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機構專欄 Project Syndicate 作者 埃德蒙·S·菲爾普斯,Edmund S. Phelps,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劍橋大學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大繁榮》一書。
氣候已經惡化到了為社會帶來巨大成本甚至危及生命的程度:隨著加勒比地區水溫上升,颶風的破壞力不斷加大。世界各地的空氣質量正在惡化。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正威脅著許多低地城市。
每個國家都存在一些內部問題,比如危機四伏的社會包容性下降或者代價巨大的增長流失現象。同時我們也知道,如果缺乏全社會對這些問題的理解以及廣泛的行動意愿,解決方案也就無從產生。
但是在氣候變化方面,各國都存在著一個共同的問題。盡管專家們對此已經深入了解并針對各項目標達成了共識,但是這些目標還需要得到比當下更大范圍的社會支持。
眾所周知,大多數氣候變化現象發端于十八世紀末工業化的化石燃料應用,自那以后二氧化碳水平就不斷攀升。
重要的一點是,氣候已經惡化到了為社會帶來巨大成本甚至危及生命的程度:隨著加勒比地區水溫上升,颶風的破壞力不斷加大。世界各地的空氣質量正在惡化。不斷上升的海平面正威脅著許多低地城市。
經濟學家杰弗里·希爾(Geoffrey Heal)在他最近出版的《瀕危經濟》(Endangered Economies)一書中調查了一系列旨在阻止進一步氣候變化的公共和私人應對措施。希爾指出的一點是,我們對自然世界造成的破壞——在很多情況下是毀滅——不僅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空氣和水源帶來威脅,還會對依賴類似授粉,水循環,海洋和森林生態系統這類自然饋贈的商業運營造成嚴重后果。因此,保留“自然資本”將提高商業部門的資本回報率。而企業可以反過來追加更多投資,從而提高經濟生產力。而通過這樣的提升行為,我們就可以負擔起更多的努力來保存更多的世界自然資本。
隨后,世界就必須擺脫為實現高速經濟增長而過度消耗全球自然資本的迷思。我們希望經濟增長是“綠色”的,不需要再去損害或破壞環境,與此同時,我們又希望在不阻礙創新和經濟增長的情況下改善環境。
對此哥倫比亞經濟學家兼數學家格拉謝拉·奇奇尼斯基(Graciela Chichilnisky)在一系列有理有據的演講和采訪中指出,人類的生存要求我們去除已經積聚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確保其不再重新進入大氣。為了覆蓋此成本,奇奇尼斯基提出建立一個市場將捕獲的碳出售用于商業用途。
而另一個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再生農業”,比如生物學家艾倫·薩沃利(Allan Savory)最近引進到巴塔哥尼亞地區的項目。
如果能實現盈利,這些創新就可以激勵私人參與者實施遠超國家政府所能承擔的碳捕獲量。然而成功將取決于這類“碳養殖”能否在供應量增加價格隨之下降的情況下保持盈利。
我們還要把握住人口持續增長,工業化,治理薄弱等根本性挑戰,同時必須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大多數人的生活質量之間取得平衡。
人們可能會看到越來越多研究機構開始投身氣候變化,并覺得自此可以高枕無憂了——專家們已經研究出了需要做的事情。但專家們自己可不會那么天真。他們知道企業不會自我監督,也認識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利潤動機是否可以被用來服務于社會公利。問題在于有太多人認為企業,家庭和政策制定者會直接遵循專家的建議行事:假定所有的企業——出于社會壓力或來自國家的威脅——都將為自己造成的破壞買單;所有國家的政府都最終將實行碳稅或總量控制/交易安排以減少并最終消滅排放。
另一個問題在于許多環境破壞是人們無法直接控制的。即使大型上市公司會通過在中美洲熱帶雨林種樹來抵消自己的污染行為,地球上的人口數量仍然龐大且繼續上升。這就提出了挑戰。正如幾年前的經濟學家丹尼斯·J·斯諾維(Dennis J. Snower)所表明的那樣,分散型的個人活動——比如釣魚,柴火煮飯,或者直接傾倒污水——都可能會對污染和環境退化造成重大影響,但卻在很大程度上被政府,社區和個人所忽視。既然如此,任何保護環境的計劃都必須建立在道德勸說的基礎上:呼吁所有的個人——而不僅僅是企業——去喚起各類利他主義意識,從而自愿遏制自己造成的污染。
另一個問題是,許多國家還處于工業化進程之中。因此即便全球所有國家都能減少人均污染,但隨著那些工業化進程國的勞動人口占全球人口比例持續上升,全球平均水平依然會水漲船高。而這一人口現象顯然將會大大拖慢我們實現希爾那套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措施的腳步。
我們也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實:并非所有的政府都愿意去違背那些既得利益者的意愿。一些財大氣粗的企業就算違反了政府頒布的環境限制也可以免罪,尤其是在被視為主要收入和就業來源的情況下。
如果大多數人雖然貧窮但決心要讓自己變得跟西方最富裕國家的人民一樣,那樣困難就更大了。這類國家的政府可能會為了完成增長目標而不愿大幅削減碳排放或其他污染。據估計,全球20%的人口消耗了世界自然資源消費的80%。由于整體生存權必然凌駕于任意國家為追求增長而破壞環境的權利之上,因此領導應對氣候變化措施的國家必須對那些認為減排成本過高的國家立場強硬起來。
最后,可再生能源將來可能會對工資和就業構成新的挑戰。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組織公布的數據,美國的風能和太陽能行業已經創造了一批就業機會——在2016年雇用了77.7萬員工——而煤炭行業雇員人數則持續下降。但這一觀察作用不大,因為那些涌入新興行業的員工一般都是從其他行業跳槽過來,而不是來自那些擁有足夠工作技能但失業的勞動者大軍。因此認為每個新行業都能提高總就業人數的看法是荒謬的。
經濟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新產業只有在其生產方式的勞動密集程度高于多行業平均水平時才能擴大整體就業。但目前我還沒看到可再生能源部門針對這一問題的相關數據,而這個行業的日益高度資本密集化則是意料之內。
我長期以來強調工作不僅要有物質回報——主要是工資比率(從下到上)和勞動力參與率——還要有非物質方面(人們從工作中得到的各種滿意度)。既然專家和工程師已經用自己的想象力和聰明才智幫助我們走出了困境,我們就得重新回到工作中去:設想新的產品和生產方法,在市場上進行測試,并奮力創新。
林肯曾經說過,“年輕的美國人”對“新事物”有著極大的激情——這是一種美妙的風尚。如今也是我們大家再次回復年輕的時候了。隨著環境保護項目的開展和其他國際性挑戰的應對和解決,我們也可以在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基礎上重振比較舊式概念的工作。美好的生活必須再次被理解為一種個人的通往未知之旅,而在旅程中你可以“為世界服務”并“完善自身”——最終成長為一個“人物”。
但憂慮在于(至少對我來說)我們的許多國家經濟體已經在穩定的名義下受到了高度監管,并將以綠色經濟的名義受到更多限制。雖然很多規定確實是必須的,但我們必須謹慎處理那些拯救地球的措施,以免扼殺人們的生活質量。
Copyright: Project Syndicate, 2017.
www.project-syndicate.org
(本文作者介紹:報業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被稱為“世界上最具智慧的專欄”,作者來自全球頂級經濟學者、諾獎得主、政界領袖,主題包括全球政治、經濟、科學與文化塑造者的觀點,為全球讀者提供來自全球最高端的原創文章、最具深度的評論,為解讀“變動中的世界”提供幫助。)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