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瞬息萬變,投資難以決策?來#A股參謀部#超話聊一聊,[點擊進入超話]
吳曉波頻道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創造車輪
什么是技術?
圖靈獎得主艾倫·凱給過一個另類的定義:技術就是你出生時尚不存在的東西。(Technology is anything that wasn’t around when you were born.)
也就是說,對于不同年齡的人,“技術”一詞的外延也是不同的。
輪子,在所有現代人看來都只是輪子,不是什么技術——畢竟它已經存在了幾千年;移動互聯網,在80后眼中是一種技術,在00后眼中卻只是尋常;云技術——我們還這樣稱呼它,到了20后口中可能就成了生活的基礎設施。
這句定義,又被作家道格拉斯·亞當斯改成了反諷:
1.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3.任何在我35歲之后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雖是玩笑,卻不乏真實例證。
1977年,DEC(小型機時代的霸主)創始人肯·奧爾森曾說:任何人都沒有理由在家中擁有一臺電腦。就在他說這話的前一年,蘋果成立;再前一年,微軟成立。
1992年,英特爾CEO安迪·格魯夫曾說,個人無線通訊裝置的想法是“一個貪婪驅使的白日夢”。就在他說這話的當年,諾基亞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GSM手機。
行業大佬們對新技術的質疑并非毫無道理,1977年的個人電腦、1992年的手機,離及格線還很遙遠。所以艾倫·凱的同事,另一位計算機科學家丹尼·希利斯會說:技術是尚未實現的一切。(Technology is everything that doesn’t work yet.)
那么問題來了,對于一種你出生時尚不存在的東西,在它逐步實現的過程中,你要用多久接納它?
想象這樣一個場景,有一個原始人,腦海中形成了“輪子”的初步構想,決定把它造出來。
第一天,圓盤和木棍之間接口異常,裝不到一起。
第二天,裝好的圓盤一大一小,導致原地陷入死循環。
第三天,車身太重,搭載一點東西車軸就會超負荷。
第四天,上路實測,遇到大坑,宕機。
第五天,初步平整路面后,大坑沒了,但小坑的顛簸仍會導致丟包。
第六天,再度平整路面,回來發現車軸被bug蛀斷了……
第七天,一切終于就緒,原始人決定休息一天。
他是人類歷史早期的產品經理(兼開發與測試),可能實際上用了七年而不是七天。在其他文明里沒能留下姓名,但在中華文明里,因為他的這款產品,“天下號之為軒轅氏”。
黃帝造車,也非旦夕之功。想給歲月以文明,總要給文明一點歲月(時間)。換做是你,在第二天車輪原地打轉的時候,是會笑話他呢,還是會“認出了風暴而激動如大海”?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來看幾個正在發生的“創造車輪”的故事。
農業的車輪
整個歐洲,夜晚最亮的是哪里?倫敦?巴黎?
不,是荷蘭南荷蘭省的鄉村。
巴黎的夜晚是這樣的:
而荷蘭鄉村的夜晚是這樣的:
明暗交接,是不是有種賽博朋克的感覺?一位住在南荷蘭省代夫特的網友說,這里夜晚的天都是黃色的。
在衛星圖像上看是這樣:
這不是給人類照明的燈光,而是玻璃溫室里給植物照明的燈光。
《國家地理》雜志曾經撰文介紹荷蘭的農業,題為《彈丸小國喂飽世界》。如此形容并不算十分夸張,荷蘭的耕地面積不到中國的百分之一,而2019年農產品出口額卻是中國的1.3倍,位列全球第二(第一是美國)。
這一切是如何實現的呢?
文中舉了一個例子,2014年,番茄在荷蘭的種植面積共計2.68萬畝,而產量是992080噸,平均畝產超過37噸,是中國的近十倍。
不僅如此,在荷蘭每產出一公斤番茄僅耗水9.2升,是中國的1/30,化肥和農藥的施用量也低于中國。
科學育種、巖棉栽培、精準滴灌、垂直農業(一株番茄6米高)、智能溫室、LED補光……技術為農業裝上了車輪。
荷蘭農業并不完美,例如存在嚴重的光污染問題。雖然如此,作為“種菜民族”的成員,我們仍然羨慕荷蘭。
羨慕了兩年之后,突然發現,這些技術我們也有了——“中國壽光型”智能玻璃溫室,綜合能耗比“荷蘭文洛型”低一半以上。
在壽光與阿里云共同打造的數字蔬菜工場,部分品種的畝產量已經達到了20噸,產量提升4-6倍,生產周期卻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
水肥澆灌、通風光照、溫度濕度酸堿度,全部交由智能控制系統,一個農戶通過手機可以管理5個大棚。
壽光的年日照時數是荷蘭的1.7倍,雖然有時也需要人工補光,但不用像荷蘭那么喪心病狂。反倒是一些喜陰的作物,需要專門遮光——當然,這也是系統自動完成。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輪子已經造出來了,推廣還要多久?壽光有十幾萬個大棚,并不是個個都如樣板工場一般。中國農業數字經濟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不到10%,并不是處處都如壽光一般。
“不就是玻璃溫室嘛。”希望有一天,我們可以這樣司空見慣地說。
工業的車輪
你更相信老師傅的大腦和手,還是更相信工業大腦和機械臂?這是一個世界觀問題。例如日本的匠人文化,就有濃濃的“手作”情結。
日劇《半澤直樹》
如何看待,又決定了如何對待。19世紀,英國多地爆發盧德運動,工人們擔心機器取代人力,導致自己失業,因此頻繁破壞自動化紡織設備。
如今也是這樣,老師傅們要么不相信AI,要么擔心AI取代自己幾十年的工作經驗,因此抵觸著智能化改造。
但我們終究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真香”案例。
攀鋼-西昌鋼釩的鋼鐵大腦項目啟動之前,六七種成分的合金,每種成分加多少要靠計算器一個一個算,板材表面檢測就靠肉眼去看,后來項目上線,老師傅們變得“軟硬通吃”,線上操作,噸鋼生產能節省一公斤原料。
瀚藍環境的AI垃圾焚燒鍋爐,使操作時間節省80%,蒸汽穩定性提升23%,改變了老師傅們五班三倒、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工作方式。瀚藍的一位總監還說:算法解決了人類經驗傳承的問題。年輕員工也能燒出老師傅的感覺。
ET工業大腦進駐中策橡膠,建立模型后推薦老師傅們改變一個使用多年的溫度參數,實驗發現良品率確實提高了不少。
技術也為工業裝上了車輪。看到成效后,老師傅們往往選擇擁抱技術,因為他們同樣是“匠人”——匠人精神不是只信自己一雙手,而是想把手中的事做到極致。有利器,該用就用。
這是人工智能的勝利嗎?至少在阿里云看來,這是人類經驗的勝利。
三年前,曾有這樣一則新聞,阿里云招聘了一批10年經驗的工人老師傅,職務是“ET大腦工業訓練師/ET大腦業務專家”。這批老師傅的工作,就是把自身經驗傳授給AI。
或許AI的算力遠超人腦,但它首先要知道該去算什么。即便是AlphaGo,也不是誕生之初就打遍天下無敵手,而是通過弈城圍棋網、樊麾、李世石、柯潔一路訓練出來的。算法需要數據喂養。
除了聘請老師傅,阿里云的工程師也會走進企業,現場學習。水泥工業大腦打造之初,就有過這樣一段故事。
阿里云GTS的開發工程師洪林,曾向某水泥廠的老師傅請教技術細節,但每次對方講到一半,就會戛然而止,抬頭凝思。終于在一次喝酒暢談時,對方吐露了心事:“你們都智能了,我們怎么辦?我們又不會干別的!”
那天,洪林就一邊喝酒,一邊給老師傅講什么是AI,什么是工業大腦和城市大腦。喝了很多,也講了很多,最后彼此扶著走回去。
第二天,老師傅把自己圖文并茂的筆記本遞給了洪林,說:“我這輩子的經驗,都在這里了。我想了很久,你們這個是好事情。”
在水泥工業大腦投產前,老師傅不放心,提出讓AI和人工比一比。看到結果后,他又像慶功似的拍了拍洪林:我輸了就說明這條路走對了,咱們喝酒去。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些人,有些國家,年歲漸長,但心態不老。愿技術不辜負他們。
城市的車輪
此時此刻說“技術為城市裝上了車輪”,難免有些奇怪,自1886年汽車誕生以來,城市就運行在車輪之上。
但即使對于90后、00后而言,近幾十年,“城市的車輪”的變化也是翻天覆地的——我們出生時周遭就有汽車,只是,沒有這么這么多汽車。
1990年,全國民用汽車擁有量為550萬輛;2000年,1600萬輛;2010年,7800萬輛;2020年9月,2.7億輛。
或者換一種形容:成都是目前全國汽車保有量排名第二的城市(第一是北京),有520萬輛汽車,接近1990年整個中國的水平。
多了這么多汽車,能不堵嘛。
多了這么多汽車,能不堵嗎?
如果技術能解決交通問題,那確實是再一次為城市裝上了車輪。2019年成都市居民日出行總量約3822萬人次,平均通勤距離11公里,若是每人都能在路上節省1分鐘,那整座城市就省出了72.7年來做更有價值的事。
成都營門口立交
所以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城市在打造“城市大腦”,希望通過云技術和人工智能,改善交通、市政等難題。
在成都,這個大腦叫做TOCC(交通運行協調中心)。
TOCC將航空、鐵路、公路、軌道、公交、出租車、網約車、共享單車等14大類數據實時化,日均新增GPS數據超過2億條,過車數據3000萬條,交通數據規模全國第一。
TOCC分析處理這些數據之后,就可以及時預警、指揮、調度、疏導,緩解特定區域的交通擁堵。
數據打通后,還有很多額外功能。例如高鐵深夜到站,大量下車旅客需要輸送,但此時軌道交通已經停運,怎么辦呢?以前,純靠交管部門估算需求后調度出租車,調少了乘客不滿,調多了司機不滿。
如今,有了各種客運數據,TOCC就可以實現精準調度。而且出租車、網約車司機可以通過“司機小秘書”App看到實時的區域訂單熱力,熱力下降后就不必再趕過去。
疫情期間,TOCC還在72小時內上線了“成都市公路疫情檢疫站登記系統”和“成都檢疫站交通監管和輔助決策系統”,讓檢疫車輛的通行耗時從2分鐘縮短至30秒,提高了通行效率,也減輕了防疫人員的工作強度。
作為汽車保有量第二的城市,成都的交通擁堵排名目前在全國前十開外,殊為不易——這可是一份競爭非常激烈的榜單,因為各大城市,都卯足了勁讓自己變得更智慧。
時代的車輪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過去一種技術從誕生到完善再到過時,要跨越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的人生;如今,每一個人的人生里,都能見證幾代技術從誕生到過時。
我們就這樣不斷在“驚嘆→習慣→驚嘆→習慣”的循環中向前走去。
現在,我再問你一次:對于一種你出生時尚不存在的東西,在它逐步實現的過程中,你要用多久接納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責任編輯:蔣曉桐
APP專享直播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