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ID:caimao_shuangquan)
你求爺爺告奶奶買到的“救命藥”,很可能是假藥。
最近印度仿制新冠特效藥不是很火么?由于輝瑞正版藥不好買,所以很多人都用這個作為替代。其中有部分人還挺謹慎,吃之前專門找了關系,把藥送去機構做了下必要的檢測。
結果這么一檢測,還真發現了不少問題。
比如華大基因的尹燁就發現,其中的部分藥品不僅存在摻假、甚至干脆就不包含抗病毒成分奈瑪特韋:“有個朋友幾千元買個藥,打飛機送回去等著救命,結果是假藥?!?/p>
受此啟發,另一波人也開始對手頭的印度藥進行檢測,結果也發現了類似的問題,有的藥里面奈瑪特韋含量有限、有的干脆就沒有。
人家正版藥的主要成分就倆,最重要的是抗病毒、抑制病毒復制的奈瑪特韋,另一個則是維持前者濃度的利托那韋。現在你仿的這玩意里沒奈瑪特韋,可不就是在坑人么?
然而就算是這樣,還是沒法打消大部分人的搶購熱情。
比如在朋友圈和某些平臺上,就仍有印度仿制藥在售。這玩意是有風險不假,可你們不是開不出來正版藥么?擔心那么多還不如來找代購,有門路、有渠道,甚至還能幫你做分子量檢測。
據說連一些問診平臺的“醫生、大夫”,都盯上這塊大蛋糕了。
只要你敢跟他提開藥這倆字,上一秒還在那說著要搶救病人、下一秒就能甩過來聯系方式和一張仿制藥的詳細報價單,可以說是現代網絡版的圖窮匕見了。
為啥頂著風險也要買印度藥呢?
沒辦法,因為人家是全球最大的仿制藥出口國。光是在2019年,印度就有3000家本土制藥企業以及10000多家制藥工廠,仿制藥供應量占全球市場的近20%。
尤其是在《我不是藥神》爆火之后,“質量還行”的印度仿制藥更是被推上了王座——如果吃效果好的正版藥一個月花幾萬、吃效果一般的印度藥一個月花幾千,那普通人就絕對不會選前一個。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大力發展仿制藥的初心還真是為了窮人。
由于一開始沿用了殖民時代的《專利與設計法》,印度曾有99%的藥品專利和90%的藥品供應被跨國藥企控制。連美國人都扛不住的高藥價,人均衛生支出每年不到10美元印度就更沒戲了。
不得已之下,一批有抱負的印度政治家站了出來。
1970年,英迪拉·甘地頒布了新一代的《專利法》。其中對食品和藥物的規定很有意思:只授予工藝專利、但不授予產品專利,說白了就是卡BUG。
一般國際通行的做法,是承認藥品的產品專利。只要這個化合物是你第一個發現的,那它就是你一輩子的搖錢樹了,別人想生產就必須給你交錢、一直交到專利過期。
可印度卻不承認這個,一大堆印度藥企開始另辟蹊徑。
今天改個反應條件、明天換個原材料,總之就是在合法合規的范圍內大搞山寨藥、仿制藥,成本便宜不說、偏偏效果還都說得過去,算是對跨國藥企來了個釜底抽薪。
按說這種無賴手段肯定會被聯合抵制,可偏偏就在這時候,印度又出了個毒氣泄漏案。
1984年12月3日,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市的一所農藥廠發生劇毒的氰化物泄漏,造成了2.5萬人直接死亡、55萬人間接喪生、另有20多萬人永久殘廢,激起了聲勢浩大的反化工、反污染浪潮。
在這樣的尷尬時期,本就被動的外國藥企進一步喪失了討價還價的資本。一邊是咄咄逼人的底層民意、一邊是“循循善誘”的女總理,跨國藥企不得不認慫,最終坐視印度本土藥企一點點做大。
在印度人眼里這就是“替天行道”。
比如有位叫喬杜里的印度衛生部長就曾經說過:“正因為受到印度低價仿制藥的沖擊,這些西方制藥公司不得不把藥物的定價降低80%,既然能降價、就說明當初的定價有不合理的地方?!?/p>
有時候,“溫良恭儉讓”那套在國際上根本就沒人買賬。
雖然吵架吵得很解氣,但印度也明白不能只靠山寨過日子。所以在上世紀90年代前后,他們也開始緩和同跨國藥企的矛盾,并在醫藥領域出臺了一系列引進外資、鼓勵研發的政策。
除此之外,他們還利用加入WTO后的十年緩沖期,一邊拓展國際仿制藥市場,一邊延續過去的偷師思路、繼續扶持本土藥企,你不得不承認,這種無賴手段還真挺有效。
好不容易熬到了2005年緩沖期結束,他們立馬又拋出了一根所有跨國藥企都無法拒絕的橄欖枝。
原來啊,藥物的研發、上市,離不開一系列復雜的試驗。動物實驗還好說,可在最關鍵的人體實驗中,你又要遵守倫理規范、又要兼顧安全和效率,成本高、進度慢,搞不好還會被告上法庭吃一筆大罰單。
就在國際醫藥巨頭對此頭疼不已的時候,印度表示:來我們這吧,我們這的人“命賤”。
自2005年起,印度放寬了人體臨床試驗的限制,西方藥企蜂擁而至。這倒不是說他們完全放任不管,但在當地那種“婆羅門是天神,賤種姓不是人”的環境下,可操作的空間太多了。
的確,藥企會在試驗前給你張知情同意告知書,詳細提示試驗過程中的全部風險??蓪Υ蟛糠植蛔R字、又沒脫貧的印度窮人來說,這張寫滿了英語的紙跟天書差不多。
比如在印度的印多爾市,就有醫院被曝出在未經患者同意的情況下,私自在1833名兒童和233名精神病患者的身上進行藥物試驗,事后只有12名醫生因不配合問詢被罰了94美元。
而在更多地方,藥企甚至可以在不經家長同意的情況下,直接讓學校安排學生進行疫苗試驗。盡管存在風險、并出現了死亡事件,但藥企的回復依然相當冷漠——“這跟疫苗沒有直接關系”。
據統計,7年內曾有57萬印度人參與過試藥,死亡人數高達2644人;而在2005年-2012年間面向印度人的475項藥物臨床試驗中,僅有17項通過檢查,且有12萬多例由于新藥副作用而引發的事故。
這里面固然有不可避免的試驗風險,但更多的是本可以避免的人禍。
低到可以忽略的代價,龐大的人口基數,復雜的民族結構,再加上寬松的政策環境,印度把貧民窟打造成了某種意義上的活體實驗室,最終促進了本土仿制藥產業的騰飛。
同時呢,印度人在國際舞臺上還挺有一套的——美國副總統是個印度裔吧?英國首相也是個印度裔吧?你再看看華爾街和硅谷大公司里的CEO,大多也是極具特色的印度裔面孔。
人家本身就是個英聯邦國家、政體又受西方推崇,加上官方語言是英語,所以很容易融入西方主導下的國際規則中,東亞分去了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那仿制藥自然就留給了南亞的小兄弟。
你說既然都是仿制,咱們能不能迎頭趕上呢?說實話還是有點難的。
雖然咱們是比較給力的原料藥生產、出口大國,比如這次爆火的布洛芬原料藥產能就占全球1/3,但在把原料藥制成藥品最重要的制劑工藝上,國內藥企卻有不少欠賬。
比如哈佛醫學院的一位教授就曾指出,國產偉哥在胃液中的溶解速度比進口藥慢三到四倍,這直接導致某些人吃藥后很難重整旗鼓。聽起來像段子是吧?但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印度神藥”才被當成救命稻草、并給無孔不入的奸商留下了可乘之機。
據說在印度本地,新冠特效藥的仿制藥都快被黃牛和倒爺們買空了。有的代工廠產能不夠了,甚至把老撾、孟加拉等周邊地區的貨弄進印度,以次充好、濫竽充數。
目的不用說,都是為了能夠狠宰中國一刀,這也沒辦法,院士推薦的連花清瘟大家都不咋相信了,只能期待國產特效藥了,等著吧。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