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麥德龍的困局

在華水土不服 麥德龍中國轉型失敗
在華水土不服 麥德龍中國轉型失敗

時代周報|2019年07月16日  04:50

最新新聞

麥德龍中國終賣身 外資商超迎來大敗局?
商學院 | 2019年10月18日 15:29
物美百億收購麥德龍中國 值嗎?
物美百億收購麥德龍中國 值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北京報道 麥德龍中國也賣了! 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未來麥德龍中國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 從復星國際、騰訊、阿里、大潤發、蘇寧到永輝,在尋覓了多個買家后,麥德龍最終花落物美。 耐人尋味的是,麥德龍為什么最終選擇了物美?物美花巨資控股麥德龍又為了什么?在外資零售巨頭紛紛“賣身”中國買家之后,中國零售業的格局是否會重新排座次呢? 麥德龍從歐洲第二到頂不住的尷尬 “經過仔細評估后,我們選擇與物美集團和多點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兩家公司是麥德龍值得信賴和尊重的合作伙伴,他們和麥德龍秉持相同的價值觀,可以帶來大量的資源和專長,并承諾在麥德龍中國以往的成績和足跡基礎上謀求發展。” 麥德龍集團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Olaf Koch)如是回應出售中國業務。 1996年,麥德龍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市普陀區開出第一家店。 彼時,來自德國的麥德龍,帶著“歐洲第二、全球第三零售批發超市集團”的光環走進中國市場。和家樂福、沃爾瑪不同的是,麥德龍采用的是綜合性現購自運(Cash & Carry)的方式。 “現購自運”區別于傳統的批發購物,讓顧客在倉儲式商場內自選商品,以現金支付并取走,被認為是一種自助式批發業態。相比一般的超市,麥德龍的賣場要更大,像一個巨大的倉儲車間,各類商品被整整齊齊地碼在儲物貨架上。 店面面積的要求使得麥德龍的選址往往在遠離城市中心的地方,加上麥德龍采取了獨特的會員制,只有申請加入并擁有“會員證”的顧客才能進場消費。這一切都讓中國消費者不習慣。 入華24年,麥德龍平均每年拓店不到5家,麥德龍中國只有95家門店,和其他遍地開花的外資商超相比,發展緩慢的麥德龍顯得異常尷尬,資料顯示,麥德龍在中國2018年營業收入為30.3億美元,凈利潤不到3000萬美元。 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倉儲會員店適合在經濟發達地區,下沉市場需要能夠靈活調整。“麥德龍一套模式打天下,沒有適應中國的實際情況。麥德龍中國權限有限,而總部對于中國市場又不夠敏感,直接導致中國市場反應緩慢,很多問題長期存在且未改善。相對于其他外資企業,麥德龍擴張緩慢,銷售額不夠大又進一步影響采購議價能力,雖然后期想提速,但是已經錯過了黃金期。” 王國平表示。 物美百億人民幣收購值不值? 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據稱在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最終在合資公司持股80%,而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 如果80%的股份全部是現金交易,那么交易金額大約是1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19億元,相對于家樂福中國以作價6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蘇寧易購,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顯然要貴出不少。 對此,物美集團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這次競標是嚴謹和公正的,歷時很長,競爭激烈。物美和多點的組合認真參加了每個程序,不論是報價還是聯合商業計劃,我們都堅持做到嚴謹,實事求是。麥德龍長期堅持高標準的食品安全管控,執行歐洲食品安全標準,每一家賣場都取得HACCP認證,因此麥德龍品牌=食品安全,并不是因為麥德龍中國經營不善要賣出,而是一種戰略調整,所以賣方也在認真篩選買家,最后我們幸運地得以勝出。 “第一,物美集團要學習歐洲企業嚴格的質量把控標準;第二,中國的零售企業規模需要擴大;第三,在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的重新組合具有重大意義。”物美創始人張文中如是總結收購麥德龍的原因。 業內專家認為,物美之所以不惜重金拿下麥德龍,有其獨特的考量。 與很多外資零售企業不同,麥德龍中國一直堅持買地自建門店,在進入中國后,仍舊堅持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多年下來,積累了龐大的“地產資源”。而且由于經營的是倉儲式業態,麥德龍單塊拿地的體量許多都過萬平米,在市郊的門店一般上萬平方米,有的甚至達3萬~5萬平方米。 零售專家鮑躍忠認為,物美的主要經營模式為賣場和小店,缺乏倉儲超市這一板塊,麥德龍的進入正好補足了其短板。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也指出,物美收購麥德龍后,其零售版圖將進一步滲透到其他省份,直接躋身行業頭部爭霸戰,行業格局將變成深圳華潤,福建永輝,上海高鑫,江蘇蘇寧、家樂福以及北京物美等區域性零售企業對于市場份額的爭奪。 目前,物美通過托管、收購、重組等方式控制擁有了北京超市發、京北大世界等全國20多家商業企業的400多個網點,還對卜蜂蓮花、美廉美、江蘇時代超市、浙江供銷超市、百安居等區域零售企業發起收購,版圖擴張兇猛。 脫穎而出的多點Dmall 在物美此次收購中,一直被認為是物美“孵化品”的多點Dmall,存在感十足。 物美創始人張文中也是多點Dmall的創立人,多點Dmall存在的意義,是為商超門店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例如通過和多點的合作,物美將自己的會員轉換成了電子會員,數字化的加持下,目前物美的會員制有著五個使用場景:O2O兩小時配送到家、全球精選(次日達)、店內自由購、店內電子會員支付、多點秒付。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主任關利欣表示,麥德龍作為跨國公司具有全球供應鏈,以強大的采購能力、低成本的運作為客戶提供高質低價的商品,其中不乏符合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高品質進口商品,這也是目前本土零售企業的短板。 “麥德龍之前以批發為主的經營模式,積累了大量中小型零售商、酒店、餐飲業、企事業單位、政府和團體等專業客戶資源,這些會員信息也成為本土線上線下企業爭奪的重要資源;另外,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使麥德龍早期購置的城郊地產成為稀缺資源,也成為各類企業的關注點。”關利欣表示。 顯然,物美希望拿下麥德龍后,用多點Dmall改造其數字化門店和C端會員,用一個APP,打通了商戶和供應鏈之間的所有通道。 目前,國內的零售環境天翻地覆,外資零售不再一統天下,隨著高鑫零售委身阿里;樂天瑪特全面退出中國;沃爾瑪站隊騰訊、京東;家樂福賣身蘇寧,加上國內市場上依舊堅挺的外資零售商沃爾瑪以及剛剛入局的Costco,在這場大洗牌中,誰能成為新王者呢? 物美創始人張文中曾說過:“大賣場的自我革命,就是擁抱互聯網,你得從上到下,從思想到行動都得革命,包括流程和組織都得變,不變是不行的。” [詳情]

新浪財經綜合 | 2019年10月17日 18:35
物美并購麥德龍再擴零售版圖 助力全國化布局
物美并購麥德龍再擴零售版圖 助力全國化布局

  原標題:物美并購麥德龍再擴零售版圖,助力全國化布局  傳聞一年多,麥德龍中國出售股權一事終于落下帷幕。 創意制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10月11日晚,物美集團宣布,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雙方將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交易完成后,物美成為控股股東,持有新公司80%股份,麥德龍中國持股20%,多點Dmall將成為其技術合作伙伴。 收購寧夏新華百貨、浙江供銷超市、重慶百安居、接手樂天瑪特21家門店……近些年,物美頻繁出手并購,整合區域零售商異地擴張,此次收購麥德龍中國也將進一步豐富其零售業態,助力全國化布局。業內人士認為,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順理成章,雙方能在供應鏈、數字化改造等方面互補,但關鍵要看后期如何整合。 多方競購,麥德龍中國終“賣身” 進入中國市場23年,開了97家賣場,麥德龍中國還是把自己給“賣了”,接盤方是北京老牌零售商物美集團,持股80%。 根據麥德龍中國官方說法,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約為78.238億元人民幣)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約為148.65億元人民幣),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雙方協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 圖/資料圖片 1996年德國第一批發商麥德龍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與沃爾瑪、家樂福針對家庭消費等不同,麥德龍為倉儲式超市,面向B端市場和用戶,且采用會員制的銷售方式,直到2013年才開放個人會員業務,截至目前,其在中國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 但隨著電商發展及購物方式轉變,最近幾年外資零售商在國內日子并不好過,華潤萬家整合英國零售品牌TESCO樂購,樂天瑪特敗走中國,家樂福賣身蘇寧,沃爾瑪也在不斷調整門店規模。相較之下,針對B端市場的麥德龍發展相對穩健,但增長也較為緩慢,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曾對媒體透露,2018年其中國整體業務增長2%。 自2018年9月起,關于“麥德龍出售股權”的傳聞頻繁爆出。此后,包括騰訊、阿里巴巴、蘇寧、永輝、大潤發等被爆出參與競購,可謂競爭激烈。今年6月,關于出售股權一事,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對媒體表示,如果能把德國的品質、流程優勢與中國的規模、速度結合起來,其在中國的業務會更好。 和君咨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零售行業非常講究本土化,外資企業之前可以憑借其新穎的模式、供應鏈管理優勢以及資金實力在中國市場上獲得發展機會,但長期來講,其對于本土化需求的理解、響應方面可能不如本土零售企業,尤其是伴隨著國內零售企業的發展壯大,外資零售優勢就不再那么突出。因此,外資零售商會通過戰略合作、出售股權等方式與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合作,更好地應對市場。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麥德龍退出中國是出于資本層面的考量,當市場表現達不到預期,就會進行撤離,屬于正常的市場行為。 多點Dmall助力,物美“接盤” 物美為什么要接手麥德龍?10月12日,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在母校南開金融論壇暨南開大學百年華誕座談會上給出了答案:麥德龍嚴格的質量把控標準需要學習;中國零售企業規模要擴大,物美此前有收購重組并且成功的經驗;第三,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的重新組合具有重大意義。張文中說:“中國零售規模和美國相比,現在已經相差不多,但是如果講到單一零售企業的規模,比如美國最大的沃爾瑪,年銷售額5300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的零售企業規模就小多了,所以這次并購重組,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 文志宏認為,麥德龍對于物美有三個方面的吸引力。首先是對其目前零售業態的補充,其次是麥德龍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此外,麥德龍本身業績較為穩健,物美也從中看到了整合價值。 具體而言,麥德龍率先在中國推出了食材可追溯系統,據公開資料,麥德龍旗下麥咨達可追溯產品已經達到4500多種,包括果蔬、畜禽制品、奶制品、水產品等,其中生鮮品類的銷售在麥德龍占比近60%。根據雙方并購協議,由麥德龍集團代表所領導的專門的質量控制委員會也將全面參與,以監控和確保合資公司在質量和運營標準方面持續符合麥德龍全球準則。 作為德國第一大批發零售商,麥德龍在國際采購、供應源頭以及物流體系方面有強大優勢,同時麥德龍的自有品牌也有助于其在價格、差異化方面與其他零售商進行競爭。在文志宏看來,不同零售企業背后的供應鏈整合互通后會產生更大的價值。 此外,自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麥德龍中國目前已有97家商場,服務1700萬客戶, 在ToB業務上具有明顯優勢,這也區別于物美原有的以ToC為主的業務發展模式。物美方面也指出,目前,麥德龍中國的業務擁有多個優勢互補渠道,包括O2O以及快速增長的食品配送渠道及福利禮品渠道。 不過,麥德龍為什么會選擇物美?一個有競爭力的出售價格和相同的價值觀自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除了雙方的業務互補之外,張文中創立的多點Dmall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表示,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將其新零售轉型,并通過運營數字化、新店開設和其他增長舉措,進一步擴大其業務。 “多點Dmall”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正是麥德龍中國所需要的。圖/視覺中國 如今,電商業務對傳統線下零售造成沖擊,傳統零售商要抓住消費者就要擁抱變化,挖掘線上增量市場。也是在今年6月,康德對媒體表示,麥德龍B2B業務增長超過兩位數,要大力發展,同時也要加強B2C,即B2C與B2B業務對半加速發展。此外,公司正在進行新零售改造,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多點Dmall則瞄準傳統零售商的痛點,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零售解決方案,而這也剛好是麥德龍中國所需要的。 根據多點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多點已經在中國服務包括物美、沃爾瑪、中百等在內的80家零售商、10000家門店,多點APP注冊用戶7500萬,月活近1400萬。 頻繁并購,物美的零售野心 此前,物美先后收購了北京美廉美超市、寧夏新華百貨、浙江供銷超市等,而隨著張文中的復出,物美又開啟了其并購之路。最近兩年,先后接手了樂天瑪特華北21家門店,鄰家70多家門店、北京5家華潤萬家,同時擬向重慶商社(集團)有限公司增資超過70億元。因此在外界看來,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也在意料之中。 文志宏表示,物美有雄心,張文中對零售業有使命和抱負。并購麥德龍中國之后,物美旗下的零售版圖更豐富,有助于其布局全國市場。作為獨立于騰訊、阿里之外的重要力量,“物美+多點”和蘇寧、永輝前景可期,或將改寫零售格局。 他認為,物美傾向于收購區域龍頭企業,優勢在于本地扎根較深,受電商沖擊有限。收購麥德龍中國也一樣,以B2B業務為主,客群相對固定。但文志宏也表示,未來雙方如何整合也至關重要,從目前來看,物美本身賣場、百貨等業態正面臨改造升級,在獲取年輕消費者青睞上同樣面臨挑戰。 在雙方的協議中,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獨立經營,雙方組建的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而在管理和員工方面,合資公司將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和目前的員工團隊,其中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康德也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物美控股之后,麥德龍中國“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也就是說,此次交易之后,麥德龍中國團隊并不會發生特別大的改變。但至于未來,物美將如何進行整合則還需觀望。[詳情]

新京報網 | 2019年10月17日 14:15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么了?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么了?

  原標題: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么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半年內,兩家外資商超巨頭被中國公司收購。 外資超市紛紛退潮,是什么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外資商超關店潮 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到2019年消費占GDP比重連續8年上升,中國的消費市場仍在逐年擴大,但外資超市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不佳卻成為常態。 英國樂購、韓國樂天瑪特、韓國易買得等外資零售企業紛紛退出中國,留下來的外資超市則紛紛尋找本土合作伙伴。如沃爾瑪與京東合作,樂購被華潤入股,歐尚的中國業務也在2018年底被其合作伙伴大潤發全面接管。 回顧外資商超的二十五年興衰歷程 觀察外資商超的代表企業沃爾瑪和家樂福的擴張速度,外資商超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可分為起步期(1995-2003)、擴張期(2004-2011)、瓶頸期(2012-2018)三個階段。 ·起步期(1995-2003) 國內政策逐步開放,外資商超搶灘中國市場。 ·擴張期(2004-2011) 外資超市享經驗與資本雙重優勢,強勢擴張。 ·瓶頸期(2012-2018) 國內商超開始大步趕超、電商登場,外資商超經受雙重打擊。 電商滲透率強勢增長,超市市場份額下降 據管理咨詢公司貝恩統計,電商渠道的滲透率以從2014年的41%增長至80%,而6000平米以上的大賣場市場份額連年下滑,從2014年的23.6%下降到2018年的20.2%。此消彼長之下,家樂福代表的外資超市們的份額明顯正在被電商蠶食,而這幾個點的份額就已經足以讓部分大賣場陷入虧損。 電商造成的沖擊還在隱隱作痛,新零售的花式玩法讓外資超市看花雙眼 2017年被稱作新零售的元年,線上線下融合更為緊密。零售的新風口,新技術,新物種,新玩法不斷涌現,資本,新玩家不斷涌入,人們的消費方式再次被顛覆。傳統大賣場面臨挑戰,開始轉型。新技術在商超企業中的應用更廣泛,各種新零售不斷出現,線上線下重構人、貨、場模式。而在2018年,零售業線上線下融合、跨界化和社區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水土不服的外資超市們也在不斷尋求出路,但現實終不如理想來的美好。 壓死外資超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前置倉模式 對于超市們更嚴峻的挑戰是,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被新零售業態普遍應用。阿里、騰訊等巨頭企業布局新零售,門店即電商,倉庫即門店。這些新的商業邏輯正在對零售行業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重構。 其中到家業務幾乎成為了新零售的業務核心,反觀外資超市們,送貨速度還是太慢,提供的送貨服務多為次日達,由于大賣場網點有限,遠距離物流成本需要用戶來買單,曾經的地利優勢反而成了劣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眾多外資零售品牌在中國市場撤出,也有嘗鮮者頻頻“驚起一灘鷗鷺”。如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Costo和ALDI(奧樂齊),盡管開局火熱,但在目前實體零售環境之下,若想長期取得迅猛發展,仍存變數。 外資商超的成功源于他的早期經驗和資本優勢,以及中國零售業政策的不完全開放;它的失敗是因為當國內“學生們”學成出師后,對零售市場大幅革新,外資商超卻止步不前失去先機。喪失經驗優勢的國際零售商巨頭們,又受到互聯網電商和前置倉模式的雙面夾擊,從神壇跌入泥潭的不可思議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詳情]

第一財經 | 2019年10月15日 15:49
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
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

  原標題: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 | 調查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成為重磅新聞,但此事也在業界意料之中,因為關于麥德龍中國業務或出售的傳聞已不絕于耳。就在不久前,蘇寧控股了家樂福中國業務。 相比多年前,華潤系收購TESCO中國業務時,大家的詫異,這幾年零售業之間的并購越來越頻繁,而沃爾瑪、家樂福與中國本土業者的資本或戰略合作也成常態。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多方調研采訪后了解到,近幾年實體零售商面臨成本高企和電商競爭等壓力,而對于易買得、樂天這樣的國際零售巨頭而言,以往的陳舊模式已不適合如今的中國零售市場,作為止損,淡出市場是符合商業邏輯的。 不少知情者更是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麥德龍、家樂福等巨頭出售中國業務背后的故事與緣由。這些國際零售巨頭的“退”也是為了“進”,如果把中國市場業務看做是一個項目,那么這些外資零售商也不虧。只是在未來整合的道路上,本土接盤者如何對接融合值得探討。 外資零售巨頭集體資本運作 3天前的那個夜晚,麥德龍集團突然宣布和物美科技集團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他們亦有意通過另一個獨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份。即物美科技集團在所有相關交易完成后將最終在合資公司持股80% ,麥德龍集團將持股20%。 雖然消息來得有些突然,但并不意外,此前,坊間消息傳出初期至少有8家公司參與了麥德龍的競購,包括復星國際、萬科、永輝、騰訊、大潤發、蘇寧和阿里巴巴,今年七月最后一輪競購名單上僅剩永輝和物美。 “因為有保密協議,涉及接觸的其他公司我不方便談。但一家業務成功的公司當然會有很多人對你感興趣(來接觸),這很理所當然。”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10月14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這樣說。 多年前,本土零售商并購外資零售巨頭的案例極為罕見,比如華潤系收購并整合國際零售巨頭TESCO,當時引起業界一片嘩然。然而在近幾年,外資零售商與本土企業的合資、合作越來越頻繁。比如前不久,蘇寧拿下了家樂福中國業務的控股權。更早些時候,韓國零售巨頭易買得和樂天陸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將門店逐步出售給卜蜂蓮花(00121.HK)等業者,曾經物美也對卜蜂蓮花的部分門店產生過收購興趣,可惜最終未達成交易。而作為進入中國市場已逾20年的泰國零售巨頭卜蜂蓮花如今在中國市場的門店僅100家都不到,苦撐多年后,卜蜂蓮花已決定私有化。 由此可見,近幾年,外資零售商在中國市場或退出、或合資、或戰略合作,動作極為頻繁。由于合作者涉及蘇寧、阿里系、騰訊系、京東等,也使幾大外資零售商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變得很是微妙。 為何“賣盤”? 外資巨頭集體做出類似的資本策略背后,定有其道理,但又不盡相同。 “樂天和易買得的問題比較類似,韓國公司的策略剛性很強,一旦有一個決策就很難改變,比如其在很多門店做了一些并不十分必要的裝修投入,這些成本可以節省,但韓方覺得一定要做。當時不少中方人員也有提出過符合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可惜并不太被接納。水土不服導致易買得這類韓國零售商在中國市場長期經營不佳,2011年,易買得決定出售部分門店,當時談判并不順利,華東地區6家門店以1.25億元出售給新華都,北京地區1家門店以2000多萬元出售給永輝超市,價格偏低。所以關店或出售門店,逐步退出中國是這類企業止損之舉。”曾經在易買得工作多年的何偉明(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除了水土不服,企業內部策略問題也是導致外資零售商調整中國市場戰略的主因之一。 “麥德龍集團總部的戰略方向是關注B2B,比如飯店,小型貿易商等中小企業,而中國市場的業務和集團總部有很大不同,其中B2C比例很高,可占逾50%。”康德向第一財經記者直言。 “不僅如此,其實麥德龍德國總部更偏向于做B端生意,批發也是麥德龍的原始主業。因此不光是在中國市場,麥德龍接下來在歐洲市場也會調整部分門店,旨在集中做批發業務。這幾年麥德龍中國市場很多策略都在向批發策略靠攏。此外,中國市場的電商發展太快,很多歐美零售商都跟不上,與其自己大量砸錢還不一定能做好數字化,還不如找個中國業者合作來做電商。對麥德龍而言,依托物美、多點就可以借力做好中國市場的電商業務。”有知情者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 據悉,沃爾瑪當時與京東合作,其中也有奔著借力京東發展其中國市場電商業務的想法,畢竟依靠自己能做好電商的傳統零售商極少。 此外,招商優勢的減弱使得外資零售商的擴展受阻,也促使其作出策略調整。 “多年前,沃爾瑪、家樂福這類外資巨頭在擴張時非常受到一些二三四線城市的歡迎,不僅因為增加稅收,還因為可以通過引入外資品牌帶動當地的商圈和地產項目增值。相當于依靠一個外資零售品牌來‘造圈’。但隨著這幾年商業地產項目越來越過,部分區域飽和或本土大型項目崛起,使外資超商品牌的優勢減弱,在招商方面也不比前幾年的優勢了,這就給外資零售商的擴張造成一定的困難。”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全球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陳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沃爾瑪等業者這幾年在華的擴張速度都在減緩,其鼎盛期在華一年開設40多家新店的速度已不復再。而麥德龍在華每年僅新開3~5家門店。據市場不完全統計,2010年,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約11%,家樂福為8%,到2018年,沃爾瑪該數字下滑至5%,家樂福僅為3%。 另一個問題則是理念的不同。“很多外資零售商把在中國的業務當做是一個項目,只要財務上不虧就可以,不論是自己經營還是出售股權都可以。TESCO只是早走了幾年而已,他們當時就做了評估,認為賣盤更劃算。在家樂福等部分企業內部有個規則,如果做不到當地市場前三名,那么就可以撤離了。”曾在家樂福擔任管理者多年的吳旭輝(化名)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從財務角度來看,蘇寧易購(002024.SZ)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80%股份。此番麥德龍中國業務的估值和售價遠比家樂福高。麥德龍方面透露,此次與物美的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 “當然還有供應鏈的合作等緣由。比如家樂福和麥德龍的供應鏈有優勢,這會給本土接盤者帶來好處。麥德龍有大量優質B端客戶和自持物業,也是收購方看重的。”資深零售業人士沈軍分析。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康德透露,目前麥德龍中國市場門店97家,其中自持物業的有47家。其物業價值可見一斑。 買家想要什么? 要說成本高企和競爭,其實零售業者都能感覺到,包括本土業者。那為何物美和電商大佬們要一次次大手筆收購外資零售資產呢?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在線上獲客成本高額的背景下,電商巨頭紛紛將目光瞄準線下,對門店進行數字化改造。截至目前,各大巨頭提出的新零售、智慧零售等戰略,說法雖有不同,其指向基本一致——圍繞消費者需求轉,通過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互動渠道和智能終端及時捕捉和把握消費者需求,以系統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以蘇寧為例,自線下起家,2009年轉型線上之后,近年來蘇寧強調要打造全場景智慧零售。今年以來,蘇寧先后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股權令外界對其側目。在公告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手續的當天(9月27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與家樂福中國核心高管召開會議,提出未來家樂福中國還將在1~3線城市開設300家新型互聯網化門店并完成現有門店的改造;聯合蘇寧小店全面推出到家服務。此外,家樂福中國依托蘇寧零售云,全面賦能快消類中小零售商,輸出供應鏈、物流、科技能力,帶動中國快消品低線市場流通效率的提升。 “傳統線下零售的人、貨、場是真實具體的,線上更像是虛擬數字,只有兩者疊加、融合的全場景零售,才是零售業立足、促進消費增長的黃金法則。”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認為,所謂場景重構是基于圈層和網格化,不同圈層的人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完全不一樣,每個小群體構成一個網格,有著自己的話語體系和偏好,蘇寧則是針對不同人搭建不同的消費場景。 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零售體系注冊會員數量4.42億,2019年6月蘇寧易購移動端訂單數量占線上整體比例達到92.54%。線下,截至2019年6月底,蘇寧易購已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及加盟店面7503家,蘇寧小店及迪亞天天自營店面合計5368家。 蘇寧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荊偉表示,蘇寧場景互聯網的打造是通過一系列戰略上的部署以及能力上的建設,能夠在中國實現“沃爾瑪+家樂福”的模式。以往在傳統的零售業態里面,它是分級管理,預測是預測、供應鏈是供應鏈、補貨是補貨,是分開的。蘇寧通過中臺能力打造,把銷售預測、供應鏈的能力跟上游之間的協同作為一體化,中臺戰略從2017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底都會是蘇寧科技的核心工作。 不僅是蘇寧,阿里、騰訊在零售領域也是布局頻頻。目前,阿里在零售方面是雙線布局策略,一方面通過自有項目盒馬、銀泰等探索新零售改造方法論,一方面通過入股等方式進行零售資源積累,步伐快于騰訊系有一定先發優勢。騰訊系之前以京東為新零售戰局主力,騰訊入股永輝開始走上前臺,在多領域與阿里形成對壘之勢。 而對于物美、華潤這類業者而言,收購同業能瞬間擴大市場份額,物美和華潤一貫的策略就是“買買買”,比如從1983年算起,華潤集團公開的大小并購案例多達上百宗,行業涉及能源、零售、醫藥、水泥、金融等多個領域;2005年,華潤萬家斥資4億元,收購天津月壇集團和浙江寧波慈溪市慈客隆超市集團;2007年,華潤股份收購天津家世界全部股權;2009年5月,華潤萬家收購無錫永安超市。公開資料顯示,自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復出以來,物美集團大力擴張。2018年以來,樂天瑪特華北區的21家門店;世紀華聯大賣場、鄰家便利店以及華潤萬家在北京的大賣場門店,都被物美拿下。 張文中日前表示:“之所以要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總結三點——第一點,我們要學習歐洲企業嚴格的質量把控標準; 第二點,中國的零售企業規模需要擴大。物美有這方面的一些經驗和歷史,所以和麥德龍這次合作,我們也非常有信心;第三點,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的重新組合具有重大意義,這次并購重組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 整合是關鍵 外資零售商們在調整中國市場業務的策略上可謂“進退之間”,既有易買得這類為止損而退出市場的業者,也有麥德龍這類繼續保持品牌和經營但出售中國業務控股權的業者。有時“退”可能是為了“進”,但能否“進”得好,就要看后期的整合。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從蘇寧角度而言,今年年初,蘇寧宣布收購萬達百貨旗下全部37家門店,構建線上線下到店到手全場景的百貨零售業態。這些門店大部分分布于一、二線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區域,各門店合計年客流量約2.5億人,擁有會員數量約400萬。收購萬達百貨之后,蘇寧接入其大數據,通過智慧零售系統將蘇寧科技、金融、服務能力進行賦能,使其首次參加五一大促就取得亮眼成績,一周內客流突破1392萬,同比增長61%,隨后參加618線下促銷,總成交額達到了7.5億。如此來看,家樂福的整合也是未來可期。 當然,家樂福的人事變動成為業界關注焦點。6月23日,蘇寧易購“官宣”拿下家樂福中國業務控股權后,6月27日就有家樂福中國總裁唐嘉年離職的消息,家樂福中國官方做出回應表示,唐嘉年正式向家樂福集團提出辭職,并將開始新的職業生涯。唐嘉年將在中國留任至今秋,按原計劃負責家樂福中國與蘇寧團隊的過渡交接。 談及人事問題和未來整合,康德向第一財經記者斬釘截鐵地表示:“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的整個管理團隊保留不變,所以員工也保留。可以說是不裁員、不降薪,所有的薪資待遇包括假期和其他員工福利等都和以往一樣。我覺得一個成功的公司,最核心的不是因為有物業和門店,而是團隊,人才很重要。物美方面也多次表達了會保持我們的管理團隊。雖然和物美的整合現在還無法有更多細節透露,一切都要雙方商議,但我們肯定會加強數字化發展,比如多點的電商技術很強,我們的電商業務發展方向在未來應該是麥德龍更多地加入到多點體系。而我們的供應鏈優勢和物美的本地化采購優勢等都可以有機結合。在開店速度上,我們現在一年大概新開店3~5家,未來和物美共同討論發展。而在具體的經營的業態,麥德龍的模式是在同一家門店內,2B和2C的客戶都同步發展,以低成本滿足需要。” 究竟這些“進退之間”的外資零售巨頭未來在中國市場將如何發展,還需拭目以待。[詳情]

第一財經 | 2019年10月14日 17:41
麥德龍中國總裁:物美控股后 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
麥德龍中國總裁:物美控股后 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

  原標題:獨家 | 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物美控股后,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 距離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事件宣布僅3天,10月14日的早晨,第一財經記者在麥德龍中國總部看到,數百名員工正排隊搭乘電梯參加統一舉行的溝通大會——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向所有的總部員工解釋此番交易事件以及后續的工作安排。 在員工溝通大會的間隙,康德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的管理層和員工架構不變,不會裁員也不會降薪水,門店保持麥德龍品牌不變,未來也依舊會以麥德龍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新店。與物美的整合還需進一步細化和商議,但一定會加碼數字化運作。 第一財經: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根據該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物美會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但此前麥德龍高層表示過,不會出售麥德龍中國業務,還要在中國加大發展力度,為何這次會有與物美的交易? 康德:首先,麥德龍還是會留在中國市場發展,在市場中發揮關鍵作用。關于此次交易,這與麥德龍集團的戰略有關,麥德龍集團總部的戰略方向是關注B2B,比如飯店,小型貿易商等中小企業,而中國市場的業務和集團總部有很大不同,其中B2C比例很高,可以占到逾50%。當然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很不錯。作為協調與總部的戰略以及未來更好地發展,我們決定成立合資公司,物美此次交易完成后,他們會成為麥德龍中國業務的控股方。 第一財經:此前有傳聞稱阿里等實力雄厚的買家都對麥德龍中國業務很有興趣,是否有接觸過很多類似的意向買家? 康德:一家業務成功的公司當然會有很多人對你感興趣(來接觸),因為有保密協議,涉及接觸的其他公司我不方便談。我們選擇和物美合作的原因是,合資方必須和麥德龍一樣,對食品安全、供應鏈和零售業務經營有相同的理念和承諾,這些理念上,物美和我們有很大的一致性。物美多次承諾,麥德龍中國業務未來在既有戰略上繼續發展,比如我們在中國市場很成功的是B2B業務的快速增長,對終端消費者服務也有良好的可持續成長。 同時,物美有很強的數字化能力,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因為電商業務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物美在電商方面很有優勢,多點的生鮮電商和數字化方面很有優勢,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專長。 第一財經:此前我們看到華潤系收購TESCO中國業務、蘇寧控股家樂福業務后,或有門店翻牌,或有管理層發生變化。所以大家都很關注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業務的管理層和員工架構、品牌和運作等是否會有變化? 康德: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的整個管理團隊保留不變,所以員工也保留。可以說是不裁員、不降薪,所有的薪資待遇包括假期和其他員工福利等都和以往一樣。我覺得一個成功的公司,最核心的不是因為有物業和門店,而是團隊,人才很重要。物美方面也多次表達了會保持我們的管理團隊。 至于未來的具體整合,其實協議簽完之后,在幾輪討論中,物美完全同意和理解我們的戰略,他們知道我們的優勢也知道我們在數字化方面需要幫助。對于公司每一個具體領域,我們都會基于一個理念,比如創造更多價值,比如食品安全。麥德龍在食品安全方面是專家,同時我們在進口國際品牌方面很成功,以中國市場業務而言,目前我們的商品中16%進口,14%是自有品牌,這個比例是很高的,也是物美方面很感興趣的。而物美在中國有超過1000家門店,物美的本地化采購能力很強。 麥德龍中國業務還是會獨立運作。同時,麥德龍在中國市場是受到消費者廣泛認同的品牌,物美也很認可這一點,所以我們會維持麥德龍品牌運作,未來的新開店也會依舊使用麥德龍品牌,暫無翻牌計劃。 第一財經:除了人員和品牌,業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整合,很多并購案在資本層面的運作是迅速的,但在之后的整合中卻遭遇各類問題,物美和麥德龍未來打算如何在供應鏈、體系、在線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對接和整合? 康德:和物美的整合現在還無法有更多細節透露,一切都要雙方商議,但我們肯定會加強數字化發展,比如多點的電商技術很強,我們的電商業務發展方向在未來應該是麥德龍更多地加入到多點體系。而我們的供應鏈優勢和物美的本地化采購優勢等都可以有機結合。 目前,麥德龍中國區門店97家,其中自持物業的有47家,在過去的數年內,我們基本的方向是租賃為主,當然在將來的發展中究竟是以租賃還是自持物業為主還要和控股方商議。對我們來說,好的地段很重要。在開店速度上,我們現在一年大概新開店3~5家,未來和物美共同討論發展。而在具體的經營的業態,麥德龍的模式是在同一家門店內,2B和2C的客戶都同步發展,以低成本滿足需要。 第一財經:我們看到這幾年更多的外資零售商都在加強與本土企業的資本和業務合作,有部分零售商逐步退出中國市場,比如易買得和樂天,也有部分零售商采取資本運作,比如家樂福,還有部分外資零售商進入了中國內地市場,比如Costco,您如何看待外資零售商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康德:我們也注意到了這些現象,有些公司離開市場是因為不再適應這個市場,比如部分企業在剛開始的幾年是成功的,但是后續的模式不適合中國市場而有虧損,這類企業的離開是正常的。 中國市場很有趣,市場的增長很快,但市場的變化也是很快的,如果你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而做出適當的改變則可以獲得成長和收益。麥德龍就是懂得改變和適應市場的,我們十分看好中國市場,這里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成功模式。我們最新的財年是今年9月底結束,財務數字還沒有出來,但是上一個財年的業績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對于未來,我們會繼續長期在中國市場發展,并且加強數字化運作和更多元化的商品。[詳情]

第一財經 | 2019年10月14日 13:23
麥德龍中國為什么選擇賣給物美?
麥德龍中國為什么選擇賣給物美?

  原標題:麥德龍中國為什么選擇賣給物美? 來源:零售老板參考 張文中的物美憑什么收購麥德龍中國? 文 | 王彥麗 零售老板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物美為什么要克服重重困難收購麥德龍?  2.超百億收購麥德龍,物美的資金從哪來? 3.多點對物美競購成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4.物美+多點模式需要得到市場重新評估。 麥德龍中國競購案終于落下帷幕,但讓外界稍顯意外的是,麥德龍沒有選擇呼聲更高的阿里、永輝,而是委身北京市場的龍頭商超物美。 10月11日晚間,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 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則會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 根據協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可以看出,麥德龍中國團隊不會因為物美控股發生大的震蕩,但物美接下來也必然會安插更多高管、董事來指導麥德龍中國的運營。 不過,雙方未對具體交易金額做披露,但根據路透社此前的報道,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如果物美80%的股份全部是現金交易,據此推算此次交易金額在15.2億歐元,折合人民幣119億,確實比家樂福48億委身蘇寧貴不少。 一切塵垓落定,但物美鯨吞麥德龍仍有不少疑團,例如,面對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競購者,麥德龍為什么最終選擇了物美?物美不惜一切代價控股麥德龍又為了什么?外資零售巨頭紛紛“賣身”,中國零售業的格局是否因此發生大的變化? - 1 - 物美看中了麥德龍中國什么價值?  針對麥德龍為什么選擇物美的問題,物美和多點方面紛紛給出《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回應。 物美方面表示:“物美收購麥德龍主要看中兩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看中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把控。麥德龍長期堅持高標準的食品安全管控,執行歐洲食品安全標準,每一家賣場都取得HACCP認證,因此麥德龍品牌=食品安全,我們認為麥德龍的商品定位是符合我國消費升級的需求的,符合推動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因此,我們也特別和德國麥德龍達成一致,要繼續堅持麥德龍中國的質量管控體系,建立由德國麥德龍食品質量專家領導的“質量管控委員會”,對賣場營運標準,全供應鏈各環節的衛生安全管控,自有品牌加工企業的質量管控,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核。目前類似的檢查和稽核,每年要進行幾百到一千多次,嚴格審查是否符合SOP要求。 第二,是看中麥德龍的B2B業務。麥德龍在B2B業務方面,有完整的服務體系,酒店、餐館、機關企事業學校幼兒園食堂,對麥德龍提供的食材高度認可,這方面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麥德龍有條件成為中國最好的食品配送服務企業。作為麥德龍未來的技術合作伙伴,多點方面這樣評價此次競標:這次競標應該是嚴謹和公正的,歷時很長,競爭激勵。物美和多點的組合認真參加了每個程序,不論是報價還是聯合商業計劃,我們都堅持做到嚴謹,實事求是,而且始終保持一致。多點作為技術合作伙伴參加麥德龍競標。之所以物美和多點能夠勝出,應該是物美+多點模式為商業企業數字化為傳統商業企業帶來無限生機,符合麥德龍尋找中國合作伙伴的戰略方向。” 物美看中的這兩個要素,確實是麥德龍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和差異化競爭點。 麥德龍的B端業務已經被媒體多次提及和報道,在中國零售市場的優勢確實也很明顯。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此前表示,麥德龍40%的銷售額來自專業B2B的銷售。數據顯示,麥德龍的福利禮品業務(商業采購)在2016/17財年的營收增長達30%。 康德此前向媒體透露,麥德龍中國在2018年的業務整體增長2%,但B端業務在同期依然維持著兩位數增長,可見B端業務的優勢和堅挺。 而保證B端業務穩定增長的原因,又是因為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嚴格把控,可以說這兩個要素是相輔相成的。 圖為麥德龍極具盛名的生鮮水果區 據了解,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把控一直是業界的標桿,旗下的麥咨達可追溯產品已經達到4500多種,包括果蔬、畜禽制品、奶制品、水產品和綜合類,可追溯產品中生鮮品類的銷售在麥德龍的占比近60%。而麥德龍方面此前也表示,未來要達到100%生鮮商品可追溯。 而麥德龍食材的可追溯,也在用戶群體中產生了良好口碑。根據2016年麥德龍關于麥咨達的顧客調查顯示,有80%左右的顧客對麥咨達和可追溯系統已經非常了解;近一半的顧客在同類產品中更傾向于購買麥咨達產品,更有13%的顧客只認準麥咨達產品。 在國內消費者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嚴格把控,十分契合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對于商品品質的追求。 實際上,除了物美公開表示的兩大因素外,在《零售老板內參》看來,收購麥德龍,對于物美的好處還有很多。 首先是彌補供應鏈短板,除了提升食品安全的把控能力外,物美還能獲得麥德龍在商品品類上的補充。作為外資零售巨頭,麥德龍憑借其全球采購的優勢,可以為消費者帶來高品質進口商品,而這一塊是本土零售企業明顯存在的短板。數據顯示,麥德龍在全球35個國家擁有760多家批發商場及食品配送業務,通過強大的采購能力、低成本的運作,為客戶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進口商品。 經常逛物美超市的用戶也不難發現,物美近兩年來不斷增加進口商品的比重,從SKU到陳列面積,都有所增加,而優質進口商品不斷出現在本土零售商品,根本原因就是消費升級驅使下,用戶對這類商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其次,自有地產也是麥德龍的重要砝碼,同時也是吸引多家進行競購的重要考量因素。進入中國市場后,麥德龍堅持“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雖然前期投入大,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麥德龍早期購置的城郊地產已成為稀缺資源,存在著巨大的增值空間。 第三,幫助物美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布局。了解物美的人都知道,自從物美創始人張文中恢復名譽后,物美又重新開啟了全國擴張戰略。 此前,物美先后以14.2億元收購樂天瑪特21家門店、斥資27億元聯合步步高參與重慶百貨混改、作價14億元收購百安居;2018年10月,物美方面還接手了鄰家鄰家便利店在北京的門店;今年3月,華潤萬家在北京的多家門店也被物美接手。 在物美入股重百時,就有業內人士告訴《零售老板內參》,物美并不甘心只做一個區域零售龍頭,張文中對重慶市場也早有布局野心,未來的目標顯然是要成為一家全國零售巨頭。 截至目前,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全國擁有超過11000多名員工及總共1700萬客戶。物美收購麥德龍也有利于滿足其在全國市場布局的野心。 - 2 - 麥德龍為什么選擇了物美? 對于麥德龍來說,物美或許是很合適的合作伙伴,雖然永輝的實力看起來更強,阿里的互聯網基因能給它做強線上的想象空間。 事實上,不管從資金實力上,還是對傳統大賣場做數字化改造,物美都是有備而來。 很多人會奇怪物美哪里來的那么多錢,從收購樂天瑪特、入股重百,接手鄰家便利店等動作,到這次巨額收購麥德龍,對于物美來說,資金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物美其實早就在為大規模并購做好資金準備。《零售老板內參》發現,從今天開始,物美通過陸續發行公司債券、獲取銀行授信等,逐步解決了收購、入股等布局的資金問題。 例如,2019年8月,物美成功發行規模10億元的公司債券;2019年7月,交通銀行深圳分行與物美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前者給予物美科技集團人民幣100億元授信。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物美首次與交通銀行展開大規模合作,也是物美落戶深圳后首家簽約的合作銀行。 物美在深圳獲得的支持不止如此。在此之前,張文中創立的另一家新零售賦能平臺多點,不僅獲得深圳企業戰略入股,而且還在當地設立了多點總部,該總部已于日前正式投入運營。 去年3月,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控投)與多點Dmall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深控投將對多點進行戰略入股,多點在深圳設立總部。據業內人士透露,多點辦公場地的租金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收購麥德龍前的物美其實是不差錢的,這也為物美能最后拿下100多億的麥德龍,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一個讓麥德龍傾心物美的原因,就是多點了。據了解,多點在物美的競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物美給出的投標方案中,多點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占據了很大篇幅,這是物美區別于傳統零售巨頭的差異化競爭點和籌碼。 經過幾年的發展,以物美+多點模式為成功案例,多點已經成功牽手了多家區域零售龍頭,甚至與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目前,沃爾瑪在北京的宣武門店也已上線多點APP,多點智能收銀設備也出現在了門店,宣武門店周圍三公里的用戶可以在多點APP上購買沃爾瑪商品。 截至目前,多點已經在中國服務合作80家零售商、10000家門店,多點APP注冊用戶7500萬,月活近1400萬。可以說,多點在改造傳統零售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當然,多點取得今天的成功,與熟知大賣場痛點的張文中密切相關。因為互聯網平臺在為傳統賣場做數字化升級的時候,對線下業務并不熟悉,導致改造門店的過程中會走很多彎路,而多點的數字化賦能工具,卻因為更適合賣場作業而受到一批零售商的歡迎。 對于今天的麥德龍中國來說,賣場的數字化升級、線上平臺帶來的增量空間,都是麥德龍要迫切攻克的難點。 在電商業務上,麥德龍中國不是沒有嘗試過自救,此前在天貓上開設旗艦店,但單單此舉為麥德龍帶來的增量市場很有限,對如何更好地擁抱互聯網,麥德龍中國顯然需要更了解中國市場,并且有成功經驗的合作伙伴。 物美+多點的踐行有目共睹,相信這也是讓急需要改造升級來適應中國市場的麥德龍中國,十分心動的方面吧。  - 3 - 中國零售業格局變化態勢 繼家樂福委身蘇寧后,麥德龍中國也被物美拿下,而在此之前,TESCO樂購、百安居、百思買等,也均被本土零售企業收購或者退出中國市場,可以說,外資商超中,當前似乎只有沃爾瑪在堅守陣地了。 雖然Costco和ALDI今年逆勢進入中國市場,但因為還處于初期測試階段,這兩家外資零售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仍然有待時間驗證。 雖然本土零售也受到了互聯網平臺的沖擊,但不得不說,學習到外資零售成功經驗的本土零售,似乎也到了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關鍵節點,挑戰是如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零售,機遇便是一旦將這個難題解決,傳統零售或許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零售老板內參》認為,在零售企業數字化變革的浪潮中,除了永輝的積極創新外,物美+多點模式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多點平臺已經漸成氣候的當下,物美聯合多點展現出來的勢能將更加強大。 而物美+多點模式的階段性成功,也讓更多本土零售看到,在阿里、騰訊之外,傳統零售做數字化升級似乎有第三種路徑,這種路徑也因為物美和多點的持續聯合布局,開拓得越來越暢通了。[詳情]

新浪財經-自媒體綜合 | 2019年10月12日 18:42
麥德龍賣身 物美為什么需要麥德龍
麥德龍賣身 物美為什么需要麥德龍

  原標題:麥德龍再見!外資超市又少了一個 兜兜轉轉一年時間,德國會員制倉儲超市麥德龍的中國區業務最終被物美拿下 吳瓊 | 文 繼家樂福中國今年6月賣身蘇寧之后,另一家外資連鎖超市——麥德龍的在華業務也被本土零售企業收入麾下。 至此,除了剛剛進入內地市場,僅開了1家和2家門店的開市客(Costco)和奧樂齊(Aldi)外,曾經叱咤風云的外資超市已幾乎全軍覆沒。成規模的外商獨資超市僅剩下沃爾瑪(Walmart)一家。 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  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約合149億人民幣)。這筆交易將給麥德龍帶來約10億歐元(約合78億人民幣)的凈收益。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根據協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多方爭奪 物美拿下麥德龍的過程并不順利。 麥德龍有意出售中國區業務的消息已經傳了一年。2018年9月,知情人士透露麥德龍正在評估中國業務,考慮出售股份和尋找合作伙伴兩個選項。同年10月路透社報道,麥德龍的一位發言人稱公司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伙伴。 一年來,麥德龍傳說中的“緋聞對象”遍及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和永輝、蘇寧、物美等本土零售商,甚至連萬科這樣的房地產企業也牽涉其中,可以說是一塊眾人爭搶的“香餑餑”。 2019年5月,有媒體報道至少有8家競購者正準備對麥德龍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進行第二輪競購,其中包括萬科、永輝、騰訊、大潤發、蘇寧和阿里巴巴。 隨后,多方爭奪變為三方博弈。京東、騰訊支持的永輝旗下B2B食材服務商彩食鮮,騰訊支持的物美,以及阿里巴巴支持的蘇寧易購三大財團浮出水面。 2019年7月9日,有報道稱蘇寧放棄競標。至此,僅剩物美與永輝兩家展開正面對決。此后,各方又進行了漫長的談判,直到10月11日物美突出重圍,這筆交易最終塵埃落定。 這不是物美第一次收購外資連鎖超市。2018年,物美集團以14.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樂天瑪特在北京的21家店鋪,彼時,物美更多的是看中樂天瑪特商鋪占據的地段。 顯然,這一次的交易更加大手筆。物美給出的麥德龍中國企業估值高達149億人民幣,相比較而言,6月22日,蘇寧易購僅以48億人民幣的價格就獲取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麥德龍的這一估值達到家樂福(60億人民幣)的兩倍多。 物美為何對麥德龍如此志在必得呢? 物美為什么需要麥德龍 物美集團由張文中創立于1994年,是中國最早的連鎖超市之一,截至目前,已經擁有1000多家大賣場、商超、便利店和家居商場,年銷售額500余億元。2015年,張文中創辦數字零售平臺多點,為包括物美在內的實體零售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 麥德龍的歷史比物美還要長30年,誕生于1964年的德國,是德國最大的超市集團。1996年,麥德龍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的59個城市設有97家賣場,擁有超過1.1萬名員工和1700萬客戶,2017至2018財年中國區銷售額27億歐元(約212億人民幣)。 與前段時間爆紅網絡的開市客類似,麥德龍也是一家倉儲式的會員制超市,持有會員卡才能進店消費。剛進中國的時候,僅面向餐飲企業、中小零售商及機關團體等B端客戶,直到2013年才放開個人會員注冊。 麥德龍擁有優質的企業會員資源。麥德龍對于企業會員的審核非常嚴格,原本的會員卡只針對公司認定的專業型客戶,卡面上標注了諸如“餐飲”、“企事業單位”等所屬行業的稱謂,必須提供營業執照等資質證明才能夠辦理。一位曾在麥德龍工作過的員工告訴《財經》記者,麥德龍相比其他超市最大的優勢,就是專業的會員體系。 聯商網專家王國平告訴《財經》記者,物美看中的,是麥德龍的倉儲會員店模式以及稀缺的倉儲門店物業資源。 物美此前也曾顯示出對會員制模式的興趣。2015年,物美推出高端超市業態“尚佳”,模仿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和開市客推行會員制模式,但一年之后就宣告失敗。 倉儲式商店所需占地面積非常大,同時,由于目標客戶是有車的家庭,超市還需要巨大的停車場以解決停車問題。因此,合適的物業資源非常有限。這也是山姆進入中國23年來僅開設了26家門店的原因之一。 開市客進入中國并引發轟動之后,會員制超市這一在中國低調了多年的業態開始引起廣泛的關注。山姆最新公布的計劃顯示,預計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國將有40-45家開業及在建門店。 “整體來講,我覺得大家判斷是一致的,會員制業態在中國可能會經歷一個比較高速的成長期。”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電子商務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陳志宇在不久前的一次專訪中告訴《財經》記者。 物美的版圖擴張速度一直十分兇猛,在過去的10多年的時間里,物美先后收購過超市發、美廉美、江蘇時代超市、浙江供銷超市等區域零售龍頭。2014年,物美以14億元拿下了英國翠豐集團在中國的家居賣場百安居70%的股份。 此次收購麥德龍后,物美將由區域零售真正變成全國性零售企業,形成與華潤、高鑫、沃爾瑪、永輝、蘇寧易購家樂福等企業共同占據頭部的競爭格局,王國平說。 作者為《財經》記者 作者:吳瓊[詳情]

財經十一人 | 2019年10月12日 15:12
物美拿下麥德龍 買買買的錢能賺得回來嗎
物美拿下麥德龍 買買買的錢能賺得回來嗎

  物美拿下麥德龍,買買買的錢能賺得回來嗎 來源:北京商報 傳聞已久的麥德龍(Metro)的中國業務出售事宜終于有了定論。10月11日晚間,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據悉,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此外,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實際上,十幾年來,物美一直都在不斷的收購。 據不完全統計,麥德龍中國成為2018年至今,收購費用已超過150億元。在迅猛擴張的背后,物美的資金從何而來?雖然物美方面回復北京商報記者稱“物美的資產狀況良好,資本結構合理健康,現金流充裕。收購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但在接連不斷的并購下,物美的核心數據并沒有實現明顯的增長,擴張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面對瞬息萬變的國內市場,守好打下的“江山”將會是更大的挑戰。 01、麥德龍中國塵埃落定 10月11日晚間,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據了解,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同時新合資公司總部將保留在目前的上海市普陀區。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此外,由麥德龍集團代表所領導的專門的質量控制委員會也將全面參與,以監控和確保合資公司在質量和運營標準方面持續符合麥德龍全球準則。 與此同時,物美集團還將通過多點Dmall專有的運營系統,進一步提高麥德龍中國的運營效率和優化客戶的購物體驗。同樣重要的是,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將帶來融合了線下和線上服務與技術的數字化零售專長,并將幫助麥德龍中國提升數字化能力并加快在方興未艾的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 麥德龍集團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Olaf Koch)則表示,中國零售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機遇,合資公司將能最大限度利用這些機遇。經過仔細評估后,我們選擇與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相信這家戰略合資企業將具有更大競爭優勢,不僅有利我們中國的利益相關者,也讓麥德龍集團以及其股東們在未來多年的合資發展和成功中獲益。” 02、兩年并購消費超150億元 實際上,物美從未停止收購的步伐。細數物美的收購史,不難看出物美在零售市場的野心。十余年前,物美就曾通過托管、收購、重組等方式控制或擁有了北京超市發、京北大世界等全國20多家商業企業的400多個網點,還對卜蜂蓮花、美廉美、江蘇時代超市、浙江供銷超市、百安居等區域零售企業發起收購,版圖擴張兇猛。 隨后,伴隨著張文中的回歸,物美的擴張步伐也再次按下快進鍵。僅在2018年,物美就接手了樂天瑪特華北區的21家門店,上海聯華旗下的世紀聯華大賣場北京門店也搖身變成物美超市。另外,一夜之間關掉一百多家店的鄰家便利店的大部分門店也被物美接手。今年上半年,物美還接手了華潤萬家在北京的大賣場門店。今年6月,物美入股重慶百貨45%的股權,物美的版圖也正式向西南市場擴張。 麥德龍中國成為2018年至今,物美吞下的第五個重大并購項目。除了2018年4月“入賬”的樂天瑪特華北區21家門店外,物美還先后于2018年10月接管了鄰家便利店;于2019年2月托管了華潤萬家北京大賣場業務;于2019年6月宣布,物美將持有重慶百貨45%的股權。 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表示:“我們很高興戰略投資麥德龍中國,鞏固和發展伙伴關系。我們與麥德龍有著共同的理念,堅定不移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我們以數字科技引領零售發展,深耕本地市場,在提升國際品牌方面具有專業成功實踐。因此我們堅信,物美、多點Dmall是麥德龍的理想合作伙伴,必將充分發揮麥德龍的巨大潛力,為顧客提供更好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至今,包括此番收購麥德龍中國在內,物美在收購方面已經花費超150億元——此前拿下百安居的14億,收購樂天瑪特14.2億,入股重百的27億,加上此次收購麥德龍中國費用預計在15-20億歐元(約合117億-157億元人民幣)左右,收購金額預計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同時,也使物美的負債規模極速增長。 對此,物美方面相關負責人回復北京商報記者稱:“物美的自主開店和并購都是經過認真評估,符合物美發展戰略,估值合理,資產質量良好而且有增值潛力。物美的資產狀況良好,資本結構合理健康,現金流充裕。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 03、機遇與風險并存 “麥德龍中國的全國門店以及供應鏈,它可以更好地擴張為一個全國性的企業,麥德龍為物美帶來的不僅僅只有賣場,包括它的整個供應鏈體系,對于物美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收購是快速擴張的一個捷徑。物美自從張文中回歸后,再一次加快了自己的擴張速度。希望通過這個戰略,在快消品領域里面能夠有突破式的增長。 國內零售市場經過一番眼花繚亂的投資并購后,格局已逐漸明朗。在不久前蘇寧完成家樂福的收購后,此番麥德龍中國歸屬也塵埃落定,加之國內市場上依舊堅挺外資零售商沃爾瑪以及剛剛入局的Costco。國內零售市場勢必將迎來一場寡頭之間的競爭。 而物美作為一家從域性超市,通過不斷的發展,至今成為一家全國性的綜合性零售商。除了重百、麥德龍外,物美旗下還擁有美廉美超市、新華百貨、浙江供銷、百安居、奧士凱物美、崇菜物美、圣熙八號、京北大世界、浙江供銷等多個知名品牌。 但是,機遇永遠和風險并存,守江山難遠比打江山要難。盡管物美在接連不斷的投資并購擴張自己零售的版圖,物美的核心數據并沒有實現明顯的增長。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9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物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中排名第11位,排名與上年持平,銷售增長率為1.9%,比上年下降3.2個百分點。門店總數達1055個,增長率11.8%,而上年門店增長率為72.8%。 零售業專家胡春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借助資本并購擴大版圖是國內零售市場從相對的自由競爭走向寡頭競爭的必然階段。現在這些零售巨頭都在抓住時機迅速整合擴張,如果喪失這樣的機遇的話,以后就再也不會有了。當然,激進的擴張也會存在不小風險,可能要面對團隊整合、門店改造、系統對接等方面的問題,不過在成為巨頭之前還是需要賭一把。 有趣的是,張文中曾說過:“20多年前的第一次創業,物美心中的目標是沃爾瑪。”現如今,物美吞下麥德龍后,距離自己心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但是是否能夠達成目標,甚至超越目標,這盤棋該如何下,還有待進一步的考驗。[詳情]

新浪財經綜合 | 2019年10月12日 15:10
麥德龍中國賣身:入華23年 價值兩個家樂福中國
麥德龍中國賣身:入華23年 價值兩個家樂福中國

  原標題:價值兩個家樂福中國!入華23年,這家連鎖巨頭終“賣身”,接盤的是…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視頻截圖 10月11日,麥德龍中國賣身,終于塵埃落定。 當日晚間,記者從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方面確認到,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的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 此外,麥德龍官網公告顯示,在這筆交易中,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為19億歐元(約合148.95億元),為其2017/18財年年銷售額的0.7倍。這也正如此前有業內人士預測的,相較于以60億元賣給蘇寧的家樂福中國,麥德龍中國的價值相當于兩個家樂福中國。麥德龍方面表示,預計在交割完成后公司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益。 三家競爭,物美笑到最后 今年3月,麥德龍以15億-20億美元的價格公開招標出售其中國市場業務。據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8月的消息,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參與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的主要是三大中國財團,分別是京東、騰訊支持的B2B食材服務商彩食鮮,騰訊支持的物美,以及阿里巴巴支持的蘇寧易購。 知情人士透露,麥德龍方面對收購者有著諸多期望,其中包括收購報價符合內部預期,補強麥德龍在物流領域的短板(目前只有3個物流倉庫無法滿足持續增加的用戶需求),門店改造,加快數字化運營改造以提升客戶服務能力,以及提高食品配送業務運營效率等。 最終物美在三家的競爭中笑到了最后。 對于物美集團和麥德龍集團未來的合作,雙方表示將各自發揮在市場上具有的優勢,并借助多點Dmall的數字技術,加速麥德龍中國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同時了解到,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同時新合資公司總部將保留在目前的上海市普陀區。 資料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 物美方面同時表示,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而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高開低走:從領跑者到被超越 麥德龍是一家擁有55年歷史的歐洲老牌零售批發商,1996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擁有超過11000名員工。 因為基礎好,麥德龍一進入中國市場就進入頭部陣營。 1999年,麥德龍6家門店,銷售額26億元,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1999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中,名列第6。 那一年,榜首還是年銷73億的聯華超市(00980.HK),萬佳連鎖還沒有改名為華潤萬家,大潤發排名第20,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601933.SH)甚至都沒有進入百強名單。 誰能料到,麥德龍在中國連鎖百強中的光環,很快黯淡下去。 2000年-2013年這十幾年的時間,麥德龍穩步擴張,門店數從6家增加到75家,銷售額從26億元增加到175億元。 但是,在中國連鎖超市的黃金十年,對手們以數倍于麥德龍的擴張速度狂飆突進,將之遠遠甩在身后。 永輝超市門店數曾10年擴10倍震驚行業,幾乎同一時間進入中國市場、同樣做大賣場的沃爾瑪和家樂福,2018年門店數量分別為441和302,銷售額分別為805億元、475億元。 麥德龍高開低走,此后十幾年,排名一路下滑至三十多。 2014年開始,麥德龍的門店增幅和銷售額增幅降至個位數,2016開始公司累計投資金額止步不前。 圖片來源:斑馬消費 物美為何看上麥德龍? 對于交易的另一方物美來說,為什么會看上麥德龍中國? 一方面,麥德龍中國仍然是個好資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去年麥德龍中國營收規模達到208億元人民幣。一位了解麥德龍中國業務的PE機構負責人表示,麥德龍多年來利潤保持相對穩健增長,去年凈利潤仍然達到4億-5億元。 上述PE機構負責人透露,一方面麥德龍大型客戶的采購需求相對穩定,年采購額高達上千萬,其1300萬元用戶資源也是巨大的價值;另一方面麥德龍在全國約60個城市布局的大型商場里,有30個是自持資產,使用期限40-50年,由于這些資產都是多年前低價投資購買,如今地產增值價值相當高,比如去年初麥德龍以6億元賣掉一塊上海虹口地區的地,凈賺5.8億元。 另一方面,物美超市近幾年并購動作頻繁,2018年,物美以15億元的價格接手了樂天集團位于華北的22家樂天瑪特門店,此前的2014年,物美集團以14億元收購中國百安居70%股權,后者在中國擁有近40家家具連鎖門店。 通過收購擴大物美集團的規模之外,物美的另一個目的,可能希望通過麥德龍涉足當下被看好的會員制倉儲式賣場。 [詳情]

新浪財經綜合 | 2019年10月12日 13:48
麥德龍中國終賣身 外資商超迎來大敗局?
麥德龍中國終賣身 外資商超迎來大敗局?

   文:李曉光  石丹 麥德龍中國“賣身”的傳聞終于落地。 日前,麥德龍中國公布了最終的買家——物美集團,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大型零售商,經營管理零售店超過1000個,其中包括大賣場、超市、便利店、百貨商店和家居改善店等各種業態。 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在所有相關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最終在合資公司持股80%,麥德龍集團將持股20%。 雙方在聯合公告中提到,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物美集團及其技術伙伴多點,和麥德龍集團將能發揮各自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及在批發、零售和數字領域的領先專長,會加速麥德龍中國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 又一家外資商超從中國市場撤出。 此前家樂福也出售了在中國的業務,蘇寧易購以48億元拿下了其80%的股份。經歷二十多年的發展,面臨國內競爭日趨激烈的零售環境,撤退是外資零售商超品牌最好的選擇嗎?  出售中國業務 在國慶假期后的第一周,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 根據該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 70%的股權,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權,剩余10% 的股權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他們亦有意通過另一個獨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權。 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的管理層和員工架構不變,不會裁員也不會降薪水,門店保持麥德龍品牌不變,未來也依舊會以麥德龍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新店。 就出售中國業務的具體原因以及資金用途等問題,《商學院》記者聯系麥德龍中國方面進行采訪,截至發稿對方并未回復。 該項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據此估算,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的估值為19億歐元。 業內人士分析,與家樂福在中國以租賃門店為主不同,麥德龍在中國市場有大量的自持物業,加上潛在買家們的競爭激烈,因此價格自然會相對高些。物美方面透露,本次收購將全部以現金方式交易,收購資金來源于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 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表示,收購麥德龍中國主要是基于三點考慮:一是要要學習歐洲企業嚴格的質量把控標準,二是擴大企業規模的需要,三是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的重新組合具有重大意義。 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在接受《商學院》記者采訪時分析,現如今門店租金成本越來越高,大型商超的選址變得日益困難,收購麥德龍中國主要利好是可以加快物美集團的門店布局。  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則表示,麥德龍中國雖然是在走下坡路,但但其所處的位置均為城市核心地段,這對于擁有智慧零售管理運營能力的物美和多點來說,有望能把其價值真正發揮出來。 業績不佳或是主因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擁有超過11000多名員工及總共1700萬客戶。 1996年,帶著“歐洲第二,全球第三零售批發超市集團”的光環,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中國首家門店,把“現購自運”的倉儲式商場模式引入國內。 與沃爾瑪、家樂福針對家庭消費等不同,麥德龍為倉儲式超市,主要是面向B端市場和用戶,采用會員制方式銷售。 “雖然對B端黏性較高,但隨著企業政策的調整以及部分公司福利的減少,麥德龍顯然有些疲軟。”零售電商智庫及百聯咨詢創始人莊帥指出,麥德龍在中國相關關系維護很少、推廣也很少。這些都直接導致了麥德龍在華業務的不順遂。 在2013年,麥德龍中國開放了C端業務,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在梁振鵬看來,麥德龍C端業務的主要優勢是可以提供質優價廉的商品,但在電商的沖擊下,這一優勢也不復存在。 進入2018年以來,關于麥德龍要出售中國業務的消息不時傳出。 2018年8月,有消息稱麥德龍中國正與復星國際商討收購股份。兩個月后,麥德龍被指正與銀行接觸,為中國業務尋找合作伙伴2018年11月,麥德龍被曝正與騰訊洽談合作事宜。 2019年2月,又有消息稱,阿里巴巴正與麥德龍開展股權收購談判。在當時的股東大會上,麥德龍集團董事長奧拉夫·科赫曾表示,通過撤資大賣場業務,麥德龍在成為一家純粹的批發企業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5月27日,有報道稱至少有8家競購者對麥德龍中國業務表達股權收購意向。7月9日,據彭博社報道,物美集團和永輝超市參與的財團加入了對麥德龍中國業務的最后一輪競購,蘇寧易購已放棄競標。 梁振鵬指出,業績的疲軟是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的主要原因。財報顯示,2018年麥德龍凈營收同比下滑1.6%,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同比下滑5.3%。期內利潤僅微增0.9%。 相比麥德龍集團去年365.3億歐元的營收額,中國市場業務營收占比僅7.3%,約1/14,所占份額較小。 公開資料顯示,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5家商場,2018年營收入卻僅為26.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09.4億元),相比之下,本次競購者之一永輝超市在2012年就已達到246.84億元的營收。 新零售內參創始人,新零售戰略實施顧問云陽子表示,“中國零售正處于大變革時代,競爭激烈程度在加劇,在中國根基較淺的外資商超首先會受到影響。”  外資商超大敗局? 1992年國務院發布《關于商業零售領域利用外資問題的批復》,正式允許外資企業通過合資的形式進入特定地區的零售業。起初僅限服裝和百貨等領域,1995年拓展到食品和連鎖經營業。 政策的利好之下,家樂福、沃爾瑪、萬客隆、麥德龍商超紛紛進入中國市場。那時,除了新穎的營銷方式,外資商超最吸引人的莫過于低價。 有報道稱,來自荷蘭的萬客隆,1996年在廣州開張時,將原本計劃投入的1000萬元廣告費,直接用于降價補貼,和其他商場相比,其主力商品的售價均降低20%~30%以搶占市場份額。 同樣是1996年進入中國的連鎖商超巨頭沃爾瑪,更是將低價策略定為其長期的營銷手段,提出“天天平價”策略,力求在價格上做到業內最低。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外資商超在國內也享受到了發展所帶來的紅利。但這樣的時光并沒有持續太久。 2014年,英國品牌Tesco將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業務“賣身”給華潤萬家,外資商超開始了在中國的潰敗。2017年,韓國樂天瑪特宣布出售店面退出中國;同年11月,阿里巴巴以28.8億美元收購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36.16%的股份。 2018年12月,法國零售商歐尚的中國業務被合作伙伴大潤發接管;再加上家樂福和麥德龍,越來越多的外資商超選擇了退出中國市場。 云陽子向《商學院》記者分析,處于變革周期中的中國零售行業,迎來了越多越多的新玩家,要不要繼續在中國市場堅守成為了外資商超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決策。 “最終的去留還是取決于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態度,如果持續看好中國市場,可以主動進行變革,可以繼續堅守,否則離開只是時間的問題。 ”云陽子進一步補充到。  丁道師則強調,出售中國業務之后,一些外資商超財務報表的會更好看一些。棄車保帥之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他們更擅長的地方,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詳情]

物美百億收購麥德龍中國 值嗎?
物美百億收購麥德龍中國 值嗎?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北京報道 麥德龍中國也賣了! 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未來麥德龍中國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 從復星國際、騰訊、阿里、大潤發、蘇寧到永輝,在尋覓了多個買家后,麥德龍最終花落物美。 耐人尋味的是,麥德龍為什么最終選擇了物美?物美花巨資控股麥德龍又為了什么?在外資零售巨頭紛紛“賣身”中國買家之后,中國零售業的格局是否會重新排座次呢? 麥德龍從歐洲第二到頂不住的尷尬 “經過仔細評估后,我們選擇與物美集團和多點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兩家公司是麥德龍值得信賴和尊重的合作伙伴,他們和麥德龍秉持相同的價值觀,可以帶來大量的資源和專長,并承諾在麥德龍中國以往的成績和足跡基礎上謀求發展。” 麥德龍集團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Olaf Koch)如是回應出售中國業務。 1996年,麥德龍正式進入中國,在上海市普陀區開出第一家店。 彼時,來自德國的麥德龍,帶著“歐洲第二、全球第三零售批發超市集團”的光環走進中國市場。和家樂福、沃爾瑪不同的是,麥德龍采用的是綜合性現購自運(Cash & Carry)的方式。 “現購自運”區別于傳統的批發購物,讓顧客在倉儲式商場內自選商品,以現金支付并取走,被認為是一種自助式批發業態。相比一般的超市,麥德龍的賣場要更大,像一個巨大的倉儲車間,各類商品被整整齊齊地碼在儲物貨架上。 店面面積的要求使得麥德龍的選址往往在遠離城市中心的地方,加上麥德龍采取了獨特的會員制,只有申請加入并擁有“會員證”的顧客才能進場消費。這一切都讓中國消費者不習慣。 入華24年,麥德龍平均每年拓店不到5家,麥德龍中國只有95家門店,和其他遍地開花的外資商超相比,發展緩慢的麥德龍顯得異常尷尬,資料顯示,麥德龍在中國2018年營業收入為30.3億美元,凈利潤不到3000萬美元。 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倉儲會員店適合在經濟發達地區,下沉市場需要能夠靈活調整。“麥德龍一套模式打天下,沒有適應中國的實際情況。麥德龍中國權限有限,而總部對于中國市場又不夠敏感,直接導致中國市場反應緩慢,很多問題長期存在且未改善。相對于其他外資企業,麥德龍擴張緩慢,銷售額不夠大又進一步影響采購議價能力,雖然后期想提速,但是已經錯過了黃金期。” 王國平表示。 物美百億人民幣收購值不值? 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據稱在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最終在合資公司持股80%,而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 如果80%的股份全部是現金交易,那么交易金額大約是15億歐元,折合人民幣約119億元,相對于家樂福中國以作價6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賣給蘇寧易購,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顯然要貴出不少。 對此,物美集團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這次競標是嚴謹和公正的,歷時很長,競爭激烈。物美和多點的組合認真參加了每個程序,不論是報價還是聯合商業計劃,我們都堅持做到嚴謹,實事求是。麥德龍長期堅持高標準的食品安全管控,執行歐洲食品安全標準,每一家賣場都取得HACCP認證,因此麥德龍品牌=食品安全,并不是因為麥德龍中國經營不善要賣出,而是一種戰略調整,所以賣方也在認真篩選買家,最后我們幸運地得以勝出。 “第一,物美集團要學習歐洲企業嚴格的質量把控標準;第二,中國的零售企業規模需要擴大;第三,在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的重新組合具有重大意義。”物美創始人張文中如是總結收購麥德龍的原因。 業內專家認為,物美之所以不惜重金拿下麥德龍,有其獨特的考量。 與很多外資零售企業不同,麥德龍中國一直堅持買地自建門店,在進入中國后,仍舊堅持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多年下來,積累了龐大的“地產資源”。而且由于經營的是倉儲式業態,麥德龍單塊拿地的體量許多都過萬平米,在市郊的門店一般上萬平方米,有的甚至達3萬~5萬平方米。 零售專家鮑躍忠認為,物美的主要經營模式為賣場和小店,缺乏倉儲超市這一板塊,麥德龍的進入正好補足了其短板。聯商網高級顧問王國平也指出,物美收購麥德龍后,其零售版圖將進一步滲透到其他省份,直接躋身行業頭部爭霸戰,行業格局將變成深圳華潤,福建永輝,上海高鑫,江蘇蘇寧、家樂福以及北京物美等區域性零售企業對于市場份額的爭奪。 目前,物美通過托管、收購、重組等方式控制擁有了北京超市發、京北大世界等全國20多家商業企業的400多個網點,還對卜蜂蓮花、美廉美、江蘇時代超市、浙江供銷超市、百安居等區域零售企業發起收購,版圖擴張兇猛。 脫穎而出的多點Dmall 在物美此次收購中,一直被認為是物美“孵化品”的多點Dmall,存在感十足。 物美創始人張文中也是多點Dmall的創立人,多點Dmall存在的意義,是為商超門店提供數字化的解決方案。例如通過和多點的合作,物美將自己的會員轉換成了電子會員,數字化的加持下,目前物美的會員制有著五個使用場景:O2O兩小時配送到家、全球精選(次日達)、店內自由購、店內電子會員支付、多點秒付。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主任關利欣表示,麥德龍作為跨國公司具有全球供應鏈,以強大的采購能力、低成本的運作為客戶提供高質低價的商品,其中不乏符合當前我國居民消費升級需求的高品質進口商品,這也是目前本土零售企業的短板。 “麥德龍之前以批發為主的經營模式,積累了大量中小型零售商、酒店、餐飲業、企事業單位、政府和團體等專業客戶資源,這些會員信息也成為本土線上線下企業爭奪的重要資源;另外,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使麥德龍早期購置的城郊地產成為稀缺資源,也成為各類企業的關注點。”關利欣表示。 顯然,物美希望拿下麥德龍后,用多點Dmall改造其數字化門店和C端會員,用一個APP,打通了商戶和供應鏈之間的所有通道。 目前,國內的零售環境天翻地覆,外資零售不再一統天下,隨著高鑫零售委身阿里;樂天瑪特全面退出中國;沃爾瑪站隊騰訊、京東;家樂福賣身蘇寧,加上國內市場上依舊堅挺的外資零售商沃爾瑪以及剛剛入局的Costco,在這場大洗牌中,誰能成為新王者呢? 物美創始人張文中曾說過:“大賣場的自我革命,就是擁抱互聯網,你得從上到下,從思想到行動都得革命,包括流程和組織都得變,不變是不行的。” [詳情]

物美并購麥德龍再擴零售版圖 助力全國化布局
物美并購麥德龍再擴零售版圖 助力全國化布局

  原標題:物美并購麥德龍再擴零售版圖,助力全國化布局  傳聞一年多,麥德龍中國出售股權一事終于落下帷幕。 創意制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10月11日晚,物美集團宣布,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雙方將成立新的合資公司,交易完成后,物美成為控股股東,持有新公司80%股份,麥德龍中國持股20%,多點Dmall將成為其技術合作伙伴。 收購寧夏新華百貨、浙江供銷超市、重慶百安居、接手樂天瑪特21家門店……近些年,物美頻繁出手并購,整合區域零售商異地擴張,此次收購麥德龍中國也將進一步豐富其零售業態,助力全國化布局。業內人士認為,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順理成章,雙方能在供應鏈、數字化改造等方面互補,但關鍵要看后期如何整合。 多方競購,麥德龍中國終“賣身” 進入中國市場23年,開了97家賣場,麥德龍中國還是把自己給“賣了”,接盤方是北京老牌零售商物美集團,持股80%。 根據麥德龍中國官方說法,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約為78.238億元人民幣)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約為148.65億元人民幣),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雙方協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 圖/資料圖片 1996年德國第一批發商麥德龍進入中國市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門店。與沃爾瑪、家樂福針對家庭消費等不同,麥德龍為倉儲式超市,面向B端市場和用戶,且采用會員制的銷售方式,直到2013年才開放個人會員業務,截至目前,其在中國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 但隨著電商發展及購物方式轉變,最近幾年外資零售商在國內日子并不好過,華潤萬家整合英國零售品牌TESCO樂購,樂天瑪特敗走中國,家樂福賣身蘇寧,沃爾瑪也在不斷調整門店規模。相較之下,針對B端市場的麥德龍發展相對穩健,但增長也較為緩慢,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曾對媒體透露,2018年其中國整體業務增長2%。 自2018年9月起,關于“麥德龍出售股權”的傳聞頻繁爆出。此后,包括騰訊、阿里巴巴、蘇寧、永輝、大潤發等被爆出參與競購,可謂競爭激烈。今年6月,關于出售股權一事,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對媒體表示,如果能把德國的品質、流程優勢與中國的規模、速度結合起來,其在中國的業務會更好。 和君咨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零售行業非常講究本土化,外資企業之前可以憑借其新穎的模式、供應鏈管理優勢以及資金實力在中國市場上獲得發展機會,但長期來講,其對于本土化需求的理解、響應方面可能不如本土零售企業,尤其是伴隨著國內零售企業的發展壯大,外資零售優勢就不再那么突出。因此,外資零售商會通過戰略合作、出售股權等方式與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合作,更好地應對市場。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麥德龍退出中國是出于資本層面的考量,當市場表現達不到預期,就會進行撤離,屬于正常的市場行為。 多點Dmall助力,物美“接盤” 物美為什么要接手麥德龍?10月12日,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在母校南開金融論壇暨南開大學百年華誕座談會上給出了答案:麥德龍嚴格的質量把控標準需要學習;中國零售企業規模要擴大,物美此前有收購重組并且成功的經驗;第三,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的重新組合具有重大意義。張文中說:“中國零售規模和美國相比,現在已經相差不多,但是如果講到單一零售企業的規模,比如美國最大的沃爾瑪,年銷售額5300億美元,相比之下中國的零售企業規模就小多了,所以這次并購重組,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 文志宏認為,麥德龍對于物美有三個方面的吸引力。首先是對其目前零售業態的補充,其次是麥德龍強大的供應鏈體系,此外,麥德龍本身業績較為穩健,物美也從中看到了整合價值。 具體而言,麥德龍率先在中國推出了食材可追溯系統,據公開資料,麥德龍旗下麥咨達可追溯產品已經達到4500多種,包括果蔬、畜禽制品、奶制品、水產品等,其中生鮮品類的銷售在麥德龍占比近60%。根據雙方并購協議,由麥德龍集團代表所領導的專門的質量控制委員會也將全面參與,以監控和確保合資公司在質量和運營標準方面持續符合麥德龍全球準則。 作為德國第一大批發零售商,麥德龍在國際采購、供應源頭以及物流體系方面有強大優勢,同時麥德龍的自有品牌也有助于其在價格、差異化方面與其他零售商進行競爭。在文志宏看來,不同零售企業背后的供應鏈整合互通后會產生更大的價值。 此外,自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麥德龍中國目前已有97家商場,服務1700萬客戶, 在ToB業務上具有明顯優勢,這也區別于物美原有的以ToC為主的業務發展模式。物美方面也指出,目前,麥德龍中國的業務擁有多個優勢互補渠道,包括O2O以及快速增長的食品配送渠道及福利禮品渠道。 不過,麥德龍為什么會選擇物美?一個有競爭力的出售價格和相同的價值觀自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素,除了雙方的業務互補之外,張文中創立的多點Dmall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表示,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將其新零售轉型,并通過運營數字化、新店開設和其他增長舉措,進一步擴大其業務。 “多點Dmall”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零售解決方案正是麥德龍中國所需要的。圖/視覺中國 如今,電商業務對傳統線下零售造成沖擊,傳統零售商要抓住消費者就要擁抱變化,挖掘線上增量市場。也是在今年6月,康德對媒體表示,麥德龍B2B業務增長超過兩位數,要大力發展,同時也要加強B2C,即B2C與B2B業務對半加速發展。此外,公司正在進行新零售改造,滿足消費者需求。而多點Dmall則瞄準傳統零售商的痛點,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字零售解決方案,而這也剛好是麥德龍中國所需要的。 根據多點此前公布的數據,截至目前,多點已經在中國服務包括物美、沃爾瑪、中百等在內的80家零售商、10000家門店,多點APP注冊用戶7500萬,月活近1400萬。 頻繁并購,物美的零售野心 此前,物美先后收購了北京美廉美超市、寧夏新華百貨、浙江供銷超市等,而隨著張文中的復出,物美又開啟了其并購之路。最近兩年,先后接手了樂天瑪特華北21家門店,鄰家70多家門店、北京5家華潤萬家,同時擬向重慶商社(集團)有限公司增資超過70億元。因此在外界看來,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也在意料之中。 文志宏表示,物美有雄心,張文中對零售業有使命和抱負。并購麥德龍中國之后,物美旗下的零售版圖更豐富,有助于其布局全國市場。作為獨立于騰訊、阿里之外的重要力量,“物美+多點”和蘇寧、永輝前景可期,或將改寫零售格局。 他認為,物美傾向于收購區域龍頭企業,優勢在于本地扎根較深,受電商沖擊有限。收購麥德龍中國也一樣,以B2B業務為主,客群相對固定。但文志宏也表示,未來雙方如何整合也至關重要,從目前來看,物美本身賣場、百貨等業態正面臨改造升級,在獲取年輕消費者青睞上同樣面臨挑戰。 在雙方的協議中,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獨立經營,雙方組建的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而在管理和員工方面,合資公司將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和目前的員工團隊,其中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康德也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物美控股之后,麥德龍中國“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也就是說,此次交易之后,麥德龍中國團隊并不會發生特別大的改變。但至于未來,物美將如何進行整合則還需觀望。[詳情]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么了?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么了?

  原標題: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么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半年內,兩家外資商超巨頭被中國公司收購。 外資超市紛紛退潮,是什么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外資商超關店潮 2018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80987億元,比上年增長9.0%,到2019年消費占GDP比重連續8年上升,中國的消費市場仍在逐年擴大,但外資超市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不佳卻成為常態。 英國樂購、韓國樂天瑪特、韓國易買得等外資零售企業紛紛退出中國,留下來的外資超市則紛紛尋找本土合作伙伴。如沃爾瑪與京東合作,樂購被華潤入股,歐尚的中國業務也在2018年底被其合作伙伴大潤發全面接管。 回顧外資商超的二十五年興衰歷程 觀察外資商超的代表企業沃爾瑪和家樂福的擴張速度,外資商超企業在中國的發展可分為起步期(1995-2003)、擴張期(2004-2011)、瓶頸期(2012-2018)三個階段。 ·起步期(1995-2003) 國內政策逐步開放,外資商超搶灘中國市場。 ·擴張期(2004-2011) 外資超市享經驗與資本雙重優勢,強勢擴張。 ·瓶頸期(2012-2018) 國內商超開始大步趕超、電商登場,外資商超經受雙重打擊。 電商滲透率強勢增長,超市市場份額下降 據管理咨詢公司貝恩統計,電商渠道的滲透率以從2014年的41%增長至80%,而6000平米以上的大賣場市場份額連年下滑,從2014年的23.6%下降到2018年的20.2%。此消彼長之下,家樂福代表的外資超市們的份額明顯正在被電商蠶食,而這幾個點的份額就已經足以讓部分大賣場陷入虧損。 電商造成的沖擊還在隱隱作痛,新零售的花式玩法讓外資超市看花雙眼 2017年被稱作新零售的元年,線上線下融合更為緊密。零售的新風口,新技術,新物種,新玩法不斷涌現,資本,新玩家不斷涌入,人們的消費方式再次被顛覆。傳統大賣場面臨挑戰,開始轉型。新技術在商超企業中的應用更廣泛,各種新零售不斷出現,線上線下重構人、貨、場模式。而在2018年,零售業線上線下融合、跨界化和社區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水土不服的外資超市們也在不斷尋求出路,但現實終不如理想來的美好。 壓死外資超市的最后一根稻草?——前置倉模式 對于超市們更嚴峻的挑戰是,以每日優鮮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被新零售業態普遍應用。阿里、騰訊等巨頭企業布局新零售,門店即電商,倉庫即門店。這些新的商業邏輯正在對零售行業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重構。 其中到家業務幾乎成為了新零售的業務核心,反觀外資超市們,送貨速度還是太慢,提供的送貨服務多為次日達,由于大賣場網點有限,遠距離物流成本需要用戶來買單,曾經的地利優勢反而成了劣勢。 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眾多外資零售品牌在中國市場撤出,也有嘗鮮者頻頻“驚起一灘鷗鷺”。如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Costo和ALDI(奧樂齊),盡管開局火熱,但在目前實體零售環境之下,若想長期取得迅猛發展,仍存變數。 外資商超的成功源于他的早期經驗和資本優勢,以及中國零售業政策的不完全開放;它的失敗是因為當國內“學生們”學成出師后,對零售市場大幅革新,外資商超卻止步不前失去先機。喪失經驗優勢的國際零售商巨頭們,又受到互聯網電商和前置倉模式的雙面夾擊,從神壇跌入泥潭的不可思議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詳情]

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
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

  原標題:物美入主麥德龍:外資零售商中國市場的進退生意經 | 調查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成為重磅新聞,但此事也在業界意料之中,因為關于麥德龍中國業務或出售的傳聞已不絕于耳。就在不久前,蘇寧控股了家樂福中國業務。 相比多年前,華潤系收購TESCO中國業務時,大家的詫異,這幾年零售業之間的并購越來越頻繁,而沃爾瑪、家樂福與中國本土業者的資本或戰略合作也成常態。第一財經記者日前多方調研采訪后了解到,近幾年實體零售商面臨成本高企和電商競爭等壓力,而對于易買得、樂天這樣的國際零售巨頭而言,以往的陳舊模式已不適合如今的中國零售市場,作為止損,淡出市場是符合商業邏輯的。 不少知情者更是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麥德龍、家樂福等巨頭出售中國業務背后的故事與緣由。這些國際零售巨頭的“退”也是為了“進”,如果把中國市場業務看做是一個項目,那么這些外資零售商也不虧。只是在未來整合的道路上,本土接盤者如何對接融合值得探討。 外資零售巨頭集體資本運作 3天前的那個夜晚,麥德龍集團突然宣布和物美科技集團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他們亦有意通過另一個獨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份。即物美科技集團在所有相關交易完成后將最終在合資公司持股80% ,麥德龍集團將持股20%。 雖然消息來得有些突然,但并不意外,此前,坊間消息傳出初期至少有8家公司參與了麥德龍的競購,包括復星國際、萬科、永輝、騰訊、大潤發、蘇寧和阿里巴巴,今年七月最后一輪競購名單上僅剩永輝和物美。 “因為有保密協議,涉及接觸的其他公司我不方便談。但一家業務成功的公司當然會有很多人對你感興趣(來接觸),這很理所當然。”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10月14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這樣說。 多年前,本土零售商并購外資零售巨頭的案例極為罕見,比如華潤系收購并整合國際零售巨頭TESCO,當時引起業界一片嘩然。然而在近幾年,外資零售商與本土企業的合資、合作越來越頻繁。比如前不久,蘇寧拿下了家樂福中國業務的控股權。更早些時候,韓國零售巨頭易買得和樂天陸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將門店逐步出售給卜蜂蓮花(00121.HK)等業者,曾經物美也對卜蜂蓮花的部分門店產生過收購興趣,可惜最終未達成交易。而作為進入中國市場已逾20年的泰國零售巨頭卜蜂蓮花如今在中國市場的門店僅100家都不到,苦撐多年后,卜蜂蓮花已決定私有化。 由此可見,近幾年,外資零售商在中國市場或退出、或合資、或戰略合作,動作極為頻繁。由于合作者涉及蘇寧、阿里系、騰訊系、京東等,也使幾大外資零售商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系變得很是微妙。 為何“賣盤”? 外資巨頭集體做出類似的資本策略背后,定有其道理,但又不盡相同。 “樂天和易買得的問題比較類似,韓國公司的策略剛性很強,一旦有一個決策就很難改變,比如其在很多門店做了一些并不十分必要的裝修投入,這些成本可以節省,但韓方覺得一定要做。當時不少中方人員也有提出過符合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策略,可惜并不太被接納。水土不服導致易買得這類韓國零售商在中國市場長期經營不佳,2011年,易買得決定出售部分門店,當時談判并不順利,華東地區6家門店以1.25億元出售給新華都,北京地區1家門店以2000多萬元出售給永輝超市,價格偏低。所以關店或出售門店,逐步退出中國是這類企業止損之舉。”曾經在易買得工作多年的何偉明(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除了水土不服,企業內部策略問題也是導致外資零售商調整中國市場戰略的主因之一。 “麥德龍集團總部的戰略方向是關注B2B,比如飯店,小型貿易商等中小企業,而中國市場的業務和集團總部有很大不同,其中B2C比例很高,可占逾50%。”康德向第一財經記者直言。 “不僅如此,其實麥德龍德國總部更偏向于做B端生意,批發也是麥德龍的原始主業。因此不光是在中國市場,麥德龍接下來在歐洲市場也會調整部分門店,旨在集中做批發業務。這幾年麥德龍中國市場很多策略都在向批發策略靠攏。此外,中國市場的電商發展太快,很多歐美零售商都跟不上,與其自己大量砸錢還不一定能做好數字化,還不如找個中國業者合作來做電商。對麥德龍而言,依托物美、多點就可以借力做好中國市場的電商業務。”有知情者向第一財經記者獨家透露。 據悉,沃爾瑪當時與京東合作,其中也有奔著借力京東發展其中國市場電商業務的想法,畢竟依靠自己能做好電商的傳統零售商極少。 此外,招商優勢的減弱使得外資零售商的擴展受阻,也促使其作出策略調整。 “多年前,沃爾瑪、家樂福這類外資巨頭在擴張時非常受到一些二三四線城市的歡迎,不僅因為增加稅收,還因為可以通過引入外資品牌帶動當地的商圈和地產項目增值。相當于依靠一個外資零售品牌來‘造圈’。但隨著這幾年商業地產項目越來越過,部分區域飽和或本土大型項目崛起,使外資超商品牌的優勢減弱,在招商方面也不比前幾年的優勢了,這就給外資零售商的擴張造成一定的困難。”羅蘭貝格管理咨詢、全球高級合伙人兼大中華區副總裁陳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采訪中記者注意到,沃爾瑪等業者這幾年在華的擴張速度都在減緩,其鼎盛期在華一年開設40多家新店的速度已不復再。而麥德龍在華每年僅新開3~5家門店。據市場不完全統計,2010年,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約11%,家樂福為8%,到2018年,沃爾瑪該數字下滑至5%,家樂福僅為3%。 另一個問題則是理念的不同。“很多外資零售商把在中國的業務當做是一個項目,只要財務上不虧就可以,不論是自己經營還是出售股權都可以。TESCO只是早走了幾年而已,他們當時就做了評估,認為賣盤更劃算。在家樂福等部分企業內部有個規則,如果做不到當地市場前三名,那么就可以撤離了。”曾在家樂福擔任管理者多年的吳旭輝(化名)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從財務角度來看,蘇寧易購(002024.SZ)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等值歐元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80%股份。此番麥德龍中國業務的估值和售價遠比家樂福高。麥德龍方面透露,此次與物美的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 “當然還有供應鏈的合作等緣由。比如家樂福和麥德龍的供應鏈有優勢,這會給本土接盤者帶來好處。麥德龍有大量優質B端客戶和自持物業,也是收購方看重的。”資深零售業人士沈軍分析。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康德透露,目前麥德龍中國市場門店97家,其中自持物業的有47家。其物業價值可見一斑。 買家想要什么? 要說成本高企和競爭,其實零售業者都能感覺到,包括本土業者。那為何物美和電商大佬們要一次次大手筆收購外資零售資產呢?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在線上獲客成本高額的背景下,電商巨頭紛紛將目光瞄準線下,對門店進行數字化改造。截至目前,各大巨頭提出的新零售、智慧零售等戰略,說法雖有不同,其指向基本一致——圍繞消費者需求轉,通過無處不在的消費場景、互動渠道和智能終端及時捕捉和把握消費者需求,以系統能力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 以蘇寧為例,自線下起家,2009年轉型線上之后,近年來蘇寧強調要打造全場景智慧零售。今年以來,蘇寧先后收購萬達百貨、家樂福中國股權令外界對其側目。在公告完成收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交割手續的當天(9月27日),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與家樂福中國核心高管召開會議,提出未來家樂福中國還將在1~3線城市開設300家新型互聯網化門店并完成現有門店的改造;聯合蘇寧小店全面推出到家服務。此外,家樂福中國依托蘇寧零售云,全面賦能快消類中小零售商,輸出供應鏈、物流、科技能力,帶動中國快消品低線市場流通效率的提升。 “傳統線下零售的人、貨、場是真實具體的,線上更像是虛擬數字,只有兩者疊加、融合的全場景零售,才是零售業立足、促進消費增長的黃金法則。”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認為,所謂場景重構是基于圈層和網格化,不同圈層的人的消費理念和消費習慣完全不一樣,每個小群體構成一個網格,有著自己的話語體系和偏好,蘇寧則是針對不同人搭建不同的消費場景。 截至6月30日,蘇寧易購零售體系注冊會員數量4.42億,2019年6月蘇寧易購移動端訂單數量占線上整體比例達到92.54%。線下,截至2019年6月底,蘇寧易購已合計擁有各類自營及加盟店面7503家,蘇寧小店及迪亞天天自營店面合計5368家。 蘇寧科技集團常務副總裁荊偉表示,蘇寧場景互聯網的打造是通過一系列戰略上的部署以及能力上的建設,能夠在中國實現“沃爾瑪+家樂福”的模式。以往在傳統的零售業態里面,它是分級管理,預測是預測、供應鏈是供應鏈、補貨是補貨,是分開的。蘇寧通過中臺能力打造,把銷售預測、供應鏈的能力跟上游之間的協同作為一體化,中臺戰略從2017年開始一直到今年底都會是蘇寧科技的核心工作。 不僅是蘇寧,阿里、騰訊在零售領域也是布局頻頻。目前,阿里在零售方面是雙線布局策略,一方面通過自有項目盒馬、銀泰等探索新零售改造方法論,一方面通過入股等方式進行零售資源積累,步伐快于騰訊系有一定先發優勢。騰訊系之前以京東為新零售戰局主力,騰訊入股永輝開始走上前臺,在多領域與阿里形成對壘之勢。 而對于物美、華潤這類業者而言,收購同業能瞬間擴大市場份額,物美和華潤一貫的策略就是“買買買”,比如從1983年算起,華潤集團公開的大小并購案例多達上百宗,行業涉及能源、零售、醫藥、水泥、金融等多個領域;2005年,華潤萬家斥資4億元,收購天津月壇集團和浙江寧波慈溪市慈客隆超市集團;2007年,華潤股份收購天津家世界全部股權;2009年5月,華潤萬家收購無錫永安超市。公開資料顯示,自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復出以來,物美集團大力擴張。2018年以來,樂天瑪特華北區的21家門店;世紀華聯大賣場、鄰家便利店以及華潤萬家在北京的大賣場門店,都被物美拿下。 張文中日前表示:“之所以要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總結三點——第一點,我們要學習歐洲企業嚴格的質量把控標準; 第二點,中國的零售企業規模需要擴大。物美有這方面的一些經驗和歷史,所以和麥德龍這次合作,我們也非常有信心;第三點,數字化時代,零售企業的重新組合具有重大意義,這次并購重組是一個歷史性的機會。” 整合是關鍵 外資零售商們在調整中國市場業務的策略上可謂“進退之間”,既有易買得這類為止損而退出市場的業者,也有麥德龍這類繼續保持品牌和經營但出售中國業務控股權的業者。有時“退”可能是為了“進”,但能否“進”得好,就要看后期的整合。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從蘇寧角度而言,今年年初,蘇寧宣布收購萬達百貨旗下全部37家門店,構建線上線下到店到手全場景的百貨零售業態。這些門店大部分分布于一、二線城市的CBD或市中心區域,各門店合計年客流量約2.5億人,擁有會員數量約400萬。收購萬達百貨之后,蘇寧接入其大數據,通過智慧零售系統將蘇寧科技、金融、服務能力進行賦能,使其首次參加五一大促就取得亮眼成績,一周內客流突破1392萬,同比增長61%,隨后參加618線下促銷,總成交額達到了7.5億。如此來看,家樂福的整合也是未來可期。 當然,家樂福的人事變動成為業界關注焦點。6月23日,蘇寧易購“官宣”拿下家樂福中國業務控股權后,6月27日就有家樂福中國總裁唐嘉年離職的消息,家樂福中國官方做出回應表示,唐嘉年正式向家樂福集團提出辭職,并將開始新的職業生涯。唐嘉年將在中國留任至今秋,按原計劃負責家樂福中國與蘇寧團隊的過渡交接。 談及人事問題和未來整合,康德向第一財經記者斬釘截鐵地表示:“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的整個管理團隊保留不變,所以員工也保留。可以說是不裁員、不降薪,所有的薪資待遇包括假期和其他員工福利等都和以往一樣。我覺得一個成功的公司,最核心的不是因為有物業和門店,而是團隊,人才很重要。物美方面也多次表達了會保持我們的管理團隊。雖然和物美的整合現在還無法有更多細節透露,一切都要雙方商議,但我們肯定會加強數字化發展,比如多點的電商技術很強,我們的電商業務發展方向在未來應該是麥德龍更多地加入到多點體系。而我們的供應鏈優勢和物美的本地化采購優勢等都可以有機結合。在開店速度上,我們現在一年大概新開店3~5家,未來和物美共同討論發展。而在具體的經營的業態,麥德龍的模式是在同一家門店內,2B和2C的客戶都同步發展,以低成本滿足需要。” 究竟這些“進退之間”的外資零售巨頭未來在中國市場將如何發展,還需拭目以待。[詳情]

麥德龍中國總裁:物美控股后 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
麥德龍中國總裁:物美控股后 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

  原標題:獨家 | 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物美控股后,不翻牌、不裁員、不降薪 距離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事件宣布僅3天,10月14日的早晨,第一財經記者在麥德龍中國總部看到,數百名員工正排隊搭乘電梯參加統一舉行的溝通大會——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向所有的總部員工解釋此番交易事件以及后續的工作安排。 在員工溝通大會的間隙,康德接受了第一財經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的管理層和員工架構不變,不會裁員也不會降薪水,門店保持麥德龍品牌不變,未來也依舊會以麥德龍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新店。與物美的整合還需進一步細化和商議,但一定會加碼數字化運作。 第一財經: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根據該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物美會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但此前麥德龍高層表示過,不會出售麥德龍中國業務,還要在中國加大發展力度,為何這次會有與物美的交易? 康德:首先,麥德龍還是會留在中國市場發展,在市場中發揮關鍵作用。關于此次交易,這與麥德龍集團的戰略有關,麥德龍集團總部的戰略方向是關注B2B,比如飯店,小型貿易商等中小企業,而中國市場的業務和集團總部有很大不同,其中B2C比例很高,可以占到逾50%。當然我們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很不錯。作為協調與總部的戰略以及未來更好地發展,我們決定成立合資公司,物美此次交易完成后,他們會成為麥德龍中國業務的控股方。 第一財經:此前有傳聞稱阿里等實力雄厚的買家都對麥德龍中國業務很有興趣,是否有接觸過很多類似的意向買家? 康德:一家業務成功的公司當然會有很多人對你感興趣(來接觸),因為有保密協議,涉及接觸的其他公司我不方便談。我們選擇和物美合作的原因是,合資方必須和麥德龍一樣,對食品安全、供應鏈和零售業務經營有相同的理念和承諾,這些理念上,物美和我們有很大的一致性。物美多次承諾,麥德龍中國業務未來在既有戰略上繼續發展,比如我們在中國市場很成功的是B2B業務的快速增長,對終端消費者服務也有良好的可持續成長。 同時,物美有很強的數字化能力,這是我們非常看重的,因為電商業務是未來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物美在電商方面很有優勢,多點的生鮮電商和數字化方面很有優勢,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專長。 第一財經:此前我們看到華潤系收購TESCO中國業務、蘇寧控股家樂福業務后,或有門店翻牌,或有管理層發生變化。所以大家都很關注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業務的管理層和員工架構、品牌和運作等是否會有變化? 康德: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的整個管理團隊保留不變,所以員工也保留。可以說是不裁員、不降薪,所有的薪資待遇包括假期和其他員工福利等都和以往一樣。我覺得一個成功的公司,最核心的不是因為有物業和門店,而是團隊,人才很重要。物美方面也多次表達了會保持我們的管理團隊。 至于未來的具體整合,其實協議簽完之后,在幾輪討論中,物美完全同意和理解我們的戰略,他們知道我們的優勢也知道我們在數字化方面需要幫助。對于公司每一個具體領域,我們都會基于一個理念,比如創造更多價值,比如食品安全。麥德龍在食品安全方面是專家,同時我們在進口國際品牌方面很成功,以中國市場業務而言,目前我們的商品中16%進口,14%是自有品牌,這個比例是很高的,也是物美方面很感興趣的。而物美在中國有超過1000家門店,物美的本地化采購能力很強。 麥德龍中國業務還是會獨立運作。同時,麥德龍在中國市場是受到消費者廣泛認同的品牌,物美也很認可這一點,所以我們會維持麥德龍品牌運作,未來的新開店也會依舊使用麥德龍品牌,暫無翻牌計劃。 第一財經:除了人員和品牌,業界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就是整合,很多并購案在資本層面的運作是迅速的,但在之后的整合中卻遭遇各類問題,物美和麥德龍未來打算如何在供應鏈、體系、在線技術服務等方面進行對接和整合? 康德:和物美的整合現在還無法有更多細節透露,一切都要雙方商議,但我們肯定會加強數字化發展,比如多點的電商技術很強,我們的電商業務發展方向在未來應該是麥德龍更多地加入到多點體系。而我們的供應鏈優勢和物美的本地化采購優勢等都可以有機結合。 目前,麥德龍中國區門店97家,其中自持物業的有47家,在過去的數年內,我們基本的方向是租賃為主,當然在將來的發展中究竟是以租賃還是自持物業為主還要和控股方商議。對我們來說,好的地段很重要。在開店速度上,我們現在一年大概新開店3~5家,未來和物美共同討論發展。而在具體的經營的業態,麥德龍的模式是在同一家門店內,2B和2C的客戶都同步發展,以低成本滿足需要。 第一財經:我們看到這幾年更多的外資零售商都在加強與本土企業的資本和業務合作,有部分零售商逐步退出中國市場,比如易買得和樂天,也有部分零售商采取資本運作,比如家樂福,還有部分外資零售商進入了中國內地市場,比如Costco,您如何看待外資零售商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發展? 康德:我們也注意到了這些現象,有些公司離開市場是因為不再適應這個市場,比如部分企業在剛開始的幾年是成功的,但是后續的模式不適合中國市場而有虧損,這類企業的離開是正常的。 中國市場很有趣,市場的增長很快,但市場的變化也是很快的,如果你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而做出適當的改變則可以獲得成長和收益。麥德龍就是懂得改變和適應市場的,我們十分看好中國市場,這里有很好的發展前景,我們有自己的一套成功模式。我們最新的財年是今年9月底結束,財務數字還沒有出來,但是上一個財年的業績是有史以來最好的一年。對于未來,我們會繼續長期在中國市場發展,并且加強數字化運作和更多元化的商品。[詳情]

麥德龍中國為什么選擇賣給物美?
麥德龍中國為什么選擇賣給物美?

  原標題:麥德龍中國為什么選擇賣給物美? 來源:零售老板參考 張文中的物美憑什么收購麥德龍中國? 文 | 王彥麗 零售老板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  1.物美為什么要克服重重困難收購麥德龍?  2.超百億收購麥德龍,物美的資金從哪來? 3.多點對物美競購成功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4.物美+多點模式需要得到市場重新評估。 麥德龍中國競購案終于落下帷幕,但讓外界稍顯意外的是,麥德龍沒有選擇呼聲更高的阿里、永輝,而是委身北京市場的龍頭商超物美。 10月11日晚間,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 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則會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 根據協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可以看出,麥德龍中國團隊不會因為物美控股發生大的震蕩,但物美接下來也必然會安插更多高管、董事來指導麥德龍中國的運營。 不過,雙方未對具體交易金額做披露,但根據路透社此前的報道,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如果物美80%的股份全部是現金交易,據此推算此次交易金額在15.2億歐元,折合人民幣119億,確實比家樂福48億委身蘇寧貴不少。 一切塵垓落定,但物美鯨吞麥德龍仍有不少疑團,例如,面對一山更比一山高的競購者,麥德龍為什么最終選擇了物美?物美不惜一切代價控股麥德龍又為了什么?外資零售巨頭紛紛“賣身”,中國零售業的格局是否因此發生大的變化? - 1 - 物美看中了麥德龍中國什么價值?  針對麥德龍為什么選擇物美的問題,物美和多點方面紛紛給出《零售老板內參》APP(微信ID:lslb168)回應。 物美方面表示:“物美收購麥德龍主要看中兩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看中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把控。麥德龍長期堅持高標準的食品安全管控,執行歐洲食品安全標準,每一家賣場都取得HACCP認證,因此麥德龍品牌=食品安全,我們認為麥德龍的商品定位是符合我國消費升級的需求的,符合推動提高食品安全標準。因此,我們也特別和德國麥德龍達成一致,要繼續堅持麥德龍中國的質量管控體系,建立由德國麥德龍食品質量專家領導的“質量管控委員會”,對賣場營運標準,全供應鏈各環節的衛生安全管控,自有品牌加工企業的質量管控,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核。目前類似的檢查和稽核,每年要進行幾百到一千多次,嚴格審查是否符合SOP要求。 第二,是看中麥德龍的B2B業務。麥德龍在B2B業務方面,有完整的服務體系,酒店、餐館、機關企事業學校幼兒園食堂,對麥德龍提供的食材高度認可,這方面的市場需求是巨大的,麥德龍有條件成為中國最好的食品配送服務企業。作為麥德龍未來的技術合作伙伴,多點方面這樣評價此次競標:這次競標應該是嚴謹和公正的,歷時很長,競爭激勵。物美和多點的組合認真參加了每個程序,不論是報價還是聯合商業計劃,我們都堅持做到嚴謹,實事求是,而且始終保持一致。多點作為技術合作伙伴參加麥德龍競標。之所以物美和多點能夠勝出,應該是物美+多點模式為商業企業數字化為傳統商業企業帶來無限生機,符合麥德龍尋找中國合作伙伴的戰略方向。” 物美看中的這兩個要素,確實是麥德龍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和差異化競爭點。 麥德龍的B端業務已經被媒體多次提及和報道,在中國零售市場的優勢確實也很明顯。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此前表示,麥德龍40%的銷售額來自專業B2B的銷售。數據顯示,麥德龍的福利禮品業務(商業采購)在2016/17財年的營收增長達30%。 康德此前向媒體透露,麥德龍中國在2018年的業務整體增長2%,但B端業務在同期依然維持著兩位數增長,可見B端業務的優勢和堅挺。 而保證B端業務穩定增長的原因,又是因為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嚴格把控,可以說這兩個要素是相輔相成的。 圖為麥德龍極具盛名的生鮮水果區 據了解,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把控一直是業界的標桿,旗下的麥咨達可追溯產品已經達到4500多種,包括果蔬、畜禽制品、奶制品、水產品和綜合類,可追溯產品中生鮮品類的銷售在麥德龍的占比近60%。而麥德龍方面此前也表示,未來要達到100%生鮮商品可追溯。 而麥德龍食材的可追溯,也在用戶群體中產生了良好口碑。根據2016年麥德龍關于麥咨達的顧客調查顯示,有80%左右的顧客對麥咨達和可追溯系統已經非常了解;近一半的顧客在同類產品中更傾向于購買麥咨達產品,更有13%的顧客只認準麥咨達產品。 在國內消費者消費升級的大趨勢下,麥德龍對食品安全的嚴格把控,十分契合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對于商品品質的追求。 實際上,除了物美公開表示的兩大因素外,在《零售老板內參》看來,收購麥德龍,對于物美的好處還有很多。 首先是彌補供應鏈短板,除了提升食品安全的把控能力外,物美還能獲得麥德龍在商品品類上的補充。作為外資零售巨頭,麥德龍憑借其全球采購的優勢,可以為消費者帶來高品質進口商品,而這一塊是本土零售企業明顯存在的短板。數據顯示,麥德龍在全球35個國家擁有760多家批發商場及食品配送業務,通過強大的采購能力、低成本的運作,為客戶提供高品質低價格的進口商品。 經常逛物美超市的用戶也不難發現,物美近兩年來不斷增加進口商品的比重,從SKU到陳列面積,都有所增加,而優質進口商品不斷出現在本土零售商品,根本原因就是消費升級驅使下,用戶對這類商品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其次,自有地產也是麥德龍的重要砝碼,同時也是吸引多家進行競購的重要考量因素。進入中國市場后,麥德龍堅持“只買不租”的開店策略,雖然前期投入大,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推進,麥德龍早期購置的城郊地產已成為稀缺資源,存在著巨大的增值空間。 第三,幫助物美實現更大范圍內的布局。了解物美的人都知道,自從物美創始人張文中恢復名譽后,物美又重新開啟了全國擴張戰略。 此前,物美先后以14.2億元收購樂天瑪特21家門店、斥資27億元聯合步步高參與重慶百貨混改、作價14億元收購百安居;2018年10月,物美方面還接手了鄰家鄰家便利店在北京的門店;今年3月,華潤萬家在北京的多家門店也被物美接手。 在物美入股重百時,就有業內人士告訴《零售老板內參》,物美并不甘心只做一個區域零售龍頭,張文中對重慶市場也早有布局野心,未來的目標顯然是要成為一家全國零售巨頭。 截至目前,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全國擁有超過11000多名員工及總共1700萬客戶。物美收購麥德龍也有利于滿足其在全國市場布局的野心。 - 2 - 麥德龍為什么選擇了物美? 對于麥德龍來說,物美或許是很合適的合作伙伴,雖然永輝的實力看起來更強,阿里的互聯網基因能給它做強線上的想象空間。 事實上,不管從資金實力上,還是對傳統大賣場做數字化改造,物美都是有備而來。 很多人會奇怪物美哪里來的那么多錢,從收購樂天瑪特、入股重百,接手鄰家便利店等動作,到這次巨額收購麥德龍,對于物美來說,資金壓力無疑是巨大的。  物美其實早就在為大規模并購做好資金準備。《零售老板內參》發現,從今天開始,物美通過陸續發行公司債券、獲取銀行授信等,逐步解決了收購、入股等布局的資金問題。 例如,2019年8月,物美成功發行規模10億元的公司債券;2019年7月,交通銀行深圳分行與物美科技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前者給予物美科技集團人民幣100億元授信。值得注意的是,這是物美首次與交通銀行展開大規模合作,也是物美落戶深圳后首家簽約的合作銀行。 物美在深圳獲得的支持不止如此。在此之前,張文中創立的另一家新零售賦能平臺多點,不僅獲得深圳企業戰略入股,而且還在當地設立了多點總部,該總部已于日前正式投入運營。 去年3月,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控投)與多點Dmall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深控投將對多點進行戰略入股,多點在深圳設立總部。據業內人士透露,多點辦公場地的租金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收購麥德龍前的物美其實是不差錢的,這也為物美能最后拿下100多億的麥德龍,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一個讓麥德龍傾心物美的原因,就是多點了。據了解,多點在物美的競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物美給出的投標方案中,多點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占據了很大篇幅,這是物美區別于傳統零售巨頭的差異化競爭點和籌碼。 經過幾年的發展,以物美+多點模式為成功案例,多點已經成功牽手了多家區域零售龍頭,甚至與全球零售巨頭沃爾瑪。目前,沃爾瑪在北京的宣武門店也已上線多點APP,多點智能收銀設備也出現在了門店,宣武門店周圍三公里的用戶可以在多點APP上購買沃爾瑪商品。 截至目前,多點已經在中國服務合作80家零售商、10000家門店,多點APP注冊用戶7500萬,月活近1400萬。可以說,多點在改造傳統零售方面是卓有成效的。 當然,多點取得今天的成功,與熟知大賣場痛點的張文中密切相關。因為互聯網平臺在為傳統賣場做數字化升級的時候,對線下業務并不熟悉,導致改造門店的過程中會走很多彎路,而多點的數字化賦能工具,卻因為更適合賣場作業而受到一批零售商的歡迎。 對于今天的麥德龍中國來說,賣場的數字化升級、線上平臺帶來的增量空間,都是麥德龍要迫切攻克的難點。 在電商業務上,麥德龍中國不是沒有嘗試過自救,此前在天貓上開設旗艦店,但單單此舉為麥德龍帶來的增量市場很有限,對如何更好地擁抱互聯網,麥德龍中國顯然需要更了解中國市場,并且有成功經驗的合作伙伴。 物美+多點的踐行有目共睹,相信這也是讓急需要改造升級來適應中國市場的麥德龍中國,十分心動的方面吧。  - 3 - 中國零售業格局變化態勢 繼家樂福委身蘇寧后,麥德龍中國也被物美拿下,而在此之前,TESCO樂購、百安居、百思買等,也均被本土零售企業收購或者退出中國市場,可以說,外資商超中,當前似乎只有沃爾瑪在堅守陣地了。 雖然Costco和ALDI今年逆勢進入中國市場,但因為還處于初期測試階段,這兩家外資零售在國內市場的表現,仍然有待時間驗證。 雖然本土零售也受到了互聯網平臺的沖擊,但不得不說,學習到外資零售成功經驗的本土零售,似乎也到了挑戰與機遇并存的關鍵節點,挑戰是如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零售,機遇便是一旦將這個難題解決,傳統零售或許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因此,《零售老板內參》認為,在零售企業數字化變革的浪潮中,除了永輝的積極創新外,物美+多點模式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尤其是多點平臺已經漸成氣候的當下,物美聯合多點展現出來的勢能將更加強大。 而物美+多點模式的階段性成功,也讓更多本土零售看到,在阿里、騰訊之外,傳統零售做數字化升級似乎有第三種路徑,這種路徑也因為物美和多點的持續聯合布局,開拓得越來越暢通了。[詳情]

麥德龍賣身 物美為什么需要麥德龍
麥德龍賣身 物美為什么需要麥德龍

  原標題:麥德龍再見!外資超市又少了一個 兜兜轉轉一年時間,德國會員制倉儲超市麥德龍的中國區業務最終被物美拿下 吳瓊 | 文 繼家樂福中國今年6月賣身蘇寧之后,另一家外資連鎖超市——麥德龍的在華業務也被本土零售企業收入麾下。 至此,除了剛剛進入內地市場,僅開了1家和2家門店的開市客(Costco)和奧樂齊(Aldi)外,曾經叱咤風云的外資超市已幾乎全軍覆沒。成規模的外商獨資超市僅剩下沃爾瑪(Walmart)一家。 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  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約合149億人民幣)。這筆交易將給麥德龍帶來約10億歐元(約合78億人民幣)的凈收益。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根據協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Claude Sarrailh)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多方爭奪 物美拿下麥德龍的過程并不順利。 麥德龍有意出售中國區業務的消息已經傳了一年。2018年9月,知情人士透露麥德龍正在評估中國業務,考慮出售股份和尋找合作伙伴兩個選項。同年10月路透社報道,麥德龍的一位發言人稱公司正在與銀行洽商,為旗下中國業務尋找一家合作伙伴。 一年來,麥德龍傳說中的“緋聞對象”遍及騰訊、阿里等互聯網企業和永輝、蘇寧、物美等本土零售商,甚至連萬科這樣的房地產企業也牽涉其中,可以說是一塊眾人爭搶的“香餑餑”。 2019年5月,有媒體報道至少有8家競購者正準備對麥德龍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進行第二輪競購,其中包括萬科、永輝、騰訊、大潤發、蘇寧和阿里巴巴。 隨后,多方爭奪變為三方博弈。京東、騰訊支持的永輝旗下B2B食材服務商彩食鮮,騰訊支持的物美,以及阿里巴巴支持的蘇寧易購三大財團浮出水面。 2019年7月9日,有報道稱蘇寧放棄競標。至此,僅剩物美與永輝兩家展開正面對決。此后,各方又進行了漫長的談判,直到10月11日物美突出重圍,這筆交易最終塵埃落定。 這不是物美第一次收購外資連鎖超市。2018年,物美集團以14.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樂天瑪特在北京的21家店鋪,彼時,物美更多的是看中樂天瑪特商鋪占據的地段。 顯然,這一次的交易更加大手筆。物美給出的麥德龍中國企業估值高達149億人民幣,相比較而言,6月22日,蘇寧易購僅以48億人民幣的價格就獲取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麥德龍的這一估值達到家樂福(60億人民幣)的兩倍多。 物美為何對麥德龍如此志在必得呢? 物美為什么需要麥德龍 物美集團由張文中創立于1994年,是中國最早的連鎖超市之一,截至目前,已經擁有1000多家大賣場、商超、便利店和家居商場,年銷售額500余億元。2015年,張文中創辦數字零售平臺多點,為包括物美在內的實體零售企業提供數字化服務。 麥德龍的歷史比物美還要長30年,誕生于1964年的德國,是德國最大的超市集團。1996年,麥德龍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的59個城市設有97家賣場,擁有超過1.1萬名員工和1700萬客戶,2017至2018財年中國區銷售額27億歐元(約212億人民幣)。 與前段時間爆紅網絡的開市客類似,麥德龍也是一家倉儲式的會員制超市,持有會員卡才能進店消費。剛進中國的時候,僅面向餐飲企業、中小零售商及機關團體等B端客戶,直到2013年才放開個人會員注冊。 麥德龍擁有優質的企業會員資源。麥德龍對于企業會員的審核非常嚴格,原本的會員卡只針對公司認定的專業型客戶,卡面上標注了諸如“餐飲”、“企事業單位”等所屬行業的稱謂,必須提供營業執照等資質證明才能夠辦理。一位曾在麥德龍工作過的員工告訴《財經》記者,麥德龍相比其他超市最大的優勢,就是專業的會員體系。 聯商網專家王國平告訴《財經》記者,物美看中的,是麥德龍的倉儲會員店模式以及稀缺的倉儲門店物業資源。 物美此前也曾顯示出對會員制模式的興趣。2015年,物美推出高端超市業態“尚佳”,模仿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和開市客推行會員制模式,但一年之后就宣告失敗。 倉儲式商店所需占地面積非常大,同時,由于目標客戶是有車的家庭,超市還需要巨大的停車場以解決停車問題。因此,合適的物業資源非常有限。這也是山姆進入中國23年來僅開設了26家門店的原因之一。 開市客進入中國并引發轟動之后,會員制超市這一在中國低調了多年的業態開始引起廣泛的關注。山姆最新公布的計劃顯示,預計到2022年底,山姆在中國將有40-45家開業及在建門店。 “整體來講,我覺得大家判斷是一致的,會員制業態在中國可能會經歷一個比較高速的成長期。”山姆會員商店中國電子商務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陳志宇在不久前的一次專訪中告訴《財經》記者。 物美的版圖擴張速度一直十分兇猛,在過去的10多年的時間里,物美先后收購過超市發、美廉美、江蘇時代超市、浙江供銷超市等區域零售龍頭。2014年,物美以14億元拿下了英國翠豐集團在中國的家居賣場百安居70%的股份。 此次收購麥德龍后,物美將由區域零售真正變成全國性零售企業,形成與華潤、高鑫、沃爾瑪、永輝、蘇寧易購家樂福等企業共同占據頭部的競爭格局,王國平說。 作者為《財經》記者 作者:吳瓊[詳情]

物美拿下麥德龍 買買買的錢能賺得回來嗎
物美拿下麥德龍 買買買的錢能賺得回來嗎

  物美拿下麥德龍,買買買的錢能賺得回來嗎 來源:北京商報 傳聞已久的麥德龍(Metro)的中國業務出售事宜終于有了定論。10月11日晚間,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據悉,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此外,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實際上,十幾年來,物美一直都在不斷的收購。 據不完全統計,麥德龍中國成為2018年至今,收購費用已超過150億元。在迅猛擴張的背后,物美的資金從何而來?雖然物美方面回復北京商報記者稱“物美的資產狀況良好,資本結構合理健康,現金流充裕。收購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但在接連不斷的并購下,物美的核心數據并沒有實現明顯的增長,擴張僅僅是第一步,未來,面對瞬息萬變的國內市場,守好打下的“江山”將會是更大的挑戰。 01、麥德龍中國塵埃落定 10月11日晚間,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據了解,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同時新合資公司總部將保留在目前的上海市普陀區。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此外,由麥德龍集團代表所領導的專門的質量控制委員會也將全面參與,以監控和確保合資公司在質量和運營標準方面持續符合麥德龍全球準則。 與此同時,物美集團還將通過多點Dmall專有的運營系統,進一步提高麥德龍中國的運營效率和優化客戶的購物體驗。同樣重要的是,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將帶來融合了線下和線上服務與技術的數字化零售專長,并將幫助麥德龍中國提升數字化能力并加快在方興未艾的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 麥德龍集團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Olaf Koch)則表示,中國零售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機遇,合資公司將能最大限度利用這些機遇。經過仔細評估后,我們選擇與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相信這家戰略合資企業將具有更大競爭優勢,不僅有利我們中國的利益相關者,也讓麥德龍集團以及其股東們在未來多年的合資發展和成功中獲益。” 02、兩年并購消費超150億元 實際上,物美從未停止收購的步伐。細數物美的收購史,不難看出物美在零售市場的野心。十余年前,物美就曾通過托管、收購、重組等方式控制或擁有了北京超市發、京北大世界等全國20多家商業企業的400多個網點,還對卜蜂蓮花、美廉美、江蘇時代超市、浙江供銷超市、百安居等區域零售企業發起收購,版圖擴張兇猛。 隨后,伴隨著張文中的回歸,物美的擴張步伐也再次按下快進鍵。僅在2018年,物美就接手了樂天瑪特華北區的21家門店,上海聯華旗下的世紀聯華大賣場北京門店也搖身變成物美超市。另外,一夜之間關掉一百多家店的鄰家便利店的大部分門店也被物美接手。今年上半年,物美還接手了華潤萬家在北京的大賣場門店。今年6月,物美入股重慶百貨45%的股權,物美的版圖也正式向西南市場擴張。 麥德龍中國成為2018年至今,物美吞下的第五個重大并購項目。除了2018年4月“入賬”的樂天瑪特華北區21家門店外,物美還先后于2018年10月接管了鄰家便利店;于2019年2月托管了華潤萬家北京大賣場業務;于2019年6月宣布,物美將持有重慶百貨45%的股權。 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表示:“我們很高興戰略投資麥德龍中國,鞏固和發展伙伴關系。我們與麥德龍有著共同的理念,堅定不移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我們以數字科技引領零售發展,深耕本地市場,在提升國際品牌方面具有專業成功實踐。因此我們堅信,物美、多點Dmall是麥德龍的理想合作伙伴,必將充分發揮麥德龍的巨大潛力,為顧客提供更好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至今,包括此番收購麥德龍中國在內,物美在收購方面已經花費超150億元——此前拿下百安居的14億,收購樂天瑪特14.2億,入股重百的27億,加上此次收購麥德龍中國費用預計在15-20億歐元(約合117億-157億元人民幣)左右,收購金額預計超過150億元人民幣。同時,也使物美的負債規模極速增長。 對此,物美方面相關負責人回復北京商報記者稱:“物美的自主開店和并購都是經過認真評估,符合物美發展戰略,估值合理,資產質量良好而且有增值潛力。物美的資產狀況良好,資本結構合理健康,現金流充裕。資金來源是自有資金和銀行貸款。” 03、機遇與風險并存 “麥德龍中國的全國門店以及供應鏈,它可以更好地擴張為一個全國性的企業,麥德龍為物美帶來的不僅僅只有賣場,包括它的整個供應鏈體系,對于物美來說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北商研究院特邀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認為,收購是快速擴張的一個捷徑。物美自從張文中回歸后,再一次加快了自己的擴張速度。希望通過這個戰略,在快消品領域里面能夠有突破式的增長。 國內零售市場經過一番眼花繚亂的投資并購后,格局已逐漸明朗。在不久前蘇寧完成家樂福的收購后,此番麥德龍中國歸屬也塵埃落定,加之國內市場上依舊堅挺外資零售商沃爾瑪以及剛剛入局的Costco。國內零售市場勢必將迎來一場寡頭之間的競爭。 而物美作為一家從域性超市,通過不斷的發展,至今成為一家全國性的綜合性零售商。除了重百、麥德龍外,物美旗下還擁有美廉美超市、新華百貨、浙江供銷、百安居、奧士凱物美、崇菜物美、圣熙八號、京北大世界、浙江供銷等多個知名品牌。 但是,機遇永遠和風險并存,守江山難遠比打江山要難。盡管物美在接連不斷的投資并購擴張自己零售的版圖,物美的核心數據并沒有實現明顯的增長。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9年5月發布的數據顯示,物美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2018年中國連鎖百強中排名第11位,排名與上年持平,銷售增長率為1.9%,比上年下降3.2個百分點。門店總數達1055個,增長率11.8%,而上年門店增長率為72.8%。 零售業專家胡春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借助資本并購擴大版圖是國內零售市場從相對的自由競爭走向寡頭競爭的必然階段。現在這些零售巨頭都在抓住時機迅速整合擴張,如果喪失這樣的機遇的話,以后就再也不會有了。當然,激進的擴張也會存在不小風險,可能要面對團隊整合、門店改造、系統對接等方面的問題,不過在成為巨頭之前還是需要賭一把。 有趣的是,張文中曾說過:“20多年前的第一次創業,物美心中的目標是沃爾瑪。”現如今,物美吞下麥德龍后,距離自己心中的目標又近了一步。但是是否能夠達成目標,甚至超越目標,這盤棋該如何下,還有待進一步的考驗。[詳情]

麥德龍中國賣身:入華23年 價值兩個家樂福中國
麥德龍中國賣身:入華23年 價值兩個家樂福中國

  原標題:價值兩個家樂福中國!入華23年,這家連鎖巨頭終“賣身”,接盤的是…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視頻截圖 10月11日,麥德龍中國賣身,終于塵埃落定。 當日晚間,記者從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方面確認到,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的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 此外,麥德龍官網公告顯示,在這筆交易中,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為19億歐元(約合148.95億元),為其2017/18財年年銷售額的0.7倍。這也正如此前有業內人士預測的,相較于以60億元賣給蘇寧的家樂福中國,麥德龍中國的價值相當于兩個家樂福中國。麥德龍方面表示,預計在交割完成后公司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益。 三家競爭,物美笑到最后 今年3月,麥德龍以15億-20億美元的價格公開招標出售其中國市場業務。據21世紀經濟報道今年8月的消息,多位知情人士透露,參與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的主要是三大中國財團,分別是京東、騰訊支持的B2B食材服務商彩食鮮,騰訊支持的物美,以及阿里巴巴支持的蘇寧易購。 知情人士透露,麥德龍方面對收購者有著諸多期望,其中包括收購報價符合內部預期,補強麥德龍在物流領域的短板(目前只有3個物流倉庫無法滿足持續增加的用戶需求),門店改造,加快數字化運營改造以提升客戶服務能力,以及提高食品配送業務運營效率等。 最終物美在三家的競爭中笑到了最后。 對于物美集團和麥德龍集團未來的合作,雙方表示將各自發揮在市場上具有的優勢,并借助多點Dmall的數字技術,加速麥德龍中國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同時了解到,交易完成后,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同時新合資公司總部將保留在目前的上海市普陀區。 資料圖,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瀟尹 攝 物美方面同時表示,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而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高開低走:從領跑者到被超越 麥德龍是一家擁有55年歷史的歐洲老牌零售批發商,1996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擁有超過11000名員工。 因為基礎好,麥德龍一進入中國市場就進入頭部陣營。 1999年,麥德龍6家門店,銷售額26億元,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1999年中國連鎖百強》榜單中,名列第6。 那一年,榜首還是年銷73億的聯華超市(00980.HK),萬佳連鎖還沒有改名為華潤萬家,大潤發排名第20,沃爾瑪、家樂福、永輝超市(601933.SH)甚至都沒有進入百強名單。 誰能料到,麥德龍在中國連鎖百強中的光環,很快黯淡下去。 2000年-2013年這十幾年的時間,麥德龍穩步擴張,門店數從6家增加到75家,銷售額從26億元增加到175億元。 但是,在中國連鎖超市的黃金十年,對手們以數倍于麥德龍的擴張速度狂飆突進,將之遠遠甩在身后。 永輝超市門店數曾10年擴10倍震驚行業,幾乎同一時間進入中國市場、同樣做大賣場的沃爾瑪和家樂福,2018年門店數量分別為441和302,銷售額分別為805億元、475億元。 麥德龍高開低走,此后十幾年,排名一路下滑至三十多。 2014年開始,麥德龍的門店增幅和銷售額增幅降至個位數,2016開始公司累計投資金額止步不前。 圖片來源:斑馬消費 物美為何看上麥德龍? 對于交易的另一方物美來說,為什么會看上麥德龍中國? 一方面,麥德龍中國仍然是個好資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去年麥德龍中國營收規模達到208億元人民幣。一位了解麥德龍中國業務的PE機構負責人表示,麥德龍多年來利潤保持相對穩健增長,去年凈利潤仍然達到4億-5億元。 上述PE機構負責人透露,一方面麥德龍大型客戶的采購需求相對穩定,年采購額高達上千萬,其1300萬元用戶資源也是巨大的價值;另一方面麥德龍在全國約60個城市布局的大型商場里,有30個是自持資產,使用期限40-50年,由于這些資產都是多年前低價投資購買,如今地產增值價值相當高,比如去年初麥德龍以6億元賣掉一塊上海虹口地區的地,凈賺5.8億元。 另一方面,物美超市近幾年并購動作頻繁,2018年,物美以15億元的價格接手了樂天集團位于華北的22家樂天瑪特門店,此前的2014年,物美集團以14億元收購中國百安居70%股權,后者在中國擁有近40家家具連鎖門店。 通過收購擴大物美集團的規模之外,物美的另一個目的,可能希望通過麥德龍涉足當下被看好的會員制倉儲式賣場。 [詳情]

再現外資零售退潮:物美入主麥德龍
再現外資零售退潮:物美入主麥德龍

  原標題:再現外資零售退潮:物美入主麥德龍 19億歐元(21億美元)。 繼家樂福中國賣身蘇寧之后,又一外資零售巨頭退潮。 10月11日晚間,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交易完成后,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麥德龍在上周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以19億歐元(21億美元)的價值,將其在中國的全部間接參與股份出售給物美的一家子公司,未來將保留其在麥德龍物美中國合資企業20%的股份。 雙方約定,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同時新合資公司總部將保留在目前的上海市普陀區。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 物美入主 麥德龍中國首席執行官康德(Claude Sarrailh)稱,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將加快我們的新零售轉型,確保麥德龍在高速變化、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上不斷擴大業務。多點是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創立的一家為零售企業賦能的科技公司。 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則表示:“我們深信,物美集團和多點是麥德龍集團理想的合作伙伴,我們同時擁有零售DNA和卓越的數字化優勢、對本地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具備在中國整合發展跨國品牌、提升客戶體驗的成功經驗。這些將充分挖掘并實現麥德龍中國的潛力。我們完全認同由麥德龍中國獨立進行業務運營,維持由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先生領導的管理團隊。” 麥德龍是歐洲在華的三大賣場巨頭之一。與沃爾瑪、家樂福等競爭對手以租賃門店為主不同,麥德龍在中國市場有大量自持物業。截至2018年9月的財年,麥德龍中國區銷售額為27億歐元(約合209億人民幣),目前麥德龍共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共有1.1萬名員工。 相比一般的零售大賣場,麥德龍更多地是倉儲式賣場模式。資料顯示,這種賣場將零售與批發存儲相結合,使得賣場使用效率更高,但用戶體驗較差。同時,麥德龍以TO B為主的會員制經營為特點,更多針對酒店、餐飲、中小零售商和企業食堂等B端客戶。 今年5月,媒體披露,至少有8名競購者準備參加麥德龍中國多數股權的第二輪競購,整個競購過程很可能在9月份結束,彼時的競購者中除了物美集團的身影之外,還有騰訊與永輝、沃爾瑪、阿里巴巴與大潤發等不同的競購財團。 而物美超市近幾年也是頻繁并購,2018年,物美以15億元的價格接手了樂天集團位于華北的22家樂天瑪特門店,此前的2014年,物美集團以14億元收購中國百安居70%股權,后者在中國擁有近40家家具連鎖門店。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連鎖百強”榜單,物美以483億元的銷售位列11名。 外資退潮 外資超市在中國的經營狀況不佳成為常態。英國樂購、韓國樂天瑪特、韓國易買得等外資零售企業紛紛退出中國,留下來的外資超市則紛紛尋找本土合作伙伴。如沃爾瑪與京東合作,樂購則被華潤入股,法國零售商歐尚的中國業務也在2018年底被其合作伙伴大潤發全面接管。 繼家樂福賣身蘇寧之后,外資零售業洗牌趨勢未變。一位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家樂福賣身蘇寧之后,大家都在等待麥德龍的消息。從Tesco賣身華潤到如今的家樂福中國賣身,外資撤出成為商超零售近年來的主題。”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指出過去十年,實體零售業的主要成本(房租、人工、水電)持續上升,占銷售額的比重從2009年的4.5%上升到2018年的8.9%,增長了近一倍。其中,房租占比上漲了85%,人工成本上漲了147%。從未來發展趨勢看,房租上漲幅度有所趨緩,人工成本還在上行區間。經營成本的持續上升,零售業投資回報率的下行壓力越來越大。 中國零售業充滿創新的活力。但毋庸置疑,過去十年,零售業也遭遇了成本壓力越來越大,市場競爭越來越白熱化的困難和挑戰。今天,流量平臺和社交平臺成了引領零售創新的主角,資本成了零售格局的主導,零售業進入了一個“舊模式亟待轉型,新模式尚未成型”的發展期,實體零售和所謂的“新零售”,投資收益都差強人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眾多外資零售品牌在中國市場撤出,也有嘗鮮者頻頻“驚起一灘鷗鷺”。剛剛進入中國市場的Costo和ALDI(奧樂齊),剛剛完成中國市場零的突破就引發一陣轟動。盡管開局火熱,但目前實體零售環境之下,零售企業如想長期取得迅猛發展,仍存變數。[詳情]

19億歐估值貴不貴?麥德龍中國賣了!
19億歐估值貴不貴?麥德龍中國賣了!

  原標題:19億歐估值貴不貴?麥德龍中國賣了! 來源:華夏時報 身陷賣身傳聞一年多之后,麥德龍中國最終將橄欖枝拋向了物美。 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聯合宣布,物美就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已與麥德龍集團簽訂最終協議。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多點將成為麥德龍中國的技術合作伙伴。據悉,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49億元),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 麥德龍是今年將中國業務出售的又一家零售巨頭。今年6月23日晚間,蘇寧易購宣布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對于這一收購,物美集團創始人、多點Dmall董事長張文中表示:“我們深信,物美集團和多點是麥德龍集團理想的合作伙伴,我們同時擁有零售DNA和卓越的數字化優勢、對本地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具備在中國整合發展跨國品牌、提升客戶體驗的成功經驗。這些將充分挖掘并實現麥德龍中國的潛力。我們完全認同由麥德龍中國獨立進行業務運營,維持由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先生領導的管理團隊。” 麥德龍是歐洲在華的三大賣場巨頭之一。與沃爾瑪、家樂福等競爭對手以租賃門店為主不同,麥德龍在中國市場有大量自持物業。媒體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的財年,麥德龍中國區銷售額為27億歐元(約合209億人民幣),目前麥德龍共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共有1.1萬名員工。 此前,伴隨著業績疲軟,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的聲音不斷出現。2018年8月,有消息稱麥德龍中國正與復星國際商討收購股份;隨后在去年10月,麥德龍被指正與銀行接觸,為中國業務尋找合作伙伴;在經過長達近一年時間的“賣身”傳聞后,麥德龍最終選擇了物美集團。 相比一般的零售大賣場,麥德龍更多地是倉儲式賣場模式。資料顯示,這種賣場將零售與批發存儲相結合,使得賣場使用效率更高,但用戶體驗較差。同時,麥德龍以TO B為主的會員制經營為特點,更多針對酒店、餐飲、中小零售商和企業食堂等B端客戶。 據介紹,麥德龍中國與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合作后,新合資公司將繼續履行麥德龍與批發業務合作伙伴、供應商及其他服務提供商的現有商業協議關系。物美集團還將通過多點Dmall專有的運營系統,幫助麥德龍中國提升數字化能力并加快在方興未艾的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 此前,外界對于物美收購麥德龍的可能性也持樂觀態度。在收購麥德龍中國前,物美集團一直處于高速擴張當中,2018年至今年3月,物美陸續收購了樂天、鄰家等多家門店。 麥德龍中國首席執行官康德(Claude Sarrailh)表示:“物美集團高度重視麥德龍中國的所有資產,包括高素質員工、運營專長和制度。我們相信,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將加快我們的新零售轉型,確保麥德龍在高速變化、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上不斷取得成功。我們預計,我們的合作將實現許多重大的協同效應。我們將通過運營數字化、新店開設和其他增長舉措,進一步擴大我們的業務。”[詳情]

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 德方將獲10億歐元凈收入
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 德方將獲10億歐元凈收入

  原標題:重磅 | 物美擬控股麥德龍中國業務,德方將獲逾10億歐元凈收入 撲朔迷離了許久的麥德龍中國業務究竟是否出售事宜終于在10月11日晚間得以明了。 第一財經記者從麥德龍獲悉,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根據該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他們亦有意通過另一個獨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份。即物美科技集團在所有相關交易完成后將最終在合資公司持股80% ,麥德龍集團將持股20%。 麥德龍方面透露,此次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麥德龍集團的并購流程由花旗銀行全球市場歐洲集團和摩根大通證券提供咨詢,貝克·麥堅時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咨詢。 Rothschild & Co(羅斯柴爾德恩可)、Paul Weiss律師事務所、君合律師事務所、德勤為物美集團和多點提供咨詢。 “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 麥德龍方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物美集團及其技術伙伴多點,和麥德龍集團將能發揮各自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及在批發、零售和數字領域的領先專長,加速麥德龍中國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麥德龍中國自1996年起進入中國市場,其在中國的97家門店以優質的食品和非食品產品,服務1700萬客戶,為此次聯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麥德龍中國的業務擁有多個優勢互補的渠道,包括O2O以及快速增長的食品配送渠道及福利禮品渠道。 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麥德龍集團通過建立合資公司達成合作。我們完全認同由麥德龍中國獨立進行業務運營,維持由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領導的管理團隊。” 麥德龍集團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Olaf Koch)表示:“我們對麥德龍在中國取得的成績感到十分滿意。中國零售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機遇,合資公司將能最大限度利用這些機遇。經過仔細評估后,我們選擇與物美集團和多點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兩家公司是麥德龍值得信賴和尊重的合作伙伴,他們和麥德龍秉持相同的價值觀,可以帶來大量的資源和專長,并承諾在麥德龍中國以往的成績和足跡基礎上謀求發展。” 多點首席執行官張峰表示:“我們將支持麥德龍中國實現成為中國領先的全渠道食品供應專家的目標。我們相信,利用多點成熟先進的數字化能力,我們可以幫助麥德龍中國實現迅速的業務增長和效率提升,并通過線上和線下數字化解決方案提升客戶體驗。”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麥德龍中國未來將繼續以“麥德龍”品牌保持獨立經營,同時新合資公司總部將保留在目前的上海市普陀區。新合資公司將保持目前的門店規模和所有商業運營,同時將繼續實施計劃中的新店開發。合資公司除了保留由康德領導的目前管理團隊之外,還將保留現有的員工團隊。麥德龍集團將在新合資公司的控股公司七人董事會中獲得兩席,并將在合資公司治理中持續發揮作用。 此外,由麥德龍集團代表所領導的專門的質量控制委員會也將全面參與,以監控和確保合資公司在質量和運營標準方面持續符合麥德龍全球準則。 加碼數字化零售 這并非第一次傳出麥德龍要出售中國區業務事宜,此前有消息傳阿里在與麥德龍公司展開談判,有意收購這家德國零售商旗下中國業務的一部分股權,談判仍處于初期階段,未來存較大不確定性。更有消息稱,在“收購”大潤發前,阿里就與麥德龍有過洽談,只是阿里之后“收購”大潤發,讓麥德龍與阿里的那次談判暫時結束了。當時,阿里方面對第一財經記者稱:“對市場傳聞不予評論”。 外資零售商出售中國市場門店或股權也并非首次。比如近期。蘇寧易購(002024.SZ)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人民幣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交易完成后,蘇寧易購成為家樂福中國控股股東,家樂福集團持股比例降至20%。 “這幾年隨著各類成本高企、電商競爭激烈等都造成實體零售業者的盈利壓力巨大,我們看到過不少零售企業都經歷了關店潮,部分外資零售商選擇或退出市場或出售股權,比如易買得和樂天就是逐步退出中國市場,而家樂福將中國業務控股權出售給蘇寧,這都是符合商業邏輯的選擇。麥德龍此舉也可以理解,就看未來接盤者如何整合。”資深零售業分析人士沈軍指出。 談及未來整合,麥德龍中國首席執行官康德(Claude Sarrailh)表示:“我們很高興選擇物美集團作為合資公司合作伙伴,這將使麥德龍中國在已有的成績基礎上繼續發展。物美集團高度重視麥德龍中國的所有資產,包括員工、運營專長和制度。我們相信,物美集團和多點將加快我們的新零售轉型,確保麥德龍在高速變化、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上不斷取得成功。我們預計,我們的合作將實現許多重大的協同效應。我們期待繼續為中國顧客提供服務,并通過運營數字化、新店開設和其他增長舉措,進一步擴大我們的業務。” 麥德龍方面表示,其通過與物美集團和多點的聯合,將在采購方面受益,更好地獲取本地生鮮產品,從而為顧客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麥德龍集團持有的股份將確保其持續的服務能力和食品質量,同時確保為所有客戶提供多樣的進口商品。新合資公司將繼續執行目前所有客戶忠誠度項目,并履行麥德龍與批發業務合作伙伴、供應商及其他服務提供商的現有商業協議關系。 物美集團還將通過多點專有的運營系統,進一步提高麥德龍中國的運營效率和優化客戶的購物體驗。物美集團和多點將融合了線下和線上服務與技術的數字化零售專長,并將幫助麥德龍中國提升數字化能力并加快在中國零售市場的發展。  [詳情]

物美入主麥德龍中國:拿下合資公司70%股權
物美入主麥德龍中國:拿下合資公司70%股權

  原標題:10億歐元!物美入主麥德龍中國:拿下合資公司70%股權 來源:證券時報網 證券時報e公司訊,11日晚間,德國連鎖超市巨頭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根據該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他們亦有意通過另一個獨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份。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 (澎湃新聞)[詳情]

10億歐元!物美入主麥德龍中國:拿下合資公司70%股權
10億歐元!物美入主麥德龍中國:拿下合資公司70%股權

  原標題:10億歐元!物美入主麥德龍中國:拿下合資公司70%股權 中國連鎖超市品牌物美正式入主麥德龍中國。 10月11日晚間,德國連鎖超市巨頭麥德龍集團和物美科技集團聯合宣布,雙方已達成最終協議,并將成立合資公司。根據該協議,物美集團將在合資公司成立初期持有70%的股份,麥德龍集團將持有20%股份。剩余10%的股份目前由麥德龍中國合資公司中的小股東持有,他們亦有意通過另一個獨立流程出售全部10%股份。交易完成后,麥德龍集團預計將獲得超過10億歐元的凈收入。此次交易對麥德龍中國的企業總價值估值為19億歐元。交易雙方預計最遲在2020年第二季度完成交割。 通過組建合資公司,物美集團及其技術伙伴多點,和麥德龍集團將能發揮各自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及在批發、零售和數字領域的領先專長,加速麥德龍中國的發展和數字化轉型。麥德龍中國自1996年起深耕中國市場,目前擁有多個優勢互補的渠道,包括O2O以及快速增長的食品配送渠道及福利禮品渠道。合資公司將繼續遵循麥德龍集團的全球質量管控和運營標準,延續麥德龍中國在食品安全保證領域倍受認可的良好口碑。 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表示:“我們很高興能與麥德龍集團通過建立合資公司達成合作。麥德龍品牌深耕中國23年,取得了領先的市場地位和無與倫比的高標準食品質量美譽,令我們倍感敬佩。我們相信,我們與麥德龍集團葆有共識,高度贊賞其對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一絲不茍的把控,也將堅定不移地繼續踐行下去。我們深信,物美集團和多點是麥德龍集團理想的合作伙伴,我們同時擁有零售DNA和卓越的數字化優勢、對本地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具備在中國整合發展跨國品牌、提升客戶體驗的成功經驗。這些將充分挖掘并實現麥德龍中國的潛力。我們完全認同由麥德龍中國獨立進行業務運營,維持由麥德龍中國總裁康德先生領導的管理團隊。我們將持續投資,續寫麥德龍中國作為數百萬客戶最可靠的食品供應商的成功篇章。” 麥德龍集團首席執行官奧拉夫·科赫(Olaf Koch)表示:“我們對麥德龍在中國取得的成績感到十分滿意。我們對有機會參與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為中國終端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而深感榮幸。中國零售市場有著巨大的增長機遇,合資公司將能最大限度利用這些機遇。經過仔細評估后,我們選擇與物美集團和多點建立合作伙伴關系,這兩家公司是麥德龍值得信賴和尊重的合作伙伴,他們和麥德龍秉持相同的價值觀,可以帶來大量的資源和專長,并承諾在麥德龍中國以往的成績和足跡基礎上謀求發展。我們相信這家戰略合資企業將具有更大競爭優勢,不僅有利我們中國的利益相關者,也讓麥德龍集團以及其股東們在未來多年的合資發展和成功中獲益。” 麥德龍中國首席執行官康德(Claude Sarrailh)表示:“我們很高興選擇物美集團作為合資公司合作伙伴,這將使麥德龍中國在已有的成績基礎上繼續發展。物美集團高度重視麥德龍中國的所有資產,包括高素質員工、運營專長和制度。我們相信,物美集團和多點將加快我們的新零售轉型,確保麥德龍在高速變化、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上不斷取得成功。我們尤其感到高興的是,物美集團與我們秉持相同的價值觀,堅守我們對麥德龍DNA和品牌的承諾,這包括堅持食品安全、產品質量的最高標準以及提供眾多國際品牌和麥德龍自有品牌。我們預計,我們的合作將實現許多重大的協同效應。我們期待繼續為中國顧客提供優質服務,并通過運營數字化、新店開設和其他增長舉措,進一步擴大我們的業務。” 1996年,麥德龍在上海開設了它在中國的第一家現購自運批發商場,為中國帶來了全新的商業理念。麥德龍是中國第一批獲得中央政府批準、允許在中國主要城市建立連鎖商場的外資商業巨頭。迄今,麥德龍在中國的59個城市開設了97家商場,全國擁有超過11000多名員工及總共1700萬客戶。[詳情]

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 在雙方合資公司持有80%股份
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 在雙方合資公司持有80%股份

  原標題:快看| 麥德龍中國或將賣身物美 記者 | 趙曉娟 德國零售商麥德龍(METRO)出售中國業務事宜有了新進展。 10月11日,根據路透社報道,麥德龍在上周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以19億歐元(21億美元)的價值,將其在中國的全部間接參與股份出售給物美的一家子公司,未來將保留其在麥德龍物美中國合資企業20%的股份。 路透社稱,熟悉此次拍賣的消息人士的表示,中國物美超市在麥德龍中國業務的多數股權爭奪戰中處于領先地位。 界面新聞在9月26日的一次會議上曾就此事向物美董事長張文中求證,他表示“沒有的事”,且不愿進一步談及競購麥德龍相關話題。 截至目前物美、麥德龍中國也未就此進行表態。但這相對此前第二輪競購情況,讓麥德龍中國出售事宜有了更為明朗的結果。 麥德龍是一家擁有55年歷史的歐洲老牌零售批發商,1996年進入中國,目前在中國的58個城市開設了95家商場,其中44家位于華東。自2018年9月,麥德龍將出售少數股份的消息被傳出。 今年5月,路透社披露,至少有8名競購者準備參加麥德龍中國多數股權的第二輪競購,整個競購過程很可能在9月份結束,彼時的競購者中除了物美集團的身影之外,還有騰訊與永輝、沃爾瑪、阿里巴巴與大潤發等不同的競購財團。 物美超市近幾年并購動作頻繁,2018年,物美以15億元的價格接手了樂天集團位于華北的22家樂天瑪特門店,此前的2014年,物美集團以14億元收購中國百安居70%股權,后者在中國擁有近40家家具連鎖門店。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8中國連鎖百強”榜單,物美以483億元的銷售位列11名。 在截至2018年9月的財年內,麥德龍在華銷售額約為209億元,此前一個財年該數字為213億元。[詳情]

競購麥德龍中國生死時速:物美報價沖擊20億美元上限
競購麥德龍中國生死時速:物美報價沖擊20億美元上限

  原標題:競購麥德龍中國生死時速:阿里騰訊京東各組財團 物美報價沖擊20億美元上限 在家樂福中國業務80%股權被出售后,另一家外資大型商超——麥德龍中國業務股權轉讓悄然進入白熱化階段。 多位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此前參與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的主要是三大中國財團,分別是京東、騰訊支持的B2B食材服務商彩食鮮,騰訊支持的物美,以及阿里巴巴支持的蘇寧易購。 一位熟悉這筆收購交易進程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騰訊支持的物美給出的收購報價接近麥德龍內部評估價15億-20億美元的上限,即約20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升收購的勝算,當前物美在騰訊支持下,還聯合永輝超市、高瓴資本與厚樸基金等PE機構共同參與競購。 不過,這份報價能否打動麥德龍管理層,依然存在未知數。 上述熟悉這筆收購交易進程的知情人士透露,麥德龍方面對收購者有著諸多期望,其中包括收購報價符合內部預期,補強麥德龍在物流領域的短板(目前只有3個物流倉庫無法滿足持續增加的用戶需求),門店改造,加快數字化運營改造以提升客戶服務能力,以及提高食品配送業務運營效率等。 記者多方了解到,其實三個競購者之所以積極競購麥德龍中國業務,也有著各自的算盤,比如彩食鮮旨在借助麥德龍2B業務網絡與客戶資源等,加速B2B食材配送業務發展;物美則借助收購麥德龍業務,得以將自身業務范疇擴展到全國多個城市實現全國化快速布局;蘇寧易購則在探索新零售業態同時,對麥德龍地產價值以及切入生鮮領域有著濃厚興趣。 這位熟悉這筆收購交易進程的知情人士透露,盡管物美“稍占上風”,但不排除其他兩大競購方在最后關頭提高報價“后來居上”,目前麥德龍中國業務的收購者到底花落誰家,依然懸而未決。 麥德龍欲借股權轉讓補業務短板 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麥德龍在中國境內擁有95個大型商超商場,遍布59個城市,去年營收規模達到208億元人民幣。 “然而,麥德龍出售中國業務并不令人意外。”一位麥德龍前員工向記者透露,從2013年麥德龍中國業務業績觸及峰值后,它就開始逐年走下坡路。究其原因,是麥德龍四大業務(優享會O2O業務、天貓海外官方旗艦店X-Broad、服務餐飲客戶的食品配送業務FSD、服務企事業單位的福利禮品業務)均遭遇不小的發展挑戰。 以優享會O2O業務為例,盡管其免費會員制商場模式創造1300萬會員與約70%的銷售比重(毛利率也達到23%),但隨著電商業態的興起,過去數年這些商場出現個人會員活躍度低與到店購物頻率下降的瓶頸,導致33家門店O2O業務處于虧損狀態,不得不在2C與2B之間取舍。此外,目前麥德龍3大物流倉庫承接60%的常溫及冷凍商品存儲配送,導致配送周期拉長且客戶響應及時性低,無法滿足以客戶為單位的訂單配送服務與生鮮品類同城物流及加工服務。 服務餐飲客戶的食品配送業務FSD盡管貢獻了17%銷售比重(約34億元銷售額)并擁有逾3.4萬客戶,毛利率也達到15%,但當前配餐公司快速擴張對其食堂業務已構成不小的沖擊,加之麥德龍依然延續客戶經理1對1式服務與青睞重點商品銷售,數字化運營效率較低,導致這項業務效率未必能超越互聯網配餐平臺。 “因此,麥德龍中國部門一直希望總部能加大投入,比如擴建物流倉庫解決物流短板等,但由于這筆投入涉及高額固定成本投資以及影響當年財務報表表現,德國總部與中國歷屆董事會對增加物流配套投入一直猶豫不決。”上述麥德龍前員工表示,這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過去數年歐洲經濟不景氣,令麥德龍總部自己都在艱難度日。 記者獨家獲悉,為了緩解財務壓力,當前麥德龍正考慮將其歐洲業務出售給Beisheim Family、Daniel Kretinsky、EP Global Commerce.a.s等當地投資者。 這也令麥德龍中國業務管理層寄希望通過引入收購者解決上述業務發展短板。 這位麥德龍前員工向記者透露,在競購初期,不少麥德龍管理層比較青睞京東、騰訊支持的B2B食材服務商彩食鮮,原因是后者擁有相對完善的B2B食材配送供應鏈體系,能解決麥德龍在物流體系的短板,加之其數字化運營技術輸出也能提升麥德龍的客戶服務能力。 “不過,隨著其他競購者提高收購報價,目前麥德龍方面到底青睞哪家,就不得而知了。”他指出。 一位高臨咨詢產業專家指出,麥德龍會根據收購方的資源整合能力高低,決定最終花落誰家。比如阿里巴巴與蘇寧易購如何提供線上渠道拓寬麥德龍O2O業務范疇,京東如何開展線下門店改造提升其客戶服務能力,都在麥德龍的考量范疇內。 “此外,麥德龍一直在2B和2C業務之間徘徊,目前看來,其通過股權轉讓打算加大2B端業務布局,因此收購方如何協助麥德龍加強2B業務服務與供應鏈管理能力,尤其在生鮮領域應對眾多互聯網新零售平臺的沖擊,也是麥德龍方面選擇最終收購方時所關注的重點。”上述產業專家向記者透露。 記者多方了解到,隨著蘇寧易購收購家樂福中國業務80%股權,市場普遍預期其可能退出麥德龍中國業務競購。但有知情人士透露,不排除在關鍵時刻阿里巴巴可能會聯合蘇寧易購提高收購報價“后來居上”。 “畢竟,麥德龍中國業務所擁有的1300萬會員用戶,以及不菲的地產價值,是意欲打算通過改造百貨業獲得新發展空間的蘇寧易購與阿里巴巴相當看重的資源價值。”他指出。 物美提高報價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麥德龍方面依然尚未敲定最終的收購者。究其原因,一是麥德龍方面依然在等待其他競購者持續抬高報價,二是麥德龍仍在全面評估各個競購方對麥德龍自身業務發展的幫助高低。 與此同時,為了提升自身收購的勝算,目前各個競購方正聯合多家PE機構提升自己的資金實力與資源整合能力。比如騰訊支持的物美正聯合永輝超市、厚樸基金與高瓴資本等PE機構形成新的競購財團。 上述熟悉這筆收購交易進程的知情人士透露,這也是物美得以提高報價至20億美元左右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前競購方普遍預期這筆收購的合理估值差不多在17億美元左右。不過,PE機構之所以力挺物美抬高報價,也有自己的算盤。 在他看來,這些PE機構很可能會以“明股實債”的方式向物美提供收購過橋貸款資金,年化利率達到8%-10%以上,并約定物美在未來數年后“回購”相應的股權。 “其實,PE機構不擔心收購方會還不了并購過橋貸款。”一位了解麥德龍中國業務的PE機構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一方面麥德龍大型客戶的采購需求相對穩定,年采購額高達上千萬,其1300萬元用戶資源也是巨大的價值;另一方面麥德龍在全國60個城市布局的大型商場里,有30個是自持資產,使用期限40-50年,由于這些資產都是多年前低價投資購買,如今地產增值價值相當高,比如去年初麥德龍以6億元賣掉一塊上海虹口地區的地,凈賺5.8億元。此外,麥德龍多年來利潤保持相對穩健增長,去年凈利潤仍然達到4億-5億元,且存貨周轉與應收應付款在業內比較健康,令收購方有足夠現金流用于償還并購貸款。 他透露,此前他們也有意向麥德龍競購方提供收購過橋貸款,但由于這筆收購的PE出資額動輒數億美元,遠遠超過他們單筆項目投資額度的上限,最終只能作罷。 “不過,行業頭部PE機構依然會對這類收購感興趣,因為這屬于比較難得的優質資產并購。”他表示。 [詳情]

微博推薦

更多

新浪意見反饋留言板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