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上廣深”之后,再論到底誰是第五城?
最近杭州搶人又出猛招,8月5日,杭州人才服務局發布《關于暫緩受理部分畢業生生活補貼申請的公告》,現在實施的杭州應屆高學歷畢業生生活補貼政策將作出相應調整,補貼標準由碩士2萬元、博士3萬元,調整為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
上海最近也開始釋放搶人信號——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將放開房產政策。由家庭為單位的限購,將轉為以個人名下房產數量限購,購房資格由5年社保轉為3年社保。市場上紛紛出現“可以臨港,何必其他”,臺風天也有人去看房。不過目前細則未出。
搶人應該是未來幾年的城市發展主題之一。當總體經濟慢慢放緩的時候,幾個重點城市的增長速度反而在加快,發展質量也在提高,城市與人才之間形成正反饋,并進一步拉開與其他地區的差距。
國際經驗也表明,似乎只有大城市才會屹立不倒,且越來越穩固。比如說美國,絕大部分的GDP來自十來個叫得出名字的城市,比如紐約、波士頓、華盛頓、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丹佛、休斯頓等。日本,絕大部分的GDP是東京、大阪和名古屋這三個地方創造的。
2019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出來后,我們看到上海、北京、深圳、廣州一直排在前列,創造了12%以上的大陸/內地GDP。2000年以后,在近20年里,它們的人口都凈增加了原來的一半以上,它們不用搶人,人像自來水一樣涌入。接下來的幾名是:天津、重慶、蘇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這里除了蘇州,其他城市不是直轄市,就是省會,這11城創造了中國四分之一以上的GDP。
有個傳統問題,公認的“北上廣深”四城之外,到底誰是大陸/內地第五城?如今可以重新審視。
目前,我們先來看看幾個典型和著名的榜單:
-
《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第一財經·新城市研究所),2019年的新一線城市是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西安、蘇州、天津、南京、長沙、鄭州、東莞、青島、沈陽、寧波和昆明。去年的前六名也是如此,只是蘇州落后了西安一位。
-
華頓經濟研究院(原上海經濟發展研究所)和經濟日報研究推出的“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行榜”顯示,前十城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重慶、天津、南京、杭州。
-
英國GaWC機構是最權威的世界城市研究小組的研究,中國大陸/內地城市中的前十名是,北京(4),上海(6),廣州(28),深圳(55),成都(71),杭州(75),天津(86),南京(93),武漢(94),重慶(104)。
-
任澤平研究團隊,提出了“2019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認為“深北上廣”穩居中長期發展潛力榜單前4名,二線城市中成都、南京、武漢、重慶、天津、杭州位居前十。
各種榜單大同小異,除了北上廣深之外,最令人矚目的無疑是這七個城市:杭州、武漢、成都、南京、蘇州、天津、重慶。
誰是第五城?這個問題說重要也不重要。但每個城,還是有每個城的特色,這樣的“第五城”應該越多越好,最好多到再組一個“北上廣深”戰隊。我是贊同姚余棟和管清友的觀點的,中國至少需要八個一線城市,保持城市的高質量和多樣性。而且,這些“準北上廣深”的出現,也是中國城鎮化發展15年黃金期的必然結果。
現在,我們來逐一分析這7個城市。
近年來,人氣最高的第五城,是杭州
互聯網上常稱,“北上廣深杭”。習慣成自然,杭州似乎已經成了妥妥的第五城。互聯網集聚、高效配置資源的內生驅動力,還有外來的春風,不停地激勵著杭城發展。G20和亞運會,“盛事效應”,加上杭州搶人的積極性,這一切都讓杭州時不時就上了熱搜。
杭州下轄10個區,2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6853.57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591.0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980.6萬人,城鎮化率77.4%。
這里說一下建成區面積的比較。住建部2019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主要城市建成區面積排名是這樣的:北京(1445.54平方千米,面積單位下同)、重慶(1423.09)、廣州(1263.34)、天津(1087.57)、上海(998.75)、東莞(988.89)、深圳(925.20)、成都(885.61)、南京(796.35)、西安(661.08)、青島(638.44)、武漢(628.11)、杭州(591.08)。杭州是這幾個城市里建成區面積最小的。比如杭州總面積是上海的2.6倍,建成區面積卻只有上海的59%。
從人口來說,上海2424萬,北京2154萬,廣州1490萬,深圳1303萬,天津1560萬,重慶3102萬,成都1633萬,武漢1108萬,南京844萬,杭州980萬。從這十個城市比較來看,杭州搶人之心急也是可以理解的了。城市建成區規模相對最小,人口相對較少,包括經濟總量上排名也是末二位。
但杭州的優勢是特別明顯的。環境優美、整潔優雅、人文氣息濃厚、處處美景美人。《休閑綠皮書:2018-2019年中國休閑發展報告》城市休閑指數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為上海、三亞、北京、珠海、深圳、青島、廈門、杭州、西安和拉薩。在這7個第五城候選城市中,唯一在前十的就是杭州。
杭州是浙江民營經濟的總部所在地,互聯網產業鏈發達。原來浙江省內經濟社會較為均衡,各地之間互補性強,這幾年浙江也加強了省會城市的集中度經營,也不可否認虹吸效應讓杭州越來越一枝獨秀脫穎而出。
杭州這個智能城市,知道自己缺什么,正在用盡全力補缺。它有可能是最自覺創新發展的城市,自發會修正自己。
去年以來呼聲最高的第五城:武漢
去年以來,武漢是第五城的呼聲特別高。今年10月,世界軍人運動會將在武漢舉行。
據德科地產的研究,今年上半年房價加權漲幅最高的十個城市是:大理、西安、秦皇島、洛陽、貴陽、大連、武漢、石家莊、呼和浩特和徐州。新一線城市只有西安和武漢。“盛會效應”,果然是不可多得的資源。其實也跟一個城市總體的勢能有關,儲備的勢能越多,就可以爭取更多資源。
武漢的交通位置無與倫比,無疑是真正的“華中”,以1000公里為半徑,可覆蓋全國10億人口和90%的經濟總量。
它是九省通衢,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長江中游航運中心,擁有53條境外直達航線,是華中地區唯一可以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今年,武漢天河機場將陸續開通直飛紐約、多倫多、墨爾本的新航線。
武漢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高鐵站,亞洲規模最大的高鐵站之一,客運量是特大城市中最多的,今年光谷火車站建成,新漢陽火車站開工,又多了兩個高鐵站。
此外,武漢市內的軌道交通更是縱橫交錯,已經運營的就有9條,共有216座車站,總運營里程達318公里,線路長度居中國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
武漢的高等教育也位列全國三甲。武漢是大學城,有89所高校,僅次于北京的91所,武漢有95家科研院所,共擁有130萬在校大學生,近年有“百萬大學生留漢工程”。2017年,30萬大學生在武漢就業創業,是2016年的兩倍。搶人大戰中,“杭武西”一直也是第一軍團。筆者兩年前曾寫過《北上廣深注意了,“杭武西”要跟你們競爭年輕人的未來!》。
武漢,全市下轄13個區,總面積8494.41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62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108.1萬人,城鎮人口889.69萬人,城鎮化率80.2%。人口是幾個大城市中相對較少的,僅高于杭州。
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7月23日發布的《2019年上半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武漢的房價相對來說不算高。房價收入比從最高算起,依次是:深圳36.1(1)、北京24.9(3)、上海24.4(4)、廣州16.8(7)、杭州16.7(8)、南京14.4(11)、天津13.8(12)、蘇州12.4(19)、武漢11.4(27)、成都10.4(32)、重慶10.2(34)。
根據安居客公布的各地平均房價看,從高到低依次是:北京60076(1),深圳54300(2),上海50244(3),廣州32285(5),南京28854(7),杭州28755(8),天津22187(10),蘇州18802(15),武漢17229(18),成都13337(35),重慶12028(48)。
房價是人們最關心的指標之一,武漢、成都和重慶的房價相對不高,相信這里的人才對于房子的焦慮感相對于一線城市會輕很多。
另外,武漢的孵化器是副省級城市中最多的。科技創新力量應該比成都和重慶稍高一籌。比如,世界級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在武漢,已成功研制出中國第一顆3D NAND閃存芯片,實現了國內高端存儲芯片零突破。小米、華為等50余家互聯網明星企業第二總部也聚集在武漢。
武漢也是杭州之外的“全國第二個移動智慧城市”,打造了我國最大航天科技與科普基地——中國探月、武漢太空科創園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望1949年,前十大城市是上海、天津、南京、青島、無錫、武漢、重慶、沈陽、廣州和哈爾濱。1978年的十大城市是上海、北京、天津、重慶、長春、哈爾濱、沈陽、廣州、大連、武漢。隨著時代變遷,我們可以看到,屹立不倒的城市包括:上海、天津、武漢、重慶、廣州。側面說明,武漢是任何時候都不會被忽視的地方。
孫中山曾說,武漢會成為亞洲最大城市。漢口開埠,對外貿易曾與上海并駕齊驅,是僅次于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新中國成立后,武漢是重點的工業基地。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區域規劃,都不會忘了它,特別是“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期間。
武漢是一座外力推動特別強大的城市,只要它自己能夠不斷求發展,就一定能繼續壯大,其發展潛力的確不容忽視。
消費當紅城市,和“世警會”下的成都
8月8日,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在成都盛大啟幕。這個運動會首次來到亞洲,來到成都,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名運動員參加。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是一座大城引領帶動作用的體現。
作為一座渾身散發著休閑舒適和內心安逸的性感城市,成都一直在新一線城市中名列前茅。2016年5月,成都代管縣級市簡陽(此前屬于地級市資陽代管縣),GDP因此超越了武漢。2016年還有一件大事,中歐班列舉行發車儀式,“蓉歐+”不僅改變了國際物流運輸格局,更有產能轉移和產業升級的號召。
筆者有個明確的感覺,“十一五”到“十三五”這十五年,是區域規劃發展的黃金時代,城市間總要相互追著、趕著發展,等到勢頭到了,自己也被激發出來。外力和內力共同作用,最后呈現的結果是“虹吸”和“誘惑”同時實現。如果說“虹吸”還有點強制性,那么“誘惑”則是另外一套人性和人情的邏輯。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四川讓人感覺的第一印象就是麻辣和美女,“樂不思蜀”,古往今來都是明證。
成都潮人云集,美國每日精英網站(Elite Daily)發布2018年全球最值得去的8個炫酷城市,成都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城市。DT財經《2019中國主要城市“青和力”洞察報告》,指出成都、西安、武漢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排名前列,對青年人友好。
成都有知名的四川大學,科研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四川大學、 郫都區、中國電信(成都)入選全國首批28個雙創示范基地,成都因此成為全國唯一具有校地企示范基地的副省級城市。成都也是西南制造業中心。文化創意產業方面,動漫產業全國聞名。再說到《哪吒》,成都高新區的成都可可都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就是它的主創團隊。在原創動畫電影上,成都力量會集中爆發,因為有產業集群和技術集群。
成都和武漢,越來越像長江中上游的雙子星,地位越來越牢固。未來應該更多地合作和互補。成都相比于武漢城鎮化率水平也較低,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73.12%;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60.94%。相比其他城市,還有較大的城鎮化發展空間。
若隱若現的蘇州和南京,將持續放光了
經濟大省廣東培養出兩個一線城市,即深圳和廣州;江蘇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二,蘇州和南京都有希望成為一線城市。
把南京和蘇州放在一起寫,就是它們在任何一個時期,總有一個是好的,或者兩個都好,而且是那種受矚目的“好”。這幾年有人擔心蘇州外資機構的撤離,但似乎并沒有影響蘇州的經濟總量。第一,蘇州在進行產業結構升級,到今年,媒體上已經沒有外資撤離的說法了,上半年蘇州實際使用外資31.11億美元,同比增長15.9%,絕對額和增幅均列全省第一,占全省的比重為20.4%。第二,成都等城市主要承接了蘇州轉移出去的那些外資,可以說蘇州模式正在轉移和復制。
靠外來的研發和工廠起來的蘇州,吸收了中國對外開放的多年機遇,依靠緊鄰上海的天然地理優勢,形成了決策部門和研發生產部門的聯動。
在最新的城市高新企業排行榜上,北京有2.5萬家,深圳1.44萬家,廣州1.1萬家,上海9206家,蘇州5416家,天津5038家,杭州3919家,武漢3527家,南京3126家,成都3000家,重慶2504家。蘇州依然是北上廣深之后的第一名。
蘇州模式,只要不斷升級,就不會衰退。上海雖然與蘇州、嘉興都接壤,但無論從心理上還是歷史上,都與北面的蘇州聯動更親密。這個優勢在很長的歷史時期都不會改變。
去年搶人最多的十個城市是深圳、廣州、西安、杭州、成都、重慶、鄭州、佛山、長沙和寧波。蘇州有點后知后覺,2019年才開始大膽啟動。比如蘇州吳中區決定每年將提供一定數量房源面向優質高科技企業和高層次人才定向優惠出售;符合購房條件的企業或個人經認定后給予優購房實際銷售價格20%-30%不等的折扣;蘇州相城區,工作滿3個月以上的本科人才購房,可不受戶籍、社保、積分等限制,并享受“優惠優先購房服務”(即每平米600-2000元不等的減免優惠),其中,頂尖類可獲最高1000萬元安家補貼和最高10000元/月租房補貼。
至于南京,這兩年的增速令人驚訝。江蘇顯然在有意提高其城市首位度,江北國家級新區建設等也很說明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的2018年中國城市建設水平綜合評估顯示,前十名分別是:深圳、上海、廣州、北京、南京、武漢、杭州、成都、重慶、天津。南京妥妥地排在“北上廣深”之后的第一名。南京也是長三角城市中城鎮化率僅次于上海的城市。
南京比蘇州,更早、更全面地在搶人。2018年3月1日,南京實施40歲以下本科生直接落戶南京,這項人才落戶政策延長至2020年。畢業5年內在南京創業的,可以申請2000元的開業補貼。外地大學生來南京面試,不光能拿1000元面試補貼,還能申請免費住3-5天;高校畢業生租房補貼最少600元,年限可延長至5年,而博士租房補貼提高至2000元,租滿5年可購買,這一系列人性化的細則,讓這個城市存在感暴增。7月26日,南京公布了相關數據,上半年超過19萬大學生選擇南京就業創業。
這個長江穿城而過的古城,無論是交通、教育、科研、人居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獨立性,公共力量很強大,可以全力以赴奔向自己的目標。
天津和重慶:直轄效應并不能一勞永逸
天津,2018年全市下轄16個區,總面積11916.85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1007.91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559.60萬人,城鎮人口1296.81萬人,城鎮化率83.15%,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
從歷史上的京津滬并提,到今天天津已經很少被看作一線城市的候選者,天津城市地位遭遇的挑戰是明顯的。這是一個追求穩健的城市,沒有給人很耀眼和高速創新發展的印象,在媒體上的存在感、故事性也不強。其GDP增速在大城市中一直排在最后幾位。
而回顧歷史,我們看到,在晚清,隨著九國租界的建立和洋務運動,天津迅速成為僅次于上海的中國第二大經濟都市,其開放程度、經濟活躍度超過北京,經濟總量超過香港。諸多新事物比如新式海軍、陸軍、警察制度、電報、電話、鐵路、現代郵政、西式大學都誕生在天津。這種優勢一直維持到1949年。1949年天津是中國第二大城市,經濟總量相當于南京(第四)和青島(第五)的總和。1949年到1979年,京津滬的說法維持多年,除了1958年到1967年天津一度失去直轄市地位而成為河北省會。
2019年上半年,天津GDP增速為4.6%,雖然還是不高,但這是在主動擠出水分之后的恢復性增長,天津穩下來之后,有可能進入新的增長期。
天津是在去年5月16日宣布人才引進政策的,不到24小時,30萬人申辦,一天完成西安幾個月的目標。一年后,今年5月28日,天津濱海新區出臺“海河英才經辦指導意見”,宣布進一步放寬人才引進落戶條件,并同步實施人才住房和生活補貼政策。
再看看重慶,這個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3101.79萬),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5.5%,相比其他6個城市來說,人口最多,城鎮化率最低。
穿越住宅樓的李子壩輕軌、朝天門長江大橋、融僑半島720度旋轉立交,“過山車”蘇家壩立交、波浪形公路、屋頂馬路、長江索道、洪崖洞等各種“景點”,使重慶成為網紅之城。近日重慶入選全球十大發展最快旅游城市的第一名。《2018年中國旅游城市新榜》發布,重慶接待游客5.5億人次,位居全國第一。
房價控制也一直是它的亮點,它是這7個城市中控制得最好的。重慶似乎是一個沒有壓力和浮躁的獨特的地方。經濟總量很高,發展潛力很大。
2019年5月29日,重慶加入搶人大戰,大專以上學歷可以落戶重慶,年齡不限,不要社保。人口最多的城市也在搶人。可見,未來人持續往哪里去,哪里就能最快成為第五城,生生不息。
筆者認為,這7城都是“第五城”,它們是北上廣深之后的候補梯隊。在細密、復雜的國民經濟社會中,它們各自在自己的獨特性上發展、積累。每個城都有自己的護城河。中國之大,需要多個美好的城市共同支撐,這種城市越多越好,未來希望不僅是這7個,更希望是7*7個城市,批量發展、一起崛起。
責任編輯:覃肄靈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