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被用來精準營銷:商業營銷邊界在哪里

“臉書”被用來精準營銷:商業營銷邊界在哪里
2018年03月29日 00:46 新京報

  科技觀察

  大選營銷是美國發達的營銷產業的一部分,但也許過度發達了,已經走到了自己的反面。

  自從數據泄露事件在本月曝光后,美國社交媒體Facebook(“臉書”)就陷入了一場自創立以來最大的危機。Facebook股價大跌,扎克伯格還被美國官員要求出席于4月10日舉行的關于數據隱私的聽證會。

  事情的起因是,曾在2016年幫助特朗普贏得美國總統大選的數據分析公司——劍橋分析,違規獲得了5000萬Facebook用戶的信息,并根據用戶畫像定向投放廣告影響選情。

  毋庸置疑的是,事件發生后,Facebook難逃被修理的命運,連帶所有互聯網公司也要接受更加嚴厲的監管。但這恐怕很難改變產生這種現象的土壤。因為大選也是一種營銷。

  大選營銷是美國發達的營銷產業的一部分。但也許過度發達了,已經走到了自己的反面。其實,類似的違規操作在商業營銷上并不少見,只是不會引起這么大的反彈。這次營銷丑聞也開始讓人們反思商業營銷的邊界。

  很久以前,商業剛產生時,就本能地會吆喝了。如果從遠程營銷算起,營銷的最初形式是在報紙上打廣告。那時廣告主要是功能性的,更加凸顯性價比。也就是說,營銷是產品附屬的一部分。

  電視出現以后,影像的感官刺激力更強,營銷的本質悄然發生變化。這時,性價比的元素邊緣化,廣告開始變得藝術起來,重在營造一種體驗。很多優秀電視廣告的質量堪比經典大片。營銷人借助廣告,對受眾反復施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在產品和廣告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

  當人們接觸到產品并自動引發聯想的體驗,往往并非產品本身固有的。比如,很多汽車廣告都有自由奔放的訴求,但現實中大城市總是困擾于塞車,根本奔放不起來。從這個角度看,這似乎是個“謊言”,但從觀賞體驗來看,它是真實存在的。對于人們來說,體驗就代表真實。

  于是產品反而變成營銷的一部分。過去工廠生產人們需要的東西,現在是生產產品需要的用戶。這就是電視免費播放商業模式的秘密,也是營銷產業如此壯大的原因。

  而進入到互聯網時代,營銷對人們而言,更像是一種呼吸一樣的存在。互聯網產業的商業模式都程度不同地依賴營銷。

  大工業時代的營銷已經很讓人煩了,互聯網營銷更是無孔不入,并且正如開頭Facebook的案例,能獲得精準的用戶畫像。精準并不意味著減少打擾度,精準營銷本質上還是營銷,試圖通過“精準打擊”,使你服從他的意志。

  但是,回到互聯網最初的起源,為了避免核戰爭摧毀信息中樞,互聯網的開拓者們賦予所有節點平等的信息權。但營銷的本質顯然是通過少數人發送信息給大多數人,確立廠商對消費者的控制,這與互聯網的本質相沖突。然而,如今的精準互聯網營銷,顯然使互聯網企業在犧牲大多數人隱私權的情況下,“回到了”傳統營銷時代。

  總之,從這次事件來看,互聯網還沒有擺脫大工業的慣性,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但變革需要時間。

  □人造天堂(互聯網從業者)

責任編輯:李鋒

營銷 facebook 大選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Array
Array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