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行業正面臨百年大變局,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是落實這一戰略的有力保障。
新時代新階段,未來應如何更好地發揮房地產的實體經濟和居住屬性,更好地服務于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口遷移經歷了從“孔雀東南飛”到2010年后的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的粵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并存。從城市層面看,近年向粵浙集聚的人口主要在大都市圈,而回流中西部的人口也主要是向大城市集聚。
隨著國內疫情有效控制,經濟逐步恢復,實施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的跨周期調節,貨幣政策正從上半年的總量超寬松轉向下半年的結構性適度寬松,提高對實體經濟的精準直達。
展望下半年,從“逆周期調節”到“跨周期調節”,從超寬松到結構性寬松,貨幣政策要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
一是國內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有力,展現了巨大的體制優勢和經濟韌性;二是海外疫情依舊嚴峻,防疫物資和居家辦公相關出口繼續高增;三是歐美經濟重啟,外需邊際改善。
啟動“新”一輪基建,關鍵在于“新”,要用改革創新的方式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四萬億”重來,簡單地重走老路,導致產能過剩、資源浪費和“鬼城”現象。
經濟持續恢復,但形勢仍然嚴峻,基建和地產投資恢復快,消費和制造業投資恢復慢,海外疫情嚴重,還不能掉以輕心。
大眾為何選擇如此徹底地轉型?它將采取何種戰略來確保目標實現?大眾的轉型會給全球和中國汽車工業帶來怎樣的影響?
特斯拉近年快速崛起,并超過所有傳統車企登頂全球最大市值汽車公司,意味著汽車百年大變局正在到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未來充滿巨大期待。大時代,大變局,中國憑借龐大的市場、強大的制造和研發能力,會否誕生世界級的新能源汽車巨頭?時代造就英雄,英雄成就時代。
疫情大流行一度引發全球流動性危機,深度經濟衰退難以避免,美歐推出大規模刺激計劃,力度超過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歐美經濟衰退將通過外需、產業鏈、資本流動、金融市場、疫情輸入、交叉感染等渠道對中國進行傳導。
中國從來不怕開放,最怕的是不開放。開放促進競爭,競爭提升效率。過去二十年汽車和家電行業采取了不同的開放道路,導致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汽車高度保護,結果競爭力差、國內市場淪陷。家電全面開放,結果競爭力提升、走向全球。這對新一輪開放有很強的鏡鑒意義。
我們致力于實戰經濟學,提出“只要推動新一輪改革開放,最好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不要放過任何一次危機”“新5%比舊8%好”“新周期”“新基建”。這些觀點一開始備受爭議,但都被形勢演化所驗證,也逐漸成為共識。
應該盡快形成對新基建的共識,做好應對全球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的充分準備。有準備是機會,沒有準備就是風險。
20年來,中國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97倍,遠超世界增速,中美營收差距逐年縮小。1996-2019年,中國上榜企業營業收入從422.2億美元上升至8.4萬億美元,增長197倍,遠超美國和世界增速。
中國有最廣闊的無線通訊市場,在5G時代掌握主動權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也是決定中國在全球新一代信息技術競爭地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