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騰籠換鳥路線圖(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2日 17:16 《商務周刊》雜志
“不要只把產業轉移看作簡單的把那些落后企業搬走,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也有媒體將珠三角的一些港資撤離現象歸結為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我們這里沒有港資抱怨的情況,現在很多人說,《勞動合同法》對企業造成如何大的消極影響,其實它才剛剛實施沒多久,影響還談不上巨大!崩顖蚶Α渡虅罩芸贩治稣f,廣東發展到一定程度,珠三角的資金、生產要素要進行重新配置,才能夠跟上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而從國家宏觀層面來說,我國現在很多生產性的矛盾是結構性矛盾,結構性的矛盾就需要通過產業轉移重新進行資源配置。 在李堯坤看來,珠三角產業大轉移不應該被狹隘地理解,它不只是港資或者臺資企業的轉移,也包括珠三角很多國有、民營企業的轉移;同時,珠三角的產業轉移,不是政府簡單下命令把珠三角的產業搬走,而是通過市場規律去轉移。 據本刊在當地了解,本次珠三角的產業轉移分成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擴張性轉移。珠三角很多起步較早的加工企業,設備已經比較陳舊,需要擴張,但對這類加工企業來說珠三角的發展空間有限。土地、資源、交通運輸和勞動力成本都在增加,所以這些企業要往外發展,需要新上一些生產線,采用一些新的技術。 以佛山的陶瓷工業為例,隨著窯爐技術和陶瓷工藝的發展,整個行業需要整體升級。但這種擴張不是馬上把佛山的舊工廠拆掉,而是進入到粵北,采用一些新工藝和設備,建立新廠房,提高生產力和競爭力。在新廠房建好后,才把原來的廠房拆掉,同時依靠土地升值獲利,也有很多佛山企業將舊址改造成研發中心。 第二種轉移類型是尋找新的投資商機。珠三角很多產業的競爭已經非常激烈,很多企業主希望到其他地區或進入其他行業謀求機會。于是粵北、粵西、粵東就成為他們的選擇。這些地方開發較晚,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商業市場、房地產市場開發潛力巨大。這就吸引了珠三角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的流入。所以,這種產業轉移是一種投資的輸入。 第三種轉移才是真正出于生產成本的考慮而撤離珠三角。“在東莞和深圳,一個普通的勞動力可能要1000多元的工資,但在山區可能就只需要800元左右。這對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影響很大!崩顖蚶Ρ究瘡娬{說,廣東的產業轉移,是一種按照市場規律對生產要素的重新配置,并不是很多人認為的政府出面將企業趕走。新的一輪產業升級,就是通過這個市場調節為主的產業轉移去實現的,讓發達地區的總部經濟特征更加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兩會前夕的2月中旬,履新不久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和省長黃華華率團前往上海考察,提出“對照先進地區查擺差距,解放思想謀劃廣東發展”的觀點。 2006年時,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國資委關于加快省屬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計劃在未來5年內形成1—2家營業收入超千億元、主業突出的省屬國企“航母”,以及一批營業收入超百億元的企業。 但在打造“千億國企航母”的道路上,上海走在了廣東的前面。目前,上海市國企改革重組已經初見成效,2003年以后,上海已經完成了百聯、錦江國際、電氣、農工商、電科所、國際港務、儀電等大型國企集團的重組,涉及資產近3000億元。但更讓廣東省“眼熱”的是,上海市政府在國企規劃上的做法很是大膽超前。目前上海正積極籌劃重新規劃上海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盛融投資公司、上海大盛投資公司四家國有投資公司的布局和重組工作。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