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底撈卷入“抄襲”風波,你怎么看?
來源:“有味財經”(ID:uvfinance)
作者:有味君
9月16日,網友爆料海底撈多款產品“抄襲”巴奴毛肚火鍋,引發爭議。一種聲音是,巨頭面對挑戰,向來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另一種聲音是,產品外觀相似談不上抄襲,畢竟很多火鍋店擺盤都差不多。
兩種聲音都有道理,但站在行業升級的角度看,對手是最大磨刀石,對手也是最好的導師,你追我趕的競爭,必然讓很多產品、很多設計越來越像,然而正是選手們各自發揮自己的強項,才帶來了更好的消費體驗,推動了所在賽道在多個維度上的立體進化。
所以,海底撈產品“學”巴奴,未必是件壞事。
巴奴擅長“差異制勝”,海底撈更愛“吸星大法”
9月16日,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說,海底撈多款菜品與巴奴相似,列舉了兩家的井水黃豆芽、繡球菌、鮮鴨血等產品對比,質疑海底撈抄襲。
企查查官微加入討論跟帖說,“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管理有限公司、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目前并未申請相關菜品外觀專利”。
一時間,網友們眾說紛紜,有的說,巴奴辛辛苦苦折騰幾個月,海底撈輕輕松松抄走三五天,海底撈是大品牌,搞壞自己的名聲干嗎呢?那么多營業額拿出來做創新不好嗎?
有的說,產品外觀相似談不上抄襲,畢竟很多火鍋店擺盤都差不多,只要好吃就可以,其他都無所謂。
其實,有關海底撈、巴奴兩家的話題由來已久。
業界都說“海底撈你學不會”,巴奴也曾是海底撈的學習者,學服務、學舞面,但始終沒有打破“學不會”的魔咒,直到巴奴2012年提出“服務不是我們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才走出“學不會”的陰影。
從這句充滿挑戰意味的廣告語開始,海底撈和巴奴之間的“明爭暗斗”已持續7年之久。
兩個人在一起生活久了,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的趨同,會讓表情動作越來越像,人們管這叫“夫妻相”。
其實,“夫妻相”不僅存在于夫妻“膩友”之間,更存在于商業“戰友”之間。特別是對你追我趕,捉對廝殺的對手而言,戰略戰術也會越來越相似。
巴奴宣稱服務不是自己的特色,但對服務絲毫沒有放松,只是服務方式和海底撈有所區別。
海底撈以服務揚名業內外,但對產品同樣很重視,只是上新的策略不同于巴奴的死磕式原創,而是“拿來主義”。
觀察兩家多年來的產品風格,就能發現兩家的不同,巴奴擅長原創,在特色新品研發上以差異制勝,海底撈則偏愛“吸星大法”,在巴奴上新一段時間后,推出和巴奴接近的新品。
查閱巴奴公眾號發現,這次海底撈的“活體黃豆芽”之所以被質疑抄襲,是因為2018年3月,巴奴就推出這款“會做瑜伽的活體豆芽——井水黃豆芽”,海底撈對這道菜的命名和巴奴對井水黃豆芽的宣傳近似。
巴奴公眾號對“井水黃豆芽”的介紹
資料顯示,繡球菌是被巴奴第一個帶到火鍋行業的,中信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產品主義》一書,詳細講述了巴奴研發繡球菌產品的過程。從網友曬出的照片可以看出,兩家的產品除了標簽不一樣,繡球菌、玻璃瓶、木頭塞,完全一個樣。
《產品主義》記錄了“繡球菌”的升級過程
而關于“鮮鴨血”,兩家曾公開打過口水仗。鮮鴨血因為采集、保鮮難度大,全國檢測檢驗標準不統一,無法大規模安全供貨等原因,被很多連鎖企業放棄。2017年海底撈公眾號曾專門發文解釋自家為何不買鮮鴨血。
巴奴對這道菜則進行了3年的死磕,在2017年率先研發出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鮮鴨血,并拿到生產許可證,讓鮮鴨血重返餐桌,并在公眾號上發文“巴奴為什么能賣鮮鴨血”。
有意思的是,巴奴破解了鮮鴨血產品難題后,海底撈重新開賣鮮鴨血,產品名稱為“撈派滑嫩鴨血”。
趨同式競爭或許不是壞事
多年的你追我趕,讓兩家越來越像,進入“趨同式競爭”。
產生趨同的前提,是兩家的不同。巴奴以“產品主義”揚名,強在對產品的極致追求,海底撈以服務著稱,強在對人性的一流洞察。
在競爭初級階段,企業均以特色取勝。而隨著競爭程度的加深,沒有企業能靠“一招鮮”活得穩固長久,要想基業長青,必須方方面面360度的強。
如何成為全能選手?學習別人的長處。
學習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拍照式“抄襲”,另一種是臨摹式“化用”,海底撈在產品上“學”巴奴,看似很初級,其實暗藏玄機。
在互聯網行業,和海底撈做法神似的是騰訊,因為“抄襲”對手,騰訊曾被視為“全行業的敵人”,但騰訊把自己“抄”成了BAT。
無他,只因騰訊規模大、底盤厚、胃口好、吸收能力強。
“緊盯市場動態,以最快的方式復制成功者模式,利用QQ用戶優勢進行后發超越”,自媒體人、“80后”概念制造者程苓峰曾撰文描寫騰訊的“抄襲式競爭”。
馬化騰將這一策略概括為:后發是最穩妥的方式,“市場太新太快,由自己主導可能沒有辦法證明所選擇的就是對的;不盲目創新,微軟、谷歌做的都是被人做過的東西,最聰明的方法是學習最佳案例,然后超越”。
門店多、渠道廣,網絡效應巨大的海底撈,無疑也是這一策略的堅定踐行者。研發新產品難,研發消費者喜歡的產品更是難上加難,省去“九敗一勝”的折騰,緊盯擅長做產品的對手,對那些消費者給出好評的菜品直接“拿來主義”,效率豈不是更高?
對于這次沸沸揚揚的抄襲風波,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評價,市值接近3000億的海底撈,可以承受上半年近10億元的虧損,但在競爭的角度絕不容許在品牌認知、市場份額、產品體驗方面被友商逆襲。
海底撈是一家洞悉人性的餐廳,也是一家充滿狼性的公司,它可以用熱情溫暖的服務界面俘虜人心,也可以用兇狠無情的競爭手法圍剿友商。從規模來看,巴奴新品效力半徑只有75家門店,海底撈則可以放到900多家店。巴奴給海底撈當了免費的“首席產品研發官”,海底撈無疑摘得了最大的創新成果。
其實,服務沒有專利,產品也沒有專利,真正的“專利”在消費者的認知中。
所有的品牌企業,都會往消費者認可的產品和服務上走,選手們都向更好的方向靠攏,本身就是行業升級的一種方式。
在這條規律線上,產品和服務必然越來越趨同,當大家方方面面都差不多的時候,企業的競爭就上升到情感和文化的競爭。
所以,一個優秀的企業一定是能向行業和社會輸出自己價值觀、方法論的企業。
對手是最大的磨刀石,對手也是最好的導師。沒有海底撈的“服務主義”,巴奴可能打不響自己的“產品主義”,沒有海底撈的拷貝級學習,巴奴的產品創新能量也難以被充分放大。
比如巴奴把繡球菌引入火鍋行業,引起同行紛紛效仿,用量的大幅攀升讓繡球菌從福建尤溪縣一個不起眼的稀少特產直接升級當地的名片產業。
比如井水黃豆芽、鮮鴨血,在巴奴的帶動下,只有更多企業加入使用,傳統的健康美味種養方式才不會瀕臨滅絕,在規模化使用中獲得新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薛永瑋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