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諾華:忽悠中國眾企業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15:26 《競爭力》

  諾華:忽悠中國眾企業

  著名國際醫藥巨頭瑞士諾華,2007年在中國卻身陷青蒿素“毀約門”,不僅喪失了中國青蒿素產業的好評,而且招致中國政府調查和懷疑。

  2007年6月,四川裕通生物技術公司(下稱“裕通生物”)代表18家四川和重慶的企業聯合向諾華中國總部發出公開信,稱在其“鼓勵”下,企業投產青蒿素原料生產,諾華制藥沒有按照口頭承諾兌現青蒿素原料采購訂單,如今因為沒有訂單而陷入生產困境。

  裕通生物負責人稱,2005年,諾華市場部和成都辦事處的相關人士相繼對當地的青蒿素生產企業進行了考察,希望這些企業能夠好好生產青蒿素,并口頭承諾在今后會對其進行認證后,下訂單采購。但是現在諾華的訂單出來了,卻只有55.5噸,還不到國內企業產能的三分之一。

  這封公開信吸引了多家傳媒注意,一時間諾華不履行承諾,“抽薪青蒿素產業”的報道到處都是。對此,諾華中國區予以完全否認。在發給采訪記者的信中,諾華稱其實是中國企業找上門去提供青蒿素,諾華沒有做任何承諾。

  接下來,嗅到其中陰謀氣息的媒體反復調查,向讀者揭示了在短短3年內,中國的青蒿素產業如何從“希望產業”蛻變成為“垃圾產業”,其中,諾華的身影隱現其間。

  據報道,青蒿素是我國在世界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種抗瘧新藥,它是從我國民間治療瘧疾草藥黃花蒿中分離出來的有效單體,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究開發并在國際上注冊的為數不多的一類新藥之一,被世界衛生組織評價為治療惡性瘧疾唯一真正有效的藥物。中國企業如華立、復星等,在控制原料產地的基礎上,正在發展藥品研發優勢,進入WHO采購目錄,和諾華直接競爭。

  2005年,諾華因為原料不足,開始到中國“圈廠”,考察原料供應商。而就在2004年到2005年間,中國突然開始炒作“15億美元的青蒿素市場”,據說這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諾華公司提供的數據預測的。不僅媒體宣傳熱炒,地方政府也推波助瀾,把青蒿作為地方經濟的“新增長點”,把原本是野生的藥材當成經濟作物向農戶宣傳推廣,甚至有的地方政府還專門成立了“青蒿辦公室”以便加大推廣力度。當時,國內100余家藥品生產企業開始投資配置每條上千萬元的生產線。

  在這場投資競賽中,據稱諾華公司也起了很大作用。一位四川青蒿素企業負責人堅稱,當時諾華公司相關工作人員確實向一些中國青蒿素原料企業表示,如果能夠建立工廠和基地,就會與這些企業簽訂長期的供貨合同,為了諾華的話他們花了上千萬元建廠。

  然而,如此多的企業進入青蒿素產業淘金導致了惡性競爭,到2007年年中,青蒿素價格已經從最紅火時的每公斤8000元跌到了每公斤1350元,而生產青蒿素的成本大約在每公斤2000元左右。加之諾華這個占據中國青蒿素原料采購中六成左右份額的大客戶只出了一張55.5噸的訂單,國內大批制藥企業生產線停工閑置,藥廠、藥農都抱怨叫苦。媒體稱:“作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青蒿素產業,淪為跨國巨頭的廉價打工仔。”中國最大的青蒿素原料生產企業重慶華立公司也宣布,2007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虧損約7000萬元。

  中國青蒿素企業試圖通過產業協會的方式聯合行動,讓諾華多消化一點庫存。2007年10月20日,第十一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為“青蒿素產業”特設的封閉式圓桌會議舉行了,華立科泰、上海復星、云南昆藥等名企領頭進行了與諾華的國際協商,但是沒能夠和諾華達成任何協議。瑞士諾華公司中國區總裁李振福在會上表示,諾華很難突破55.5噸的采購量,無法與國內企業就青蒿素庫存積壓問題達成有意義的新協議。

  同時,李振福還表示,炒作15億美元青蒿素市場與他們無關,2005年時諾華和世界衛生組織開始向中國政府和企業界宣傳呼吁提高青蒿的種植和采收量是因為原料供應不足。他委屈地說:“我早就提醒中國企業不要盲目上青蒿素,諾華不應該為如今的青蒿素產業困局背負不應有的指責。”

  12月,《華夏時報》爆出,有知情人士稱,“商務部已經介入對諾華進行調查,此前多家企業向商務部反映,諾華對它們進行了誤導,引發大面積種植青蒿,導致價格下跌。”據稱,商務部進行了取證,當時諾華很緊張。對于“諾華口頭承諾”的說法,商務部某人士表示,“任何一個企業,不管是簽署協議還是進行口頭承諾,起碼要有企業公民社會責任感”。

  目前,國家商務部正會同有關部門醞釀出臺《青蒿素類產品出口秩序的管理辦法》,從而規范我國青蒿素類產品的出口秩序,加強藥品質量監管;同時,還將對青蒿素類產品,包括青蒿草、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原料藥、衍生物藥品制劑,實行出口許可證管理,促進青蒿素產業的健康發展。

  由于諾華的青蒿素制劑占WHO采購量的近九成,而且作為復方制劑在非洲市場暢通無阻。但是中國青蒿素制劑企業多為單方制劑,由于抗藥性已被市場拒絕,目前,華立等領頭廠商剛剛在向復方制劑轉型。因此,國內產業界和媒體懷疑諾華先是借在WHO采購目錄中的統治地位抬高青蒿素價格,誘惑中國企業上馬青蒿素,借此破除中國企業在原料產地和自主知識產權方面的競爭優勢。如果商務部調查證明媒體猜測屬實,諾華此舉無疑是“擾亂中國產業”。

  青蒿素事小,諾華“毀約”風波對其在中國產業界和政府心目中的形象更加不利。

  三聯《競爭力》2008年第1期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新浪財經吧 】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對話城市》直播中國 ·新浪特許頻道免責公告 ·企業郵箱換新顏 ·郵箱大獎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