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子豪
來源 | 豹變
手機預裝APP不可卸載,部分預裝還頻繁推送廣告,被用戶詬病已久。這種感覺就類似自己買的房子里被開發商貼滿了小廣告,還清理不掉。按政策要求,自2023年開始,手機廠商預裝的APP,用戶可以刪除了。不過一直以來廠商們賣硬件難賺錢,得靠預裝APP等收入補貼,如今他們會果斷和預裝APP說拜拜嗎?
英劇《黑鏡》第二集《一千五百萬里程的價值》里描繪了這樣一個世界:
人們生活在四面都是電子屏幕的房間中,從早上睜開眼就得面對各種廣告,擁有“里程”的人可以消耗“里程”關閉廣告或者靜音。沒有“里程”的人連閉眼不看廣告都做不到。
藝術來源于生活,雖然科幻作品描述的未來略為夸張,但廣告在互聯網時代確實無孔不入。比如,人人無法離手的智能手機,一激活就有各種像“牛皮癬”一樣的預裝軟件;部分預裝軟件自身還會頻繁推送廣告,這種感覺如同自己買的房子里被征用了一個房間,對外長期開放廣告位,讓手機用戶非常不滿。
預裝軟件太多且無法卸載,不但占用儲存空間,拖慢手機運行速度,甚至存在安全隱患,一直是國產手機品牌為人詬病的一點。
按照2022年年底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出臺的規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手機廠商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置應用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同時實現同一基本功能的預置應用軟件,至多有一個可設置為不可卸載。
在手機里預裝軟件這樣不體面的事,終于要被終結了?
用戶苦預裝軟件久矣
消費者對于預裝軟件的痛恨不難理解,數碼博主枝枝曾在社交平臺吐槽:“就算是全新的手機,一激活就能看到那些預裝APP,不僅要費勁巴拉的去刪,還有一些永遠用不到的APP根本刪除不了。推送的廣告更是像蒼蠅一樣,時時刻刻都能出現。”
手機作為工作生活中重要且私密的工具,廠商預裝必要的軟件可以視為貼心,但是有些用不到的軟件刪除不了,就是廠商想做消費者的主了。再加上部分預裝軟件廣告推送不斷,強行刷存在感。用戶們真是苦預裝軟件久矣。
B站UP主阿根ALG在2022年1月評測過13個品牌的手機,預裝軟件最多的廠商開機有34個第三方預裝軟件,并且手機帶有專門推薦第三方應用的“精品應用”和“熱門推薦”文件夾。類似的,其他廠商預裝了12-32個預裝軟件,并且多數帶有“熱門應用”“猜你喜歡”“熱門和推薦”等推廣第三方軟件的文件夾,手機自帶的應用市場第一次打開也會有12-28個推薦應用一鍵下載。只有三家的機型沒有安裝預裝軟件。
根據B站up主阿根ALG的評測,包括榮耀50、華為P50、小米11等型號在內共13個不同型號的手機,平均預裝軟件高達16.4款。如果排除三星S21 Ultra、魅族18s、蘋果13pro三臺0預裝的手機,平均每臺手機有21款預裝軟件。
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的2016年《中國安卓手機預裝產業及用戶使用狀況討論報告》,75%的安卓手機被安裝了6款以上非必要的預裝軟件,平均每部擁有8.2個非必要預裝軟件。
對于消費者來說,預裝軟件不但會影響使用體驗,還會占用手機儲存空間,甚至偷跑流量和拖慢手機運行速度。如果對手機不熟悉的老年人使用,還有可能點中部分流氓軟件的關聯下載。
與此對應的卻是預裝軟件長期難以根治。其實早在2013年,工信部就發布過《關于加強移動智能終端進網管理的通知》,明確要求手機預裝軟件必須要通過工信部的審核。不得安裝未經用戶同意,擅自收集、修改用戶信息的軟件。
2016年,工信部又印發通知,手機廠商和APP開發商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裝軟件可卸載,但規定里未明確基本功能軟件的限定范圍。
今年2月,工信部對外公開《關于進一步規范移動智能終端應用軟件預置行為的通告(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手機廠商應確保除基本功能軟件外的預裝軟件均可卸載,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載方式供用戶選擇,同時實現同一基本功能的預置應用軟件最多有一個可設置為不可卸載。
十個月后,正式文件下發,監管部門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執行。雖然文件沒有禁止手機廠商預裝APP,但是將選擇權交回到用戶手中。同時文件中明確,所謂“基本功能”僅限于操作系統基本組件、保證智能終端硬件正常運行的應用、基本通信應用、應用軟件下載通道。
這大概就如同,你住的房間要不要開辟個廣告位,可以由你自己決定,不由開發商或者中介決定,但是搬進來前,可能“牛皮癬”已經貼上了。
如此情況下,預裝軟件真的會得到有效控制嗎?
誰熱衷給手機預裝軟件?
2022年12月17日,在一加舉辦的9周年“向新而生”周年慶活動中,OPPO首席產品官、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在活動上表示:為做好產品,一加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
消費者樂于見到手機廠商讓利,但人們也不禁有疑問,如果一部手機硬件的凈利潤率為0,廠商靠什么盈利呢?而這種商業模式也可能就是預裝軟件亂象一直無法根除的主要原因。
預裝軟件的推動者可以大體分為三類:軟件開發商、手機渠道商、手機廠商。
其中軟件開發商為了推廣自家產品,自然是預裝軟件堅定不移的推動者,而手機渠道商在早年監管不嚴的情況下,會自行給手機安裝軟件,從而向軟件開發商收取一定的推廣費用。但在近年監管趨嚴的情況下,此類現象基本已經被杜絕。
所以當下對于手機是否有預裝軟件,手機廠商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對于手機廠商來說,安裝第三方預裝軟件可以賺取軟件開發商的推廣費用,如果一款手機硬件上的利潤不多,或者銷量一般,機型難以盈利。廠商往往會選擇通過預裝軟件和推送廣告的方式,以此來賺錢,一臺手機就變成了一個長期廣告位。
在手機廠商的財報中,這些盈利一般被歸到“互聯網服務”類別。
行業從業者大志告訴《豹變》,一臺熱銷機型預裝一個軟件可以收到幾元到幾十元不等的收入。
另一名從業者翟先生也表示,根據預裝軟件類型不同,收取的推廣費用也不同,比如預裝普通軟件收費幾塊錢,金融類軟件更高,如果用戶在手機激活金融軟件貸款后,廠商還有返點。除此之外,預裝游戲的推廣費也相對較高。
有一些軟件開發商還會與手機廠商通過分成模式分享收益。比如創業板上有一家移動閱讀平臺叫平治信息,曾經三大運營商的合約機預裝應用是其重要收入來源,運營商提供渠道,手機用戶如果對產品進行了付費,公司獲得的收入與運營商分成。2018年公司公告與天宸網絡(VIVO授權其全權經營VIVO官方商城)簽訂協議,天宸網絡將在部分VIVO手機中預裝閱讀APP,公司提供移動閱讀服務,二者根據收入進行分成。
除了第三方的預裝軟件之外,手機廠商也會安裝自己開發的“第一方”預裝軟件,近年來,除了通話,短信等必須的基礎應用程序,許多廠商還開了自己的視頻軟件、音樂播放器、小說閱讀軟件等。
翟先生表示,一方面這些第一方預裝軟件可以帶來更多的廣告位,系統級別的廣告廠商都可以云控制,比如更新操作系統控制廣告推送。硬件不賺錢的廠商,就可以通過廣告賺錢。另一方面,也有用戶會在手機廠商的第一方應用開通會員,這也是一筆收入。
因為利潤問題,手機廠商自身主動消滅預裝軟件,是沒有任何動力的。
例如魅族曾在2019年3月推出號稱搭載“0預裝、0廣告、0推送”3零系統的魅族18系列,一經發布,不少用戶為魅族叫好。魅族還在當年4月1日愚人節開玩笑式發布“三九”手機,宣稱該型號有999個預裝軟件,999條廣告,999條推送,以此嘲諷預裝軟件和廣告多的友商。
可好景不長,因為銷售情況不及預期,魅族18系列過了半年之后,2019年9月,魅族發出致用戶的一封信,宣布面對激烈競爭,魅族決定在堅持以用戶體驗優先的情況下,保持與行業一致的運營策略。魅族18S開始不再保持3零系統策略。
魅族解釋:“改變不是妥協,是為了讓更美好的事物再次與你們重逢。”但手機廠商的硬件是否盈利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賺不到錢的廠商無暇顧及消費者的用戶體驗。
所有廠商饋贈的禮物,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零預裝的手機還有多遠?
在阿根ALG評測的13款旗艦手機當中,除了曇花一現的魅族18系列,三星和蘋果的機型也沒有第三方預裝軟件。這揭示了智能手機行業一條樸素的真理——高端與預裝不相容原理。
不難理解,高端機型利潤率更高,用戶對體驗要求也更高,廠商往往會為了提高消費者體驗放棄部分收入。根據Canalys報告,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了13.5億臺,蘋果以17%的出貨量拿走了44%的全球手機市場收入。
而國產品牌多有主打性價比的子品牌路線,比如小米有紅米,vivo有IQOO,OPPO有realme,一方面廠商要下放部分技術提高性價比機型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又要壓低價格,所以走性價比路線提高市占率,通過軟件掙錢是常規套路。
2021年全年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282億元,其中廣告業務收入達到181億元,這里面就包含了預裝類廣告帶來的收益。
國產品牌也想提高硬件利潤率,在價格上,國產手機的部分機型在不斷上探。
從2018年起國產手機廠商開始推出4000元左右及以上的機型,華為Mate20Pro發布售價5399元起,vivo推出全面屏NEX系列,發布售價3898元起,OPPO推出全面屏Find X系列,售價4999元起。
連堅定性價比策略的小米也發布了起售價3299元的小米MIX 2S,企圖打開高端市場。到了2021年,華為出貨量下跌之后,國產廠商又走上堆料之路,拿出各種pro、plus等超大杯機型和折疊屏等黑科技,企圖占有華為的高端市場份額。如今部分國產手機的高端機型甚至達到八千多。
但國產品牌高端化之路并不好走。相比小米OV多品牌、多產品線機海戰術,三星和蘋果相對機型更少,市場份額占比卻更多。所以,一段時間內,性價比路線仍是國產手機的主流策略,要廠商主動放棄預裝軟件的收入提升用戶的體驗并不容易。那么在預裝APP受到限制可能帶來的收入減少下,手機廠商會怎么應對?
對此翟先生預測,預裝軟件可能仍然會存在,只是廠商在預裝軟件方面的收入會有所降低。
另外,通告也只是規定廠商開放卸載權限,并非禁止預裝軟件。國內廠商會不會因為推廣費降低,反而增多預裝軟件數量?或者在與軟件開發商之間關于預裝帶來的收入上重新商議分蛋糕的方式,更多采取收入分成模式?
有趣的是,2022年末,小米13以剃刀計劃為賣點,搭載MIUI14的小米手機僅有電話、短信、聯系人、文件管理、系統設置、應用商店、瀏覽器以及相機這8個必備的基礎功能不可卸載,呼應了政策要求。
不過小米的剃刀計劃,到底是蹭熱點,還是將在廠商之間成為主流,目前還沒有定論。
可以預見的是,只要手機廠商對硬件利潤率不滿意,真正的零預裝軟件手機就不會到來。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