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生鮮寒冬,叮咚買菜如何做到2019年GMV超50億元? 來源:界面新聞
叮咚買菜總部大樓,圖:林北辰
記者 | 林北辰
倒閉、爆雷、并購風波頻出的生鮮電商賽道,前置倉代表企業叮咚買菜卻說“春天來了”。
1月6日,叮咚買菜年會后的第一天,創始人兼CEO梁昌霖披露了公司近期的業務數據:2019年叮咚買菜的全年GMV超過50億元,單月營收達7個億。目前在上海、杭州、寧波、蘇州、無錫、深圳、寧波6個城市開設了近550個前置倉,大本營上海的前置倉數量在2019年底達254個。
叮咚買菜的日均訂單量超過50萬單,SKU數接近1800個。在單店營業額上,開業超過1年的成熟前置倉能做到客單價65.43元,毛利率約為30%,配送成本占總成本比例約為8%。此外,梁昌霖透露,叮咚買菜的損耗率約為1%,這個數字已經低于業界標桿永輝超市的3%-4%的損耗率。
叮咚買菜是同賽道發展最快的創業公司之一,于2017年5月上線,上線的第一個月營收為幾十萬,至目前的月營收7億,叮咚買菜僅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與每日優鮮、樸樸超市共同成為業內人眼中的前置倉公司前三。叮咚買菜身后的投資方眾多,站著今日資本、紅杉資本、高榕資本等明星VC,高榕還連續參與了叮咚從天使輪至B輪的投資。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是一位退伍軍人,同時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在叮咚買菜之前,梁昌霖有過兩段成功的創業經驗,分別為視頻剪切軟件Easy Video Joiner & Splitter與母嬰社區媽媽幫,后者于2016年被好未來集團旗下的學而思并購。叮咚買菜的前身為叮咚小區,是一款主打社區服務的日常生活APP。
媒體分享會上,梁昌霖還透露了叮咚買菜創立前的故事:作為安徽出身的創業者,梁昌霖曾在第一次創業成功后接待了安徽到上海旅游的舅舅——滿席精致的菜肴中,梁昌霖發現,舅舅偏偏不動以雞肉為原材料的菜色,詢問后發現,是由于舅舅在安徽農村務農養雞,知道城市里飯店的雞肉多為原材料不夠好的雞,所以沒有動筷。
梁昌霖由此看到了農業產業的商機,過去的農產品在眾多的分銷環節中被消耗,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不一定是健康的食材,而農業改革、消費互聯網產業助推的背景下,叮咚買菜希望通過對種植、供應鏈和銷售的再解構改變農業的“悲傷曲線”。
叮咚買菜創始人梁昌霖談中國農業的“悲傷曲線”
“我們覺得生鮮電商的春天來了,一是因為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第二個是因為我們處在低毛利率的紅利期。”在梁昌霖看來,生鮮是一種平淡而低毛利的生意,并不像傳統電商有購物節的催化助推,但正是由于巨頭們都不擅長做低毛利的商業模型,叮咚買菜這樣的公司得以迎來春天。
兩個機會
梁昌霖認為,生鮮的春天,源于兩個機會的到來。其一是中國農業正在發生巨大的轉型。生鮮電商表面上看是消費互聯網,本質上是產業互聯網,背后是巨大但非常落后的農業產業。
傳統的農業產業是一條“悲傷曲線”:首端是種植、養殖、生產,末端是銷售,中間環節,包括集采、代理、經銷商、各級批發商等漫長的鏈條。兩頭弱小、分散,中間環節龐大冗雜、低效率,是一個劣幣驅逐良幣的產業。
而現代化農業的出現、新零售企業的壯大和物流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能倒逼上游提高品質和服務,中國農業處在巨大的轉型期。
事實上,這也是吸引一眾玩家入局生鮮電商的原因:生鮮是高頻消費場景,傳統供應鏈改善空間大,基于算法和供應鏈的底層架構一旦做成,生鮮的高毛利特征就能夠帶來可觀的營收。除了前置倉模式,社區團購、小區型線下生鮮便利店玩家眾多的原因也在于此。
梁昌霖口中的第二個機會在于,“現在是低毛利率的紅利期。”
在梁昌霖看來,叮咚買菜做的是剛需的生意,屬于“衣食住行”中的“食”,這個賽道低毛利率的特征是創業公司們的護城河,原因在于它更為剛需、持久、抗周期性,更需要比拼硬功夫。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傳統互聯網變化快、依賴營銷的特點,前置倉生鮮“巨頭未必能把低毛利率的生意做得比你更好。”
對于叮咚買菜來說,要做好低毛利率的生意,比流量更重要的是復購率。梁昌霖分享了叮咚的計算公式:V=(a+b+c+……)*dn,V意味著規模、營收,a+b+c是流量,d指代復購率為主的增長因子,n則是多少次的購買。從算式看出,復購率是其中的核心因素。
目前,叮咚買菜的復購率接近50%,梁昌霖認為,這是叮咚能做到起步較晚、卻單量比同行更多的核心原因。
有趣的是,叮咚買菜的直接競爭對手每日優鮮也在近期披露了相關數據,其創始人徐正透露,每日優鮮成熟區的前置倉可以做到客單價85元,實收扣損后毛利率22%及每單履約成本小于15元的成績。
對于每日優鮮客單價達到85元,叮咚買菜現階段客單價約為60元的差距,梁昌霖的解釋是客單價無法代表客戶需求,效率與頻率更為重要。
一種模型
演講中,梁昌霖提到,生鮮的競爭力是一個冰山模型。海平面上是企業的規模、收入,但它只是冰山一角。中間的冰山體是供應鏈能力。最下層是組織能力、財務能力、數據算法能力、農業技術能力。在這樣一個模型里面,規模是由下面的部分決定的,這一部分是一個公司的實力,實力決定效率。
50%復購率與32%毛利率代表的高效率背后,是梁昌霖為叮咚買菜定位的指數曲線模型。
他解釋,傳統生鮮線下店是對數模型,起步快,但天花板低,若以市場平均水平的一個生鮮店一天收入1萬元計算,其年收入為300多萬,難以再增長。而前置倉是指數模型,一個成熟的前置倉,一天2000單,每單客單價60元左右,一年的營收額是4300多萬,這約等于中國一個四星級酒店一年的收入,但前置倉卻以300平的場地做到了酒店一棟樓的年收入。
梁昌霖透露,叮咚買菜的成熟前置倉模型毛利率為32%,約為21元,每單配送成本5元,營銷與干線運輸費用分別占總成本的6%,約為4元,扣去人力、管理等成本,每單還有16元的利潤,這個數字已約等于傳統線下菜店的客單價。
因此,叮咚買菜的前置倉與線下零售遵循不一樣的邏輯,是兩種模型,前置倉是指數曲線,而線下店是對數曲線。
然而,前置倉的困境在于,成熟期之前,需要面臨艱難、漫長的爬坡期。這或許是前置倉生鮮玩家們選擇披露成熟倉的數據,卻閉口不談全平臺盈利的原因。即使實現了成熟區域的盈利,如何平衡擴張成本、擴城再建供應鏈都是前置倉跑通的巨大攔路石。
對于2020年的計劃,梁昌霖透露,叮咚買菜依然想要走出上海,在深圳鍛煉跨區域的供應鏈能力,叮咚看中的是全中國對吃的需求。
在融資與投資上,叮咚買菜目前擁有15家投資機構的融資,梁昌霖調整了融資策略,他表示要“一個月做一輪,投資跑得快一些”,而對于有意進場的投資人,叮咚買菜則以每個月估值加30%的速度向投資人開價,除了春節休息,叮咚買菜B輪融資進賬均為一月一次。
責任編輯:張國帥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