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特朗普上任周年政府關門:政治極化空前 政治信用透支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一周年紀念日當天,美國行政部門被迫“關門”。
兩者同時發生,雖有種種機緣巧合的偶然性原因,但也凸顯出特朗普執政一年后美國政治極化加劇的現實,并反映出美國政府治理能力下降、政治信用透支的更深層問題。
政府之所以會關門,其制度根源在于美國三權分立體制中,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的權力制衡。由于行政部門的預算開支方案需立法部門批準,因此當擁有立法權的國會不批準預算方案時,行政部門就會因無錢可用而被迫暫時關門。
這種制衡制度設計,原本是為避免行政分支開支無度;但在美國實際政治生活中,卻時常淪為“黨爭”工具,即國會兩黨以“關門”為要挾倒逼對方做出政策讓步。
例如,在2013年,國會兩黨因在“奧巴馬醫改”問題上意見不合,導致預算不得通過、行政部門被迫關門。而本次,國會兩黨又因移民改革問題爭執不下,再次導致行政部門被迫關門。
因此在美國政治中,行政部門關門并不是什么新鮮事,1981年以來便已發生過12次。但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白宮和國會分別為兩黨控制時期。而這次的特殊之處在于,政府關門發生在白宮、國會兩院均為共和黨控制之際。
這一特殊情況凸顯,美國的政治極化在加劇。尤其是在特朗普上臺這一年內,不僅是共和、民主兩黨之間的對立加劇,共和黨內部的分歧也在擴大。在這次關門事件中,便有數名共和黨議員反對本黨支持的預算案。
特朗普政府上臺一年來政策快速“右擺”,大規模廢除奧巴馬政府時期的各種規定,尤其是試圖廢除擴大美國醫保覆蓋面的“奧巴馬醫改”,減稅方案也顯著偏袒企業和富人,試圖放松對大企業的監管,強化邊境管理措施,試圖收緊移民政策……所有這些政策調整,都是意在“顛覆”上屆政府的政策路線。而這種顛覆則進一步加深了兩黨裂痕。
從經濟上來看,非核心行政部門停擺確有一定影響,例如超過80萬名聯邦雇員將被迫無薪休假,一些公共服務將被迫暫停。但這種經濟影響相較于美國的經濟規模幾乎微不足道。克林頓政府時期近一個月的政府關門造成的經濟損失也不過14億美元。
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全球舉債能力最強的國家,美國本應是最不可能出現“財務”問題的,但黨爭卻令美國行政部門關門周而復始地上演,這從根本上削弱了美國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政治信用。
-END-
記者:金旼旼 高攀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熱門推薦
收起24小時滾動播報最新的財經資訊和視頻,更多粉絲福利掃描二維碼關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