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黃志龍、付一夫
中國經濟在2017年實現了超預期增長,其中國有企業利潤大幅飆升讓人驚異,遠超市場預期。
中國經濟在2017年實現了超預期增長,其中國有企業利潤大幅飆升讓人驚異。財政部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利潤總額達2.9萬億元,同比增長23.5%,遠超市場預期。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在推動國有企業利潤高速增長呢?答案可能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國有工業企業利潤暴增帶動國企整體利潤大幅上漲
在國民經濟布局中,國有企業大多分布在原材料與工業領域中。而工業部門國有企業利潤暴漲,:直接抬高了國企整體的利潤水平。
從不同所有制工業企業利潤看,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7萬億元,同比漲幅達45.1%,不僅遠高于股份制企業與私營企業的利潤增速(分別為23.5%和11.7%),也遠高于同期全國國有企業整體利潤增速(23.5%)(參見下圖)。
由此可見,國有工業企業利潤暴增是國企利潤超預期增長的主要動力。其原因或背景在于,國有企業享受了行業集中度、議價權的提升以及成本優勢,使得供給側改革對國有企業盈利狀況改善最為明顯。
二、上游產業PPI高增成為國有企業利潤上升的關鍵因素
PPI的上漲同樣是抬升企業利潤的關鍵因素。2017年,全部工業品PPI同比增長6.3%,較2016年增長了7.7個百分點,終結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的下降態勢。其中,又以上游產業的PPI漲幅最大,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分別比2016年上漲了28.2%、29%、15.6%和14%,均大幅度高于全部工業品的PPI數值(參見下圖)。
全部工業品及上游產業PPI同比增速(%)
PPI大幅回升的原因可能在于:
第一,宏觀經濟企穩回暖帶動需求,促進工業產品價格上升;
第二,去產能形成了工業品的供給約束,提升了產品價格,這也直接推動了與煤炭和鋼鐵緊密相關的上游產業PPI的大幅度回升;
第三,大宗商品價格的整體回升使得工業購進價格上漲
第四,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政策倡導下,大量資金流入工業產品領域,由此推動了價格上漲。
價格的上漲是利潤改善的關鍵因素,而在上游產業中,國有企業是行業的主要力量。因此,上游產業的PPI高增直接帶動了國有企業利潤的攀升。
三、一些高利潤行業中,國有企業仍占主導地位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部門之間由于技術水平、供求關系、發展階段等諸多因素均不盡相同,必然會導致每個行業的利潤率及其增速都存在差距。從數據上看,2017年,我國利潤同比增長最快的行業主要包括上游產業、造紙及紙制品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化學纖維制造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與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利潤總額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290.5%和177.8%(參見下表)。不難發現,這些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很多都是國有企業的身影。而在一些具有高盈利能力的壟斷性行業,如煙草行業、通訊、航空和鐵路等行業,國有企業均擁有毋庸置疑的主導地位。
2017年利潤同比增速較快的行業(%)
行業 |
2016年 |
2017年 |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
223.60 |
290.50 |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
-13.00 |
43.80 |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
9.70 |
23.50 |
造紙及紙制品業 |
16.10 |
36.20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
164.90 |
27.00 |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
10.70 |
40.9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9.90 |
38.30 |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
232.30 |
177.80 |
四、2015-2016年國有企業大面積虧損形成的低基數效應
2015-2016年,堪稱是我國國有企業處境最為艱難的時期。2015年上市公司年報顯示,鋼鐵國企為虧損大戶,不少企業虧損額更是在十億級別,其中酒鋼宏興、武鋼股份、馬鋼股份、鞍鋼股份分別虧損達69.6億元、68億元、48億元和43億元;此外,煤炭國企也同樣業績慘淡,陜西煤業、中煤能源等國企虧損額都在數十億元以上。再看2016年的上市公司年報,兩大央企子公司石化油服和中海油服分別虧損約160億和117億,情況比2015年更為嚴峻。數據也顯示,2015年和2016年是國有工業企業虧損企業數和虧損金額最多的年份(參見下圖)。
工業企業的大范圍虧損,也直接給國有企業整體的利潤率帶來了負面影響。數據顯示,2015年,中央國企與地方國企利潤同比增速均為負值,分別僅有-5.6%和-9.1%。2016年,地方國企情況有所好轉,利潤同比增速由負轉正,但中央國企利潤依舊呈現負增長態勢(參見下圖)。
央企和地方國企利潤同比增速(%)
不過,連續兩年的慘淡經營也形成了低基數效應,這也更容易讓國企利潤具備加速增長的可能。事實上,2017年,無論是中央國企還是地方國企,利潤總額同比增速都實現了較快增長,分別為16%和37.6%,這與前兩年的低基數有一定關系。
五、國有企業享有融資成本、土地成本等多方面優勢
長期以來,相對于民營企業,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一直是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的座上賓。融資成本方面,以工業企業為例,2017年國有工業企業的財務費用支出增速為3.8%,大幅低于全部工業企業財務費用支出6.5%的增速,同期股份制企業和私營企業的財務費用增速則高達8.4%和9.2%(參見下圖)。
更為重要的是,國有企業的融資渠道更加多元化,商業銀行對許多國有企業的授信都遠遠超出企業的實際資金需求,其他金融機構也熱衷于給國有企業提供各類融資服務,這種趨勢和現象在過去兩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與此同時,許多現實案例和數據也都表明,地方政府普遍熱衷于向中央企業和本地國有企業提供低成本土地,相反,民營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土地成本,卻是一路攀升。由此可見,2017年國有企業利潤暴增,與過去兩年內國有企業融資成本和土地成本較低不無關系。
(本文作者介紹: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
責任編輯:賈韻航 SF174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