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產能外移"言過其實 中國制造產業鏈有韌性

"跨國公司產能外移"言過其實 中國制造產業鏈有韌性
2020年03月13日 00:42 新浪財經綜合

  原標題:“跨國公司加速產能外移”論言過其實 “中國制造”供應鏈和產業鏈有韌性 來源:證券日報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春節假期疊加因素,我國的一些行業受到一定沖擊。面對這種情況,出現了一些對中國經濟走勢擔憂的言論,甚至有人稱跨國公司會加速產能外移,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

  對此,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有些企業出于各方面考慮到國外設廠經營是正常現象,企業外遷需要考慮諸多因素,產業鏈從中國大規模外遷的條件并不具備。“中國制造”的供應鏈和產業鏈是有韌性的。

  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地位

  不會因短期外部沖擊改變

  中國是很多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環節:目前,我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有200多種工業產品產量世界第一,部分產業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是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產業配套能力強大。

  不可否認,疫情會對中國企業產生影響。但對于“跨國公司會加速產能外移,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的言論,接受記者采訪的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有失偏頗。

  “這種說法言過其實。”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中美貿易摩擦過程中也有類似說法,但從中國自身在人力資源,基礎設施等軟硬要素來看,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不會因為短期外部沖擊而改變。

  他進一步表示,目前中國經濟在轉向內需驅動,會有更多的海外企業會把產能放到中國來滿足中國需求,從“made in China”轉向“made for China”。同時,目前政府在加大改革開放力度,例如上海金融自貿區的經驗,未來會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為跨境貿易和服務提供更多便利。

  川財證券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已有著足夠的勞動力人口優勢和多年累積的產業鏈基礎,中國人做事勤奮,執行力強,是很多產業鏈上最成熟的國家之一,重要位置不會輕易被取代。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公司從自己的利益考慮或其他因素影響,重新調整在全球的生產布局。”陳靂說。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疫情雖然具有突發性、擴散性的特點,但無論對全球經濟還是產業鏈的影響,主要是短期的供給沖擊。

  她進一步表示,一方面,要認清當前的經濟形勢以及疫情給中國一季度經濟、中小企業流動性以及部分服務業帶來的影響,及時采取有效的政策支持措施;另一方面,要意識到短期的供給沖擊,不會影響中國中長期的核心競爭力、內需潛力和發展韌性,對于中國經濟走勢和產能外移的擔憂不宜過分夸大。

  政府排憂解難企業積極自救

  縮短供應鏈“停擺”

  面對疫情帶來的影響,政府推出眾多舉措,幫企業排憂解難。

  3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各地區各部門要在分區分級實施精準防控的同時,有序推動全產業鏈加快復工復產。一要根據疫情形勢完善復工復產防控指南,發揮國務院復工復產推進工作機制作用,建立跨部門工作專班,加強統籌指導和協調服務,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二要加大國際協調合作,通過增加國際貨運航班等措施,維護國際供應鏈暢通。三要引導金融機構主動對接產業鏈核心企業,加大流動資金貸款支持,給予合理信用額度。

  諸多企業在用好政策的同時,也推出了一系列“自救”舉措,并積極參與全球合作。

  萬豐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面對疫情,萬豐進一步整合國際化集團資源,推動各實業板塊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制定緊急預案,暢通與上下游供應商、終端客戶連接渠道,完善訂單機制,實時監測全球疫情變化,根據客戶訂單需求和全球生產基地現有物料、人員、產能情況,利用物聯網系統和大數據分析進行智能調度,統籌有序安排生產,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滿足客戶需求。

  “截至目前,萬豐已經實現生產線的滿負荷高效運轉,國內外訂單發貨情況都比較順利,彰顯了‘中國制造’的供應鏈韌性。”該負責人說。

  春興精工是射頻器件龍頭企業,邁入了國際一流隊列。春興精工市場部總經理王進介紹,春興精工子公司邁特通信打入諾基亞和愛立信供貨體系,海外市場需求的增長對射頻器件業務增長顯著。射頻器件的國際四大通信設備商已悉數拿下,向大客戶集中供貨。在5G方面主要集中于宏站濾波器領域,從低頻到高頻均有涉及。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引發了包括全球制造業供應鏈重構等一系列連鎖反應,蘇州市政府通過科學的統籌管理措施、嚴格排查的程序,打通供應鏈,復工更復產,為企業發展及時注入‘鎮靜劑’,2月份以來,蘇州企業復工復產進入良性快車道。”王進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同時,春興精工作為蘇州市工業園區首家復工企業,制定了完善的疫情防控方案,最大程度做到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協同,縮短疫情造成的供應鏈“停擺”,穩妥有序復工。

  不僅僅要做加法

  更要打通產業鏈的各環節

  面對出現的一些質疑的聲音,中國用實際行動予以回應。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就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從制度層面為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更為有力的保障。而這也是市場主體開展經營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營商環境的優化,得到了業界的肯定。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報告2020》,由于大力推進改革開放,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繼2018年從78位躍至46位后,2019年再度提升,升至第31位,連續兩年入列全球優化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經濟體。

  事實上,中國營商環境的改善在外資企業中有口皆碑。業界認為,中國營商環境改善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隨著新一輪改革政策的落實,中國市場將向世界各國企業展現出更大的魅力。

  接下去該怎么辦?接受記者采訪的專家從不同的層面,給出了建議。

  陳靂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經過改革開放后這么多年的發展,經濟體量全球數一數二,但是也到了由量變到質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未來的中國產業鏈不僅僅是要做加法,更重要的是打通整個產業鏈的上中下游的各個環節,尤其是打通“卡脖子”的關鍵領域的關系,大力提升產業鏈各個環節的科技水平。同時,完善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發展的有效扶持和精準滴灌,這才是當務之急。

  “政策上要合理規劃,切忌出現‘一刀切’的情況,前瞻有序地支持產業發展。”陳靂說。

  劉哲則從企業層面提出建議。她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企業既不能低估當前的困難,也不能守株待兔、無所作為,需要積極地進行自救和轉型,化危為機。

  “從剛剛公布的數據來看,2月份企業短期貸款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政策扶持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加之企業逐步復工、員工陸續返崗、生產經營活動逐步恢復,大部分企業的流動性已經渡過了最困難的階段,下一步需要把重心放到供應鏈修復和企業轉型上。”劉哲說。

  具體看,第一,采取靈活的供應鏈管理策略,妥善處理和協調上下游產業的關系,保證供應鏈的順暢,盡快恢復正常的生產經營,彌補停工期間的損失。對于上游企業,要積極溝通企業的實際情況和產能恢復情況,獲取上游企業的支持,維持企業原材料的供應量和價格的相對平穩;對于下游企業,要密切關注其復工和流動性恢復情況,必要時給予其一定的賬款緩沖期,共渡難關。

  第二,關注并適應疫情帶來的生產和渠道的新變化。疫情期間,不僅文化娛樂、教育、零售等行業的線上滲透率明顯提升,制造企業生產的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預計也將會加速轉型,疫情期間部分企業探索出的新的產品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也有可能對原有消費模式產生影響。企業需要及時制定有效的生產經營規劃,調整自身的轉型進度,適應市場和消費者的新變化。

產業鏈 跨國公司

熱門推薦

收起
新浪財經公眾號
新浪財經公眾號

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

7X24小時

  • 03-25 和順石油 603353 27.79
  • 03-18 安寧股份 002978 --
  • 03-18 阿爾特 300825 --
  • 03-17 開普云 688228 --
  • 03-16 南新制藥 688189 34.94
  • 股市直播

    • 圖文直播間
    • 視頻直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