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AN
編輯|宋函
去年12月初,阿里巴巴海外電商業務又有新動作,即在西班牙推出電商平臺Miravia。據悉,這是一個集時尚、美妝、食品和生活方式于一體的平臺。
近期,Miravia的首席執行官Yann Fotaine對媒體表示,“西班牙是歐洲電子商務領域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對于Miravia這樣的平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目前,Miravia官方網站已經開放,APP也在蘋果、谷歌等應用商店上線。霞光社登陸網站發現,不同于中國此前跨境電商平臺,Miravia定位中高端市場,商品價格在幾百到幾萬歐元之間,新用戶首次購物有20%的折扣優惠。
實際上,早在一年之前,2021年10月,阿里還上線了跨境電商獨立站allyLikes,布局歐美快時尚市場。根據Similarweb數據統計,2022年11月,allyLikes官方網站的訪問量僅為2.44萬次。
Similarweb上關于allyLikes網站數據
顯然,快時尚巨頭SHEIN的崛起,令中國電商巨頭看到歐美市場的潛力,阿里、字節紛紛上陣。
2021年4月,TikTok于英國率先上線電商小店(shop)功能,并開展直播帶貨業務。然而,多位Tiktok商家對霞光社表示,TikTok英國小店的直播間非常冷清,成交量也比較少,難以盈利。
就在2021年,字節還先后上線了快時尚平臺Dmonstudio、Fanno,但都于2022年上半年宣告停止運營。
根據媒體報道,SHEIN在2022年會順利實現300億美元的銷售額目標,進一步縮小與快時尚巨頭ZARA、H&M的距離。
然而,除了SHEIN,其他大廠在歐洲市場屢戰屢敗,動作頗多,唯業績不佳。面對歐洲這塊“洼地”,跨境電商平臺仍在進攻。
電商巨頭涌向歐洲
Miravia網站顯示,平臺已經入駐了不少知名品牌,包括迪士尼、樂高、皮克斯、巴黎歐萊雅、德龍、妮維雅、雙立人、Staub、Foreo、華碩、Sonos、Lancaster、Boggi Milano、NYX、Garnier、Mellerware和Braun等。
一位速賣通商家透露,Miravia主要瞄準的是歐洲B2C的跨境機會,早期邀請速賣通上各行業的頭部品牌入駐,且短期內僅以定向邀約的形式邀請入駐。
圖源:Miravia網站
值得關注的是,2022年12月,阿里除了推出Miravia,還進一步向東南亞電商平臺Lazada注資。
根據Lazada提交給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理局(ACRA)的文件,阿里又向Lazada注資3.425億美元。根據統計,2022年,阿里向Lazada投入的資金已超16億美元。此輪注資之后,Lazada的最新估值達到113億美元。
實際上,阿里大力投入Lazada,與其開拓歐洲市場的戰略也有關聯。一位接近阿里的知情人士告訴霞光社,2022年,阿里想去歐洲做一些本土化嘗試,速賣通在歐洲的本土化團隊,也合并進Lazada團隊中。
9月,Lazada首席執行官董錚在接受36氪出海采訪時也確認了這一消息,他表示,“歐洲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有許多知名歐洲品牌是LazMall的重要合作伙伴。只要是對商家、合作伙伴和消費者任何有利的發展方向,我們都會保持非常開放的探索心態。”
不過,上述接近阿里的知情人士指出,Miravia是阿里在西班牙推出的本地電商平臺,平臺商品以西班牙本土品牌和歐洲品牌為主,屬獨立運營,Miravia和速賣通、Lazada是三個獨立的業務。
Yann Fotaine指出,選擇西班牙是因為它是一個擁有3000萬在線買家的國家。Statista數據顯示,西班牙的互聯網滲透率高達93%,網民網購率為63%,是世界上第13大電商市場。
緊隨德、法、意,西班牙是歐盟第四大經濟體。阿里銳意進取之外,11月初,TikTok電商也籌備進入西班牙市場。
霞光社查閱TikTok官網招聘主頁,TikTok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招聘職位有28個,包括西班牙美妝品類主管、時尚品類主管、家居品類主管等,主管任職均要求具備10年以上相關領域電商業務經驗。
但字節不只發展TikTok電商,為了搶食快時尚市場,推出Dmonstudio、Fanno兩個時尚平臺嘗試不力后,字節再于2022年下半年重整旗鼓,推出快時尚電商平臺If Yooou。
據悉,If Yooou定位是“低價路線,優質服務”,目標市場為部分西歐和北歐發達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愛爾蘭、瑞典、芬蘭等。
近期,推出幾個月、對標SHEIN的Temu,憑借低于SHEIN的價格,強勢打入美國市場,如今在美國App Store購物類應用排行榜第一。根據媒體報道,拼多多下一步將進入歐洲市場,西班牙或是Temu開拓的第一站。
歐洲市場,難成氣候
中國互聯網大廠在歐洲市場動作頻頻,縱觀結果,不盡如人意。
自2010年推出速賣通,阿里在歐洲耕耘超過10年。但根據速賣通商家反饋,速賣通主要市場是俄羅斯、美國,2022年投入發展的韓國市場初顯成效,而歐洲市場長期不溫不火。
“反正有一句話,得俄羅斯就得速賣通的天下。”速賣通金牌商家小念告訴霞光社,他從2019年開始做速賣通,來自俄羅斯市場的訂單占八成以上,“不管做什么類目,歐洲主要就是西班牙有人買。”
小念指出,2019年是速賣通最好做的時候,彼時阿里會到歐洲國家“打廣告”,有一些線下推廣活動,“2019年‘雙11’銷量挺好的,這兩年都在下滑。”
“速賣通大部分市場還是俄語系,我們就是俄語系、韓國、巴西做得還可以。”深圳一投影儀品牌商家Eddy對霞光社表示,他們在歐洲市場“不行”,銷量占比還不到3%。
不僅僅是阿里的速賣通攻不下歐洲,字節的TikTok電商從英國起步,如今近2年時間,表現也頗為一般。
TikTok帶貨主播Dora告訴霞光社,做英國小店帶貨直播,觀看量非常低,“當實時在線人數達到五六十人,就已經不全是英國人了。”她指出,一般直播間只有十幾個人在看,銷量最好的時候,英國小店一天也就賣七八十單。
Dora表示,直至8月份開始做TikTok東南亞小店,公司才開始有盈利跡象。在馬來西亞市場,她一場直播帶貨,銷量能做到四五千馬幣,這是英國小店達不到的成績。
Dora的TikTok直播間
同時做TikTok英國小店和美國獨立站,假發商家王生的情況也大同小異。
入場幾個月,王生已經是TikTok的優質商家,月銷售額能達到幾萬英鎊,但仍然不足以維持收支平衡,“Tiktok是個泛娛樂的平臺,用戶沒有養成購物習慣,尤其是英國市場,并不成功。”
王生指出,公司在Tiktok嘗試了各種銷售模式,從短視頻帶貨、達人帶貨到如今的直播帶貨,都無法把規模做起來,“直播間有時候在線人數有七八百人,但Tiktok有個問題,推的都是國際泛流量。明明做的是英國市場,但其實沒幾個英國用戶,而其他國家的人看不到小黃車鏈接,沒法成交。”
如今,王生賣得更好的還是美國市場,通過Tiktok引流,吸引美國用戶到獨立站成交,當美國用戶多的時候,獨立站銷量往往比Tiktok英國小店好。他透露,英國小店一天下來,訂單量最高也無法過百。
霞光社獲悉,11月,Tiktok電商功能也開始在美國上線,主要合作美國本土商家,中國跨境商家部分被邀約入駐。
Dora的公司也受邀入駐,但她指出,目前美國小店直播間仍處于測試階段,流量很差,“直播間進不來人,同行也遇到一樣的情況,系統監測不出原因,Tiktok官方經理也找不到原因。”
大廠屢戰屢敗
毋庸置疑,SHEIN在歐洲取得成功,一度搶去電商巨頭亞馬遜以及快時尚巨頭ZARA、H&M的風頭。
根據亞馬遜的一份報告,2022年上半年,SHEIN在美國的應用程序下載量首次超越亞馬遜,前者下載量為2240萬次,后者為2200萬次。
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線上消費需求爆發,SHEIN強勢打開歐美市場,實現250%的驚人增長,GMV(商品交易總額)首次突破100億美元。而根據路透社報道,SHEIN在2021年銷售收入約為15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93億元),引發全世界的關注。
疫情助力SHEIN爆漲,卻不是其在歐美成功的主要原因。成熟的柔性供應鏈、瞄準Z時代群體的社交媒體營銷、極高的性價比優勢、純在線模式等,是SHEIN攻下歐美電商市場的重要因素。
SHEIN一開始走的就是自營品牌的路線,以Z時代年輕人為目標群體,與Facebook、YouTube、Instagram以及TikTok上的各類頭部、腰部網紅合作,在社交媒體上建立起廣泛的品牌效應。至今,SHEIN在全網擁有超過2.5億粉絲。
最重要的是,上世紀90年代ZARA開發的柔性供應鏈系統,SHEIN利用中國服裝供應鏈優勢,將其發揮至極致。彭博社專欄作家David Fickling說,SHEIN已經將“快時尚”轉變為“實時零售”(real-time retail)。
“從消費者到制造商的流程,從概念到最終產品的總生產時間需要兩到三周。”SHEIN新加坡總經理Leonard Lin在接受英國知名時尚媒體Drapers采訪時表示,“小單快反模式建立在減少生產浪費和按需制造的前提下,我們能夠比傳統預測模型更準確地識別趨勢和預測消費者需求,這種邊試邊學的形式可以顯著減少浪費和庫存過剩。行業的平均滯銷率在25%至40%之間,而SHEIN能做到個位數。”
SHEIN2022年每天上新數已經高達6000款,而一年里,ZARA大約推出2萬款新品,兩者差距明顯。
如此看來,SHEIN迅速跑馬圈地,靠的是自成一家的體系,其獨立站品牌運營思維、柔性供應鏈管理系統等,是其他跨境電商平臺此前從未嘗試的出海方式。
多年來,中國電商巨頭多以平臺模式出海,但屢戰屢敗。
2021年開始,阿里設立“海外數字商業板塊”,進一步加碼全球化戰略。
根據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阿里全球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其中,國際零售部分增長3%,國際批發部分增長6%,超出市場預期。具體來看,國際零售部分,Lazada、速賣通、Trendyol和Daraz的總訂單量同比下降3%,主要是因為Lazada和速賣通的訂單量下降,而Trendyol訂單同比增長超過65%,緩沖了整體的下跌。
也即,阿里主攻歐洲市場的速賣通,在海外商業版圖中,未能做出更大貢獻。實際上,2022年俄烏戰爭對速賣通的打擊較大,速賣通主要市場如俄羅斯、烏克蘭、美國,訂單量大幅萎縮,即使打開韓國等新興市場,也難以平衡損失。
而說到字節,Tiktok在歐洲的影響力不容小覷,早在一年前,其全球月活躍用戶已突破10億,與Facebook旗下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Messenger并列全球最熱門的五大應用。
然而,這個流量池卻未能幫助字節打下歐洲市場,如上述英國小店商家經驗,Tiktok電商并未能復制抖音的“興趣電商”模式,直播帶貨模式“水土不服”,歐洲用戶并不買單。
實際上,以平臺模式攻略歐美,亞馬遜的市場地位,令速賣通、Tiktok電商難以出頭。霞光社獲悉,在美國、西班牙、法國、英國多國電商市場,亞馬遜占有率均為第一。
如同SHEIN,在歐美市場,去中心化的獨立站也擁有較大市場份額。在美國,2021年Top電商零售商當中,亞馬遜占約41%,Shopify占10%。以Shopify、SHEIN為代表的獨立站,正在以其品牌調性,吸引一批歐美消費者。
為了效仿SHEIN,阿里、字節也紛紛推出時尚類跨境電商獨立站,然而,他們未能復制SHEIN的成功模式。相比推出allyLikes“小試牛刀”的阿里,字節在歐洲市場頻頻折戟,損失可能更多。
2021年11月,字節上線了主攻女性時尚服飾的獨立站Dmonstudio,100天后匆忙關閉,而據悉項目屬于S級,整體預算至少2億美金起。2021年12月底,字節又推出針對歐洲市場的跨境電商獨立站Fanno,同樣好景不長,2022年5月份,Fanno也傳出關停消息。最后,2022年上線、仍然“存活”的快時尚平臺If Yooou,也并未激起水花。
無論是抖音還是Tiktok,字節新興的“直播電商”業務,仍未能形成與傳統電商媲美的供應鏈體系,而在跨境電商模式下,物流、政策等問題也讓字節系應接不暇。
阿里的獨立站allyLikes則仿佛“石沉大海”。霞光社獲悉,在Google Play中,allyLikes目前的下載量僅為10萬+;而App Store中,已經找不到相關應用。
顯然,阿里、字節在歐洲尚未成功,如今初見效果的,當屬拼多多Temu。以低價供應鏈體系在國內電商市場中站穩腳跟,拼多多或許也能靠其優勢跟SHEIN正面競爭。當然,Temu在美國市場獲得小規模成功后,進入歐洲市場能否一樣順利,尚不得而知。
*文中小念、Dora、王生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專訪|Lazada集團CEO董錚:深耕本地化是Lazada的核心競爭力,36氪出海
[2]Inside Shein: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Chinese fast fashion giant,Drapers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