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黃依婷 編輯/子夜
來源:連線Insight(ID:lxinsight)
院線寒冬已經持續了很久。
五一的短暫回暖后,原先眾多影視公司想要在端午節再搏一把,但卻遭遇爆冷。
16部電影齊齊上映,“史上最卷端午檔”沒能跑出業內預期的業績。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21年端午檔總票房超4.6億,遠不如2019年的7.85億。
不夠積極的宣傳、不夠勁爆的影片、不夠優質的口碑,都成了這次節日檔票房慘淡的緣由。
院線電影遭遇寒冬,另一邊,作為替代品的網絡電影,卻同樣境況蕭條。
據云合數據后臺及各大平臺數據統計,2021上半年上映的網絡電影累計264部,但票房過千萬的僅有28部,未到去年全年79部數量的一半。
這其中,《白蛇:情劫》、《黃皮子墳》、《封神榜:決戰萬仙陣》等多部電影,均出自《白蛇傳》、《鬼吹燈》、《封神榜》等耳熟能詳的熱門IP。他們將這些老故事一次次嚼爛,也在不斷挑戰著觀眾的審美疲勞。
網絡電影的味道依舊老舊,網絡劇、微短劇的市場卻蓬勃興起。
繼《隱秘的角落》帶火了愛奇藝迷霧劇場之后,近日,《獵狼者》又帶火了芒果TV的季風劇場,長視頻平臺在精簡網劇方面的嘗試屢屢獲得成功。
抖音、快手的微短劇頻道,也在逐漸形成編劇、演員、制片完整產業鏈,吸引著千萬用戶的關注。
在網劇、微短劇的重重夾擊下,在院線電影隨時可能出爆款的威脅之下,網絡電影能否在視頻業謀得一席之地?又能否逃脫“爛片”、“尬演”的罵名?
蹭IP、混熟臉,質量跟不上
2021年,網大還是沒有擺脫“蹭IP”的原罪。
3月上映的《白蛇·情劫》,一如既往地講述著那個被說爛了的故事:白蛇許仙浪漫相遇,為報恩情以身相許,最終放棄成仙命運。
沒有驚喜、沒有創新,這部豆瓣評分4.6分的作品,盡管過2000萬的票房成績在今年的網大電影中還不錯,但逃不過網友的差評:
“奉勸導演,學什么不好要學抄襲,就差把《白蛇:緣起》粘貼復制了”;
“除了美術,其它全爛”;
“板上釘釘的抄襲,對原創傷害太大”……
在豆瓣上,觀眾的憤怒情緒幾乎要溢出屏幕。
根據DataENT數娛統計,在今年上半年28部票房破千萬的網絡電影中,有10部是IP或系列性的作品。如《盜墓筆記》、《鬼吹燈》、《封神榜》這類IP屆的常青樹,自然要被改編了一遍又一遍,如《武松血戰獅子樓》這類古典文學IP,也被從箱底翻了出來炒冷飯。
其中,票房排名第一的《重啟之蛇骨佛蛻》,改編自《盜墓筆記》,豆瓣評分僅4分,排名第一的評論這樣寫道:“你可能是重啟了,但我是一定死機了。”
自從2015年改編自陳凱歌導演的《道士下山》的網絡電影《道士出山》大火之后,IP成了網絡電影逃不開的撈金套路。
蹭院線電影IP、蹭經典港片IP、蹭網絡文學IP,這些年里,網絡電影想盡一切辦法“壓榨”IP的價值。
以2016年馮小剛導演的《我不是潘金蓮》為例,在這部電影首度宣布開拍后,一群網絡電影制作組加班加點,炮制出創造了《我是潘金蓮》、《她才是潘金蓮》、《潘金蓮復仇記》等潘金蓮系列電影,據媒體統計,當年潘金蓮IP被網大蹭了9次之多。
除了蹭IP,網絡電影還在混臉熟。
3月上映的《老板娘》,制作陣容頗有名氣,導演與編劇是王晶,其導演了《九品芝麻官》、《賭神》、《鹿鼎記》等數十部經典作品,主演徐冬冬也擁有《余罪》、《將愛情進行到底》、《追龍》等代表作,演技可圈可點。
然而,“白開水一樣的劇情”、“尷尬的表演”,用戶評論顯示出對這部電影的失望。3.4的豆瓣評分,在豆瓣所有電影中排名也是靠后。
除此之外,刷“明星臉”的電影還有2月上映的《反擊》,其導演與主演是趙文卓,3月上映的《窈窕老爹》,主演是林雪、陳明昊等知名演員。從評分上看,它們都未達及格線。
引入明星也未能帶來票房與口碑的增長,2021年,觀眾變得難“討好”了。
凡酷文化總制片人諶秀峰在接受東西文娛采訪時表示,“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觀眾的審美與內容要求大大提升了。以前制作差,彈幕里是懷著調侃的心情來的,說你是5毛特效。現在就不是調侃,他直接就會罵了。花同樣的錢,干嘛不看一點好的?”
越來越挑剔的觀眾,使得網絡電影行業“找不到編劇”的問題暴露無疑。
演員謝苗曾公開透露這樣的內幕,“如果以正常的衡量標準來看,網絡電影的劇本現在有80%應該是不達標的”,“我拿到一個網絡電影的劇本,我不會奢望它能講一個好故事”, “如果我以院線電影的標準去衡量網絡電影,那我這一年不用拍戲了。”
諸多影視從業者也在接受骨朵影視采訪時表示,好的內容才是核心競爭力。為了尋求一部好劇本,越來越多影視公司不惜一擲千金,對劇本的投入不限制價格。
一些從業者開始注重網絡電影的內容,渴望推動行業向前發展。不過,相比較網劇而言,網大的變革顯然慢了很多,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形式上,它都沒能及時跟上觀眾喜好的變化。
網劇都變短了,網大卻越來越長
沒有去院線看電影的年輕人,并沒有轉頭涌入網大,他們成了“倍速狂魔”、“微博追劇人”。
李林是一名30歲的大城市“打工人”,他每年9點下班后的最大樂趣就是在床上“躺尸”刷視頻,對他而言,沒有1.5倍速的世界是不完美的。
“即便如《覺醒年代》這樣難得的好劇,我也必須1.5倍速刷完,因為時間有限,每天下班后滿打滿算3個小時自由活動時間,開1.0倍速簡直像在耗費生命”,快節奏的生活讓李林習慣了“奔跑”,他告訴連線Insight,“沒有倍速的視頻不會點開看。”
至于網絡電影,李林更是沒有興趣,“曾經花一個多小時看了一部網大,看完的感受只有后悔和憤怒,憤怒導演糊弄觀眾,后悔我為什么要花這么長時間看爛片。”
李林代表了絕大部分年輕人的現狀。根據新京報調查顯示,近七成年輕人使用倍速觀看視頻,其中,視頻內容注水和私人時間減少是年輕人選擇的主要原因。
摸透了人們對“快”的追求,一群短劇正在興起。
自從《隱秘的角落》里,演員秦昊貢獻了爬山名場面以后,最近他又出現在芒果TV短劇《獵狼者》中,化身一位退伍的森林警察,不停地追逐與打斗。
在主演不斷奔跑的節奏里,這部劇目前已播出8集完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截止目前,其累計播放量已突破8.3億。
《獵狼者》是芒果TV劇場化短劇的重要嘗試,而這部劇所處的“季風劇場”,屬于湖南衛視去年9月重點推出的短劇計劃。
芒果超媒董事長張華立曾公開透露,為了抓住男性用戶,他們想盡辦法反對長劇注水、擺脫流量依賴,更是不惜翻出一些壓箱底的項目,只為抓住好劇本。
季風計劃的“前輩”愛奇藝迷霧劇場,更是被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瀟形容為“這個時代的互聯網產品”,它以“短小精悍”的身形,幫助平臺“實現小步快跑,從而快速試錯,然后把好的部分加以復制”。
互聯網的劇場里沒有最短,只有更短。
今年6月,抖音在上海舉辦短劇發布會,抖音短劇業務負責人劉暢表示,抖音短劇正吸引著成千上萬的用戶觀看,成為抖音平臺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一邊,根據《2020快手短劇生態報告》顯示,去年快手小劇場收錄短劇超20000部,其中播放量破億的劇集超2500部;近120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超100萬,超30位短劇作者粉絲數突破1000萬。
一切考驗著制作團隊的效率。
快手熱播短劇《這個男主有點冷》的主創周瀟曾對全現在這樣揭露:
“9天左右的拍攝周期里,我一邊寫劇本、一邊拍、一邊剪輯,花了大概100萬”;
“其實我心里是明白的,這種短劇拍不了太復雜的故事……我的秘訣就是‘立人設’。《這個男主不太冷》沒有太多亂七八糟的支線內容,就是兩個人在談戀愛。”
于是,這部每集不超過3分鐘、共計32集的劇目,在經歷了老公出軌、霸氣離婚、偶遇霸道總裁、英雄救美等高密情節后,收獲了超8億播放量,主角漲粉超500萬。
以《這個男主不太冷》為代表的微短劇,正在入侵網劇市場。根據骨朵數據統計,2020年各綜合視頻平臺共上線微短劇共272部,占全年網絡劇總數量的比重超過48%。
網劇變得越來越短,網絡電影卻似乎沒有向時長妥協之意。
根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數據,2017至2018年,網絡電影中60-70分鐘影片數量占比下降了11.7%,與此同時,時長在70-80分鐘、80-90分鐘、90分鐘以上的網絡電影數量占比均有所增加,這體現出網絡電影越來越長的趨勢。
2017-2018年網絡電影各時長段占比分布,
圖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截止2019年4月,根據網絡大電影頭條統計數據顯示,愛奇藝平臺所有網絡電影片均時長為76分鐘,超過60分鐘的時長準入標準。
相比于院線大電影,同為愛騰優平臺投放的短劇與抖快短視頻的微短劇,或許才是網絡電影最大的威脅。它們在線上與網大短兵相接,用更快的節奏、更套路的劇情,從網大市場分占用戶注意力。
在這種情況下,網大拿什么吸引年輕人?
網大的春天還會來嗎?
觀眾的口味愈來愈挑剔,視頻平臺的篩選門檻也變得越來越高。
2020年起,愛騰優先后興起了網絡電影分賬制度的新一輪升級,讓網絡電影的游戲難度更上一層樓。
以優酷為例,在今年5月新公布的分賬規則中,最大的調整莫過于將考核指標從“有效觀看時長”變為“有效觀影人次”,即電影分賬收益的計算公式為“分賬收益=內容定級單價*有效觀影人次”。
所謂有效觀影人次,即是“分賬周期內每付費用戶連續觀看單一付費授權作品超過6分鐘的一次或多次觀影行為”。
同樣一部電影,相比于累計觀看時長,有效觀影人次更注重觀眾持續觀看的效果——只有足夠吸睛的作品,才能吸引用戶持續觀看。某種程度上說,升級后的考核數據更“脫水”。
在內容分級和分賬周期上,優酷也作了微調。
最優質的S級影片,其分賬單價從6元下調至4.5元,其余的A+、A、B三個等級,單片分賬價格分別較之前下調1元。
這大幅擠壓了網絡電影的利潤空間,僅拿到1元分賬單價的尾部作品,或面臨一場腥風血雨的淘汰賽。
除此之外,拉長的分賬周期還在進一步擠壓網絡電影的生存空間。
在新制度下,優酷將S/A+/A三個評級的分賬周期從90天延長至180天。這意味著,濫竽充數的影片將很難再在觀眾清一色的罵聲中,上演“營造噱頭、吸引流量、賺足快錢”的戲碼。
被迫拔高游戲難度,網絡電影還要面臨政策的“緊箍咒”。
風暴始于2016年。當年廣電總局《電視劇內容制作通則》頒布,一夜之間幾十部大電影遭到下架,席卷愛奇藝、樂視等各大平臺。
在“樂視十不準”、“愛奇藝九禁”、“搜狐七把控”等各大平臺聲明中,2017年,網絡電影上映數量從上年的2500部下降至1973部,并在隨后幾年內持續縮減。
2019年,在業界“去大宣言”,堅持要將“網絡大電影”變成“網絡電影”的口號中,網絡電影再度迎來大洗牌,上映電影數量較上年腰斬。
在愈發嚴格的競爭環境下,網絡電影粗放的痕跡逐漸消退,正想方設法變得“高大上”。
2020版的《倩女幽魂》,盡管還是那個老套的書生與女鬼的故事,但在1400多個特效鏡頭下,富麗堂皇的蘭若寺、凌空飛旋的劍陣、冷暖分明的色彩應用拔高了影片“顏值”,最終贏得了4575.8萬分賬票房。
根據總策劃劉朝暉向文娛思享會透露,《倩女幽魂:人間情》總成本4000萬,這樣的投入規模,在網絡電影圈已然是奢侈。
盡管其只有4.8分豆瓣評分,但不少業內人士公開表示,《倩女幽魂》無論是制作還是票房,已經算是網絡電影的出圈作品。
4000萬投入的《倩女幽魂》,是網大高制作成本的一個典型。根據云合數據去年發布的《2020年中國網絡電影行業年度報告》顯示,2017至2020年,投資成本300萬以下的網絡電影占比由50%縮減至40%,投資成本在1000萬以上的則由1%增長至12%。
不斷提高的投資門檻、不斷升級的分賬規則、日趨嚴格的政策審查,都在印證著網絡電影正在發生的改革與陣痛,在全新的規則下,這個行業激烈的洗牌還將持續。整個網絡電影圈都在呼喚一部口碑票房雙優的出圈作品,帶領行業走向春天。