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娃新樣本:浙江合資醫療機構突然死亡(3)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9日 13:48 21世紀經濟報道
對于浙一目前存在的眼科,顧國煜表示:"8樓、9樓的眼科是城站院區眼科在門診大樓的分設,我們從來沒有設置獨立的眼科。" 顧國煜所說的"城站院區",是2005年國有大中型企業被要求主輔分離時,鐵道部將杭州鐵路中心醫院成建制移交浙江省管理,鐵路中心醫院成為浙醫一院城站院區。 "當時是'成建制'移交,鐵路中心醫院本來就設有眼科,所以浙一保留了城站院區的眼科,這是政府指令行為。"顧國煜說。 白杰夫則指出,合約中有"不再設置與中心業務相競爭的項目"的條款,在浙益2004年的董事會上(2005年召開),浙醫一院方董事曾就城站院區眼科的開設提出協商,IBC方董事表示,如果開設要交由浙益統一管理,但雙方未達成一致。此后,浙醫一院方面的董事再沒參加過浙益的董事會。而浙一的眼科"越開越大",尤其是同處一地的門診8樓的眼科。 主權之爭 記者查閱了浙益的董事會記錄,發現2005年以前,雙方的合作似乎并無不快:1996年浙益成立時,是"浙江省城市醫療改革試點",浙一方的歷任董事(浙一院長及書記)對浙益的評價都是正面的,認為合作引進了國外的先進管理和技術,加快了醫院的進步。 白杰夫表示,前十年,雙方合作愉快,從收益上說,浙一還略占多。 按照合約,浙益總收入的13%作為房租水電和管理費支付給浙醫一院,7%作為管理費付給IBC,稅后凈利潤30%歸浙一,70%歸IBC。 根據浙益提供的數據,至2005年,雙方合作十年來,共分配管理費和利潤8786萬元,其中浙一獲得52%,IBC獲得48%。 2006年浙益總收入4462萬元,同年,浙醫一院的總收入是12.7億,2007年是14.3億。但是浙一每年從浙益獲得的700萬~800萬元管理費及利潤,相比浙一每年幾百萬的收支結余還是顯得頗為可觀。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經濟利益是此次事件的重要因素。 對此,顧國煜表示,浙一是是公立醫院,以公益為主,經濟利益不是醫院主要考慮的事。"而他們是營利性醫療機構,主要考慮經濟效益,大家在合作理念上存在著差異"。 顧國煜指出,由于一部分醫保病人在浙益看病無法報銷,基本醫療服務無法滿足,浙一才在門診8樓開設了門診解決這個問題。此外,由于浙益是營利性醫療機構,實行自主定價,與其他公立醫院實行的政府指導價相比要高,不利于低收入病人就醫。而公立醫院的另一重要任務是科研,浙益經營十多年來,原本在浙江領先的"浙一眼科",已被"浙二眼科"趕上,不再具有優勢。 "收回眼科是浙一久已有之的打算,"一位接近雙方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在浙一內部,還有以此為建院60周年'獻禮'一說。" 記者在2007年9月的浙一院報上看到,頭版頭條所報道的"上半年中層干部會議"上,"大家一致希望能及早有解決眼科中心"重現輝煌"的良策。" "其實主權之爭或許才是浙益關閉的直接原因",上述人士表示,"對于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領導,醫院里有一塊沒有主權的地方,恐怕難以接受。"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