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最能代表中國經濟向上力量?2020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誰是你心中的TOP10商業領袖,[點擊投票]
原標題:CPI負增長,利于減輕民生壓力
■ 社論
物價回歸合理乃至相對的較低水平,既有助于直接減輕居民消費壓力,也是為保民生筑牢基礎。
國家統計局12月9日公布數據,今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5%,環比下降0.6%。據測算,在11月份0.5%的同比降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0,新漲價影響約為-0.5個百分點。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這是有數據以來,CPI同比漲幅第四次進入負增長區間。
作為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CPI時隔11年再現負增長,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也將為后續貨幣政策的調整,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詳細數據來看,此次CPI下降的原因并不復雜,食品價格下降可謂是最重要的推手之一。數據顯示,食品價格由10月上漲2.2%轉為下降2.0%,影響CPI下降約0.44個百分點,是帶動CPI由漲轉降的主要原因。食品中,豬肉價格下降12.5%,降幅比10月擴大9.7個百分點,影響CPI下降約0.60個百分點。可見豬肉價格下降又是影響食品價格下降的主因。
綜合豬肉價格因素和核心CPI數據,可以說11月CPI的罕見表現,依然具有較強的周期性特征,它之于宏觀經濟的信號意義,或需要在更長的時間里才能得到更科學、準確的評判,但可以確定的是,居民消費價格的下降,既是今年以來民生保障政策綜合調控的一個結果,也有助于在年底這樣一個時刻減輕民生壓力。
眾所周知,今年由于疫情,社會經濟遭到沖擊,民生承壓。盡管隨著本土疫情基本消失,經濟也逐漸復蘇,但對一些低收入人群來說,依然面臨不小的生活壓力。而CPI回落,預示著民眾的消費壓力降低,可以付出相對更低的成本來滿足吃穿住行等基本的消費需求,對改善民生有著直接利好。尤其是,當前疫情陰影仍未完全消散,CPI回落更具有格外現實的意義。
在“六保”之中,保民生至關重要,而保持物價的基本穩定,又是保障基本民生的一個重要方面。
如前所述,一些低收入人群,對消費價格水平更為敏感。如果消費價格過高,無疑會降低他們的生活質量,而這顯然也不利于保民生目標的實現。
在此背景下,物價回歸合理乃至相對的較低水平,既有助于直接減輕居民消費壓力,也是為保民生筑牢基礎。事實上,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社會預期的不確定性對消費活力的拖累,助力內需的企穩。
時值冬日,年關又近,眾多家庭比平時的物資采購需求要更大一些。如果CPI維持一個較低水位,這顯然會讓居民以同樣的預算買到更多物資,實質上這是提升了居民的購買力,而背后又是社會獲得感的提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發生疫情,越要注意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這不僅要求在宏觀調控的安排上,要充分兼顧民生保障,在看待經濟指標和數據時,也應該植入民生視角。因此,科學評價這次的CPI負增長,要正視其釋放的經濟信號,也要從民生向度看到其積極的一面。
責任編輯:王蒙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