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專欄作家 王永利
在全球經濟增長依然整體低迷的情況下,美國等很多國家的股票指數都已經接近或超過危機前的歷史高點。相比而言,中國股票價格指數此前一直低迷,現在重新進入反彈期,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完全可能達到或超過5000點甚至6000點。
“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這是人們普遍聽到的經典說法,但自2014年下半年以來,在經濟增長下行勢頭不斷增強的同時,我國股市價格指數卻在不斷走強,進入2015年,股市走強勢頭更加明顯。
從2014年7月上證指數(上證綜指)的2000點起步,到2015年3月17日突破上一輪小牛市2009年8月4日的頂點3478點關口,18日穩穩站在3500點以上,19日進一步越過3600點,滬深兩市成交量連續三日突破1萬億元大關,創業板股價更是大幅上漲,股指走勢似乎與經濟走勢發生嚴重偏離。這使很多人深感迷惑,也有不少人開始擔心股市泡沫風險,股市價格波動開始加大。
其實,就如同大宗商品的價格一樣(股票也可看作是大宗金融產品之一),股票價格指數的走勢,從長期看,仍脫離不了經濟發展基本面的影響,股票價格的基本水平仍決定于股票的真實價值(企業股權盈利水平)。
但從短期看,股票的價格更多的是決定于其供求關系:當大量資金流入股市,擴大需求時,股票價格就會上漲;當大量資金撤離股市,減少需求時,股票價格就會下跌。供求關系變化,會使股票價格圍繞其真實價值上下浮動,有時也會嚴重偏離真實價值,出現價格過高或過低。在國家擴大貨幣投放,造成貨幣貶值的情況下,股票真實價值對應的價格也會上升(拉高基準線)。
從2000年以來我國經濟增長的變化情況看,受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1998年南方洪水的沖擊,1998年至2000年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從承受下行壓力到緩慢復蘇的過程。從2001年加入WTO[微博]開始,隨著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以及大量國際資本流入,我國經濟增長開始明顯升溫。從2003年開始,國家不斷強化宏觀調控力度,抑制經濟過熱發展,經濟增速趨于穩定。
但自2005年過后,隨著中國入世5年過渡期趨于結束,國有大型企業和金融機構相繼股改上市,資本市場擴大對外開放,以及人民幣匯率體制改革等若干重大舉措的出臺實施,吸引更多的國際資本流入,特別是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進一步推動大量資本流出美國,并大量流入中國,相應擴大了人民幣投放以及國家外匯儲備規模,推動經濟增長速度快速提升,國家因此進一步加大宏觀調控的力度,特別是嚴格控制信貸投放規模,強調科學發展觀。
但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惡化,最終引發全球性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中國作為之前資本和產能大量聚集地,自然也遭受嚴重沖擊,經濟增速急劇下滑。為此,中央政府迅速調整宏觀政策,很快推出4萬億元經濟刺激計劃,并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止跌回升,2010年經濟增長再次突破10%。
但自2011年開始,隨著經濟刺激政策效應的減弱,特別是全球產能過剩問題的不斷增強和顯現,以及美國經濟金融開始止跌回暖,國際資本開始回流美國,美元開始呈現升值態勢,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普遍遭遇更大挑戰,中國經濟增長也開始下滑,從2012年開始,進入“7”字頭發展的新常態,2015年的目標確定為7%左右。
從2000年以來我國股市價格指數的變化情況看,大的格局仍然是與經濟走勢相吻合的,但階段性的變化卻可能發生偏離。
2000年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前,盡管我國經濟總體上保持不斷提速的態勢,但股市價格(以上證指數代表)走勢卻更加戲劇化:由于我國從1999年開始啟動和不斷深化住房體制、教育體制和醫療體制三大市場化改革,在推動經濟加快發展的同時,又將社會資金越來越多地吸引到房地產、教育和醫療產業投資與支出上,使不斷擴張的社會資金并沒有更多地流入股市,并使股市在2005年之前總體上一直比較低迷,上證指數2005年最低點時一度跌到998點。
但之后,在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紛紛上市的帶動下,特別是在國家強化宏觀調控,提高基準利率,控制實體投資擴張的情況下,吸引大量社會資金進入股市,推動股指迅速攀升,出現了2005-2007年一輪大牛市,2007年上證股指最高達到6124點,而且很多人都預測2008年將突破1萬點大關。但2007年次貸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給股市帶來極大的沖擊,股指急速回落,到2009年上證指數跌落至1800點左右。
在房價下跌和4萬億元政策刺激下,2010年上證股指一度上探到3300點,但隨著房地產、黃金及大宗商品、藝術品、收藏品等價格的快速反彈,以及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股市價格很快開始回落,到2013年底再次回到2000點左右。
進入2014年下半年,隨著國家促進金融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發展的各種舉措陸續啟動或實施(如放開新股IPO、擴大融資融券規模、推動滬港通以及深港通、探索股票發行注冊制、允許養老金入市等);隨著國家促進經濟發展宏觀政策的不斷推出,包括政府簡政放權、促進全民創新創業,積極規劃和推進“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推進自貿區建設以及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規劃,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等;隨著央行[微博]連續推出降息、降準舉措,并加大市場操作釋放流動性、推動市場利率走低,放寬對資金流入股市的限制,以及中央政府推出地方債置換處置辦法,有利于緩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以及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等;隨著房地產、黃金、大宗商品的價格由持續走高轉向摸頂回落,大量社會資金從這些市場流出并轉入股市等方面的變化,股市受益于政策紅利、改革紅利和資金增量紅利等多重因素的支持(特別是在房地產和普通加工業、傳統流通業不景氣的情況下,國家擴大貨幣投放,會有更多資金流向股市),推動了新的一輪牛市行情的出現。
由經濟增長和股市走勢的變化可以看出,盡管當前實體經濟基本面趨緊,但股市資金增加量卻在明顯擴大,從而增強了股市需求,推動了股市價格上漲,股市走勢并沒有超出一般規律。
縱觀各種影響因素,可以判斷,這一輪股票牛市行情不會很快結束,在3600點之上仍有上升空間。實際上,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后,盡管世界主要經濟體股市價格曾普遍大跌,但隨著經濟刺激力度和貨幣投放的加大,并且在全球性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約束下,經濟刺激反而推動大宗商品的價格從2014年6月起普遍大幅下跌,推動資金更多地流向股市,從而在全球經濟增長依然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使美國等很多國家的股票指數都已經接近或超過危機前的歷史高點。相比而言,中國股票價格指數此前一直低迷,現在重新進入反彈期,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間,完全可能達到或超過5000點甚至6000點。
當然,股票指數上漲的最終結果,還受到中國經濟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發展狀況的比較結果,以及由此而帶動的國際資本在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流動和轉移情況的影響。如果中國經濟保持相對較好狀態,“一帶一路”戰略規劃和人民幣國際化進展順利,有可能吸引國際資本更多地流入,則中國股市突破6000點,進一步上沖更高點位都是可以期待的。但如果中國經濟相對走弱,國際資本加快外流,則中國股市的牛市行情有可能會在低于5000點之前結束。在整體走高的態勢下,今后股市價格也可能出現階段性寬幅波動。因此,在總體樂觀的形勢下,也要防止個股以及階段性的風險。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銀行王永利)
本文為作者獨家授權新浪財經使用,請勿轉載。所發表言論不代表本站觀點。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意見領袖”,閱讀更多精彩文章。點擊微信界面右上角的+號,選擇“添加朋友”,輸入意見領袖的微信號“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關注。意見領袖將為您提供財經專業領域的專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