動超過60萬億元的經濟產出,推動城鄉居民服務型消費占比將由2020年的42.6%提升到2025年度50%左右。服務型消費發展應緊密結合數字經濟發展。
時至今日,農村依然蘊含著消費發展的巨大潛力。應加大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力度,提升農民消費能力和促進城市消費增長。通過允許農村土地——宅基地的市場化流轉可以突破土地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瓶頸。保守測算宅基地流轉每年能夠釋放出的土地交易價值大約為4萬多億元。這既可拉動需求,推動消費和投資;又可進一步促進新型城鎮化,防止出現逆城鎮化。當前,6億農村低收入群體財產性收入只有3%。一旦宅基地及其建造的房屋可通過財產權抵押、擔保和轉讓的方式流轉起來,農民的財產性收入就會大幅度增加。農民在滿足日常必需生活資料的剛性支出之外,還會將更多的收入用于換房、購車、購置家用電器,乃至教育、培訓、文體、旅游和醫療等方面,給消費帶來一塊可觀的增量。
培育與消費相結合的有效投資,有的放矢地促進消費,補足消費短板。投資作為內需的重要組成部分,即使近年來貢獻逐漸弱化,但依然可以發揮作用。可以通過拓展國內市場需求挖潛力,培育以改善民生為導向的有效投資;在滿足人們消費需求的同時,通過創新產品,引導消費需求,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我國在養老、醫療、教育等領域還存在明顯的短板和不足,未來一個時期可在這些領域加大投資。這將有助于解除人們在消費方面的后顧之憂,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從而形成消費與投資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呈現出升級換代的發展態勢,居民在高質量消費品、文化旅游、大健康等方面的消費需求穩步增長。未來可通過擴大這些方面的投資促進技術創新和消費模式創新,也可圍繞這些領域開展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建設。比如發展文旅融創產業,除了加大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方面的投資之外,還要在交通道路、旅店、停車場等方面加大投資力度,讓消費者更加方便、安全、舒適地出行和旅游,提升其消費意愿。
未來可改革相關稅制,提升高凈值群體的消費意愿。伴隨著財富增長,我國中高凈值人群持續快速擴大。考慮到中高凈值群體擁有很強的消費能力,可以參照國外經驗,實行對適用較高層級邊際稅率的納稅人進行個人所得稅消費定向抵扣政策。稅務部門可以根據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制訂一套消費定向抵扣標準,對適用較高層級邊際稅率(例如30%及以上)的納稅人進行定額稅收返還,返還額度根據邊際稅率確定。納稅人按照現行稅制正常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一個自然年度結束后,可以憑借該年度內與消費相關的發票辦理相應的稅收返還。此舉有助于刺激規模越來越大的中高收入人群的邊際消費傾向。
進一步完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提高社會保障的共濟性,解決居民不敢消費的后顧之憂。社會保障作為政府的轉移性支出,一方面是調節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工具,可以通過增加居民的收入,尤其是提高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擴大低收入群體的消費;另一方面,人們收入是否用于消費,取決于個人對未來生活的保障的期望,如果人們對未來生活有充分的保障與信心,那么當期收入用于消費的比重就會大幅提高。應加快實施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平衡各地畸輕畸重的養老保險負擔和待遇水平、劃轉國有資本補充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等工作。加快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落實落地,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統一,徹底解決“雙軌制”和“待遇差”的矛盾。盡快出臺針“非合同制”對新業態從業人員的社保政策。建立兒童津貼,完善大病救助并規范管理體系并鼓勵社會和慈善參與,落實家庭責任,重點關注留守兒童、隨遷兒童和城市低收入兒童。政府應加大和商業保險機構的合作,推出高性價比的補充保險制度。
更加務實地實施鼓勵生育政策,促成新的消費增長點。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雖然總人口仍保持增長,但增長放緩。并且15至59歲人口的比重下降較為明顯。人口是最終消費和內需的根本保證。“單獨二孩”和“全面兩孩”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出生人口回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但過去十年0至14歲兒童上升幅度并不大,2020年生育率下降至8.50‰,開創了自建國七十年來的最低水平。可見二胎政策對于人口增量效果并不明顯,主要原因是對二胎家庭的補貼力度不夠。2021年5月底,進一步推出了全面放開并鼓勵生育三胎的政策。放開生育成功與否的關鍵是要做好相應的后勤保障并提供合理的優惠政策。可以參考國外生育補貼政策,出臺更為實質性和接地氣的補貼政策,例如免費產檢,免費分娩,奶粉補貼,上學補貼以及產假工資補貼等。還可以考慮對多胎家庭的父母實施減稅,給予上學優惠,增加購房資格等。上述舉措將實實在在減輕多胎家庭的負擔,從而鼓勵更多潛在多胎家庭生育多胎,在保持人口平穩增長的同時給消費添磚加瓦。
(本文作者介紹: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華東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名譽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責任編輯:張玫
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文章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新浪財經的立場和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