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提出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還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保障合理融資需求,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詳情]
進一步凸顯了“穩經濟、保增長”的重要性。會議重提“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這個提法此前幾年一直有,但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報告刪掉了),這也呼應了我們此前判斷:我國經濟韌性雖在,但其實經不住細摳。[詳情]
23日召開的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詳情]
經濟學家圈注:會議主要內容針對近期吵得不可開交的人行和財政之爭。主要內容為擴內需,補短板,增后勁,惠民生。三降一去一補里并沒有提降杠桿,只提了補短板。這里的背景央行和財政之爭只是引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背后是經濟形勢的變化,一是國內經濟走勢,二是特朗普貿易戰帶來的不確定性,本次會議就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的解決思路。[詳情]
會議聽取了財政金融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匯報,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詳情]
時至年中,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會議亮出的多項舉措傳遞出下一步宏觀調控的積極動向:在保持宏觀政策穩定的同時,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詳情]
聚焦減稅降費,在確保全年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詳情]
政策方面,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信用風險方面,央行出臺MLF支持商業銀行投資中低等級信用債措施,并發布《關于進一步明確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指導意見有關事項的通知》松綁部分理財產品規定,而銀保監會也公布《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詳情]
對社融關注度提升,不同主體區別對待。6月20日國常會對貨幣政策的提法是“要堅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本次會議的提法是“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與“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與前期相比對社融規模更為關注。[詳情]
“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體現在加快地方債發行進度推動基建投資,要爭取“早見成效”,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減稅方面,可以概況為“表內”適度放松。[詳情]
財政臨門一腳,正式確認信用緩和信號。如我們提示,先前貨幣金融政策已轉向寬松,包括央行定向降準、證監會化解股權質押風險改善資金供求關系,一行兩會發布節奏緩和的資管新規配套細則;積極財政政策是臨門最后一腳,在重要會議前財政與金融形成統一合力。[詳情]
雖然基建投資增速從去年19%的高位滑落到1-6月份只有7.3%,但在去年年度策略報告中以及前期報告中,我們仍然維持了基建投資全年增速13-15%以及下半年預計基建投資反彈的判斷。主要就是考慮到社融的快速下行產生的信用風險,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產生的外部沖擊會倒逼我國政策轉向擴大內需,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穩定基建投資。[詳情]
本次會議表示,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而大家聯想到的是15年1月,總理參加達沃斯論壇時的表態就是積極財政和穩健貨幣,不會搞大水漫灌,注重預調微調。但事后來看,15年我們5次降息、4次降準,這一輪轟轟烈烈房地產大牛市也是從15年開始啟動的,那么這一次的政策變化會不會和15年一樣呢,到底這一次的政策和以往有何區別?[詳情]
變的是“收入端”,不變的是“支出端”。 “本次會議”提出的財政政策發力點,集中在收入端,包括減稅降費,擴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以及加快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并未提及支出端。因此,從2017年以來,支出結構由支持“基礎設施建設”轉向支持“社會事業建設”的大趨勢不會發生變化,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社會事業,仍將是財政政策發力的重點。[詳情]
國常會強調積極財政政策更加積極、穩健貨幣政策松緊適度。體現了下半年寬信用的政策方向。當前表外融資大幅下降為代表的結構性去杠桿政策仍是導致實體經濟融資困難的主因,信貸的短期反彈仍然難以彌補非標規模的下行。在此背景下,政策已多次圍繞緩解違約風險而做出邊際放松,寬信用的政策方向有利于修復市場對信用違約的悲觀預期。[詳情]
Copyright ? 1996-201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